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病的六经辨治规律初探

水气病的六经辨治规律初探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中气与水的辨证关系的分析,以张仲景六经辨证思想为指导,从六经气化特点出发,探讨六经水气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为临床辨治水气病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方法:分析张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六经各自的气化特点,从气化不利与气化不及两方面,对《伤寒论》中有关水气病的论述进行总结与归纳,特别是《伤寒论》中论述较详的太阳、少阴水气病证作出重点分析;并结合《金匮要略》的相关论述,参考后世医家的医论、医案进一步分析六经水气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结果:三阳经的水气病多由于气机的运行不畅,开合枢失司,从而导致气化不利,水液不化所致;而三阴经的水气病,多由于正气不足,气化不及,气不化水所致。结论:从气化不利与气化不及的角度探讨水气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能于纷繁复杂的水气病致病因素中,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模式,执简以驭繁,从而提高水气病的临床诊疗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水气病概述
  • 1.2 水气病与伤寒的关系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研究
  • 2.1 《内经》前对水气病的研究
  • 2.2 《内经》关于水气病的论述
  • 2.3 张仲景对水气病论治的贡献
  • 2.4 后世医家对水气病的认识
  • 3 水气病释义
  • 3.1 水气病的概念
  • 3.2 水气病病名释义
  • 3.2.1 气的概念
  • 3.2.2 气与水的关系
  • 3.3 水气病的病理机制
  • 3.3.1 气化不及
  • 3.3.1.1 阳不足与气化不及
  • 3.3.1.2 阴不足与气化不及
  • 3.3.2 气化不利
  • 4 六经水气病病理机制探讨
  • 4.1 六经的实质
  • 4.2 三阳水气病
  • 4.2.1 太阳水气病
  • 4.2.1.1 太阳气化
  • 4.2.1.2 太阳水气病解
  • 4.2.2 阳明水气病
  • 4.2.2.1 阳明气化
  • 4.2.2.2 两点说明
  • 4.2.2.3 阳明水气病解
  • 4.2.3 少阳水气病
  • 4.2.3.1 少阳气化
  • 4.2.3.2 少阳水气病解
  • 4.3 三阴水气病
  • 4.3.1 太阴水气病
  • 4.3.1.1 太阴水气病解
  • 4.3.2 少阴水气病
  • 4.3.2.1 肾与水液代谢
  • 4.3.2.2 心与水液代谢
  • 4.3.3 厥阴水气病
  • 4.3.3.1 厥阴水气病解
  • 5 水气病的辨证
  • 5.1 水气病的一般表现
  • 5.2 水气病的特殊表现——水气斑
  • 5.2.1 水气斑的定义
  • 5.3 水气病的六经辨证
  • 6 水气病的治疗
  • 6.1 三阳水气病的治疗
  • 6.1.1 太阳水气病的治疗
  • 6.1.1.1 发汗开太阳以行津液
  • 6.1.1.2 利小便以助太阳之开
  • 6.1.2 阳明水气病的治疗
  • 6.1.3 少阳水气病的治疗
  • 6.2 三阴水气病的治疗
  • 6.2.1 太阴水气病的治疗
  • 6.2.2 少阴水气病的治疗
  • 6.2.3 厥阴水气病的治疗
  • 7 结论
  • 8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J]. 北京中医药 2011(05)
    • [2].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J]. 光明中医 2015(10)
    • [3].糖尿病从少阴气化不利论治[J]. 山东中医杂志 2010(05)
    • [4].五苓散临证举隅[J]. 广西中医药 2016(03)
    • [5].乐德行从气化论治鼓胀经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2)
    • [6].论“气脱者,目不明”[J]. 中医杂志 2017(08)
    • [7].五苓散化裁内科应用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9)
    • [8].汗证五苓散治验三则[J]. 四川中医 2008(08)
    • [9].王三虎教授诊治“短气”经验[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1)
    • [10].从三焦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01)
    • [11].尿与肾[J]. 大家健康 2014(06)
    • [12].陈瑞春运用五苓散治疗汗证经验[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5)
    • [13].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肝炎46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12(05)
    • [14].中医小知识[J]. 中老年保健 2013(09)
    • [15].三焦理论及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01)
    • [16].邵朝弟治疗肾积水经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08)
    • [17].浅谈五苓散的临证活用[J]. 天津中医药 2016(05)
    • [18].水肿的中医护理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1)
    • [19].常见症状的辨治(六十四)[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8(09)
    • [20].浅谈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07)
    • [21].黄芪注射液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 2008(31)
    • [22].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106例[J]. 河南中医 2013(06)
    • [23].心的气化与津液代谢[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09)
    • [24].从健补清利论治尿路感染[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05)
    • [25].水肿的蜂疗医治法[J]. 中国蜂业 2008(01)
    • [26].夏金陵治疗疑难杂证经验介绍[J]. 中医杂志 2010(S2)
    • [27].理气药运用于淋证治疗理论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 2019(05)
    • [28].临证运用五苓散双向调治辨析[J]. 山西中医 2016(05)
    • [29].老药新用治疗泌尿系疾病[J]. 家庭中医药 2011(12)
    • [30].中医如何治疗水肿[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10)

    标签:;  ;  ;  

    水气病的六经辨治规律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