我国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菌种及生理小种的鉴别

我国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菌种及生理小种的鉴别

论文摘要

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和辣椒上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该病害不仅大幅降低番茄和辣椒的产量,而且还严重影响番茄和辣椒的果实品质。引起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的病原菌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tris pv. vesicatoria (Doidge) Dowson,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表明该病菌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并依据一些表型特性将该病菌分为A、B、C、D四个表型组,在2004年,Jones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这四个表型组分别命名为4个种,即X. euvesicatoria (A组)、X. vesicatoria (B组)、X. perforans (C组)和X. gardneri (D组) ;生理小种鉴别研究显示:辣椒上存在11个生理小种(P0P10),番茄上存在5个生理小种(T1T5)。目前,国内几乎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是调查细菌性疮痂病菌的四个种和生理小种在我国番茄和辣椒主要种植地区的分布情况,并了解我国细菌性疮痂病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病原菌的生物学鉴定。通过致病性测验、生理生化试验以及ITS序列分析,鉴定出分布于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北京等16个地区的60个菌株都是细菌性疮痂病菌。(2)利用限制性酶切方法对细菌性疮痂病菌进行分类研究。首先利用特异性引物对RST65和RST69扩增菌株的基因组DNA,再利用HaeⅢ、CfoⅠ和Taqα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经电泳检测得到一些有差异的电泳图谱,与标准菌株ICMP98 (X. euvesicatoria)、ICMP63 (X. vesicatoria)、ICMP99 (X. vesicatoria)、ICMP16689 (X. gardneri)和ICMP16690 (X. perforans)的三种酶切产物进行带型和条带大小的比较分析,可将我国细菌性疮痂病菌分为X. euvesicatoria (A组)、X. vesicatoria (B组)、X. perforans (C组)和X. gardneri (D组)四个种。这是对我国细菌性疮痂病菌的分类进行的首次系统性研究。(3)生理小种的鉴别。利用鉴别寄主ECW、ECW-10R、ECW-20R、ECW-30R、Hawaii7998、Hawaii7981对我国细菌性疮痂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的鉴别,发现我国有番茄生理小种T1、T3和辣椒生理小种P0、P2以及番茄-辣椒生理小种T1P0、T3P0、T1P2,其中,T3、P0、P2、T1P0、T3P0和T1P2是新发现的生理小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概述
  • 1.1.1 危害症状及分布
  • 1.1.2 寄主
  • 1.1.3 分类地位、病原菌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
  • 1.1.4 病原传播及病害流行
  • 1.1.5 病原菌的检测
  • 1.1.6 病害综合防治
  • 1.2 生理小种的鉴别和分布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水解淀粉活性和水解果胶酸盐活性测验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药剂敏感性测验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细菌性疮痂病菌的分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仪器、培养基与试剂
  • 3.1.4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3.1.5 特异性扩增及电泳检测
  • 3.1.6 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及电泳检测分析
  • 3.1.7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电泳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特异性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 3.2.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电泳图谱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细菌性疮痂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鉴别寄主
  • 4.1.3 生理小种的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省又取得一批农药植保类科研成果[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10)
    • [2].辣椒疮痂病抗性研究进展[J]. 辣椒杂志 2013(03)
    • [3].辣椒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08)
    • [4].秋洋芋疮痂病的防治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09(07)
    • [5].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的田间抗性比较[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2)
    • [6].抓住适期防治辣椒疮痂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14)
    • [7].辣椒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24)
    • [8].芦柑疮痂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 福建农业 2008(02)
    • [9].辣椒疮痂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中国果菜 2008(03)
    • [10].五月开始注意防治辣椒疮痂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11)
    • [11].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1)
    • [12].鄂西高山地区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生理小种鉴定[J]. 辣椒杂志 2014(02)
    • [13].辣椒疮痂病真的那么难防吗?[J]. 农药市场信息 2010(13)
    • [14].冬季谨防温室辣椒疮痂病[J]. 农家参谋 2016(12)
    • [15].灰色关联分析在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种业 2013(05)
    • [16].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病原菌分类、检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1(01)
    • [17].美国欲选育抗疮痂病的山核桃品种[J]. 山西果树 2015(03)
    • [18].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三十二)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中国蔬菜 2011(03)
    • [19].美国:欲选育抗疮痂病的山核桃品种[J]. 中国果业信息 2014(04)
    • [20].2013—2017年我国北方马铃薯产区疮痂病病原菌组成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8)
    • [21].番木瓜疮痂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J]. 热带农业科学 2009(01)
    • [22].集成栽培园和有机苹果园疮痂病发生情况及苹果产量品质比较[J]. 中国果业信息 2012(10)
    • [23].马铃薯土传病害(疮痂病)综合防控试验[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8)
    • [24].桃树疮痂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1(04)
    • [25].龙川县甜橙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2)
    • [26].基质消毒对马铃薯原原种繁育中疮痂病的防治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08)
    • [27].南丰蜜橘病虫害药剂防治措施[J]. 江西农业 2013(02)
    • [28].马铃薯高世代选系疮痂病抗性评价及SSR辅助筛选[J]. 中国蔬菜 2019(08)
    • [29].杏树疮痂病的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14(07)
    • [30].骏枣果实疮痂病病原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7)

    标签:;  ;  ;  

    我国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菌种及生理小种的鉴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