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冬枣采后保鲜效果为前提,以生物防治冬枣采后病害为宗旨,研究了冬枣采后病害的发生,并对其主要病原物进行了鉴定;随之以引发采后主要病害的病原物为靶标,在枣果上进行了拮抗菌的筛选;拮抗菌分类地位的鉴定;进一步对拮抗菌抑制冬枣采后病害的效果开展了研究,并对其产生的生防潜力进行了拮抗机理的初步探索。结果如下:本研究以不同地区枣果主栽区的冬枣为试材,在2004-2005连续两年对其采前和采后侵染病果进行了多批次分离,依据柯赫氏法则对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通过对不同致病菌株及其近源属种的核糖体5.8S rDNA及其侧翼ITS1和ITS2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合形态观察的方法,发现引起冬枣采后病害的病原物主要有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多隔镰孢霉(Fusarium decemcellulare Brick)、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和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Monilia fructicola)。冬枣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以主要病原菌细交链格孢为靶标筛选拮抗菌。基于拮抗菌在生境位的适应能力和有效定殖,从枣果面和伤口分离和筛选拮抗菌。通过活体(in vivo)的方法,筛选到4种对A. alternata有较好生防效果的拮抗菌,其中一种为拮抗细菌B501,另3种为拮抗酵母菌XY103,XY201和XY801。拮抗细菌和拮抗酵母菌分别依据核糖体16S rDNA和26S D1/D2及ITS区核苷酸序列的比较,结合表型特征的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B501被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拮抗酵母菌XY103, XY201和XY801分别被鉴定为梅奇属(Metschnikowia)酵母的3个新种Metschnikowia sinensis sp. nov., 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 sp. nov.和Metschnikowia shanxiensis sp. nov.由于这4种拮抗菌都是首次从枣果表面分离,特别是酵母菌为3个新种,因此对其生防潜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枣果刺伤接种和浸泡接种两种方法,对成团泛菌B501和梅奇酵母新种M. zizyphicola XY201进行了抑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成团泛菌B501以低的浓度1×107 cfu mL-1可有效控制由细交链格孢引发的冬枣病害,其发病率控制在20%以下,显著地好于浓度为1×105cfu mL-1和对照;梅奇酵母种XY201以浓度1×106cfu mL-1或1×107 cfu mL-1使用时,可使该病害的发生率控制在8%以下,与浓度为50μg mL-1的化学杀菌剂扑海因防效相当。同时发现,梅奇酵母种XY201对冬枣采后其它病原物多隔镰孢霉(F. decemcellulare Brick)、扩展青霉(P. expansum)和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Mon. fructicola)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表明梅奇酵母种XY201是一株有效的广谱性拮抗菌。这两种拮抗菌的生防效力可以通过改良剂氯化钙而得以提高,而且与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枣果能抗氧化及抗菌[J]. 中国果业信息 2019(12)
- [2].酸枣树情怀[J]. 下一代 2017(04)
- [3].冬枣果面锈斑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04)
- [4].浅论我国发展枣果产业的必要性[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01)
- [5].防枣果开裂并不难[J]. 湖南农业 2015(08)
- [6].成熟期不同品种枣果肉微观组织结构特征[J]. 经济林研究 2020(03)
- [7].新形枣果收集装置的设计及控制系统仿真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 2018(12)
- [8].枣果霉烂病病原鉴定(一)——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几种曲霉菌的分离鉴定[J]. 新疆农业科学 2016(03)
- [9].闪式提取法提取枣果皮中多酚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4)
- [10].利用枣果饲养桃蛀果蛾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10)
- [11].枣草间作对枣果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0(09)
- [12].枣果皮结构与枣裂果性的相关性[J]. 北方园艺 2017(04)
- [13].枣果套袋防裂技术[J]. 果农之友 2016(10)
- [14].如何防止枣果脱落[J]. 果农之友 2011(09)
- [15].枣果肉解剖结构及其裂果性研究[J]. 北方园艺 2017(14)
- [16].枣果适时收 高产质量优[J]. 落叶果树 2014(04)
- [17].枣果适时收 高产质量优[J]. 果农之友 2013(09)
- [18].不同品种枣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特性比较[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9)
- [19].枣果霉烂病病原鉴定(二)——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几种青霉菌的分离鉴定[J]. 新疆农业科学 2016(04)
- [20].不同环境下红枣物候期及枣果性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6)
- [21].枣果成熟软化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工业 2009(06)
- [22].山西不同品种枣果品质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9)
- [23].枣果纤维素酶对裂果发生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7)
- [24].枣果实中生物活性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05)
- [25].新疆枣果黑斑病发生规律及温湿度对其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5)
- [26].高温高湿季节枣果病虫害防治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02)
- [27].南方枣果的采收及贮运保鲜[J]. 现代园艺 2008(09)
- [28].沙枣果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富集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03)
- [29].枣果生长期内枣园土壤营养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4(04)
- [30].新疆枣果黑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