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XT11菌种经过发酵能够产生黄原胶液化酶,该酶能够分解黄原胶,将这种阴离子杂多糖降解成寡糖,从而使其粘度降低。寡糖作为一种低糖链物质,能有效促进人体内双歧杆茵等有益菌成倍乃至百倍地自然增殖,可以调节肠道功能、改善人类常见的功能性便秘、腹泻等症状。因而使得本论文的研究更富有实际意义。本实验研究酶学性质所用的酶化液是经硫酸铵沉淀所得到的粗酶液,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酶液应经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本实验要对黄原胶液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黄原胶液化酶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对酶反应最适底物的影响,酶反应线性时间,酶反应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以及酶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酶分离纯化的条件。现确定酶的初步分离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其饱和度为35%~70%,酶反应的线性时间为18min。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最佳缓冲液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0。米氏方程的Km是1.68,Vmax是20.37。酶液在3℃以上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失活,对pH值较敏感。酶液经过阴离子交换柱纯化。最后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发酵液、粗酶液和纯化后酶液进行比较鉴定。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黄原胶简介1.1.1 黄原胶的性能1.1.2 黄原胶的结构特性1.1.3 黄原胶的特性1.2 黄原胶的发展现状及生产1.2.1 黄原胶的发展现状1.2.2 黄原胶的生产方法1.3 黄原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3.1 黄原胶在食品方面的应用1.3.2 黄原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1.3.3 黄原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1.3.4 黄原胶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1.3.5 黄原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4 我国黄原胶的开发潜力和对策1.5 黄原胶的进出口情况1.6 功能性寡糖1.6.1 功能性寡糖的简介1.6.2 寡糖的应用1.6.3 寡糖的生理功能1.7 微生物发酵产酶提取及纯化方法1.7.1 微生物发酵产酶1.7.2 微生物发酵产酶常用的粗分离方法-沉淀法1.7.3 微生物发酵产酶的离子交换层析纯化1.8 XT11菌株简介1.9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菌种2.2 XT11菌种的培养基的制备2.2.1 固体培养基2.2.2 种子培养基2.2.3 发酵培养基2.3 培养方法2.3.1 固体培养方法2.3.2 液体培养方法2.3.3 发酵培养方法2.4 粗酶液的制备2.5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6 酶液的硫酸铵沉淀2.6.1 硫酸铵沉淀饱和度范围的确定2.6.2 酶液的硫酸铵沉淀2.7 酶液稀释倍数的确定2.8 黄原胶液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2.8.1 线性酶促反应时间的确定2.8.2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2.8.3 缓冲液及其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8.4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8.5 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2.8.6 酶的pH稳定性2.8.7 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9 离子交换层析法对黄原胶液化酶的纯化2.9.1 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酶液2.9.2 阳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酶液2.10 SDS-PAGE电泳检测分离纯化情况2.10.1 SDS-PAGE电泳所需试剂2.10.2 储存液的配制2.10.3 工作液的配制2.10.4 分离胶的制备与灌制2.10.5 浓缩胶的制备2.10.6 样品上样2.10.7 染色与脱色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3.1 黄原胶液化酶粗酶液的制备3.1.1 发酵液的离心3.1.2 黄原胶液化酶硫酸铵沉淀饱和度的摸索3.1.3 硫酸铵沉淀和透析3.2 透析后酶液稀释倍数的确定3.3 黄原胶液化酶的酶学性质3.3.1 酶促反应线性时间的确定3.3.2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3.3 酶促反应的最适缓冲液及其pH3.3.4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3.3.5 酶的热稳定性3.3.6 酶的pH稳定性3.3.7 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3.4 离子交换层析法对黄原胶液化酶的分离纯化3.4.1 DEAE-SephadexA25离子交换层析3.4.2 CM-Cellulose 22离子交换层析3.4.3 电泳检测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黄原胶论文; 黄原胶液化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