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水库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生态评价

刘家峡水库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生态评价

论文摘要

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地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东乡、临夏、积石山4县之间,库容57亿m3,水域面积130 km2,兼有发电、防洪、灌溉、旅游、航运等多种功能。由于水库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波动大、快而不规律,生物多样性相对比较低,生态位相对比较宽。水库有别于湖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在水库建造初期,在蓄水过程中淹没了大量的植被。腐烂降解的树木既提供了食物,又提供了特殊的生境及避难场所。水库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光和营养盐,单位体积的藻类生长率从入水口到大坝呈降低趋势,但单位面积生长率相差不多。本研究就刘家峡水库确定了6个采样点,于2008.7-2009.6每月进行一次采样调查,主要测定了水温、PH、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同时对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鉴定、计数和分析,对水质状况做了生态学评价。结果表明:①刘家峡水库水体总氮浓度年变化范围为0.19~0.47mg/L,总磷浓度年变化范围为0.036~0.09mg/L,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总藻数量、总氮、总磷、水温以及PH值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总藻数量与总磷、总氮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刘家峡水库水体氮磷比值在3~12之间波动,氮可能是刘家峡藻类生长潜在的限制性因子。刘家峡水库水体水质总氮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总磷超标。②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9门,55属,116种,全年大多数月份以硅藻和绿藻为主,春季时蓝藻、金藻繁殖迅速,伴随着夏季雨水的到来,绿藻优势逐渐明显,秋季硅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总的来说,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由于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呈现出一定季节变化。③对刘家峡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Margale指数、Shsannon-Wiener指数显示水体处于轻度污染,均匀度指数(Pilou指数)显示水体处于轻度与中度污染状态之间。而藻类种群结构和污染指示种的生态学评价结果显示,刘家峡水体已处于中营养状态。综合来看,刘家峡水体营养盐充足,但主要受水文和气候条件影响,夏季水质状况最好,春季稍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浮游植物
  • 1.1.1 浮游植物的基本概念
  • 1.1.2 藻类植物
  • 1.1.3 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和繁殖
  • 1.1.4 藻类植物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 1.1.5 淡水藻类植物的分类
  • 1.2 浮游藻类研究的意义
  • 1.2.1 浮游藻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2.2 藻类对水体的危害
  • 1.2.3 浮游藻类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浮游藻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藻类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常用方法
  • 1.4.1 指示生物法
  • 1.4.2 优势种群法
  • 1.4.3 生物指数法
  • 1.4.4 生物多样性指数法
  • 1.4.5 现存生物量法
  • 1.4.6 污水生物指数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5.1 课题提出
  • 1.5.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采样点的选择
  • 2.2 水样的采集
  • 2.2.1 定性样品的采集
  • 2.2.2 定量采集及种类鉴定
  • 第三章 刘家峡浮游藻类调查结果及分析
  • 3.1 浮游藻类的组成
  • 3.1.1 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
  • 3.1.2 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种群的季节变化
  • 3.1.3 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种群在各采样点的变化
  • 3.1.4 优势种群在各季节和各采样点的变化
  • 3.1.4.1 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变化规律
  • 3.1.4.2 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出现频率分析
  • 3.2 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析
  • 3.2.1 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现状
  • 3.2.2 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水平变化
  • 3.2.3 硅藻和绿藻的密度与生物量比较分析
  • 3.2.4 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刘家峡水库水体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及分析
  • 4.1 水温
  • 4.2 PH 值
  • 4.3 TN
  • 4.4 TP
  • 4.5 浮游藻类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刘家峡水库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 5.1 浮游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5.1.1 Margale 指数
  • 5.1.2 Shsannon-Wiener 指数
  • 5.1.3 均匀度指数(Pilou 指数)
  • 5.2 水体营养状态的藻类生态学评价
  • 5.2.1 指示生物法
  • 5.2.2 优势种群法
  • 5.2.3 营养状态指数法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J]. 河南科技 2019(34)
    • [2].基于光谱特征的矿山污染水体遥感监测[J]. 安徽地质 2019(03)
    • [3].我国黑臭水体的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J]. 建筑与预算 2019(11)
    • [4].有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模式的探讨——以江西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为例[J]. 江西建材 2019(12)
    • [5].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 浙江化工 2020(01)
    • [6].科学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J]. 给水排水 2020(01)
    • [7].不同黑臭程度水体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1)
    • [8].浅析如何吸引公众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3)
    • [9].我国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技术[J]. 应用化工 2020(02)
    • [10].佛山市奇槎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措施[J]. 陕西水利 2020(01)
    • [11].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及长效性的措施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2)
    • [12].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J]. 环境与发展 2020(01)
    • [1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生命历程与整合策略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4)
    • [14].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和治理方法研究[J]. 城市住宅 2020(03)
    • [15].浅谈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及治理——以大连市凌水河整治为例[J]. 城市建筑 2020(08)
    • [16].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02)
    • [17].探究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 环境与发展 2020(03)
    • [18].一种新的水体指数及其稳定性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3)
    • [19].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措施[J]. 珠江水运 2020(09)
    • [20].浅谈污染源控制对黑臭水体治理的意义[J]. 广州化工 2020(10)
    • [2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措施及趋势研究[J]. 节能与环保 2020(06)
    • [22].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评价[J]. 科学 2020(04)
    • [23].福州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以马尾君竹河为例[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10)
    • [24].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其发展展望[J]. 南方农机 2020(12)
    • [25].浅析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路线[J]. 大众标准化 2020(14)
    • [26].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分析与展望[J]. 供水技术 2020(02)
    • [27].黑臭水体评价及治理方法[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06)
    • [28].关于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几点问题及建议[J]. 四川环境 2020(04)
    • [29].乌鲁木齐市仓房沟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08)
    • [30].以铜陵市为例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措施[J]. 广东化工 2020(17)

    标签:;  ;  ;  

    刘家峡水库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生态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