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间期论文-贾伟,于建鹏,毛俊彪

峰间期论文-贾伟,于建鹏,毛俊彪

导读:本文包含了峰间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麻醉复苏期,频率

峰间期论文文献综述

贾伟,于建鹏,毛俊彪[1](2016)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CST)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ISI)的变化,为临床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20只,称重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于麻醉复苏期大鼠脊髓植入微电子芯片,采用RM6280C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与分析麻醉后1 h(麻醉期)和麻醉后2 h、麻醉后3 h(复苏期)的信噪比(SNR)、神经电信号的放电频率、波幅、ISI。结果(1)放电频率:大鼠麻醉后1 h时的放电频率呈阵发性发放,最高为100 s时(15.65±2.17)次/s;麻醉后2 h和麻醉后3 h的放电频率呈弥散性发放;各时间点不同放电单位时的放电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麻醉后3 h的放电频率均高于麻醉后2 h且低于麻醉后1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放电波幅:不同时间点的放电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麻醉后3 h的放电波幅[(194.27±20.19)μV]低于麻醉后2 h[(254.65±25.23)μV]和麻醉后1 h[(623.38±156.59)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ISI值:麻醉后1 h时的ISI值最高为0.02 s时的(70.46±20.62)ms;麻醉后2 h和麻醉后3 h的ISI值较分散;各时间点在不同放电单位时的I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麻醉后3 h的ISI值均高于麻醉后2 h,均低于麻醉后1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复苏期大鼠的CST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ISI与麻醉期比较均有显着变化。微电子芯片电信号记录对SCI修复和功能重构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王景,王学廉,葛顺楠,汪鑫,张晟豪[2](2015)在《神经性厌食症大鼠伏隔核神经元电活动及峰峰间期序列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伏隔核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分析其峰峰间期。方法通过微阵列电极记录大鼠在神经性厌食症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伏隔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结果电生理记录显示模型组大鼠NAc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6.89±2.67Hz,对照组大鼠NAc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3.22±1.23Hz。(P=0.001)。模型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期散点图在200ms以下有密集分布。模型组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直方图呈逐渐衰减的正偏态分布,对照组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直方图呈对称分布。结论神经性厌食症模型大鼠伏隔核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峰峰间期序列发生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刘芳芳,菅忠,王举磊,薛枫,高国栋[3](2008)在《用小波熵及非稳定周期轨道测量神经放电峰峰间期复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帕金森病理大鼠苍白球神经放电序列的复杂性,首先对Rose-Hindmarsh理论神经元模型分叉数据进行了动态测量,并结合非稳定周期轨道对模型分叉数据进行周期检测,最后应用小波熵对正常状态下的大鼠和帕金森病理状态下的大鼠的内侧苍白球细胞放电峰峰间期进行了复杂性检测.结果发现,在神经元模型峰峰间期时间序列中,小波熵能较好地区分混沌信号和周期信号(混沌信号的小波熵为0.04~0.21,周期信号的小波熵为0.007~0),也能较好地区分周期一节律和周期二节律的信号(周期二节律数据的小波熵为0.007,周期一节律数据的小波熵接近于0).在小白鼠内侧苍白球细胞放电峰峰峰间期时间序列中,病理组小波熵明显高于正常组小波熵(正常组信号的小波熵为0.13~0.26,病理组信号的小波熵为0.38~0.87).非稳定周期轨道分析方法从周期轨道方向得出了和小波熵一致的结论.结果证明,小波熵可以定量反映神经元放电序列复杂性变化,是一种有效的复杂性测度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王景,王学廉,王举磊,高国栋[4](2008)在《帕金森病大鼠苍白球神经元簇发放电及峰峰间期序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苍白球神经元的电活动。方法30只大鼠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PD模型,并通过跑步机测试、注射阿朴吗啡诱发旋转和免疫组化检测黑质对模型进行评价;10只大鼠注射含0.2%抗坏血酸的人工脑脊液建立对照组。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记录大鼠在PD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GP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结果模型组大鼠中有13只行为学及病理学检测结果符合PD模型标准。电生理记录显示对照组大鼠GP神经元放电频率为(6.04±2.12)Hz,模型组大鼠GP神经元放电频率为(21.10±3.21)Hz(P=0.001)。模型组GP神经元簇发放电模式的比例术后4周为59%,术后8周为61%,而对照组GP神经元簇发放电模式的比例在术后4周和8周均为11%。模型组大鼠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期散点图在100ms以下有一分布密集条带。结论PD模型大鼠GP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簇状放电模式比例增大,ISI序列发生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艾海明,尹世金,刘向明[5](2007)在《滤波技术在测量生物神经放电信号峰峰间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峰峰间期的自动测量,运用3种滤波算法对神经放电信号中的干扰噪声进行了抑制,结果表明:基于3种滤波算法的应用软件都能较好地测量出动作电位的峰峰间期,其中Wallis滤波的测量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谢勇,段玉斌,徐健学,康艳梅,胡叁觉[6](2003)在《峰峰间期逐渐增大的动力学机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3或4个轻度结扎受损的大鼠坐骨神经上加入5 mmol/L EGTA的无钙灌流液的神经生理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一种在活动相峰峰间期逐渐增大的周期阵发放电现象。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动力学机制对于理解神经元复杂的放电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的分析,对该现象产生的一种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揭示,即鞍结分岔和鞍点同宿分岔支配着这种阵发放电形式,而且后者对峰峰间期逐渐的增大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韩晟,段玉斌,菅忠,谢勇,邢俊玲[7](2002)在《用近似熵测量神经放电峰峰间期的复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似熵是用来测量信号复杂程度的非线性方法。为了研究神经放电序列的复杂性,用该方法及其改进方法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模型、大鼠脑薄片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模型、背根节自发放电模型峰峰间期以及Rose-Hindmarsh理论神经元模型分叉数据进行了动态测量。结果表明,近似熵可以定量反映多种神经放电序列复杂性的变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复杂性度量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段玉斌[8](2002)在《神经起步点放电峰峰间期的非线性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通过感受器(受体、通道、感觉器官)进行转换、进而传递、整合、存储,并使相应的效应器作出反应。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基本生理功能之一是处理和传输生物电信号。在执行这种功能时通过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局部电位;另一种是动作电位。局部电位与神经元的整合功能有关,使神经元综合多方面的输入促使或抑制动作电位的发生。动作电位是“全或无”(All or None)的、固定波形的(stereotyped)电信号。动作电位以不衰减的方式长距离传播,使神经元实现其生物电信息的长距离传播功能。在神经纤维上传播的动作动位序列中的每个脉冲基本相同,所传播的信息编码在动作电位序列(包含放电的频率和时间模式)中,神经系统正是通过动作电位序列来长距离传递信息。而神经元所发放的动作电位串往往表现出多种多样时间形式,有相当一部分的是不规则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节律形式如何产生?不同的放电形式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神经元放电的时间形式有什么功能意义?这些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神经生理学家的关注。 有关外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发现,神经损伤后,损伤区神经膜上累积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了大量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等,形成了异常起步点, 自发地产生传入放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钠、钾、钙离子流都参与了自发 放电的产生。这些异常的传入放电被神经中枢作为来自感受野的信息处理与 识别,造成了痛觉过敏,持续性痛疼,感觉倒错等症状的出现。值得注意的 是,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节律极为丰富,周期节律间可以通过加周期分岔的 方式相互转换。这种实验性起步点由于易于受到药物和电场刺激等的干预, 便于长时间记录和对比,而且与正常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性质有很多共性, 使其成为研究神经元放电节律形成的动力学的良好生物模型。结合非线性动 力学理论,可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起步点活动产生各种节律的动力学机 制,以及各种节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探讨神经放电信息编码的基本规律提 供有益的启示。 本研究利用Bennett-ie损伤神经模型,在神经细束上长时间顺序记录单 根神经纤维自发放电的相邻动作电位间期(it聊此 iterval,ISI人观察损 伤神经自发放电的不同节律,以及放电节律在不同药物和电场刺激作用起步 点时表现出的一系列变化,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神经放电节律 形成的离子基础和动力学机制,并探讨了神经放电动力学在神经编码中的作 用。 主要结果: 1.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损伤区形成异常起步点,可以自发地或在药物作用 下产生节律形式多种多样的放电,通过长时间顺序记录ISI序列,根据ISI 取值的动力学规律,将放电节律区分为周期节律、簇放电节律、混饨节律 等。在药物和电场刺激作用下,这些不同的放电节律可以相互转换。 2.Ka20。降低可使周期一节律放电转变为周期H、混M、周期叁、周期四 等节律;*a勺。降低使阵发周期节律转变为周期一节律,进而经分岔转变 5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为周期二节律,一小部分纤维的阵发周期放电在分岔后进行逆分岔到更高 放电频率的周期一;勺。降低可以使部分静息单位转变为阵发周期节律 发放,周期一节律,进而经分岔转变为周期二节律;K山。升高周期二放 电转变为周期一,进而转变为阵发周期节律,甚至停止放电。以上转变均 可以通过正常灌流液洗脱而恢复。 3.叫。升高使周期一节律转变为周期二、混饨,进而转变为周期叁;叫。 升高也可以使阵发周期节律转变为周期一进而分岔;阅。降低使周期二放 电转变为周期一放电。以上转变均可以通过正常灌流液洗脱而恢复。 4.以含钾通道阻断剂hA的灌流液作用于损伤区时,大多数神经纤维自发放 电的节律形式发生了变化。其中部分纤维的周期一放电随药物作用时间的 延长,转换为周期二放电:部分纤维的周期一放电经周期二稳定于周期叁 放电,还有部分纤维的放电从周期一转换为周期二,进而转变为周期叁, 最后稳定于处于周期四放电节律中。这些转变也可以通过正常灌流液洗脱 而恢复。 5.在相同的背景放电条件下,改变不同的离子通道电流,可诱发不同的簇放 电节律形式:钙离子螫合剂*GTA可以诱发双稳型簇放电:钠?(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2-04-01)

段建红[9](2002)在《受损背根节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的慢波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元放电的时间序列,即动作电位的峰峰间期(Interspike interval,ISI)序列被认为蕴含丰富的神经信息,但是由于ISI序列的复杂多变,至今对这种时间编码的基本型式及其发生机制了解很少。背根节(dorsal rootganglion,DRG)作为躯体感觉信息传入的第一站,其神经元放电的频率与时间型式在决定感觉的性质与强度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已有证据表明受损背根节神经元的异位自发放电是引起自发痛与痛觉过敏的信号来源。新近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该放电序列的型式与Na通道的分布及活性变化密切相关,然而,Na通道失活门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并不清楚。本研究在大鼠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上,利用在体单纤维记录方法,观察与分析Na通道失活门抑制剂藜芦碱引起受损背根节A类神经元放电ISI序列发生的变化特征,为了解Na通道失活门与放电型式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探索放电时间型式与疼痛的关系奠定基础。 结果 1.在观察到的101例损伤DRG神经元自发放电中,依据其动作电位ISI的动力学特征,可分为周期,其ISI基本相等;阵发,在短阵放电之间有不规则的间断;不规则,其ISI互不相等;整数倍,其ISI为基础ISI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 的整数倍等四种基本型式。2.在有自发放电的神经元,栗芦碱可使部分神经元的ISI序列转变为振荡 形式。该振荡波有下述特征:(1)振荡周期较长,多数在30—120s范围, 故称慢波振荡;(2)振荡幅度较大,其ISI振荡最小值在Zms左右,最 大值可达40ms,表明放电频率可在几十到几百k范围内变动;(3)在ISI 连续变化过程中往往出现突然转折,暂称其为拐点。3.根据78例H 慢波振荡过程在ISI散点图上显示的形状,可分为5种基 本型式:V形,倒fi形,整数倍形,弥散形和复合形。其中V形占53.9%, 在这种型式的振荡中,ISI逐渐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依次连续变化,且ISI 在波谷处形成一个较平缓的拐点;倒n形占25.6%,其下降支与上升支 较为陡峭,且下降支与波谷以及波谷与上升支之间有两个明显的拐点; 整数倍形占77%,ISI在连续变化的过程中显示分层结构,各层的ISI为 基础ISI的整数倍;弥散形占6.4%,ISI的整个振荡过程为不规则变化, 散点呈现随机样弥散分布:复合形占6.4%,1幻序列呈现出两种或两种 以上型式振荡的组合分布。4.在部分静息神经元LS DRG浸浴壹芦碱后,触压该神经元的皮肤感受野, 可以触发产生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的高频放电,在散点图上,其ISI序列 形成 U字形或弥散形等型式的振荡,称之为触发振荡。在测试的 48个 神经元中有 39个(8.l%)记录到触发振荡,其潜伏期在 sof7ms,振荡时 程在7—80s范围,振荡波谷处的最小 ISI范围在2~20ms(放电密度相当 于50—500Hi)。5.电脉冲刺激坐骨神经在部分神经元也可引起上述触发振荡。当刺激的脉 冲间隔在10或30ms时,30—50个脉冲就可以触发振荡,而当刺激脉冲的 间隔超过 100ms时,触发振荡的脉冲数则需要几百个,甚至不能触发振 荡。6.分别用10ms和30ms的脉冲间隔刺激坐骨神经,采用不同脉冲数改变刺 4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 激时程触发出来的振荡形式无明显的不同。另外,分别以相同脉冲数与 相同时间的周期刺激和短阵刺激都能触发振荡,此两种不同形式刺激触 发出来的振荡形式也无明显差异。7.将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动作电位与触发振荡的动作电位进行比较,若两 者波形与幅度相同,则为同神经刺激。在记录到的43个神经元中,有9 个为同神经刺激的结果。8.在触发振荡结束后305,605,905,选用触发振荡所需最小脉冲数两倍的 强度刺激坐骨神经,结果在测试的 ZI个神经元中,有 7个神经元在 305 时能引起触发振荡,表明其后抑制时期小于 305;有 9个神经元在 605时 能引起触发振荡,表明其后抑制时期在 30-605;有 5个神经元在 905时 能引起触发振荡,表明其后抑制时期在60-905。 结 论1.Na通道失活门抑制剂基芦碱可以引起背根节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的慢波 振荡。2.该慢波振荡有V形、倒n形、整数倍形、弥散形和复合形等5种类型。3.浸浴萎芦碱后,触压该背根节的皮肤感受野,可以使部分静息神经元产 生触发振荡。4.触发振荡所需的刺激脉冲数与脉冲间隔有一定关系。5.在刺激达到触发振荡的阈强度后,振荡的频率和时程并不随着刺激强度 的增加而增加。6.在刺激脉冲数和刺激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短阵刺激和周期刺激触发的振 荡形式无明显差异。7.大多数触发振荡的后抑制时期在60-905。(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2-04-01)

韩晟[10](2002)在《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确定性和复杂度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动作电位是神经传送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神经元之间及其与周围的联系通常是若干动作电位组成的放电序列。以前通过观察放电的多少即放电频率来描述神经元的活动,这种方法所含的信息量有限,难以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复杂通信。而神经放电峰峰间期(interspike interval,ISl)反映了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在时间上的排列,其形式多样,蕴含着更丰富的信息。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ISI的形式极其丰富,除了少数周期的规则形式之外,大多都表现出杂乱、无规律的形式。识别ISI的规律性以及测量其复杂程度成了进一步研究神经信息编码的关键问题。随着非线性动力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线性方法逐渐渗透到神经科学领域,为深入研究神经系统活动的规律提供了有效手段。时间序列分析成为研究神经元信息编码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非稳定周期轨道的计算,讨论了ISI的确定性问题;利用近似熵的方法对多种神经放电的ISI资料进行了复杂度的测量,讨论了这种方法在ISI的复杂度测量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硕 士 论 文 中的应用;另外,还开发出一套记录原始放电和ISI的程序,解决了采集ISI 的问题。 实验结果 一、用非稳定周期轨道检测ISI的确定性 1.用膜片钳技术测量到大鼠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取得了放电峰 峰间期数据。 2.用回归影像分析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峰峰间期数据,找不到明 显的几何结构。 3.用非稳定周期轨道方法检测,在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峰峰间期 中找到了大置信比的周期一轨道,并观察了它的局部动力学特 征,发现其是一个鞍型节点。 4.对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峰峰间期的非稳定周期轨道进行分级, 找到了周期二、叁。 二、ISI复杂度的测量 5.用R-H模型模拟分叉数据并进行复杂度计算,以近似嫡为检测 方法,发现在周期二、叁之间的混饨数据的复杂度明显高于周期 节律数据。 6.计算大鼠损伤坐骨神经模型数据复杂度的变化,发现周期二分叉 到周期叁的数据计算结果与模型计算的一致。 7.大鼠损伤坐骨神经模型周期一的近似嫡计算效果不理想,用整体 方差代替局部方差的方法解泱了这一问题。 8.对大鼠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峰峰间期的非周期数据进行复杂度 的测量,观察到其近似嫡的值在0l之间波动。 -二- 第 四 旱 医 大 学 硕 士 论 文叁、采样系统设计 9.自行设计的实验采集系统采集的各种实验波形、频率和峰峰间期等 数据反映了实验标本活动的真实情况。 结 论 l.U’PO的方法可以用于神经元放电ISI序列确定性的检测。 2.通过UPO的检测结果提示:大鼠视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峰峰间 期看似杂乱的数据并不是随机的,有其确定性机制特征。 3.近似嫡可以用来检测放电ISI序列的复杂度。 4 编制的实验采集系统适用子观察记录实验波形、频率和峰峰间期 信号。(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2-04-01)

峰间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伏隔核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分析其峰峰间期。方法通过微阵列电极记录大鼠在神经性厌食症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伏隔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结果电生理记录显示模型组大鼠NAc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6.89±2.67Hz,对照组大鼠NAc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3.22±1.23Hz。(P=0.001)。模型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期散点图在200ms以下有密集分布。模型组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直方图呈逐渐衰减的正偏态分布,对照组伏隔核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直方图呈对称分布。结论神经性厌食症模型大鼠伏隔核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峰峰间期序列发生明显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峰间期论文参考文献

[1].贾伟,于建鹏,毛俊彪.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的变化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

[2].王景,王学廉,葛顺楠,汪鑫,张晟豪.神经性厌食症大鼠伏隔核神经元电活动及峰峰间期序列的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

[3].刘芳芳,菅忠,王举磊,薛枫,高国栋.用小波熵及非稳定周期轨道测量神经放电峰峰间期复杂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

[4].王景,王学廉,王举磊,高国栋.帕金森病大鼠苍白球神经元簇发放电及峰峰间期序列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

[5].艾海明,尹世金,刘向明.滤波技术在测量生物神经放电信号峰峰间期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6].谢勇,段玉斌,徐健学,康艳梅,胡叁觉.峰峰间期逐渐增大的动力学机制(英文)[J].生物物理学报.2003

[7].韩晟,段玉斌,菅忠,谢勇,邢俊玲.用近似熵测量神经放电峰峰间期的复杂性[J].生物物理学报.2002

[8].段玉斌.神经起步点放电峰峰间期的非线性动力学[D].第四军医大学.2002

[9].段建红.受损背根节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的慢波振荡[D].第四军医大学.2002

[10].韩晟.神经元放电峰峰间期确定性和复杂度的测量[D].第四军医大学.2002

标签:;  ;  ;  ;  

峰间期论文-贾伟,于建鹏,毛俊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