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2Aa9m、cry1Iem抗虫基因对大豆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的培育

cry2Aa9m、cry1Iem抗虫基因对大豆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的培育

论文摘要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在东北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给大豆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是大豆的主要蛀荚害虫之一,其幼虫专门取食大豆荚部和籽粒,增加籽粒的破损率,造成虫口和碎粒,严重降低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传统策略是喷洒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杂交育种培育抗虫新品种。喷洒化学农药防治,易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污染环境;生物防治见效慢、杀虫谱窄、受环境影响大,应用受制约;而杂交育种周期长、成本高,还受基因资源的限制,也不能在短期内获得理想的抗虫新品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抗虫新品种培育,将是大豆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的重大方向。本研究构建了由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和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Gy2调控的cry2Aa9m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MB2A和pCGB2A,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大豆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大量抗性株系。经PCR和RT-PCR检测,结果证明cry2Aa9m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通过大豆食心虫抗虫性检测,得到抗虫效果较好的转cry1Iem基因植株,为大豆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组织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构建了由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和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Gy2调控的cry2Aa9m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MB2A和pCGB2A。2.大豆的遗传转化及抗性植株再生确定了丛生芽分化阶段绥农28、合丰50的固杀草Glufasinate筛选浓度分别为 1.5 mg/L 与 3.0 mg/L。以大豆品种绥农28、合丰50子叶节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组织特异性启动子(Pmsg/PGy2)、抗虫(cry2Aa9m/cry1Iem)基因、抗除草剂(bar)基因的T-DNA片段导入大豆,获得抗性植株。3.抗性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抗性植株T0、T1代进行检测,获得了转化质粒pCGB2A的T0代转基因植株2株,T1代转基因植株1株;获得了转化质粒pCMB2A的T0代转基因植株6株,T1代转基因植株4株;获得了转化质粒pCMBA的T0代转基因植株1株,T1代转基因植株4株。4.转基因植株抗虫性检测对PCR稳定的转cry1Iem基因的15个株系进行人工网室接虫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虫性表现的植株3株,具有抗虫性表现的植株5株,具有中抗性植株3株。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豆食心虫及其防治策略
  • 1.2.2 Bt基因及转Bt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 1.2.3 大豆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
  • 1.3 课题来源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质粒
  • 2.1.3 虫试材料
  • 2.1.4 试剂
  • 2.1.5 培养基
  • 2.1.6 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织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2.2 农杆菌介导子叶节遗传转化及抗性植株再生
  • 2.2.3 抗性植株分子生物学检测
  • 2.2.4 转基因植株抗虫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1 豆荚特异性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pCMB2A构建
  • 3.1.2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pCGB2A构建
  • 3.1.3 重组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受体细胞
  • 3.2 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及抗性植株再生
  • 3.2.1 大豆子叶节Glufosinate筛选压力的确定
  • 3.2.2 抗性植株再生
  • 3.3 抗性植株PCR检测
  • 0代抗性植株PCR检测'>3.3.1 T0代抗性植株PCR检测
  • 1代转基因植株PCR检测'>3.3.2 T1代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1代转基因植株RT-PCR检测'>3.3.3 T1代转基因植株RT-PCR检测
  • 3.4 转基因植株抗虫性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豆新品种德豆1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
    • [2].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登科13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 2019(05)
    • [3].高油夏大豆新品种菏豆32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 2019(05)
    • [4].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吉育306的选育[J]. 大豆科技 2019(06)
    • [5].丰产抗病抗倒大豆新品种沧豆11选育[J]. 作物研究 2020(01)
    • [6].高产广适抗病大豆新品种沧豆09Y1选育[J]. 大豆科学 2020(01)
    • [7].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5)
    • [8].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牡豆15选育与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 2020(01)
    • [9].夏大豆新品种宜豆26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10].国审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商豆1310的选育与评价[J]. 农业与技术 2020(07)
    • [11].桂北地区夏播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3)
    • [12].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圣豆19的选育[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4)
    • [13].云南省特殊类型大豆新品种试验[J]. 云南农业 2020(06)
    • [14].抗逆大豆新品种中涡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1)
    • [15].夏大豆新品种山宁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 2020(02)
    • [16].大豆新品种云黄1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 2020(02)
    • [17].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7)
    • [18].国审大豆新品种商豆13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6)
    • [19].大豆新品种南农48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机化 2020(10)
    • [20].耐密夏大豆新品种开豆4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 2020(04)
    • [21].耐“症青”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金豆99的创新选育[J]. 中国种业 2020(10)
    • [22].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开豆46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9)
    • [23].大豆新品种齐农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9)
    • [24].大豆新品种蒙豆4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20(11)
    • [25].夏大豆新品种齐黄34栽培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10)
    • [26].大豆新品种运豆101的选育及示范推广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21)
    • [27].大豆新品种齐黄34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0)
    • [28].江汉平原夏播大豆新品种(系)引进栽培初步评价[J]. 大豆科技 2018(06)
    • [29].《大豆科技》2018年总目次[J]. 大豆科技 2018(06)
    • [30].大豆新品种“石885”通过国家审定[J]. 种业导刊 2018(12)

    标签:;  ;  ;  ;  

    cry2Aa9m、cry1Iem抗虫基因对大豆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的培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