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COM:创新致用(论文文献综述)
贾翔宇[1](2020)在《美团并购大众点评的支付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倚靠互联网,互联网行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互联网行业是典型的具有马太效应的行业,强者越强。在已经失去了先发效应的并且“烧钱”斗争的今天,任何互联网企业仅仅想依靠自身的发展成为行业巨头甚至是行业领头人都是不现实,也是不符合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的。通过并购这种方式,企业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发展起来。随着科创板的建立,给了尚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更多的融资机会,也会促进企业之间的并购发生。并购中并购交易结构设计是并购的核心环节,其中重要部分采用何种并购支付方式,会对并购的成败、企业未来的经营和企业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美团和大众点评作为O2O行业的第一第二名,同时也是最早使用优先股和期权支付方式的企业之一,其并购案有着很深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美团并购大众点评的案例。运用了控制权稀释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号理论、梅特卡夫定律、齐普夫定律等理论,通过对美团的特殊金融工具分析和不同支付方式对企业的影响分析进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判断标准,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对企业的估值的影响。最后辅助以企业并购目的找出适合的并购支付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对于并购支付方式的研究现状以及确定了研究方法和思路。其次对于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并就涉及到的并购支付方式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随后进行了案例介绍,从行业背景、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相关情况以及交易过程做了有关介绍说明。然后对案例展开分析,本文以并购支付方式对于企业的影响为入手点进行分析,结合互联网行业估值特点,构建了一个以DEVA估值模型为基础结合资本成本的修正DEVA估值模型,进而分析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美团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总结结论与建议。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并购支付方式对于企业价值具有影响,优先股作为并购支付方式对于互联网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汤锦团[2](2019)在《某高校校园网虚拟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怎样保障稳定持续的校园网服务来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的需要,成为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事项。本文以作者工作八年的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校园网为设计对象,梳理实际工作过程中校园网存在的问题——在其他同类型高校校园网中亦普遍存在,通过虚拟化技术来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网,希望能够对同类型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重点解决了如下问题:1.未能充分利用冗余设备。传统网络中使用STP和VRRP时,STP通过阻断环路的方式提供冗余,虽然可以保障某一台设备在故障的情况下仍然不断网,但是设备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使用VRRP协议有类似的问题。本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原来两台做冗余的设备,虚拟化成一台,此时两台设备同时工作,不存在环路问题,且性能是两台的总和,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2.节点层次多,管理复杂。校园网经常使用级联、堆叠等方式来扩容和延伸,以级联为例,当其中一台设备有故障时,下联的设备便会全部断网。堆叠设备虽然可以将几台设备堆叠在一起,但是上联的主设备一旦有故障,同样造成全部断网。因此,采用虚拟化技术设计“同层虚拟化+上下层链路聚合”的网络结构,可以减少设备的节点,简化拓扑,从而减低故障率且易于管理。3.安全环节多且薄弱。机房内部署IPS、出口防火墙、WEB防火墙等,节点多,但防护作用不明显,且容易成为瓶颈。本文采用虚拟化防火墙的方案,将两台防火墙虚拟化成一台部署在出口,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策略,提高安全性能,虚拟化后的防火墙还可以再虚拟出多个防火墙用于其他区域防护。4.重接入,轻核心。由于传统的认证节点、安全过滤都做在接入层,使得接入层的配置变成日常维护不必要繁重的工作。本文采用扁平化的设计方案,将接入层的认证节点及安全过滤的部署都上收至核心,核心的虚拟化,使得认证效率大幅提高,也可灵活地制定安全策略,弱化下层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本文重点围绕虚拟化技术与传统方式组网对比显示出其优越性,并结合作者的“同层虚拟化+上下层链路聚合”设计思想,通过实际环境测试,总结出该方法可以解决同类型高校校园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张世珍[3](2017)在《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稳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断完善“走出去”工作体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2015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对外投资流量首次超过了吸引外资流量,实现资本净输出。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额前十名的国家中只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其他均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目前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他国企业手中,我国企业若想保持并增加盈利,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通过创新来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投资流量占有很大比重,寻求先进技术成为了我国跨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重要动机。很多研究人员在这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先前专家学者的工作,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说明了技术寻求型ODI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并对我国技术寻求型ODI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实证检验了技术寻求型ODI和母国吸收能力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首先,本文把5大主要表征吸收能力的指标引入到修正的模型中,并把三种不同种类的专利授权量以及专利授权总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静态面板实证分析后再逐一对比,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寻求型的ODI对以发明专利表征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专利授权总量为表征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没有产生影响;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是技术寻求型O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作用的重要调节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为显着。其次,本文为了解决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以及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在静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之后进行了动态面板GMM估计,GMM估计结果也显示,技术寻求型的ODI对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为表征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显示技术寻求型O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正面影响具有时滞性。此外,变量交互作用的两种面板模型结论均表明:我国人力资本未达到门槛值,抑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本文在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我国政府和跨国企业两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开展给予一定的参考。
高盼[4](2017)在《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技术风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以“大写的人”与“大写的理性”为支柱的现代性运动把人类推向了风险社会。现代性正面临着危机,重估现代性的呼声此起彼伏,第二现代性思潮亦随之兴起。贝克、吉登斯与拉什所倡导的第二现代性批判地超越了第一现代性而又不同于后现代。在他们看来,现代性并未终结,后现代也未曾到来,风险社会反映了现代性的激化与自反。对技术、风险内涵的把握是进一步分析技术风险的前提。风险贯穿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但在第二现代社会,当代技术风险问题尤为凸显。当代技术风险既区别于自然风险,又与工业社会的技术风险有所不同。当代技术风险实质上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即“人造风险”。贝克把它称为“文明的风险”。当代技术风险与第二现代互为建构:一方面,第二现代性为当代技术风险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当代技术风险是第二现代社会的重要表征。尽管贝克、吉登斯、拉什没有直接使用“技术风险”一词,但他们的着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风险思想。贝克主要从“无知”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维度探寻当代技术风险的成因,指出前者构成当代技术风险的认知成因,后者则构成其制度成因。他进一步指出,可以通过“亚政治”与“跨界治理”防范与规避当代技术风险。与贝克基于“无知”视域不同,吉登斯则从知识的维度分析了当代技术风险的生成与规避。拉什则认为,对当代技术风险的分析不能忽视风险文化面向。三者的思想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又存在不足。当代技术风险的成因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体系两个层面。“技术黑箱”、技术系统内部紧密结合与复杂相关、技术系统寿命的有限性、科学的不确定性以及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嬗变为当代技术风险的生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以政府、专家系统、媒体和公众为代表的社会系统主体的失范,致使当代技术风险事件的消极影响超越了技术本身,在社会层面广泛扩散,引发“次生灾害”。当代技术风险规避,顾名思义,是指积极地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控措施,防范当代技术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的概率以及防止其消极影响的扩大化。当代技术风险具有必然性。这意味着当代技术风险无法彻底消除。技术悲观主义者主张通过否定或放弃技术以达到消除风险之目的,但这种“因噎废食”之举既不现实,也不应该,更不可能。因此,正视当代技术风险是其规避的前提。当代技术风险同时又具有可控性。通过对当代技术升级改造与方向矫正,将其纳入后常规科学进行剖析,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与规范政府、专家系统、媒体、公众等主体,可以大大降低当代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控制其消极后果的影响程度与扩散范围。中国技术风险是在全球化与压缩现代化双重语境中形成的。就外部而言,中国面临着其他国家转移或转嫁的技术风险。就内部而言,中国在“后进追赶”和“快速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中,只是简单地移植西方的技术,并没有形成对其反省、批判的思维。与此同时,制度、文化等建设相对滞后,更加速了风险的生成与扩散。中国技术风险规避既要吸收与借鉴西方的历史经验,又要立足其自身特殊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风险规避路径提供了启示。
薛纬奇[5](2016)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 ——以榆次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作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榆次区又是山西的玉米生产主要地区,近年来,山西省玉米机械化发展滞后,一直影响山西省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制约山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机收水平偏低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难题,只有提升玉米机收水平,才能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推动山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山西省榆次区承担农业部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查阅玉米全程机械化相关文献,掌握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知识,总结榆次区农业现状及玉米机械化现状,重点开展玉米收获机对比试验,分析榆次区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合玉米示范区实践种植经验,撰写完成榆次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究论文,供社会各界参考,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本论文结合农业部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践经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传统玉米种植模式大力进行技术改造、运用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进行操作,从工艺流程、技术要点、作业规范、机具选配、服务方式等方面总结形成了适合榆次区推广的全程机械化主要生产模式以及各生产环节机具配套方案和作业规范。本论文结论是采用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植保及中耕)、机械收获及秸秆还田、旋耕(选择性机械深松)的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有利于解放劳动力,节约劳动成本,有利于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吴锦明[6](2016)在《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方案设计及实施》文中提出随着内蒙古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被投入到内蒙古银行各个业务领域,形成了许多应用系统并行的局面。作为一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内蒙古银行涵盖了比较广泛的业务种类,所以对应业务系统软硬件繁多,且各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构成纷繁复杂的网络。如何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决定了全行各项业务是否能够正常展开,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已成为全行业务开展的基础和关键。传统的系统维护多以人工为主,该种方式的缺点是事件响应慢、故障排查周期长、系统分散管理难度大、运维管理知识不能有效共享等,严重制约着科技运维部门对银行业务的支撑以及科技部门的声誉。这种运维管理既被动,又与业务应用没有联动性。通过构建信息系统监控平台,及时发现应用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发出预警并自动化处理,结合其他人工处理手段,提升应用系统事件处理工作能力,缩短应用系统服务中断和恢复处理时间,提高应用系统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整体对外服务水平。本文针对区域性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及IT规模,构建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以实现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快速定位故障。全行监控平台监控的范围包括业务系统以及其他IT基础设施,并提出信息系统集中监控平台的优化和持续改进的建议。
魏翼[7](2016)在《基于MINA消息中间件MTQ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中间件(Middleware)是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中间件通常是一组中间件组成一个集合,构成中间件平台,在这些组件中还需要存在通信中间件,也就是说中间件为平台加上通信的组合,即称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需要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要求中间件具有可靠高效的消息传递机制,利用数据通信集成分布式信息系统,并提供消息排队和消息传递模型,在扩展进程间的分布式环境下的通信。近五年来公司所承接的国内和日本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支付交易平台等信息系统管理项目都大量涉及到消息中间件开发和使用,国际商业中间件以美国厂商为主,品牌产品价格高昂且配套使用诸多不便,市面上的各类开源中间件模块开发语言类别繁多适配非常繁琐,且技术文案因为跨语言问题描述得既不全面还不明晰。为了满足公司外包项目业务实际开发需求,综合研究国内外消息中间件发展趋势和方向,项目团队创新思维自主研发能满足多类软件外包模块实际工作需求的中间件产品,这种新产品的通用性和拓展大大加强,并且提升信息安全传输的保障能力。本论文研究实现的消息中间名字简称MTQ (Message Transfer Quick-platform, MTQ)。它的开发目标是提供一个可靠、高效、稳定、多样的消息传输通道,可用于多个子系统内部之间的消息传递,也可适用于多个跨平台、跨语言系统之间的消息传递。在论文中,本研究探寻了消息中间件在当前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研究梳理,对中间件的定义进行了明晰,并分析了消息中间件的特点,及MINA通讯框架的实现原理。在上述基础上,本研究对在MINA基础上根据定制化和通用化模块趋势进行了系统综合需求分析和系统优化设计分析,对系统包含的模块,内存管理模块、对外接口模块、功能处理模块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为跨平台的调用和潜在功能拓展提供接口支持。MTQ系统的8大核心功能不仅满足并实现了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且对整个资源配置和效率具有显着提升,同时还为系统未来在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改进提供技术保障。
周平[8](2016)在《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关键技术与测图效能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卫星遥感影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生产和更新地理信息产品最重要数据源之一。2012年1月成功发射的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新一代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卫星工程最主要的目标是满足我国乃至全世界1:5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业务化生产以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产品更新等测绘应用需求,结束我国长期以来依赖国外卫星影像源开展1:50000比例尺测图的历史。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是卫星平台和在轨运行状态的总体技术指标应达到一个较高水准的设计要求;而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却是卫星影像地面高精度处理和应用技术能力的构建。测绘卫星的特点在于具备较强的立体观测能力,难点在于较高的几何精度要求。本文紧密围绕着保障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满足1:50000比例尺立体测图需求这一主线,针对资源三号卫星成像特点,较为深入研究了其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并依据我国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标准及生产规范要求,较为全面地定量分析和论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1:50000和1:25000比例尺测图应用中的适用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究了资源三号卫星几何处理模型较为详细介绍了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像几何原理,卫星姿态模型和卫星轨道模型构建方法,以及几何模型构建中涉及的坐标系统,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资源三号卫星严格成像几何模型建立方法,概述了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检校的基本原理和成果形式,阐述了有理函数模型的概念及基于严格成像几何模型构建有理函数模型的方法,为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系统研究了资源三号卫星各级影像产品的高质量几何生产技术和方法较为系统性地分析了卫星推扫成像过程中的误差类型、误差传播规律,以及对影像几何精度的影响,理清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处理和消除的误差内容。针对资源三号卫星主要服务于测绘领域的特殊要求,以处理级别和几何精度为主要指标,建立了适合测图应用的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级方法。深入研究采用虚拟重成像技术的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生产技术方法,在卫星真实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虚拟一个完全理想的无畸变相机(即没有镜头畸变、没有焦距和主点误差、拥有一条长度等于相机幅宽的理想直线排列的C CD[Charge Coupled Device]线阵);在卫星真实外方位元素的基础上,为理想相机虚拟一个理想轨道运动状态(即没有积分时间跳变、没有姿态抖动、没有轨道噪声等),通过对原始影像重采样生成理想相机的虚拟成像影像,即为拥有无畸变理想线中心投影特征的传感器校正影像。研究设计了附带有理函数模型的资源三号卫星各级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的生产技术方法,使得几何纠正影像产品不仅具有地理编码和投影信息,还能继续用于后续立体摄影测量处理。3)系统研究了使用SRTM进行高程约束的高精度无地面控制区域网平差方法针对SRTM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数据在平坦地形或局部区域的高程精度远远高于其标称精度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无地面控制条件下利用SRTM作为高程约束的立体区域网平差方法,通过构建一个较大范围区域网并匹配密集连接点,将SRTM作为连接点物方高程初值,并在平差解算过程中确保分布于地形平坦区域(根据经验,在该类区域SRTM精度较高)的连接点的物方高程严格趋近SRTM高程,最终实现大范围区域内影像高程精度的整体提升。通过以湖北省作为实验区域的实验验证表明,采用该平差方案,在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资源三号立体影像的高程中误差优于2.5米,达到了我国1:50000比例尺测图应用的高程精度要求。针对弱交会条件下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无法正确求解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SRTM作为高程控制的平面区域网平差方法,在平差解算更新连接点的物方大地坐标时仅求解地面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值则利用SRTM进行内插获得,最终实现正确地平差求解,提高影像定向精度。4)系统分析和论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1:50000和1:25000比例尺测图能力本文从资源三号卫星几何成像机理和误差来源出发,研究构建了原始影像、无控制条件下和有控制条件下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的理论精度定量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照我国各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要求,分别对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立体模式等各方面在不同比例尺测图应用中的适用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定量评估,进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测图效能。结果表明:在无控制条件下,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总体性能达到了我国1:50000比例尺在丘陵、山地和高山地地形的立体测图要求;在有控制条件下,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总体性能满足我国1:50000比例尺立体测图要求,其几何精度可以满足我国1:25000比例尺立体测图精度要求。
吴杰平[9](2003)在《英雄》文中认为尽管我们还在IT的冬天中蹒跚,尽管网络的春天没有到来,但我们依然要说,创新依旧是网络市场的主旋律。10G交换、第五代路由、IPv6、WLAN……网络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普及从来没有停止,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也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进步。当思科从网络泡沫的破灭中站起,当朗讯在激烈的竞争中每况愈下,国际市场的残酷竞争也延伸到国内。国内的电子政务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兴起,成就了一批网络厂商,一些厂商脱颖而出,但也有一些厂商在市场机会面前暗然失色。在新一轮的大浪淘沙中,华为等国内厂商成功地站在了网络技术的国际前沿。第五代路由器、IPv6的发展史上会记上中国企业的名字。站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最前沿——WLAN、10G、IPv6,我们试问,谁是创新的领导者?国内网络市场谁主沉浮?
邓元鋆[10](2003)在《3COM:创新致用》文中提出 作为向企业用户提供创新、实用、高价值网络产品的一流厂商,3Com公司以精确的品牌重新定位和严谨的财务运营管理,在2002年取得了逆市而上的出色业绩,不仅品牌美誉度和渠道忠诚度明显提升,而且在包括第三层交换机、局域网电话和无线局域网在内的关键性重点产品领域有了长足进展。3Com中国区是这一年3Com全球业务中增长最快的地区,业绩排名从全球第八位跃升为第三位。 2002年3Com公司主推的市场策略是“创新致用”,即不仅要在技术方
二、3COM:创新致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COM:创新致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团并购大众点评的支付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并购 |
2.1.2 并购支付方式类型 |
2.1.3 互联网企业 |
2.1.4 优先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控制权稀释理论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相关理论 |
2.2.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号理论 |
2.2.4 企业资本成本基础理论 |
2.2.5 互联网企业估值基础理论 |
第三章 美团并购大众点评案例概述 |
3.1 并购行业背景 |
3.2 并购双方公司概况 |
3.2.1 美团概况 |
3.2.2 大众点评概况 |
3.3 美团并购大众点评并购过程 |
第四章 美团选择的支付方式分析 |
4.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选取支付方式的范围分析 |
4.1.2 支付方式评价的机理分析 |
4.2 对美团选择的支付方式分析 |
4.2.1 并购目的对于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 |
4.2.2 不同支付方式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
4.2.3 不同支付方式对控制权的影响 |
4.2.4 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交易整合的影响 |
4.2.5 不同支付方式对美团估值的影响 |
4.3 对美团选择的支付方式评价 |
第五章 案例启示与建议 |
5.1 本案例的启示 |
5.1.1 并购支付方式对于企业价值有影响 |
5.1.2 优先股作为并购支付方式具有合理性 |
5.1.3 期权作为并购支付方式具有限制条件 |
5.2 建议 |
5.2.1 优先股支付方式可用于类似美团的并购中 |
5.2.2 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时注重并购目的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某高校校园网虚拟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虚拟网络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1.3.2 本文主要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虚拟网络技术的演进 |
2.1 网络虚拟化技术 |
2.2 交换机集群技术演进 |
2.2.1 级联 |
2.2.2 堆叠 |
2.2.3 集群 |
2.2.4 设备虚拟化 |
2.3 MSTP+VRRP与虚拟化组网 |
2.3.1 MSTP+VRRP组网 |
2.3.2 虚拟化组网 |
2.3.3 分析对比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网络设备虚拟化在某高校中的应用 |
3.1 交换机虚拟化 |
3.1.1 基本概念和原理(以锐捷网络的VSU为例) |
3.1.2 VSU的特点 |
3.1.3 交换机虚拟化的典型应用 |
3.2 路由器虚拟化 |
3.2.1 路由器虚拟化的工作原理 |
3.2.2 高校网络虚拟化路由器的部署 |
3.3 防火墙虚拟化 |
3.3.1 防火墙虚拟化的工作原理 |
3.3.2 高校网络虚拟化防火墙的部署 |
3.4 网络虚拟化更好为云计算服务 |
3.4.1 网络虚拟化技术激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潜力 |
3.5 网络虚拟化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高校校园网改造需求分析与设计 |
4.1 某高校校园网现状 |
4.1.1 总体概况 |
4.1.2 目前网络拓扑图 |
4.1.3 分析本单位的校园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 方案设计 |
4.2.1 设计目标 |
4.2.2 网络建设内容及要求 |
4.2.3 设计原则 |
4.3 虚拟化组网设计 |
4.3.1 出口设计 |
4.3.2 核心层设计 |
4.3.3 汇聚层设计 |
4.3.4 接入层设计 |
4.4 设备选型 |
4.4.1 核心层设备选型 |
4.4.2 汇聚层设备选型 |
4.4.3 接入层设备选型 |
4.5 VLAN及IP表规划 |
4.6 端口规划 |
4.7 安全设计 |
4.7.1 设备安全模块 |
4.7.2 所有设备的基本安全配置 |
4.7.3 网络设备做安全策略 |
4.8 网络管理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同层虚拟化+上下层链路聚合”构建与实现可靠的校园网 |
5.1 VSU同层虚拟化的配置 |
5.1.1 核心层配置 |
5.1.2 显示VSU相关信息 |
5.2 上下层链路聚合的配置 |
5.2.1 核心层与汇聚层的链路聚合配置 |
5.3 测试结果 |
5.3.1 方法 |
5.3.2 结论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3.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对外直接投资(ODI)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 关于技术寻求型ODI的文献综述 |
2.3 关于ODI反向技术溢出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
2.4 关于ODI反向技术溢出与母国吸收能力的文献综述 |
2.5 研究评述 |
第3章 我国技术寻求型ODI的发展及特征分析 |
3.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
3.2 我国技术寻求型ODI的分布特征 |
3.2.1 投资区位分布特征:集中在发达国家(地区) |
3.2.2 投资方式特征:以跨国并购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居多 |
3.2.3 投资行业分布特征:偏向技术密集型行业 |
第4章 技术寻求型ODI对我国自主创新影响的机制分析与实证分析 |
4.1 技术寻求型ODI反向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1 研发成果的反馈机制 |
4.1.2 研发费用分摊机制 |
4.1.3 研发资源共享机制 |
4.1.4 技术杠杆机制 |
4.2 技术寻求型ODI对我国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2.3 计量模型检验与回归结果分析 |
第5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国家(地区)层面的建议 |
5.2.2 企业层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技术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技术风险研究概况 |
(二)国内技术风险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现代性与技术风险 |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与反思 |
一、现代性危机:风险社会的蕴生 |
二、现代性反思:第二现代性思潮的兴起 |
三、第二现代性、第一现代性与后现代 |
第二节 技术风险:现代性的表征 |
一、技术、风险:概念透视 |
二、技术风险:学界争议与多维审视 |
三、当代技术风险与第二现代:互为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代技术风险与风险社会:风险理论家对当代技术风险的探析 |
第一节“无知”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建构风险 ——贝克技术风险思想探析 |
一、当代技术风险:文明的风险 |
二、“无知”“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当代技术风险的成因 |
三、“亚政治”“跨界治理”:当代技术风险的规避路径 |
四、贝克技术风险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二节 知识建构风险——吉登斯技术风险思想探析 |
一、当代技术风险:人造风险 |
二、知识建构当代技术风险 |
三、应对当代技术风险之策 |
四、吉登斯技术风险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三节 重塑风险文化——拉什技术风险思想探析 |
一、当代技术风险:“自然风险” |
二、审美自反:当代技术风险认知的新向度 |
三、超越实在论与建构论:当代技术风险的规避 |
四、拉什技术风险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技术风险: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技术、科学成因 |
一、当代技术风险:技术成因 |
二、当代技术风险:科学成因 |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社会体系成因 |
一、当代技术风险:政府成因 |
二、当代技术风险:专家系统成因 |
三、当代技术风险:媒体成因 |
四、当代技术风险:公众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技术风险:规避路径 |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规避:概念透视 |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技术、科学规避 |
一、当代技术风险:技术规避 |
二、当代技术风险:科学规避 |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社会体系规避 |
一、当代技术风险:政府规避 |
二、当代技术风险:专家系统规避 |
三、当代技术风险:媒体规避 |
四、当代技术风险:公众规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技术风险问题探析 |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与风险社会 |
一、转型期中国:概念透视 |
二、转型期中国:是否已步入了风险社会? |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技术风险的成因:全球化与压缩现代化 |
一、外部原因:全球化 |
二、内部因素:压缩现代化 |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技术风险的规避: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启示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启示 |
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5)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 ——以榆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艺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工艺路线及技术要点 |
2 榆次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2.1 榆次区农业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 |
2.2 榆次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2.3 榆次区玉米机械化现状 |
2.4 榆次区机械化亮点工作 |
3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
3.1 玉米机械耕整地技术与装备 |
3.1.1 翻地耙地作业 |
3.1.2 灭茬旋耕作业 |
3.1.3 深松作业 |
3.2 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
3.3 玉米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
3.4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技术与装备 |
3.4.1 玉米收获技术要求 |
3.4.2 玉米收获机的正确使用 |
3.5 玉米机械化烘干技术与装备 |
4 玉米收获机选型对比试验 |
4.1 试验机具选用 |
4.2 试验目的 |
4.3 试验安排及内容 |
4.4 试验数据采集与方法 |
4.5 产量测定 |
4.6 试验结果 |
5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 |
5.2 社会效益 |
5.3 生态效益 |
6 结语和建议 |
6.1 结语 |
6.2 榆次区机械化发展建议 |
6.2.1 提高机具性能 |
6.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3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
6.2.4 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方案设计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论文内容简介 |
第二章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需求分析 |
2.1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概述 |
2.1.1 内蒙古银行概述 |
2.1.2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概述 |
2.2 业务需求分析 |
2.3 功能需求分析 |
2.4 非功能需求分析 |
第三章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总体设计原则与架构 |
3.1 设计原则 |
3.1.1 统一管理原则 |
3.1.2 开放性原则 |
3.1.3 安全性原则 |
3.1.4 伸缩性和扩展性原则 |
3.1.5 便利性原则 |
3.1.6 可视化原则 |
3.2 技术架构 |
3.2.1 管理实体 |
3.2.2 数据层 |
3.2.3 功能层 |
3.2.4 web展现层 |
3.3 功能架构 |
3.4 部署架构 |
第四章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系统测试 |
4.1 系统功能测试 |
4.1.1 测试目标 |
4.1.2 测试内容 |
4.1.3 测试程序 |
4.1.4 测试结果 |
4.2 系统压力测试 |
4.2.1 性能测试指标 |
4.2.2 测试描述 |
4.2.3 测试场景 |
4.2.4 测试结果 |
4.2.5 测试分析和结论 |
第五章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实施 |
5.1 上线方案 |
5.1.1 工作原则 |
5.1.2 工作目标 |
5.1.3 进度计划 |
5.1.4 组织架构 |
5.1.5 风险控制 |
5.1.6 工作要求 |
5.1.7 系统安装环境 |
5.1.8 系统部署方案 |
5.1.9 相关责任人联系方式 |
5.2 评估与验收 |
5.2.1 阶段性评估 |
5.2.2 对技术方案进行适应性评估 |
5.2.3 实施风险控制 |
5.2.4 项目验收 |
第六章 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用户操作与维护 |
6.1 日常运营维护操作 |
6.1.1 Web登陆 |
6.1.2 服务管理 |
6.2 网络监控管理 |
6.2.1 拓扑发现 |
6.2.2 添加节点 |
6.2.3 监控指标配置 |
6.2.4 设备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配置 |
6.3 主机监控管理 |
6.3.1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方式 |
6.3.2 CLI(命令行界面)方式 |
6.4 中间件监控管理 |
6.4.1 Weblogic(ORACLE公司的JAVA应用服务器) |
6.4.2 Websphere(IBM公司的JAVA应用服务器) |
6.4.3 Tomcat(Apache软件基金会的Java应用服务器) |
6.5 数据库监控管理 |
6.5.1 DB2(IBM公司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添加 |
6.5.2 Oracle(ORACLE公司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添加 |
6.5.3 Mysql(MySQL AB公司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添加 |
6.5.4 SQL Server(微软公司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添加 |
6.5.5 Informix(IBM公司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添加 |
6.6 拓扑逻辑图绘制 |
6.6.1 拓扑绘制功能 |
6.6.2 拓扑绘制步骤 |
6.7 产品升级 |
6.7.1 产品备份 |
6.7.2 产品升级 |
6.7.3 数据库升级 |
6.8 异常情况处理 |
6.8.1 系统无法正常登陆 |
6.8.2 无法计算拓扑 |
6.8.3 连接系统调度服务失败 |
6.8.4 需要重启相关服务的情况 |
第七章 系统效果评估与对比分析 |
7.1 系统应用效果评估 |
7.2 系统效果对比分析 |
第八章 论文总结与改进建议 |
8.1 论文总结 |
8.2 优化及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MINA消息中间件MTQ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2.1 IBM的MQSeries |
1.2.2 阿里的Notify |
1.2.3 腾讯的Tube |
1.3 项目背景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综述 |
2.1 消息中间件 |
2.1.1 消息中间件定义 |
2.1.2 消息中间件特点 |
2.2 JAVA-MINA框架技术 |
2.2.1 MINA简述 |
2.2.2 MINA重要接口简述 |
2.2.3 通信过程 |
3 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1.1 消息类型需求 |
3.1.2 多通讯方式需求 |
3.1.3 多报文格式需求 |
3.1.4 消息发送方式需求 |
3.2 技术需求分析 |
3.2.1 应用部署需求 |
3.2.2 技术需求 |
4 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模块构成 |
4.1.2 内存管理 |
4.1.3 对外接口模块 |
4.2 消息中间件总体架构设计 |
4.2.1 基本设计概念 |
4.2.2 package划分 |
4.2.3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介绍 |
4.3 内存管理模块 |
4.3.1 概述 |
4.3.2 公共区内存 |
4.3.3 线程池 |
4.3.4 链路信息区 |
4.3.5 队列区 |
4.3.6 报文区 |
4.3.7 内存管理子模块列表 |
4.3.8 内存管理子模块设计 |
4.4 对外接口模块 |
4.4.1 概述 |
4.4.2 对外接口子模块列表 |
4.4.3 面向服务端的对外接口子模块设计 |
4.4.4 面向客户端的对外接口子模块设计 |
4.5 功能处理模块 |
4.5.1 概述 |
4.5.2 设计方法和特点 |
4.5.3 功能处理子模块设计 |
5 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接口模块总体框架实现 |
5.1.1 接口的功能结构设计实现 |
5.1.2 外部接口实现 |
5.1.3 内部实现 |
5.2 组包解包模块总体框架实现 |
5.2.1 组包解包的功能结构设计 |
5.2.2 组包解包外部接口实现 |
5.2.3 组包解包的内部实现 |
5.3 消息转发模块总体框架实现 |
5.3.1 消息功能实现的结构 |
5.3.2 外部接口实现 |
5.3.3 内部实现 |
5.4 消息统计 |
5.4.1 概述 |
5.4.2 消息统计的类图模型 |
5.4.3 消息统计的处理逻辑 |
5.5 负载均衡算法 |
5.5.1 使用方法 |
5.5.2 实现方式 |
5.6 缓存刷新模块的实现 |
5.6.1 缓存刷新的功能操作实现 |
5.6.2 缓存刷新的外部接口实现 |
5.6.3 缓存刷新的内部实现 |
5.7 链路维护模块的实现 |
5.7.1 链路维护的功能实现结构 |
5.7.2 链路维护的外部接口实现 |
5.7.3 链路维护的内部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关键技术与测图效能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影像产品与处理 |
1.2.2 区域网平差 |
1.2.3 卫星测图能力评价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资源三号卫星几何模型 |
2.1 资源三号卫星简介 |
2.2 资源三号卫星成像几何 |
2.3 资源三号卫星轨道和姿态模型 |
2.3.1 卫星轨道模型 |
2.3.2 卫星姿态模型 |
2.4 坐标系统 |
2.4.1 影像坐标系 |
2.4.2 相机坐标系 |
2.4.3 卫星本体坐标系 |
2.4.4 轨道坐标系 |
2.4.5 地心惯性坐标系 |
2.4.6 地心地固坐标系 |
2.4.7 地图投影坐标系 |
2.5 资源三号卫星严格成像几何模型 |
2.6 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几何检校 |
2.7 资源三号卫星有理函数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制作 |
3.1 资源三号卫星几何误差分析 |
3.1.1 外方位元素误差 |
3.1.1.1 轨道误差 |
3.1.1.2 姿态误差 |
3.1.1.3 时间误差 |
3.1.2 内方位元素误差 |
3.1.2.1 CCD误差 |
3.1.2.2 镜头光学畸变 |
3.1.2.2 相机安装误差 |
3.2 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产品分级体系 |
3.2.1 产品分级 |
3.2.2 产品构成及要求 |
3.2.3 产品模式 |
3.3 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生产 |
3.3.1 虚拟重成像技术原理 |
3.3.2 虚拟内方位元素构建 |
3.3.3 虚拟外方位元素构建 |
3.3.3.1 虚拟影像行成像时间构建 |
3.3.3.2 虚拟轨道和姿态数据构建 |
3.3.4 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生产 |
3.3.5 虚拟重成像引入误差分析 |
3.4 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生产 |
3.4.1 几何纠正原理 |
3.4.2 系统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生产 |
3.4.2.1 成像几何模型构建 |
3.4.2.2 系统几何纠正影像生产 |
3.4.3 精纠正影像和正射纠正影像产品生产 |
3.5 实验与分析 |
3.5.1 实验数据 |
3.5.2 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精度 |
3.5.2.1 RFM替代精度验证 |
3.5.2.2 立体区域网平差精度验证 |
3.5.3 各种几何纠正影像产品精度 |
3.5.3.1 RFM替代精度验证 |
3.5.3.2 立体区域网平差精度验证 |
3.5.4 正射纠正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产品精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程约束的无控制区域网平差 |
4.1 基于RFM的区域网平差 |
4.2 SRTM辅助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 |
4.2.1 高程约束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原理 |
4.2.2 基于SRTM约束的无地面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 |
4.3 SRTM辅助的无地面控制平面区域网平差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区域和实验数据 |
4.4.2 SRTM数据自身高程精度验证 |
4.4.3 SRTM约束的无控制立体区域网平差实验 |
4.4.4 SRTM约束的弱交会区域网平差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测图效能论证与分析 |
5.1 成像误差定量分析 |
5.1.1 轨道误差影响定量分析 |
5.1.2 姿态误差影响定量分析 |
5.1.3 时间误差影响定量分析 |
5.1.4 相机内部误差影响定量分析 |
5.1.5 设备安装误差影响定量分析 |
5.1.6 所有误差综合影响定量分析 |
5.2 影像几何精度测图效能分析 |
5.2.1 影像精度定量分析 |
5.2.1.1 原始影像几何精度分析 |
5.2.1.2 影像产品无控几何精度分析 |
5.2.1.3 影像产品有控几何精度分析 |
5.2.2 影像几何精度测图适用性评价 |
5.2.2.1 测图应用对影像精度指标要求 |
5.2.2.2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精度测图适用性分析 |
5.3 影像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 |
5.3.1 影像空间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 |
5.3.1.1 测图应用对影像分辨率指标要求 |
5.3.1.2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辨率测图适用性分析 |
5.3.2 影像光谱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 |
5.3.3 影像时间分辨率测图效能分析 |
5.4 立体模式测图效能分析 |
5.4.1 测图应用对立体模式要求 |
5.4.2 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测图适用性 |
5.5 影像整体技术指标测图效能分析 |
5.6 实验与分析 |
5.6.1 实验区域和实验数据 |
5.6.2 业务化生产传感器校正影像无控精度实验 |
5.6.2.1 单视影像平面精度验证实验 |
5.6.2.2 立体影像精度验证实验 |
5.6.2.3 外方位元素对影像精度影响实验 |
5.6.3 稀少控制条件下传感器校正影像产品几何精度实验 |
5.6.4 基于传感器校正影像的DEM产品生产及精度实验 |
5.6.5 基于传感器校正影像的DOM产品生产及精度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3COM:创新致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团并购大众点评的支付方式研究[D]. 贾翔宇.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某高校校园网虚拟化设计与实现[D]. 汤锦团. 厦门大学, 2019(07)
- [3]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视角[D]. 张世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 [4]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技术风险问题研究[D]. 高盼. 苏州大学, 2017(04)
- [5]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 ——以榆次区为例[D]. 薛纬奇.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6]内蒙古银行信息系统监控平台方案设计及实施[D]. 吴锦明.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7]基于MINA消息中间件MTQ的设计与实现[D]. 魏翼.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8]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关键技术与测图效能评价方法[D]. 周平. 武汉大学, 2016(08)
- [9]英雄[J]. 吴杰平. 信息系统工程, 2003(05)
- [10]3COM:创新致用[J]. 邓元鋆.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