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垃圾填埋场是一个长期而重大的重金属二次污染源,为了保护填埋场周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亟需对垃圾填埋场内重金属的环境行为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本研究以生活垃圾中含量最高的重金属Cu和Zn为目标物,首先从重金属总量的角度,基于生活垃圾组分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变化因素,系统地解析了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源分布特征,并针对重金属总量在环境行为评估的信息不足之劣势,将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引入了非均质的填埋垃圾,初步较精确地探讨了垃圾填埋过程中Cu和Zn的可能的迁移行为;基于以上结果,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为主体,构建了三种不同工艺的模拟填埋场,聚焦于填埋垃圾及渗滤液这一整体系统,深入系统地研究了Cu和Zn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的释放行为,提出了不同运行方式模拟填埋场中Cu和Zn总量的长期环境渗沥模型及各形态迁移转化模型,揭示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重金属原位固定的SRB调控现象。主要结论为:(1)生活垃圾中Cu和Zn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土壤二级环境质量标准,具有较高的重金属污染潜力,尤其春夏两季,较好的垃圾分类收集能明显降低其中重金属来源。塑料、厨余、灰渣和纸张四类垃圾组分对生活垃圾的重金属Cu、Zn总量贡献最大,生活垃圾的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有赖于对该四类组分的削减。(2)修正BCR连续提取方法对0-7a的不同填埋龄的生活垃圾中Cu和Zn的形态分析具有极高的重现性和回收率,在应用于非均质的填埋垃圾体系时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垃圾填埋场中不同稳定化程度下重金属对应的环境行为。不同的填埋垃圾样品预处理方法对形态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填埋垃圾的NH4+-N、VFA、硫化物等原始环境条件的变更所致,湿样是填埋垃圾样品形态分析最理想的预处理方式。(3)由于渗滤液的迁移,不同运行方式的模拟填埋场的下层垃圾中Cu和Zn含量均明显高于上层垃圾,其中Zn较Cu具有更强的迁移性。填埋垃圾的稳定化差异及由此而引起的重金属的不同释放机理导致Cu和Zn含量呈现阶段性增减变化,变化幅度为CL(普通卫生填埋场)>RL(直接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BL(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Cu>Zn,产酸阶段填埋垃圾中Cu和Zn具有最高的环境污染风险,随模拟填埋场的稳定化程度增加,填埋垃圾中Cu和Zn释放行为逐步减缓并趋于稳定。(4)渗滤液中Cu(Ⅱ)和Zn(Ⅱ)的浓度变化与填埋垃圾中Cu和Zn的释放行为形成强烈响应,不同运行工艺的模拟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差异不明显。普通卫生填埋场的重金属释放量符合的正指数递增模型,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释放量则遵循不同阶数的负指数衰减模型,渗滤液的回灌操作较普通卫生填埋能明显降低填埋场对外环境的重金属输出,而两相分离的产甲烷反应器的引入更能促进重金属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内的行为稳定。(5)渗滤液的回灌能促使Cu和Zn形态从不稳定态(酸可溶解态和可还原态)往稳定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迁移从而可减缓其释放行为,Zn比Cu具有更强的环境迁移和污染潜力。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填埋层内Cu和Zn形态的差异明显,填埋垃圾的好氧环境的暴露能促使Cu和Zn从稳定态向不稳定态迁移。(6)Cu和Zn的各级形态与环境因素的回归模型表明填埋场环境中氨氮、HA、FA、DOC、硫化物、硫酸盐等环境因素对Cu和Zn的各级形态影响较大,其中硫化物对Cu和Zn在填埋环境中的迁移影响最大,分别与Cu和Zn的不稳定态(酸可溶解态和可还原态)呈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呈显著正相关。Visual MINTEQ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渗滤液中Cu(Ⅱ)大部分为腐殖质络合态,并逐渐由与松结合态富里酸络合态(FA1-Cu)向稳结合态富里酸络合态(FA2-Cu)转变;Zn(Ⅱ)则主要表现为与S2-的络合,其络合程度随模拟填埋场内还原性环境形成而加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渗滤液长期回灌能促使Cu和Zn逐步形成络合沉淀而使其在填埋垃圾内的迁移行为减缓。不同方式填埋场渗滤液的重金属环境风险并不在于其瞬时浓度及形态,在于长期渗滤而引起的量累积。(7)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较高的SRB代谢活性及其逐步累积的代谢产物硫化物是填埋垃圾中的Cu2+和Zn2+形成硫化物沉淀而发生重金属原位固定现象主要原因,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重金属存在原位固定的硫酸盐还原菌调控机理,初步从形态判断填埋垃圾中的优势硫酸盐还原菌属普通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vulgaris sp.),其对Cu2+和Zn2+的生物沉降能力约1-10ppm。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冷喷涂Cu基复合材料传热加速行为模拟[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23)
- [2].不同水体硬度条件下Cu~(2+)对不同生长阶段斑马鱼的毒性[J]. 环境工程 2019(12)
- [3].磁性固相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葛仙米中的Cu~(2+)[J]. 生物化工 2020(01)
- [4].牛粪中溶解性有机质对周丛生物吸附Cu(Ⅱ)特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3)
- [5].不同生长阶段斑马鱼对Cu~(2+)的毒性响应差异[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3)
- [6].重金属Cu~(2+)胁迫对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8)
- [7].基于自噬途径探讨当归饮子缓解CU模型小鼠过敏反应的效应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12)
- [8].高灵敏度二维光子晶体水凝胶Cu~(2+)传感器[J]. 高分子学报 2020(07)
- [9].基于OLED的Cu(Ⅰ)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研究[J]. 山东化工 2020(17)
- [10].狐尾藻基生物炭对水中草甘膦和Cu~(2+)的吸附性能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05)
- [11].海州香薷耐Cu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32)
- [12].加味当归饮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10)
- [13].Cu~(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主要参数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12)
- [14].改性花生壳吸附废水中Cu~(2+)的研究[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6(04)
- [15].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吸附Cu~(2+)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 [16].改良剂对土壤中Cu形态变化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2)
- [17].改性污泥腐殖酸的表征及其对Cu~(2+)的吸附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3)
- [18].类锂Cu~(26+)离子1s~2np态能量值与量子数亏损规律的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9].黑土对Cu~(2+)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0].腐植酸对氧化锌吸附Cu(Ⅱ)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8)
- [21].基于组氨酸与Cu(Ⅱ)配位作用的凝胶光子晶体传感器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7(05)
- [22].一种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Cu~(2+)的选择性识别[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9)
- [23].板式换热器内Cu-水纳米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J]. 热能动力工程 2015(05)
- [24].鱿鱼墨黑色素络合Cu~(2+)的活性研究[J]. 安徽化工 2016(03)
- [25].新型粉煤灰陶粒对水中Cu(Ⅱ)的去除特性及吸附等温模拟[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21)
- [26].丁香蓼对Cu富集效应的研究[J]. 环境科技 2014(06)
- [27].Cu~(2+)对铜锈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2)
- [28].Cu(Ⅱ)-桑色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荧光体系测定微量Cu(Ⅱ)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2)
- [29].316L-Cu抗菌不锈钢种植体中Cu离子的抗菌活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25)
- [30].Cu(Ⅱ)和温度对丁吡吗啉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