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层岩溶水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降水,飞灰,单颗粒,SEM-EDS
表层岩溶水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于正良[1](2016)在《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作为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等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球形颗粒物,飞灰携带了较多的重金属、硫化物及有机污染物等易挥发组分。表层岩溶系统是一种高度开放而又脆弱的系统,存在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结构,地表污染物极易进入岩溶地下水系统。鉴于岩溶水的重要性、脆弱性及国内外关于飞灰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下科学问题:(1)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的单颗粒的形貌、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2)岩溶地下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途径。本研究以重庆金佛山山顶的表层岩溶系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金佛山2014年冬季的一场降雪的样品及2015夏季的暴雨雨水样品,并分别在对应的融雪期间及暴雨期间采集水房泉中的悬浮颗粒物,运用扫描电镜及X能谱分析联用系统(SEM-EDS)对样品中飞灰的单颗粒形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采集了水房泉流域内草地、林地两种优势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剖面样品,以获取碳质球形颗粒(SCP)在土壤层中的分布及运移特征。此外,在水房泉流域的落水洞进行了高精度在线示踪实验以了解该区域地下岩溶管道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降雪中存在大量球形飞灰颗粒,包含光滑颗粒、粗糙颗粒及聚合体颗粒叁种形态,分别占统计颗粒的80.31%、14.39%和5.30%;平均粒径1.64?m,平均环度1.09。按主导化学元素分为富硅类、富碳类、富铁类、富铝类及富钛类5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4.09%、49.24%、12.88%、2.27%和1.52%。富碳类飞灰可能主要来自金佛山当地;富硅飞灰来自于渝西、黔北、湘中、浙赣一带及粤西的火力发电厂;富铁颗粒则来源于渝西和黔北、湘中的金属冶炼活动。对暴雨中的飞灰的特征进行了统计,粒径介于0.14~14.45?m之间,平均值2.23?m;环度平均值1.13;光滑颗粒占87.3%,粗糙颗粒达15.32%,聚合体颗粒仅0.90%。依据化学元素组成将飞灰划分为富硅类、富碳类、富铁类及富钛类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2.34%、43.24%、4.51%、9.91%。相比冬季降雪中的飞灰特征,暴雨中的飞灰平均粒径增加,环度值增加,各种化学类型所占的比重发生变化:富碳类、富铁类飞灰减少,富硅类、富钛类比重增加,这可能与不同季节的气流强度及人类活动强度存在差别有关。富碳类飞灰可能主要来自桂、滇、贵中及金佛山局地等地区的居民生活生产及工业生产排放;富硅类飞灰来源桂中、滇东北、贵中及贵北的火力发电厂;富钛类飞灰来源于滇东北、桂西北和贵中、贵北地区的金属冶炼厂;富铁类颗粒主要来自于贵州北部的钢铁厂或轧钢厂。在融雪期间及暴雨期间,水房泉均发现了来自大气沉降的飞灰。融雪期间水房泉飞灰的特征:粒径介于0.16~2.93?m之间,平均值0.81?m;环度介于1~1.63之间,平均值1.16;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可分为富碳类、富硅类及富铁类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80%、10%和10%。暴雨期间水房泉飞灰的特征:平均粒径1.03μm,介于0.24~8.39?m之间;环度平均值1.11,介于1.03和1.28之间;根据主导化学元素分类,飞灰可以分为富碳类和富硅类两种,分别占到72.13%、27.87%。总体而言,水房泉中的飞灰与其相对应的降水中的飞灰存在较高的相似性,泉水中的飞灰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降水中飞灰的特征。林地剖面表层SCP的含量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SCP数量呈递减趋势,在50~60cm处消失。草地剖面中,SCP在5~20cm处变化不大且有微升的趋势,于15~20cm处达到最大值;向下SCP不断递减,在60~70cm深度消失。因此,在水房泉流域,球形碳质颗粒难以穿透土壤层的拦截,无法进入地下含水系统。高精度在线示踪实验表明,药池坝西部的落水洞与水房泉之间的地下水管道的横截面积为0.96m2,表面积0.3m2,直径1.1m,难以对直径仅为数?m的飞灰颗粒进行有效拦截,进入岩溶地下水系统的飞灰可以较为通畅地从表层岩溶泉中排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总结出飞灰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的过程:(1)飞灰在人类燃烧活动中产生并排入大气;(2)通过干、湿沉降到达地表,部分飞灰再次悬浮返回大气;(3)部分飞灰通过地表裂隙进入岩溶地下含水系统,另一部分进入土壤层并向下运移至一定的深度,但无法穿过整个土层;(4)到达岩溶地下含水系统的飞灰经表层岩溶泉或地下河出口排泄出来。(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0)
康志强,何师意,罗允义[2](2015)在《表层岩溶系统水化学成因及植被恢复条件下变化趋势——以广西马山弄拉兰电堂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见的碳酸盐岩主要有灰岩和白云岩,两者的岩溶作用机理不同,因而常形成不同的地貌格局。在我国西南地区,若在小范围内有灰岩和白云岩出露时,往往在山体陡峭的部位出露质纯层厚的灰岩,而山间平原多出露白云岩。这种地层组合结构致使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具有独特的双重岩性结构。基于兰电堂表层岩溶系统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水样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型,其主要阳离子Ca2+和Mg2+质量浓度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对短期降水稀释效应及森林植被CO2效应的响应则非常迅速。将降水量小且比较均匀的8、9、10及12月水样的ρ(Ca2+)和ρ(Mg2+)关系曲线定义为"同比例溶解线",并用其判别不同降水条件下泉水化学成分差异的成因。另外,为了研究次生森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对近10年来弄拉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岩溶水化学中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均有增加趋势,也进一步佐证了森林植被的岩溶效应。(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康志强,梁礼革,何师意,罗允义,杨志强[3](2014)在《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泉水文动态自动化监测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条件下,泉域内水资源的排泄方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丰水期主要以泉口径流排泄为主,而枯水期则以泉域内生态需水消耗为主。4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24%,泉口水资源输出量却高达全年总量的90.89%。与之相对应,碳输出量占全年总量的90.46%。上述数据说明岩溶碳汇过程主要发生在径流系数较高的丰水季节。在碳汇方式上,碳汇过程明显受到雨水稀释效应、CO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在降水初期,受到雨水的混合稀释,HCO3-浓度明显下降。期间受到CO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使HCO3-浓度波动较大。但随着流量的衰减,水岩相互作用重新又占主导地位,HCO3-浓度动态变化趋于平稳。根据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次生森林植被覆盖条件恢复下,岩溶动力系统中的Ca2+、Mg2+和HCO3-离子浓度均明显增高。以HCO3-浓度增长最为明显,2003—2005年平均值为356.55 mg/L,而2012年上升为432.97 mg/L,其差值76.42 mg/L,十年间增幅达21.4%。(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祁晓凡,蒋忠诚,罗为群[4](2012)在《典型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泉流量的交叉小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2个表层岩溶泉泉流量资料,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对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及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主振荡周期为0.77~1.16a,布洋1号泉与龙何下泉泉流量的主振荡周期均为0.82~1.23a,而其高频部分周期变化均不连续,其动态特征均以年际变化为主;交叉小波变换揭示COI区域外降水量与布洋1号、龙何下泉泉流量的主共振周期均为0.77~1.23a,且涵盖全部时域,2个表层岩溶泉对降水的响应是显着和稳定的;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存在稳定的落后于降水量的相位变化,布洋1号、龙何下泉分别落后于降水量0.61d、2.63d左右,表层岩溶泉径流过程为其泉域特征所制约;小波相干谱表明降水量与布洋1号泉流量在0.17~2.45a的全频域均显着共振,与龙何下泉在0.17~1.55a的周期上显着共振,且二者均涵盖了大部分时域,降水量与泉流量动态高度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2年04期)
孙玉川[5](2012)在《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层岩溶泉是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源,开发和利用表层岩溶泉对解决当地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由于岩溶环境本身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表层岩溶泉水正面临着水质退化的威胁。深入研究表层岩溶泉域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组成、迁移转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表层岩溶泉水污染的影响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重庆市南川区表层岩溶泉为例,研究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以及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在表层岩溶泉泉水中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区土壤中OCPs的浓度范围是16.48-731.74ng/g之间,平均值为253.57ng/g,多环芳烃的含量范围是439.19-3329.72ng/g,平均值为1271.49ng/g。土壤中的OCPs检出率为100%,但不同种类有机氯农药含量差异较大。其中HCHs、DDTs、甲氧滴滴涕、灭蚁灵是主要检出物。研究区16种PAHs均有检出,其中后沟泉域土壤中含量最高,柏树湾泉域土壤中含量最低。农业活动对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的影响最大。PAHs(?)的组成特征受地形的控制,随着海拔升高,低环PAHs所占比例升高,高环PAHs比例降低,海拔高度对PAHs的组成起到了分馏作用。HCHs异构体比值表明土壤样品中的HCHs来自于历史上工业品HCHs和林丹的使用,由于环境影响,土壤中HCHs的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DDTs;的异构体比值表明水房泉泉域和柏树湾泉域土壤中的DDTs来自于工业DDTs和叁氯杀螨醇的混合源,而后沟泉和兰花沟泉域土壤中的DDTs可能来自于工业DDTs非法使用,而非叁氯杀螨醇类型的DDT。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和PAHs异构体比值法,推断研究区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煤和生物质以及石油的燃烧,焦炭源也有一定的贡献。结合中国和荷兰的土壤质量标准,后沟泉域土壤中的HCHs和兰花沟泉土壤的DDTs应属于轻度污染,柏树湾泉域土壤中DDTs浓度接近于荷兰土壤质量标准的参考值,后沟泉域土壤中的DDTs污染程度较重,水房泉土壤为无污染土壤。根据Maliszewska-Kordybach制定土壤有机污染标准,后沟泉域土壤、水房泉泉域土壤、兰花沟泉域旱地属于重度污染土壤,兰花沟泉域水田和马尾松林地属于污染土壤,而柏树湾表层泉十壤属于轻度污染土壤。而根据16种PAHs的毒性当量值和7种致癌性PAHs的毒性当量值,后沟泉泉域表土污染程度最重,接下来依次是兰花沟泉域、柏树湾泉域和水房泉泉域土壤。因此在评价土壤中PAHs的污染程度时,不应只考虑PAHs的总量,应结合7种致癌性PAHs含量以及TEQcarc值能才准确评价PAHs的污染水平。研究区土壤剖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剖面土层中均有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成分检出,剖面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变化范围是5.74-974.10ng/g,平均含量为88.78ng/g,剖面中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161.09-3284.71ng/g,平均值为986.78ng/g。HG、LH和LR剖面中OCPs主要集中在0-30cm的表层土壤中,30cm以下的土层中,OCPs的含量变化较小;BSW和SF剖面中,OCPs在整个剖面中分布相对比较均匀。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的PAHs含量垂直分布轮廓差异较大,而在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马尾松林地剖面中,PAHs含量的垂直分布轮廓相似。在后沟泉域、兰花沟泉域和柏树湾泉域内,PAHs进入表层土壤中的速率要大于PAHs向十壤深部的垂直移动和传输的速率,而在水房泉泉域内,PAHs进入表层土壤中的输入速率要小于PAHs土壤深部垂直移动和传输的速率。不同剖面HCHs和DDTs异构组成差异较大,SF、LR和BSW剖面,γ-HCH是HCHs主要组成成分,p,p'-DDD是DDTs主要组成成分,而HG和LH剖面中,HCHs则以(p+6)-HCH为主,DDTs以p,p'-DDT为主。LR和SF剖面中,PAHs的组成均以低环PAHs为主,HG剖面中以高环ⅠPAHs为主,BSW和LH剖面中,0-2cm表层土壤中以高环PAHs为主,0-2cm以下的土层中以低环PAHs为主。有机氯农药在不同土壤刨面中迁移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SF>BSW>LH>LR>HG。机氯农药组分中,硫丹类化合物的迁移能力最强,次之是艾氏剂类化合物,DDTs和甲氧滴滴涕的迁移能力最弱,HCHs、CHLS、HCB在不同十壤剖面中,其迁移能力又稍有不同。多环芳烃组分在研究区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能力有较大差别,低环PAHs的迁移能力要大于高环的迁移能力。对研究区土壤剖面的土壤理化指标和OCPs含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兰花沟泉域LR剖面中,影响OCPs含量的因子最多,包括土壤TOC含量、土壤含水量和pH值,次之是柏树湾泉域BSW剖面,影响OCPs含量的因子只有两个,依次是TOC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兰花沟泉域LH剖面和后沟泉域HG剖面中,影响OCPs含量的因子只有一个,为土壤TOC含量,而在水房泉泉域SF剖面中,TOC含量、土壤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均不是OCP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理化指标与PAHs含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HG、LR、BSW和LH剖面中,TOC含量均是PAH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而SF剖面中,TOC含量、土壤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均不是PAH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柏树湾泉和兰花沟泉水中24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测到,后沟泉中除p,p'-DDE、水房泉中除氧化氯丹未检出外,其余23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16种多环芳烃在表层岩溶泉水中均有检测到。后沟泉、柏树湾泉和兰花沟泉泉水中的OCPs含量均呈现出雨季的含量高于旱季含量的特点,而水房泉泉水中的OCPs含量呈现旱季大于雨季的情况。四个表层岩溶泉中,PAHcarc的含量均表现为雨季大于旱季,而PAHs的含量在旱季与雨季的变化与PAHcarc的并不一致,水房泉与后沟泉类似,均表现为旱季的含量大于雨季的含量,兰花沟泉PAHs的含量在旱季与雨季相差不大,而柏树湾泉则表现为雨季的含量明显大于旱季。水房泉、后沟泉和兰花沟泉中不同月份的有机氯农药组成比较接近,而柏树湾泉水不同月份的有机氯农药组成变化较大。四个表层岩溶泉中,其它OCPs均为有机氯农药的主要组成成分,HCHs和DDTs的比例变化较大。此外四个表层岩溶泉泉水中,PAHs均是以2+3环PAHs为主,对水房泉、后沟泉和兰花沟泉而言,季节变化对泉水中的PAHs组成有很大影响,而柏树湾泉水中的PAHs组成在一年的观测当中变化较小。泉水中的α/γHCH比值表明,HCHs在后沟泉域、柏树湾泉域和水房泉泉域内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转化,其中y-HCH的降解反应最明显,而β-HCH和δ-HCH则没有明显的降解反应发生,兰花沟泉域内HCHs降解不明显。泉水中的Ant/(Ant+Phe)比值和Fla/(Fla+Pyr)比值随季节变化的特点表明Ant、Phe、Fla和Pyr在环境中易于迁移传输,相比Ant/(Ant+Phe)、 BaA/(BaA+Chry)和InP/(InP+BgP)比值,Fla/(Fla+Pyr)比值对源信息的指示更灵敏。研究区四个表层岩溶泉水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均没有超过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所给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这表明本研究的四个表层岩溶泉水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相对较低,对人类的健康风险影响较小。然而四个表层岩溶泉水中的16种PAHs含量在一年的观测期间,有多个月份的含量超过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致癌能力最强的BaP含量远超出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荷兰地下水标准和加拿大水质标准,此外还有多个多环芳烃组分的含量超出荷兰地下水水质标准和加拿大水质标准,表明表层岩溶泉已受到了多环芳烃的污染,并且污染程度较重,应引起当地居民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通过把土壤分层并结合Ⅳ级逸度模型,成功的模拟了后沟泉域γ-HCH浓度在广泛施用以及禁用后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实测数据对研究区逸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土壤分层的多介质逸度模型适合于岩溶区多介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拟。1952-1983年间,工业HCHs的施用是研究区环境中y-HCH的主要来源,这一期间,累计输入的y-HCH的量约为183kg。每年随大气平流输入的y-HCH的量为69.86kg,输出的量为70.37kg。0-20cm土壤中的累计降解量为5325g。到1983年,研究区环境中γ-HCH总储量约为4607g,其中土壤中的y-HCH的量占总储量的99.88%。1984年后,大气平流输入为研究区环境中的主要输入源,大气、植物和表层土壤中的y-HCH含量迅速下降,而下部土壤中的y-HCH含量持续上升,一直持续到1993年。预测到2020年,研究区环境中y-HCH的残留量仅有18g,只有1983年最大储量的0.4%。1952-1983年间,由表层岩溶泉上覆土壤土层输入进表层泉水的γ-HCH的量累计为141g,而1984-2020年间,由上覆土层向表层泉水的输入量累计为591g。由模型计算结果可知,γ-HCH在研究区环境中界面间的迁移以从0-20cm土层向下部土壤迁移为主,大气-植物间的交换也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10)
康志强,何师意[6](2011)在《表层岩溶系统碳迁移路径及其土被效应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楚表层岩溶系统碳汇机理,有必要对该系统中气、液和固叁相不平衡体系中碳的迁移途径进行研究。2010年,在板寨地下河流域布置了8个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点。通过碳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及空气CO2分压对比,发现森林区岩溶水和自由大气中大部分碳是来自土壤空气。在表层岩溶系统碳汇过程中整个碳迁移路径可分为4个环节,依次为(1)植被光合作用吸收空气CO2;(2)土壤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腐殖质分解向土壤释放CO2;(3)地下水循环岩溶作用将气态CO2转换成液态HCO3-离子;(4)地下水中的碳随水流向河流及海洋。在整个碳汇过程中,森林和土壤起到了"加压泵"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CO2向土壤空气CO2转换过程中的CO2分压,从而显着地提高了岩溶的作用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1年04期)
沈利娜,邓新辉,蒋忠诚,谢运球,马祖陆[7](2010)在《表层岩溶带生态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以弄拉兰电堂泉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表层岩溶带及其植被、土壤构成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本文系统分析了兰电堂泉域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样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从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土壤水到岩溶泉水的水文过程中,电导率、暂时硬度、总碳量不断增加,不同阶段各阴、阳离子的吸附和淋溶存在差异,对大部分离子,植被层和浅层土壤有较强淋溶作用,深层土壤吸附作用较强。表层岩溶带水文过程是碳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植被层是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土壤层是无机碳、有机碳和HCO3-转化的重要化学场,植物-土壤系统主导了碳的转化和转移,影响表层岩溶动力系统。随植物群落正向演替的进行,表层岩溶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能有效调控水文地球化学性质变化。(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0年02期)
邓艳,覃星铭,蒋忠诚,罗为群,祁晓凡[8](2009)在《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水分及其岩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森林和灌丛的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土壤CO2、土壤水和泉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和灌丛环境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着性差异,影响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固定CO2浓度和土壤CO2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森林土壤水中游离CO2浓度为0,灌丛为5.33×103mg.m-3.土壤水和泉水中pH、Ca2+、Mg2+、Cl-浓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其K+、Na+、HCO3-浓度和有机碳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经过雨水的淋溶,土壤层各离子浓度均大幅度增加,其溶蚀能力大大增强.森林环境下的岩溶作用稳定但强度大,灌丛环境下的岩溶作用活跃但强度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邓艳,覃星铭,蒋忠诚[9](2008)在《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水分及岩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森林林和灌丛中的土壤水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所测容重在1.01—1.21 g/cm~3之间,森林内平均土壤容重最小,灌丛的最大。森林土壤田间持水量是灌丛的1.24倍,森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是灌丛的1.77倍。(2)森林土壤平均pH为6.87,灌丛的为7.14,森林土壤有机质是灌丛的1.5倍。其有效N/P/K分别是灌从的1.36、1.57、1.33倍。(3)在旱季,森林和灌丛土壤CO_2浓度随着土壤的加深逐渐增大,在雨季,土壤CO_2浓度随着土壤的加深逐渐降低。森林土壤CO_2浓度是灌从的1.38倍。(4)雨水经过土壤层的淋溶,再经过长时间的水岩相互作用,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逐步增大,固定CO_2含量,总硬度,总碱度升高。森林土壤水总离子浓度是灌丛的1.3倍,森林泉水总离子浓度是灌从的1.3倍。因此,表层岩溶动力系统受植被影响非常明显,系统的运行强度环境变化表现为:森林区活跃且相对稳定,灌丛区沉寂且相对敏感。(本文来源于《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劳文科,祁晓凡,刘慧敏,蒋忠诚,覃小群[10](2008)在《广西果化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及其水资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区域岩溶水系统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及水循环过程,并按水动力条件将区内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汇流状或散流状表层带岩溶水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表层岩溶泉长观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本区表层带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31.9×104m3/a,约占本区年降水总量的9.5%。在表层带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中,表层岩溶泉的可开采资源量为5.9×104m3/a,可有效利用资源量为7 732.4m3/a。(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08年02期)
表层岩溶水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常见的碳酸盐岩主要有灰岩和白云岩,两者的岩溶作用机理不同,因而常形成不同的地貌格局。在我国西南地区,若在小范围内有灰岩和白云岩出露时,往往在山体陡峭的部位出露质纯层厚的灰岩,而山间平原多出露白云岩。这种地层组合结构致使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具有独特的双重岩性结构。基于兰电堂表层岩溶系统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水样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型,其主要阳离子Ca2+和Mg2+质量浓度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对短期降水稀释效应及森林植被CO2效应的响应则非常迅速。将降水量小且比较均匀的8、9、10及12月水样的ρ(Ca2+)和ρ(Mg2+)关系曲线定义为"同比例溶解线",并用其判别不同降水条件下泉水化学成分差异的成因。另外,为了研究次生森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对近10年来弄拉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岩溶水化学中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均有增加趋势,也进一步佐证了森林植被的岩溶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层岩溶水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于正良.重庆金佛山降水中飞灰单颗粒特征及其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运移[D].西南大学.2016
[2].康志强,何师意,罗允义.表层岩溶系统水化学成因及植被恢复条件下变化趋势——以广西马山弄拉兰电堂泉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
[3].康志强,梁礼革,何师意,罗允义,杨志强.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J].地球学报.2014
[4].祁晓凡,蒋忠诚,罗为群.典型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泉流量的交叉小波分析[J].地球与环境.2012
[5].孙玉川.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在表层岩溶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2
[6].康志强,何师意.表层岩溶系统碳迁移路径及其土被效应探讨[J].中国岩溶.2011
[7].沈利娜,邓新辉,蒋忠诚,谢运球,马祖陆.表层岩溶带生态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以弄拉兰电堂泉域为例[J].地球与环境.2010
[8].邓艳,覃星铭,蒋忠诚,罗为群,祁晓凡.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水分及其岩溶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
[9].邓艳,覃星铭,蒋忠诚.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水分及岩溶效应[C].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10].劳文科,祁晓凡,刘慧敏,蒋忠诚,覃小群.广西果化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及其水资源特征[J].中国岩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