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一体化史研究纲要

国民经济一体化史研究纲要

一、民族经济融合史研究论纲(论文文献综述)

张政[1](2021)在《成都市郫都区藏汉民族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研究》文中提出

杜星梅,何明[2](2021)在《铸炼社会之基、民众福祉学科理念下的知识生产——经济民族学在云南大学的创建、传承与拓展》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的成长,将其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中是十分必要的。20世纪上半叶所铸炼起的"社会之基、民众福祉"这一学术信念,是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研究的历史之基;"魁阁时代"则为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的研究奠定了最为深厚的学术基础。对这一历史的回顾,能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是以开放的姿态来拓展它的路径。它不仅实现了多学科的超越与融合,而且理论方法是多元开放的,它不会封闭自己的研究领域,更不会拒绝新的理论工具与方法的运用。当今,经历数代人的传承与拓展,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的研究团队形成了更加开放、多元的学术志向与研究视野。

莫雪萍[3](2020)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指出明后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显着地变革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紧密结合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财政与金融等诸多方面,挖掘史料,进行理论阐述,对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与比较,提出许多创见。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全国大一统格局之下,其地方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变革之势,重点体现在: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异;地区民营工业的蓬勃发展引起工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商人势力的壮大和区际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开创了地区商业发展的新阶段;商品货币权利逐步增大;早期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等方面。具体来讲:第一,劳动力投入、土地开发、技术创新使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带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导致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农业雇工经营,进而引起农业新发展;第二,农业发展衍生出手工业。要素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的兴起,带动建筑工业的兴盛,引导矿冶业的创新,进而推动了制盐、纺织工业发展,助力了日用品手工业、金属制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前进,形成‘资源开发与深度加工的互补性生产’发展格局,从而引起工业历史性变革;第三,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又衍生出商业。商贸与对外开放条件的具备,带动对外贸易繁荣,加速商品货币经济兴起,与内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缩小,进而开创了商业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商业的兴盛,推动了财政金融创新,形成异与全国的财政消费态势,助力地区财政支出问题研究。反之,又促进手工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发展,最终全面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经济,全面考察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为更好地揭示和论证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为深化区域经济史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宝拉尔[4](2020)在《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状况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鲜明民族传统特色的蒙古族特色商品是蒙古族地区文化与经济的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活动,可以带动当地物资生产领域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和力量,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中国民族贸易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的举措。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是镶黄旗地域狭小,特色产品优势资源开发不足,龙头企业规模小,集聚度低,产业链短,技术创新能力差,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与地方金融支持体系的匹配度有待提高,当地特色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传统乳制品作为一种在蒙古族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的产品,随着社会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原有生产技术及传统工艺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在经营方式上仍然显得粗放,总体思路薄弱,尚未形成合理的产销网络。镶黄旗新宝拉格镇作为本文调查区域具有非常显着的上述特征。新宝拉格镇当地传统乳制品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不平衡。发展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薄弱,缺少专业人才,包括生产技能和生产技术人才的转移;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乳业规模经济不显着,行业集中度低。在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精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了当地乳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传统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力,优化生产结构,是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对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的乳制品生产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主要结合在当地的研究数据: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成品的来源,产品生产中的原材料、加工工艺、产销渠道以及消费者对现有产品品种数量满意度,价格及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了解和收集,总结了新宝拉格镇乳制品行业中的员工特点,工艺传授和乳制品季节性管理流程及发展前景,找出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同时探索性地指出发展新宝拉格镇乳制品产业的发展途经对策。本文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政府与商家的沟通来摆脱工艺传承困境,结合牧民家庭旅游业来推广当地传统乳制品,促进乳制品质量分类,品牌经营等方面提出建议。

苏杰[5](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杨化冰[6](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指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顾超[7](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陈铭浩[8](2020)在《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取得学界的广泛认可。在清朝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清前期无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这段时期在清朝甚至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朝以及清前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清代尤其是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吸收继承了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历代思想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可以说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集历代民族关系思想之大成。清前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客观认识,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他们以民族关系思想为指导,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汉、蒙、藏、回等民族的关系,而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乎清朝发展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清前期统治者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与政治思想相统一的特点,满族形成初期满族文化的二元特质又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二元性特点。清前期统治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封建帝王,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前期各类历史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梳理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包含绪论、总结及六章的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等。第一章阐述了清太祖、清太宗、岳托、宁完我等人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这一时期的“恩威并用”、“诚信”、“参汉酌金”等思想成为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基石。第二章是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本章探讨了多尔衮、史可法、范文程以及洪承畴的思想,其中多尔衮的“一统”思想为清朝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总结了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章探讨了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康熙帝的“大一统”、“中外一体”、“尚德不尚威”等思想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梳理了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为“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雍正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雍正帝为例,他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六章比较了清前期统治者与前代着名帝王思想的异同,通过比较使我们更好地理清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总结共包含五大部分,一是总结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以汉治汉”、“以汉攻汉”等不同于前代的思想体系;二是分析了清朝入关前与入关后民族关系思想的不同之处;三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四是概括了清前期统治者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五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蓝晓飞[9](2018)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特色资源扶贫开发与民族经济融合 ——以野生葡萄开发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野生葡萄是桂西岩溶石漠化山区珍贵的特色资源,而特色资源是构成商业需求的重要因素,市场互补性强,在经济合作中具有难以替代性,发展特色资源成为该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农村的发展是西部乃至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逐步稳定下来,各民族交往也渐趋活跃,但由于桂西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加之受恶劣自然环境如石漠化灾害等影响,桂西山区人民一直处于贫困和半贫困状态,治理石漠化、改善生产环境与发展生产势在必行。边疆开发涉及社会发展,国家稳定需靠经济实边。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为加快桂西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结合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借助政府有力的臂膀,大规模推广野生葡萄特色资源的种植,由“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逐渐摆脱贫穷桎梏的枷锁,经济实边。80年代后,野生葡萄在桂西地区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机器加工水平逐步提高,野生葡萄酒亦发展成为当地远销海内外的特色产品,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民族经济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学术界大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且成果颇丰,而把野生葡萄作为一种特色资源放在边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角度和民族经济融合视域进行探讨的很少。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如何在现代化视角下探讨开发和利用特色自然资源,对边疆地区建设规划、经济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方志、档案、民间文献、报纸和政府文件等资料,综合传统史学方法、实证法、个案分析法,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立足目前国家扶贫战略,以桂西贫困山区野生葡萄这一特色资源为出发点,在现代化视角下对其种植、加工与销售情况进行一个历史时段的考察,从中探析政府力量、民间力量与市场力量在地方产业培育中的作用,寻求地方特色资源与民族经济融合的轨迹与规律,为当今地方产业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证明,诠释民族经济融合作为历史发展重要动力的重要意义,为当前精准扶贫服务。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此次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基本概念界定以及当前学术界对野生葡萄特色资源扶贫与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历史现状,从而发现问题与趋向,并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困难等。第二部分简要描述野生葡萄的特色所在及新中国成立以前野生葡萄资源的开发情况,加强正反论证,为从整体上把握野生葡萄资源的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依据。第三部分通过表格、图表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野生葡萄的种植情况及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和特征,从中论述野生葡萄种植产业对民族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通过个体手工加工和企业机器加工的过程,详细展现了民族经济融合的过程。第五部分通过政府力量、民间力量和市场力量透析野生葡萄酒贸易与民族经济融合之间的推力互动关系。第六部分对野生葡萄资源在桂西地区扶贫开发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进行因素分析。第七部分对野生葡萄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最后总结,揭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

李培娟[10](2017)在《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因与英法殖民地缅甸、越南接壤,日益受到西方的关注,“缅甸遂亡,而滇之西防危”,“越南遂亡,而滇之南防危”,随着中国被卷入近代国际政治秩序新体系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从中国最西南的边防重镇变成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前沿阵地。在民族危机的催化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有利于国家民族构建的因素得到激活,这一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转变的过程及促使其转变的因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内容。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除了第一章对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进行介绍和第五章对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的特点、作用及局限进行总结分析外,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从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入手,考察特定时期内云南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状况,然后把各种文化关系状况和民国时期宏观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揭示民族文化关系中所包涵的历史意义,“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多角度、较全面地对民国时期包括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在内的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在国家民族整合的视野下,分析了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文化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同时针对其中能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的文化基因进行了探讨。

二、民族经济融合史研究论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经济融合史研究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2)铸炼社会之基、民众福祉学科理念下的知识生产——经济民族学在云南大学的创建、传承与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民族学研究的历史之基
二、“魁阁时代”:中国经济民族学研究第一个高峰
三、跨学科交叉合作: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在拓展中砥砺前行
四、作为铸炼“社会之基、民众福祉”的云南大学经济民族学

(3)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会转型
        1.4.2 明后期
第2章 明后期经济发展概述
    2.1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线索
        2.1.1 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
        2.1.2 社会转型与经济史研究的逻辑关系
    2.2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检验
        2.2.1 明后期全国社会经济发展
        2.2.2 明后期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2.2.3 明后期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2.4 小结
第3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
    3.1 人口与劳动力
        3.1.1 制度变迁与人口数据
        3.1.2 人口状况
        3.1.3 小结
    3.2 土地开发
        3.2.1 明后期政府垦耕政策与成效
        3.2.2 明后期云南地区垦耕深化
        3.2.3 明后期大理地区土地开垦与耕地面积
        3.2.4 小结
    3.3 技术资源
        3.3.1 农业
        3.3.2 工业
        3.3.3 小结
第4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产出
    4.1 农业
        4.1.1 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4.1.2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4.1.3 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
        4.1.4 农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4.1.5 农业雇工经营
        4.1.6 小结
    4.2 工业与手工业
        4.2.1 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4.2.2 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
        4.2.3 建筑工业的主要类别及建材质料
        4.2.4 矿冶工业的工艺技术与组织制度方式
        4.2.5 制盐工业
        4.2.6 纺织工业
        4.2.7 日用手工业品及金属制品加工
        4.2.8 食品加工业
        4.2.9 小结
第5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对外贸易
    5.1.1 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条件
    5.1.2 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5.1.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5.1.4 小结
第6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商业
    6.1.1 大理地区的商品货币经济
    6.1.2 与内地各个朝代政权的贸易往来
    6.1.3 与周边民族地区的贸易
    6.1.4 与国外的贸易
    6.1.5 大理地区的商人与马帮
    6.1.6 小结
第7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财政与金融
    7.1 财政收入与支出
        7.1.1 财政收入
        7.1.2 财政支出
    7.2 居民消费
        7.2.1 基本生存消费
        7.2.2 文化消费
        7.2.3 社会生活消费
        7.2.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1 明后期全国经济发展
    8.1.2 明后期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8.1.3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
    8.1.4 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4)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状况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五、本文相关基本理论
        (一)民族学理论
        (二)经济增长理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第一章 传统乳制品及新宝拉格镇乳业发展概况
    一、传统乳制品现状
    二、新宝拉格镇乳业发展概况
        (一)新宝拉格镇概况
        (二)新宝拉格镇乳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情况分析
    一、新宝拉格镇原奶来源
        (一)奶牛养殖小区奶源
        (二)牧区奶牛养殖奶源
    二、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特点
        (一)从业人员特点
        (二)新宝拉格镇个体经营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经营规模
        (三)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的季节性
        (四)新宝拉格镇个体乳品企业收益状况分析
    三、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工艺来源及加工工艺
        (一)加工工艺来源
        (二)加工工艺流程
    四、新宝拉格镇乳制品销售类型、模式及客源
        (一)乳制品销售类型
        (二)牧民的委托销售模式
        (三)客户来源及消费构成
        (四)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现状满意度评价
    五、发展前景分析
        (一)有力的政策导向提供发展支持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生产者收益
        (三)上游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产量显着提高
        (四)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乳制品的消费
        (五)原产地优势促进品牌发展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工艺传承困境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三)食品安全,原材料标准不完善
        (四)文化宣传不到位
    二、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与商家、与外界的沟通,摆脱民族工艺传承困境
        (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地方财政政策支持
        (三)推动乳制品质量分级、走品牌之路
        (四)结合牧民家庭旅游业,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广
研究展望及结论
    一、研究展望
    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2.2.1 公共政策属性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第7章 结语
    7.1 初步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清太祖至清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清太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宁完我的“参汉酌金”思想
    第四节 岳托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五节 祖可法和张存仁的“伐明三策”
第二章 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多尔衮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范文程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史可法的“联清灭寇”思想
    第四节 洪承畴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章 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世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陈名夏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党争中的异化
    第三节 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四节 黄宗羲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五节 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第六节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四章 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圣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施琅的“大一统”思想
    第三节 蓝鼎元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四节 吕留良对“夷夏之辨”的认识
第五章 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世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年羹尧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岳钟琪的“以夷攻夷”和“畏威怀德”思想
    第四节 鄂尔泰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五节 曾静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六章 清前期帝王与历代着名帝王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清太祖与金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二节 清太宗与金太宗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三节 清圣祖与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四节 清世宗与明成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总结
附录 清前期民族关系大事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特色资源扶贫开发与民族经济融合 ——以野生葡萄开发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二) 当前研究现状简述
    (三) 基本概念界定
    (四)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五) 存在困难
一、桂西地区野生葡萄资源开发概述
    (一) 野生葡萄资源的特色所在
        1. 生长环境独特
        2. 用途广泛
        3. 产品少而稀,市场潜力大
    (二) 新中国成立以前野生葡萄资源开发受限及其原因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的扶贫种植与民族经济融合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种植的新变化
        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升,促进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2. 品种不断更新,种植方式科学化
        3. 集约化种植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式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扶贫种植变化的原因
        1. 市场力量驱动
        2. 政府力量推动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野生葡萄扶贫种植的特征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机器加工促进扶贫与民族经济融合
    (一) 桂西地区野生葡萄的加工情况
        1. 个体手工加工
        2. 企业机器加工
    (二) 桂西地区野生葡萄机器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融合
        1. 机器加工形成民族经济融合新业态
        2. 野生葡萄酒厂造就民族经济融合新载体
        3. 机器加工生产理念传播强化民族经济融合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野生葡萄酒贸易扶贫与民族经济融合
    (一) 政府积极发展贸易为民族经济融合提供动力
        1. 商业与扶贫政策的支持
        2. 营销企业的作用
    (二) 利润刺激加快了民族经济融合的步伐
    (三) 日益增长的商业力量促使民族经济融合逐步深化
        1. 经济辐射力增强
        2. 市场网络逐步形成
五、历史评析
    (一) 积极作用
        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的枷锁
        2. 以点带面,改变桂西贫困山区农村种植结构
        3. 经济实边,兴边富民,民族融合
    (二)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生产技术、设备与人才力量不足,扶贫阻力大
        2. 管理不善,商业推动力弱,产业扶贫发展疲软
六、反思与建议
    (一) 创建产业扶贫保障机制,建立大物流环境,扶优抑劣
    (二) 科技兴农,增强产业扶贫的带动力
    (三) 创新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扶贫
    (四) 招商引资,招兵买马,走联合发展路子,产业扶贫注入新活力
    (五) 渗透文化竞争力,培育民族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考察日志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云南边疆具体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概况
        (三)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二)民族文化关系的内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点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
    第一节 英法殖民下的地缘政治空间
        一、云南与英法殖民地的地缘关系
        二、帝国主义势力向云南的逼近
        三、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 立体地理气候单元与多元民族关系
        一、滇西北、滇东北高原山区半山区藏缅语族各民族依存关系
        二、滇中平坝区的民族交流互动关系
        三、滇西南、滇南、滇东南壮侗语等各族伴生关系
    第三节 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发展的诉求
        一、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二、文化关系是国家民族整合的深层互动
第二章 自上而下的教育文化整合
    第一节 推行政令: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第二节 启发民智:地方各级政府对边地教育的举措
        一、旧书院与新学堂——辛亥革命后云南教育的变化
        二、“新云南”的建设——龙云主政时期的云南教育
    第三节 造福乡梓:商人、有识之士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活动
        一、民国学人积极为边疆教育献言献策
        二、地方士绅的捐资助学活动
第三章 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第一节 滇西、滇西北: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相遇
        一、滇西、滇西北地区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
        二、基督教在滇西、滇西北地区的传播
        三、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和整合
    第二节 滇中: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
        一、基督教信仰的兴起
        二、回教继续发展
        三、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的渐行式微
    第三节 滇西南:佛教文化盛行
        一、民国时期佛教在滇南的发展
        二、佛教的社会调适功能
第四章 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第一节 历史记忆和传说在危机关头的力量
        一、危机关头的“离心力”与“向心力”
        二、集体记忆——各民族同出一源的传说是激发国家认同的有力因素
    第二节 区域内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互渗关系与纽带作用
        一、节日活动为民族交流互渗提供了平台
        二、礼尚往来、此赠彼答的生活习惯
        三、包容淳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一条承载着云南腹地与边疆文化交流整合的通道
        一、滇越铁路的开通
        二、文化洪流的涌入
        三、云南民众革命意识的萌发
第五章 互动与交融: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特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近代西南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是国家民族整合的助推器
        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与民族融合的并存是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及局限
        一、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
        二、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民族经济融合史研究论纲(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郫都区藏汉民族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研究[D]. 张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铸炼社会之基、民众福祉学科理念下的知识生产——经济民族学在云南大学的创建、传承与拓展[J]. 杜星梅,何明. 思想战线, 2021(03)
  • [3]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莫雪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4]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状况及问题研究[D]. 宝拉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8]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 陈铭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9]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特色资源扶贫开发与民族经济融合 ——以野生葡萄开发为视角[D]. 蓝晓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 李培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国民经济一体化史研究纲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