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2009年春(5月)、秋(10月)两季在烟台四十里湾两个航次的综合外业调查资料,首次系统研究了调查海域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采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计算了调查海域的生态生产力,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污染指数(MPI)评价了调查海域水环境质量,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秋两季在烟台四十里湾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92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52种,软体动物23种,节肢动物(甲壳类)10种,棘皮动物3种,纽形动物1种,尾索动物1种,腔肠动物1种,星虫动物1种;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在空间分布上远海多于近海,时间分布上秋季多于春季。2.调查海域共出现优势种6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3种,软体动物2种,尾索动物1种;春、秋两季共同优势种为索沙蚕(Lumbrineris latreilli)和小头虫(Notomastus sp.),其中索沙蚕为烟台四十里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绝对优势种。3.调查海域各类大型底栖动物春、秋两季平均栖息丰度为1939.4 ind/m2,其中春季总栖息丰度为1494.7 ind/m2,秋季总栖息丰度为2384.0 ind/m2,环节动物(多毛类)是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的绝对优势类群;各类大型底栖动物春、秋两季平均生物量(湿重)为50.62 g/m2,其中春季总生物量为24.48 g/m2,秋季总生物量为76.76 g/m2,环节动物(多毛类)是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主要优势类群,尾索动物是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主要优势类群,主要由于秋季调查采到柄海鞘(Styela clava)的生物量比较大,影响了秋季的生物量组成。各类大型底栖动物总栖息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为秋季高于春季,空间分布趋势为近海高于远海。4.烟台四十里湾年平均生态生产力为8.911 g(AFDW)/(m2·a),年生产力为1158.43 t,P/B值为0.98;调查海域共有13种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态生产力对总生产力贡献率超过1%,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6种,软体动物5种,棘皮动物1种,尾索动物1种。5.烟台四十里湾春、秋季水环境质量多样性指数(H’)综合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轻度污染,丰富度指数(D)综合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评价结果为清洁—轻度污染;调查海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变化趋势为远海好于近海,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水质好于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