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电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电泳悬浮液的配制,并研究其在电泳显示方面的应用性能。采用无皂乳液聚合以及化学沉积结合的方法,制得粒径为260 nm的白色聚合物/TiO2复合粒子,在四氯乙烯中的ζ电位为-1.18 mV。将上述白色粒子在氨气氛围下800℃焙烧3 h可以得到黑色的中空TiO粒子,其粒径为200300 nm,在四氯乙烯中的ζ电位为-20.39 mV。在氩气氛围下800℃焙烧3 h可以得到黑色的C/TiO2复合粒子。考察使用不同种类的物质对粒子改性的改性效果,试验表明,采用先使用硅烷偶联剂SB570处理后用苯乙烯、二乙烯苯包覆改性的效果最佳。制得了亲油化度为28.57%,包覆率为52.59%,密度为1.81 g/cm3,ζ电位为-24.83 mV的粒子,其粒径为460 nm。用上述制备的黑、白粒子分别作为显色粒子与底色粒子,以四氯乙烯作为分散介质,Span80作为稳定剂,T151作为电荷控制剂。通过球磨分散得到了电泳显示液,用此显色液制备的原型显示器件有明显的黑白对比度。该显示液微胶囊后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囊内粒子的电泳(E=30 V/mm)。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光学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相关粒子的大小以及结构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引言1.2 电子纸显示概述1.2.1 电子纸显示的特点及其分类1.2.2 微胶囊电泳显示原理及其组成1.2.2.1 分散相——电泳颗粒1.2.2.2 分散介质——溶剂1.2.2.3 稳定剂1.2.2.4 电荷控制剂1.2.3 微胶囊的制备1.2.3.1 微胶囊技术1.2.3.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1.2.4 显示器件1.3 电泳颗粒的表面改性1.3.1 无机物改性处理1.3.1.1 二氧化硅包覆1.3.1.2 三氧化二铝包覆1.3.2 有机物改性处理1.3.2.1 表面活性剂处理1.3.2.2 偶联剂处理1.3.2.3 聚合物包覆处理1.3.3 物理改性处理1.4 微胶囊电子墨水的研究进展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 实验部分2.1 主要原料和试剂2.2 实验及分析测试仪器2.3 实验方法2.3.1 黑色电泳粒子的制备2.3.2 黑色电泳粒子的表面改性2.3.2.1 无机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包覆改性2.3.2.2 有机聚合物包覆改性2.3.2.3 先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用有机聚合物包覆改性2.4 电泳显示液的配制2.5 微胶囊的制备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3.1 黑色中空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2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3.1.1 聚合物/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3.1.2 黑色中空电泳粒子的表征3.1.2.1 氨气氛围下焙烧3.1.2.2 氩气氛围下焙烧3.2 黑色电泳粒子的表面改性3.2.1 无机物以及表面活性剂包覆改性3.2.1.1 改性前后红外光谱图的分析3.2.1.2 改性前后电泳性能的分析3.2.2 有机聚合物包覆改性3.2.2.1 改性前后红外光谱图的分析3.2.2.2 改性前后电泳性能的分析3.2.3 先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用有机聚合物包覆改性3.2.3.1 硅烷偶联剂处理3.2.3.2 有机聚合物包覆3.3 电泳显示液的配制3.3.1 不同电荷控制剂对电泳性能的影响3.3.1.1 三乙醇胺作为电荷控制剂3.3.1.2 T151/152 作为电荷控制剂3.3.2 Span80 用量对电泳性能的影响3.3.3 T151 用量对电泳性能的影响3.3.4 T151 用量对稳定性的影响3.4 电泳显示液显示效果的测试3.4.1 底色粒子与显色粒子用量比对显示效果的影响3.4.2 电极间厚度对显示效果的影响3.5 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电泳性能3.5.1 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3.5.2 微胶囊的电泳性能第四章 结论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叶绿素显示液对小鼠直肠淋巴结染色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21)
- [2].勇气的形象[J]. 时代青年(月读) 2010(11)
- [3].远程智能液位测控系统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9)
- [4].超声波液位测量装置设计及在实验室的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10)
- [5].原油自动化盘库计量技术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08(14)
- [6].纵隔淋巴结显色的实验研究[J]. 九江医学 2008(01)
标签:表面改性论文; 电泳粒子论文; 电泳显示液论文; 微胶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