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银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在校大学生银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WTO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银行体制改革,银行业已经全面对外资放开;同时,国内也已经基本形成了全国性银行,地区性银行和地方银行的覆盖全国的银行体系。金融垄断的市场格局已经完全打破,内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国有银行与区域和地方银行之间的竞争都日益加剧,各大银行对于零售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于个人客户的把握是各家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大学生群体是个人消费者中最具潜力的一个细分市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大学生的银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鉴于国内大学行政管理体制下大学校园内单一银行垄断的现实情况,本文只针对在校大学生校外的银行选择问题。为了研究大学生消费者的银行选择问题,作者对国内外大学生银行选择以及一般消费者银行选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大学生银行选择影响因素,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比较分析,选择了G&C框架作为大学生银行选择分析模型的研究基础,另外参考了欧美和亚洲地区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影响因素选择方面主要参考的是亚洲学者的调研指标。同时,为了适应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银行工作人员访谈和专家意见,以G&C框架、亚洲其他学者的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国内相似研究及大学生的特性,对G&C框架的银行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我国大学生银行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检验修正后的中国大学生银行选择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作者设计了问卷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与预计目标吻合。之后,在大范围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17.0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验和结构分析。研究结论与之前假设的大学生银行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基本一致。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中国大学生银行选择的影响因子是“银行外观”,“服务提供”,“人际影响”,“营销推广”,“便利性”,“ATM服务”,“电子银行”和“安全感”,其中“ATM服务”,“便利性”和“服务提供”是中国大学生选择银行时比较重视的选择因子。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银行选择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判断存在明显差异,单银行/多银行学生的重要性判断也存在明显差异。大学生群体并非是完全同质的消费群体,银行在服务大学生群体时,要注意到其自身内在的差异性,选择和制定合适营销战略,来满足不同特征大学生的需求,最终实现银行不断发展的终极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学生银行选择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综述
  • 2.2 一般性消费者银行选择研究综述
  • 2.3 大学生银行选择研究综述
  • 2.4 相关比较研究综述
  • 2.4.1 性别对比研究
  • 2.4.2 单银行与多银行客户比较研究
  • 2.4.3 其他因素的对比研究
  • 2.5 国内银行选择相关研究综述
  • 2.6 国内外银行选择影响因素比较
  • 第三章 银行选择因素分析及修正研究
  • 3.1 G&C 框架研究的基本框架
  • 3.2 G&C 框架研究框架的选择因素分析
  • 3.3 中国个人客户银行选择的因素分析
  • 3.3.1 G&C 框架的研究
  • 3.3.2 银行工作人员的访谈
  • 第四章 大学生银行选择因素的验证研究
  • 4.1 数据处理方法
  • 4.1.1 主要统计分析方法
  • 4.1.2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4.2 市场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小样本分析
  • 4.2.3 正式调查
  • 4.3 大学生银行选择因素的验证分析
  • 4.3.1 技术处理思路
  • 4.3.2 大学生银行选择因素结构分析
  • 4.3.3 大学生银行选择因素指标体系
  • 4.4 大学生银行选择行为比较研究
  • 4.4.1 性别比较
  • 4.4.2 单银行/多银行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中的不足
  • 5.3 对策建议
  • 5.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银行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大学生银行选择行为调查问卷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6(03)
    • [2].常见担子菌发酵的类型和影响因素[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04)
    • [3].计量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 中国标准化 2019(24)
    • [4].沈阳市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01)
    • [5].晕车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05)
    • [6].现阶段公路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及措施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31)
    • [7].创业型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现代商业 2020(11)
    • [8].基于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降低造价的对策[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10)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庄选址影响因素的发展[J]. 居舍 2020(14)
    • [10].教师要科学处理教材而不应被教材束缚——听“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有感[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06)
    • [11].德国经济的现实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机遇[J]. 对外经贸 2020(05)
    • [12].某住宅建筑纠偏技术及影响因素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0(06)
    • [13].旧房改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8)
    • [14].基于影响因素的相似日智能选取方法研究[J]. 电工技术 2020(13)
    • [15].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认知、抑郁关系及影响因素[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08)
    • [16].校园跑腿服务平台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某高校为例[J]. 市场周刊 2020(08)
    • [17].新时代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间接影响因素研究[J]. 商讯 2020(27)
    • [18].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与启示[J]. 旅游论坛 2020(04)
    • [19].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血荒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0].高职高专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8(11)
    • [21].谁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影响因素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18(06)
    • [22].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和预防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2)
    • [23].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3)
    • [24].意大利世界遗产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01)
    • [25].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及分析[J]. 科技风 2019(09)
    • [26].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初探[J]. 商讯 2019(04)
    • [27].普通民众对中医的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8)
    • [28].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9)
    • [29].公安执法规范化中影响因素及对策[J]. 法制博览 2019(17)
    • [30].高校教师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标签:;  ;  ;  

    在校大学生银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