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FT LCD监视器电源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认为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艾凯旋[2](2020)在《基于薄膜晶体管的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触控技术作为人机交互的基本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触控技术作为当前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触摸原理可分为电阻式触摸、电容式触摸、电感式触摸、电磁式触摸以及光学式触摸等,其中,基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技术的液晶触摸显示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样,基于薄膜晶体管的触摸屏驱动设计是影响触摸屏工作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面对当前的种类繁多的触摸屏种类,不同的触摸屏结构往往需要不同的驱动电路设计理念。本文采用印制电路板(PCB)的形式设计了一种基于薄膜晶体管的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整体设计可分为四部分进行,首先,基于新型薄膜晶体管器件的特性以及工作方式,确定使单个薄膜晶体管正常工作的驱动电路的基本结构,然后设计了一款5?5网格式分布的触摸屏,并根据实际测试所得的集成在透明触摸屏中的薄膜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加以确定驱动电路中所需驱动电压的大小;其次,设计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主要由降压模块、数据选择模块、升压模块、负向电压模块、正反电压选择模块以及FPC30模块六大功能模块构成,分别选取适当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然后将驱动电路系统整体设计以印制电路板(PCB)的形式呈现;再次,为了更好地验证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的工作效果,本文还在驱动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平台进行透明触摸屏触摸效果的检测,其中包括触摸感应电路和对应的图形化界面,触摸感应电路也会以印制电路板(PCB)的形式呈现;最后,验证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的功能,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和触摸感应电路会在微处理控制器控制下正常运行,并将透明触摸屏的触摸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由图形化界面加以动态显示。所设计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输出正向电压为15V,负向电压为-5V,可以在外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有选择性的输出两种电压,进而控制透明触摸屏中集成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达到控制触摸点的目的,且该驱动电路可以有选择性的单独控制某些触摸点的工作状态。虽然本次研究中的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只可以同时驱动24个触摸点工作,但其结构具有可拓展性,可根据触摸点数量的变化进行拓展。
王艳杰[3](2020)在《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内窥镜系统是微创医学的重要装备,其图像处理器设计是核心关键技术,也是研究热点。随着集成电路及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发展,图像处理器向着更通用、更高数据吞吐率、更便携的方向发展。以耳鼻喉科对电子内窥镜系统的需求为例,急诊时需要方便接入多种内窥镜,出诊时需要系统轻便易携带。因此,能同时接入电子鼻咽喉镜、麻醉喉镜等多种电子内窥镜的便携式图像处理器成为设计重点。本文对已有产品性能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 一种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的设计方案,克服了常规内窥镜系统笨重、不灵活、扩展性差的弊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先进的28nm HKMG低功耗工艺制作的ARM架构嵌入式平台,以及新版Linux 3.4.39内核对上述临床医学需求进行方案设计。所选平台具有小尺寸、低功耗、视频处理能力强的特性,适合实现便携式医用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在通用视频输入接口设计方面,本文针对主流的DVP、MIPI、USB接口图像传感器,研发了高效率的视频流软件架构及驱动软件,设计了专用视频流框架,为实现视频的高速低延迟处理,设计了多硬件共用视频缓冲区的方案,实现了多种视频输出接口的软件设计。综上,论文实现了高清720p、200万像素及500万像素多种图像传感器的接入,以及视频实时显示、冻结、拍照、录像、回放、照片浏览、文件管理等功能,以触摸屏控制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本系统所实现的双屏显示功能,也符合现行主流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的使用方式。最后,在满足系统通用输入接口及实时图像处理的设计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图像分辨率损失度和编码比特率,以及编码帧率的关系,在系统延迟性、图像压缩质量、图像解码还原度等方面做了优化,并对评价内窥镜系统的其他重要参数进行了定量测试分析。本文针对便携式耳鼻喉科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的临床医学需求,研发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开源驱动模型,并实现了图像压缩的进一步优化,这为未来驱动框架、系统软件和像质分析等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云飞[4](2019)在《液晶面板行业Cell膜下异物的控制及监控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薄膜液晶显示器TFT-LCD因体积小、耗电量低、重量轻、美观等诸多优点,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由于便携式计算机、办公室应用程序和大屏幕显示器的普及使用,人们对于显示器的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作为TFT-LCD行业的第一大不良:异物不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约占95%,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目前行业内的异物反馈机制是利用VT&ET检出情况,对异物进行分类,通过小比例异物样品拆片解析,从而得到异物分类,异物判责的效果,但是反馈周期较长,从而发现问题和改善问题的周期相应变长。新型TFT—LCD行业Cell膜下异物监控与反馈系统,是充分结合现有检测资源:各工艺段的AOI的异物形态及位置图片检测数据和后段VT/ET不良检测位置和异物形态数据,利用工厂MES自动化数据整合处理系统串接,实现后段不良信息快速反馈匹配至前段相应工艺段的功能,达到及时监控反馈,并传达到具体工程段精细化管控的良性异物监控处理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ell膜下异物不良的分类和机理,对Cell异物进行控制。同时创建新型Cell膜下异物监控系统,对已改善后的Cell异物水平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达到及时发现异物风险,及时改善的目的。它可以有效缓解繁琐的异物解析分析模式的压力,通过信息比对确认发生单位点,有效反馈工艺段,增加工程的改善积极性;同时可以匹配AOI与后段检出关系,及时调整AOI检测有效性,准确性。便于相关工艺段进行改善对策初步评估,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对TFT—LCD制作流程中异物的影响及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探索出一套以位置匹配为基础,充分的利用光学检查机检测数据的异物管控的新型异物监控反馈系统,反馈速度由原来的2周缩短至2小时,同时亦提高了工程改善的积极性及改善效率,最终实现异物管控,所有产品波动控制在1%内,为异物的分析与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系统已经在本厂通过自动信息化的方式建立相对完善的监控反馈机制,相信未来对于建立智能化工厂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尹太勇[5](2019)在《曲面液晶面板强度的增强及应用》文中指出全球首款曲面液晶电视于2013年发布,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体验,酷炫及科技范十足的外观设计,满足了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早期曲面液晶电视尺寸较大,一般为43英寸以上,且曲率为R4000mm以上,对液晶面板的弯曲强度要求较低。随着曲面液晶产品大量应用于电竞等消费行业,市场对曲面液晶面板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尺寸要求27英寸32英寸之间,曲率要求R1500mmR1800mm,曲率越小对面板的强度要求越高,故HX公司成立了“曲面液晶面板”项目组,重点对“曲面液晶面板强度”进行分析、设计及制程优化。曲面液晶面板是曲面液晶产品最主要显示部件,其强度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及体验效果,同时,强度决定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所以曲面液晶面板必须达到较高的强度指标。另外,曲面液晶面板强度提升还可以提升产品品质,节省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所以,曲面液晶面板的强度分析优化及新型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HX公司“曲面液晶屏有限元分析及制程优化”项目为课题来源,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工具对HX公司小尺寸曲面液晶面板强度分析和制程优化。首先利用悬链线的理论结合仿真得出曲面液晶面板的最佳弯曲曲线,通过实验确认仿真曲线和理论一致。然后根据仿真得出的曲率曲线,建立仿真模型,对不同尺寸,不同曲率的液晶面板进行应力分析,结合大量的弯曲破坏实验数据,推导出强度和寿命的关系曲线。结合强度和寿命曲线,根据各批次的应力实测数据,预估3年使用期限内的破片率,为产品的可靠性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根据强度仿真的数据,优化工厂制程参数,达到最优的曲面液晶面板强度。最后,根据曲面液晶面板的使用场景,设计一款新型的可变曲面原型样机。
郑宗程[6](2019)在《高世代TFT-LCD磁控溅射铜薄膜的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以来,液晶显示器(LCD)为首的各种新型平板显示器件(FPD)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大发展的新时代。在TFT-LCD面板的生产过程中,高世代生产线相比低世代生产线有其固有的特点和优势,切割同样尺寸的面板,高世代线单块面板分摊的折旧费用更低,体现了投资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逐渐往超大尺寸、高驱动频率、高分辨率等方面发展,由于液晶面板的尺寸变大,布线长度势必会随之增大,只能通过增大布线的面积去减小电阻。而增大布线面积的方式主要有扩大线宽或者增大铜膜厚度两种。因为增大布线面积会造成开口率降低,所以高清晰度面板一般会采用增加薄膜厚度的方式,当铜厚度需求从300nm提升至880nm以上,而厚铜会导致表面翘曲和氧化的技术难题。针对厚铜翘曲问题,本文提出了降低腔室加热温度、膜层分布沉积、在制程腔室增加冷却水装置、变更底层薄膜应力等多条改善方法。研究发现:降低Heating腔室加热温度无法有效降低成膜前基板的温度,同时可能会导致玻璃表面杂质气体没有及时脱附等问题;膜层分步沉积可以增加膜层沉积完成前的散热时间,对厚铜翘曲状况有一定的改善;在制程腔室内增加冷却水装置,可以大幅度减少薄膜沉积时加热板的温升现象,降低玻璃基板的环境温度,有效的缓解了玻璃基板翘曲的程度;可以通过变更底层薄膜的应力从而改善整个复合膜的翘曲情况,通过加大成膜功率和加大成膜气体压力都可以使应力降低,使纯钼薄膜张应力变为压应力,从而改善复合膜的翘曲情况。针对厚铜氧化问题,本文研究发现,随着Heater温度的升高,基板铜膜氧化面积增大;随着功率的减小,基板铜膜氧化面积增大。Heater温度升高,基板表面初始温度升高,成膜完成后基板表面的最终温度也随之升高,所以在基板与干燥清洁空气接触时铜膜氧化越明显。成膜功率减小,在沉积相同膜厚的铜膜时所需要的沉积时间增大,成膜过程中基板表面温度持续升高的时间增加,导致成膜完成后基板表面的温度也升高,所以基板铜膜氧化也越明显。所以,改善氧化可以从缩短溅射镀膜沉积时间、在溅射沉积过程中增加暂停时间以及延长高温遇氧的时间几个方面去实现。
顾滔[7](2019)在《基于Arduino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发 ——以小学《温湿度检测》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平台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开源硬件和编程软件相结合的平台,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利用硬件学习编程、学习电子信息技术,设计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的热潮。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对教育、教学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是教育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在搜集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理论基础、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教学应用案例,提出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运用Arduino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的尝试。通过在实习学校的实习,进行了相关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以及师生调查,比较分析出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结合“气象知识——温湿度检测”这一章的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教学实际进行了教学设计优化和具体的教学设计。通过开发的Arduino教学资源实现对《温湿度检测》课堂教学的优化,改善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最后通过教师的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出教学资源对教学的影响。总体而言,教学资源在实际应用和师生反馈中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师生普遍认为教学资源具有教学性、科学性、便捷性和创新性,改善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为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研究思路。
张洪森[8](2017)在《纯电动汽车电池故障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汽车研究重心放在纯电动汽车上,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既带来方便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对纯电动汽车电池故障监控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选取宝骏E100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对电池的主要故障进行分析并针对传统的故障树存在故障概率为固定值的弊端,提出模糊故障树的诊断方法。根据系统的整体要求,研究了CAN通信协议,对故障监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在通信方面,深入研究CAN总线和J1939协议。参考宝骏纯电动汽车的实际参数情况,通过对J1939应用层协议和宝骏E100电池参数的研究,制定出适合宝骏纯电动汽车的诊断协议。该协议包括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层等,运行该协议制定出故障码格式、CAN报文等。在硬件设计方面,制定故障监控系统的整体硬件设计方案。选择具有32位ARM Cortex-M3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为系统开发平台。对电池电源进行多路设计,为电池监控系统的最小系统及外围模块提供独立的电源,对器件进行容错处理,消除器件功率不足的问题。采用TJA1050作为CAN的收发器,并建立CAN接口电路。选择TFTLCD作为故障显示器,实现故障信息的实时显示。故障报警模块选用有源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选择8G的SD卡存储故障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外围电路。在软件方面,对电池监控系统的软件进行整体设计。在CAN通信模块软件设计中,包括CAN中断的设计、数据的监控,并将CAN总线中的数据流转换成物理量,通过课题制定的判断标准计算故障发生的概率,划分不同的故障等级。针对具体故障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读取缓存区的故障信息,诊断出具体的故障。在故障显示模块中,并将具体故障及故障等级信息在LCD显示器中显示。在存储模块中,将故障信息存储到SD卡中,为以后研究电池故障使用。在系统测试阶段,根据宝骏纯电动汽车实际应用需求,利用模糊故障树诊断法对数据流进行计算,根据低事件的截集λ求出电池发生故障的模糊概率。借助CANTest软件和CANPro协议分析平台模拟纯电动汽车网络节点,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电池故障,通过CAN总线的传输在故障监控系统中显示出具体的电池故障及等级。通过对所开发的电池监控系统进行多次仿真测试,验证了电池监控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麻银金[9](2015)在《基于STM32的下刻机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下刻机在直流电机整流子的云母槽刻削维修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下刻机的云母槽检测定位存在着找槽速度慢、对准精度低、效率不高的缺陷,在找槽定位时,时常需要人工干预,从而影响了下刻机刻削的自动化进程。课题研究中,将CCD传感技术、交流伺服技术、微控制器技术融合起来,搭建起了下刻机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对实现云母槽快速检测、精准定位,对提高下刻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简要阐述当前下刻机云母槽定位技术的现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设计方案,给出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详细阐述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接着对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硬件部件进行选定,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确定CCD摄像头、STM32开发板、触摸显示屏组件、交流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的选件,设计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完成PCB设计、制作,元器件装配及电路焊接等。然后,利用Real View MDK开发工具及STM32固件函数库编写相关功能模块的程序代码,实现底层驱动,如触摸显示屏驱动、伺服驱动、视频图像信号采集的中断程序;移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进行任务划分;移植μC/GUI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完成系统的人机接口开发。接下来,对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软硬件联调,进行试验,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的原因,提出减少误差的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张树春[10](2010)在《TFT-LCD供电芯片中正负电荷泵电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Display)技术发展迅速,以其高清晰度、高分辨率、低功耗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成为液晶乃至整个平板显示技术的主流,同时对TFT-LCD的集成供电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系统设计了一款低成本、多路输出的高效单片集成电源管理芯片XD1475,内置软启动电路和完备的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可为大屏幕TFT-LCD面板及驱动模组提供完整的供电解决方案。重点设计了供电芯片中的正、负电荷泵电路,采用“Linear”和“Skip”模式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提高系统效率。正电荷泵采用3倍输出,负电荷采用-1倍输出,分别为TFT提供栅极开启和关断电压。论文首先介绍了LCD和TFT-LCD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TFT-LCD的驱动原理和供电需求,提出合理的电源系统架构方案;随后系统阐述了电荷泵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和控制模式,对其环路稳定性进行研究,针对电流型电荷泵,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小信号建模方法,为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提供了依据;最后介绍了XD1475的系统级结构,对电荷泵电路中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重点设计了采用改进自调零技术的误差放大器电路,可动态消除失调电压。采用0.6μm 40V BCD工艺,基于Cadence平台对电荷泵电路的功能模块和整体性能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电路功能和性能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二、TFT LCD监视器电源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FT LCD监视器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基于薄膜晶体管的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触摸屏及其驱动电路的原理概述 |
2.1 触摸屏的基本原理 |
2.1.1 触摸屏的基本组成 |
2.1.2 触摸屏的设计方法 |
2.1.3 触摸屏的触摸检测原理 |
2.2 触摸屏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 |
2.2.1 薄膜晶体管的基本原理 |
2.2.2 触摸屏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 |
2.3 数据采集处理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明触摸屏的设计 |
3.1 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和测试 |
3.2 透明触摸屏板的设计 |
3.2.1 单点触摸结构设计 |
3.2.2 透明触摸屏面板的制备 |
3.3 透明触摸屏板外围接口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的设计 |
4.1 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实现方案 |
4.2 驱动电路中各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2.1 驱动电路中的降压模块 |
4.2.2 驱动电路中的数据选择模块 |
4.2.3 驱动电路中的升压模块 |
4.2.4 驱动电路中的负向电压模块 |
4.2.5 驱动电路中的正反电压选择模块 |
4.3 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的设计 |
4.4 驱动电路控制程序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明触摸屏数据采集平台设计 |
5.1 透明触摸屏触摸感应电路的设计 |
5.1.1 触摸传感控制器MPR121 |
5.1.2 触摸感应电路的设计 |
5.2 触摸感应驱动程序的设计 |
5.2.1 触摸感应驱动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
5.2.2 触摸感应驱动程序的实现 |
5.3 图形化界面的设计实现 |
5.4 透明触摸屏数据采集平台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验证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功能 |
6.1 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验证系统 |
6.2 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参数测试 |
6.3 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系统方案与硬件设计 |
2.1 系统结构介绍 |
2.2 采集前端方案 |
2.3 处理后端方案 |
2.3.1 基于DSP的后端处理方案 |
2.3.2 基于FPGA的后端处理方案 |
2.3.3 基于ARM的后端处理方案 |
2.4 系统硬件设计 |
2.4.1 MIPI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
2.4.2 LVDS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开发环境搭建与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
3.1 开发环境搭建 |
3.2 软件总体设计 |
3.3 系统各部分界面展示及功能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4.1 系统驱动分析与设计 |
4.1.1 Linux设备驱动总述 |
4.1.2 Linux设备驱动模型 |
4.1.3 触摸屏与按键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
4.1.4 摄像头IIC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
4.1.5 ION驱动实现与分析 |
4.1.6 视频显示有关驱动分析 |
4.2 视频流架构设计 |
4.2.1 系统专用视频流框架设计 |
4.2.2 视频共用缓冲区设计 |
4.3 视频采集显示与冻结功能的实现 |
4.4 视频编解码与拍照功能的实现 |
4.4.1 H.264标准及VPU介绍 |
4.4.2 视频H.264编码功能实现 |
4.4.3 视频H.264解码功能实现 |
4.4.4 JPEG拍照功能实现 |
4.5 双屏显示功能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不同接口镜头成像效果测试 |
5.2 双屏显示效果测试 |
5.3 系统显示时延测试与分析 |
5.4 系统编解码性能测试 |
5.4.1 编码耗时测试 |
5.4.2 图像还原度之分辨率测试 |
5.4.3 图像还原度之色差测试 |
5.5 摄像系统关键性能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液晶面板行业Cell膜下异物的控制及监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显示技术发展及行业动态 |
1.2.2 TFT-LCD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FT-LCD制程工艺及生产要求及膜下异物控制 |
2.1 TFT-LCD主要制程 |
2.2 TFT-LCD Cell膜结构及生产要求 |
2.2.1 Cell膜组结构 |
2.2.2 Cell膜组的组成 |
2.2.3 Cell模生产工艺以及环境要求 |
2.2.4 Cell段生产流程分析 |
2.3 PI(聚酰亚胺)膜下异物的控制 |
2.3.1 AOI检测作用及原理 |
2.3.2 异物不良分类 |
2.3.3 异物发生源头分析 |
2.3.4 异物改善研究 |
第三章 Cell膜异物监控反馈系统 |
3.1 常规Cell异物监控思路及弊端 |
3.2 新型AOI异物监控反馈系统 |
3.2.1 新型AOI异物监控反馈系统模型构思 |
3.2.2 新型异物监控系统的缺陷的类型和特征分析 |
3.2.3 新型异物监控系统AOI控制模块 |
3.2.4 PC数据传输 |
3.2.5 AOI身份验证系统-EAP协议 |
3.3 AOI与 MES系统集成 |
3.3.1 企业MES系统简介 |
3.3.2 基于AOI集成的MES架构设计 |
3.4 AOI数据分析:Minitab分析工具 |
3.5 系统E-Mail数据输出模块 |
第四章 Cell膜异物监控反馈系统监控结果分析及反馈 |
4.1 系统识别率分析 |
4.2 背光异物形态及大小分布 |
4.3 测试各膜层详细不良记录 |
4.4 异物监控系统输出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曲面液晶面板强度的增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曲面液晶面板的结构设计及关键制作工艺 |
1.4.1 曲面液晶面板的结构及功能 |
1.4.2 曲面液晶面板的关键制程工艺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曲面液晶面板最佳弯曲曲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结构及分类 |
2.2.1 背光模组结构及功能 |
2.2.2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及异同点 |
2.2.3 平面背光模组和曲面背光模组的差异 |
2.3 曲面液晶面板在电视上的组装方案 |
2.4 曲面液晶屏的暗态漏光(Mura)理论 |
2.5 曲面液晶面板最佳弯曲曲线设计 |
2.5.1 悬链线拟合方案 |
2.5.2 仿真数据正确性验证试验及曲线方程 |
2.5.3 最佳切点位置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曲面液晶面板强度分析、试验及寿命预估 |
3.1 引言 |
3.2 曲面液晶面板用玻璃的特性 |
3.2.1 曲面液晶面板的材质 |
3.2.2 曲面玻璃的破裂机理 |
3.2.3 曲面液晶面板玻璃的材料特性与强度 |
3.3 弯曲应力的仿真实验设计及应力和拱高曲线关系 |
3.3.1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设计 |
3.3.2 破坏应力实测及应力和拱高曲线关系 |
3.3.3 实测应力与仿真应力对比 |
3.4 模拟曲面液晶屏成型应力 |
3.4.1 仿真模拟曲面液晶屏成型应力 |
3.4.2 实测弯曲破坏应力符合正态分布曲线 |
3.5 液晶面板强度与寿命函数 |
3.6 弯曲应力有限元理论分析及寿命和破片率估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曲面液晶面板强度的增强 |
4.1 引言 |
4.2 降低曲面液晶面板的成型应力措施 |
4.2.1 降低曲面液晶面板玻璃基板的厚度 |
4.2.2 验证其他厂家的玻璃基板材质 |
4.3 液晶面板初始弯曲强度的增强措施 |
4.3.1 微裂痕改善 |
4.3.2 裂片刀轮改善 |
4.3.3 斜磨改善 |
4.3.4 侧磨改善 |
4.3.5 偏贴及Bonding改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变曲面样机的设计及验证 |
5.1 引言 |
5.2 可变曲面背光结构设计的理论 |
5.3 可变曲面背光结构分层设计方案 |
5.3.1 背光结构分层设计 |
5.3.2 背光光学件的设计 |
5.3.3 可变曲面背光的结构件材料选择 |
5.4 可变曲面驱动设计方案 |
5.4.1 可变曲面工作原理 |
5.4.2 可变曲面固定板位置选择 |
5.5 可变曲面液晶面板及样机的验证及问题点 |
5.5.1 可变曲面液晶面板的验证 |
5.5.2 可变曲面样机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世代TFT-LCD磁控溅射铜薄膜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溅射镀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1.2.1 磁控溅射 |
1.2.2 磁控溅射的特点 |
1.3 磁控溅射技术在TFT-LCD产业的作用 |
1.4 薄膜晶体管(TFT)元器件材料的选择 |
1.5 溅射靶材介绍 |
1.5.1 靶材分类 |
1.5.2 溅镀靶材的制备方法 |
1.6 薄膜晶体管的基本原理 |
1.7 薄膜晶体管在LCD的定位 |
1.8 高世代高清晰度所需的布线规格 |
1.9 厚铜薄膜存在的技术难点 |
1.9.1 厚铜氧化问题 |
1.9.2 厚铜翘曲问题 |
1.9.3 膜层应力与翘曲关系 |
1.9.4 膜层应力的力学模型 |
1.10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溅射薄膜衬底-玻璃基板 |
2.1.2 磁控溅射靶材形态 |
2.2 磁控溅射靶材磁场设计 |
2.2.1 磁石设计 |
2.2.2 本文实验磁石相关参数 |
2.3 实验设备 |
2.3.1 真空大气转换腔 |
2.3.2 预热腔 |
2.3.3 制程腔 |
2.3.4 金属真空镀膜机溅渡过程 |
2.4 真空泵介绍 |
2.4.1 干泵 |
2.4.2 分子泵 |
2.4.3 冷阱 |
2.5 实验工艺参数 |
2.6 分析方法和手段 |
2.6.1 翘曲量测设备 |
2.6.2 温度测试工具 |
2.6.3 自动光学检测设备 |
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量测 |
2.6.5 FIB |
2.6.6 薄膜应力测试仪 |
第三章 厚铜翘曲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 |
3.1 铜膜厚度对翘曲的影响 |
3.2 厚铜翘曲的改善研究 |
3.2.1 玻璃基板温度对厚铜薄膜翘曲量的影响 |
3.2.2 分步成膜对厚铜薄膜翘曲的影响 |
3.2.3 减少均热板热辐射对厚铜薄膜翘曲影响 |
3.3 改变基底薄膜应力中和导电层应力 |
3.3.1 溅射镀膜功率与应力的相关趋势 |
3.3.2 制程气体压力与应力的相关趋势 |
3.3.3 变更底层薄膜制程条件验证翘曲优化 |
3.3.4 应力与溅射镀膜参数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厚铜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 |
4.1 影响厚铜氧化的因素 |
4.2 改善厚铜氧化膜质测试 |
4.2.1 中断式成膜测试 |
4.2.2 破真空气体由CDA改 N2 测试 |
4.2.3 水冷装置对厚铜氧化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Arduino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发 ——以小学《温湿度检测》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教学案例 |
1.4.1 国外Arduino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可借鉴的教学案例 |
1.4.3 国内Arduino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
1.4.4 国内可借鉴的教学案例 |
1.5 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平台介绍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多元智能理论 |
2.4 相关平台介绍 |
2.4.1 硬件平台介绍 |
2.4.2 软件平台介绍 |
第3章 教学过程分析与教学设计优化 |
3.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
3.2 教学设计分析 |
3.2.1 教学设计优点分析 |
3.2.2 教学设计不足分析 |
3.3 教学设计迭代优化 |
3.3.1 理论分析 |
3.3.2 师生调查 |
3.3.3 教学案例设计 |
第4章 Arduino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现 |
4.1 Arduino教学资源开发原则 |
4.2 模型设计 |
4.3 单片机与传感器选择 |
4.3.1 单片机选择 |
4.3.2 传感器选择 |
4.4 功能设计与实现 |
4.4.1 整体功能设计流程 |
4.4.2 温湿度检测功能设计 |
4.4.3 电路连接 |
4.4.4 程序设计 |
4.4.5 功能测试 |
第5章 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 |
5.1 教学应用 |
5.2 效果评价 |
5.2.1 学生评价 |
5.2.2 教师评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纯电动汽车电池故障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的依据、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理论和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电池故障分析与研究 |
2.1 纯电动汽车电池 |
2.1.1 常用的纯电动汽车电池 |
2.1.2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 |
2.2 锂电池均衡性 |
2.3 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
2.4 电池系统的模糊故障树分析 |
2.4.1 电池故障树分析 |
2.4.2 低事件与顶事件的模糊概率 |
2.4.3 模糊重要度 |
2.5 电池系统的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 |
2.6 故障处理策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载电池故障诊断协议的开发 |
3.1 J1939协议 |
3.1.1 物理层 |
3.1.2 数据链路层 |
3.1.3 应用层 |
3.2 SAEJ1939在纯电动汽车上的设计 |
3.2.1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需求分析 |
3.2.2 数据流参数 |
3.2.3 故障诊断代码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载电池故障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4.1 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 监控系统硬件开发平台 |
4.3 监控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4.4 主控制器STM32F103ZE外围电路的设计 |
4.4.1 启动电路的设计 |
4.4.2 时钟电路 |
4.4.3 复位电路 |
4.4.4 报警电路 |
4.5 通讯模块CAN电路 |
4.6 SD卡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4.7 LCD故障显示模块电路 |
4.8 电源电路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载电池故障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故障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
5.2 故障监控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5.2.1 系统初始化 |
5.2.2 CAN总线中断处理 |
5.2.3 CAN传输格式到J1939协议格式转换 |
5.2.4 CAN总线的收发通讯 |
5.2.5 诊断功能 |
5.2.6 状态信息解析模块 |
5.2.7 故障诊断解析模块 |
5.2.8 LCD初始化及显示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车载电池故障监控系统仿真测试 |
6.1 故障诊断方法的测试 |
6.2 汽车故障诊断监控系统仿真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池故障监控系统原理图 |
附录2 J1939部分程序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STM32的下刻机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其背景 |
1.2 下刻机云母槽定位系统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3 下刻机云母槽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组成 |
2.1 概述 |
2.2 云母槽图像信息采集及中心线计算 |
2.2.1 二值化预处理 |
2.2.2 云母槽中心线计算 |
2.2.3 伺服驱动脉冲数及转动方向计算 |
2.3 系统结构框图 |
2.4 本章小结 |
3 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MCU部分 |
3.1.1 CM3 处理器核的特性 |
3.1.2 选用STM32 的优势 |
3.2 STM3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1 供电电路部分 |
3.2.2 复位电路 |
3.2.3 时钟信号电路 |
3.2.4 程序调试/下载接口电路 |
3.3 视频信号采集与处理部分 |
3.3.1 CCD图像传感器 |
3.3.2 视频信号同步分离电路 |
3.3.3 视频信号识别电路 |
3.3.4 图像监视器 |
3.4 伺服电机驱动部分 |
3.4.1 伺服驱动器 |
3.4.2 交流伺服电机 |
3.4.3 伺服驱动器与MCU接口电路 |
3.5 人机接口部分 |
3.5.1 TFT-LCD显示屏 |
3.5.2 触摸屏 |
3.6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7 电源电路 |
3.8 PCB电路板设计 |
3.8.1 电路原理图绘制 |
3.8.2 PCB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软件平台搭建 |
4.1 软件开发工具与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 |
4.1.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4.1.2 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 移植 μC/OS-II |
4.2.1 μC/OS-II移植的条件 |
4.2.2 μC/OS-II内核的分析 |
4.2.3 μC/OS-II的移植过程 |
4.3 嵌入式用户图形界面 μC/GUI的移植 |
4.3.1 FSMC简介及配置 |
4.3.2 TFT-LCD液晶屏驱动 |
4.3.3 触摸屏驱动 |
4.3.4 μC/GUI在STM32 处理器上的移植 |
4.4 任务模块的划分 |
4.4.1 开始任务 |
4.4.2 数据采集任务 |
4.4.3 数据处理任务 |
4.4.4 数据输出任务 |
4.4.5 电机驱动任务 |
4.4.6 触摸屏任务和显示屏任务 |
4.5 本章小结 |
5 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软硬件联调及试运行 |
5.1 联调及试运行 |
5.2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实习经历 |
(10)TFT-LCD供电芯片中正负电荷泵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LCD 和TFT-LCD 技术的发展 |
1.2 TFT-LCD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TFT-LCD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设计 |
2.1 液晶显示技术基础 |
2.2 TFT-LCD 的驱动原理 |
2.3 TFT-LCD 电源系统架构 |
第三章 电荷泵电路的原理分析与设计 |
3.1 基本电荷泵工作原理和控制模式分析 |
3.2 电荷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
3.3 3 倍和-1 倍电荷泵工作原理 |
第四章 芯片整体描述与电荷泵系统设计 |
4.1 XD1475 整体描述 |
4.2 输出电压可调的多模式电流型电荷泵系统设计 |
第五章 功能模块设计与仿真 |
5.1 电压基准电路 |
5.2 振荡器电路 |
5.3 死区时间产生电路 |
5.4 误差放大器电路 |
5.5 工作模式切换电路 |
5.6 低端功率管驱动模块 |
第六章 正负电荷泵电路整体仿真验证和版图设计 |
6.1 整体仿真验证 |
6.2 版图设计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TFT LCD监视器电源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基于薄膜晶体管的透明触摸屏驱动电路研究[D]. 艾凯旋.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3]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设计与实现[D]. 王艳杰. 浙江大学, 2020(02)
- [4]液晶面板行业Cell膜下异物的控制及监控方法研究[D]. 吴云飞.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5]曲面液晶面板强度的增强及应用[D]. 尹太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高世代TFT-LCD磁控溅射铜薄膜的工艺优化[D]. 郑宗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基于Arduino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发 ——以小学《温湿度检测》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例[D]. 顾滔.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纯电动汽车电池故障监控系统的研究[D]. 张洪森.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9]基于STM32的下刻机云母槽检测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 麻银金. 重庆大学, 2015(06)
- [10]TFT-LCD供电芯片中正负电荷泵电路设计[D]. 张树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