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叶荣曹永凤吴继云(通讯作者)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22002)
【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使用振动排痰仪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3月对我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叩背排痰法,另外50例为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仪排痰,并比较两组患者连续7天的排痰量、患者舒适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仪治疗3天后排痰量明显增加,继续治疗7天痰量有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仪排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8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气道黏液性分泌物增多,加上患者无力咳痰常痰液潴留易加重感染,影响通气功能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引起猝死,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在抗感染、化痰治疗的基础上,目前常采用雾化吸入、人工叩背、吸痰等措施协助患者排痰,但人工叩背因个人手法、叩击力度的不同以及病人体位的不能很好配合,难以达到满意的排痰效果[1],且人工叩背使得护士体力消耗很大。我科自2012年03月采用振动排痰仪以来,在患者舒适度、护士满意度、排痰效果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09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COPD患者,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55—92岁,平均72.5岁。均符合《COPD诊治指南》中诊断和分级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排除肺部血栓形成、肺出血及咯血者;不能耐受振动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稳定患者除外);严重房颤、室颤;心脏内附壁血栓。
1.2方法采用山东淄博芙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FLT振动排痰机。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仪排痰: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叩击头及振动频率,工作倒计时,10-15min后停机,3次/日,分别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小夜班一次。操作者一手固定患者身体,另一手持排痰仪把柄,从患者的肺下叶开始,慢慢向上叩击(从外往里、从下向上),覆盖整个肺部。感染部位适当停留片刻,并用手对叩击增加压力,以促进其深部排痰。患者体位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将感染的部位置于高位,一般采用侧卧位,治疗时先做一侧,然后协助患者翻身,再做另一侧。对于不能翻身者或不能耐受治疗体位时,可选择补偿体位对前胸、两肋部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助排痰。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呼吸、咳嗽、咳痰情况以及有无发绀、憋气、胸闷、呼吸困难、出汗、疲劳等不适。对照组实施传统叩背排痰法,方法:病人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2]。(一天几次,每次多长时间)
1.3评价指标
1.3.1患者舒适度:采用舒适度模拟评分法。0分为非常不舒适,10分为非常舒适,0-10之间有10个刻度,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验给出相应的分值。
1.3.2护士满意度:如何测定的?是用的量表还是直接询问护士?
1.3.3物理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每日排痰量。指导患者深呼吸后屏气3一4秒,咳出深部痰,置于统一专用量杯中,记录从当日晨07:00至次日晨07:0024h痰量。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间患者每日排痰量比较见表1,两组间患者舒适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1两组间患者每日排痰量
3讨论
(讨论部分引用的参考文献过少,可以讨论一下其他文章跟自己课题相关的内容以及他们的研究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年龄偏大,患病时间长,体质虚弱,呼吸肌疲劳导致咳痰无力。该类患者常因感染导致疾病急性发作,感染可导致患者痰液增加、黏稠,加之急性期呼吸急促、出汗等可进一步导致水分丢失,使痰液更加黏稠,不易咳出,从而加重气道阻塞,通气功能进一步下降,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严重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治疗,病死率明显升高,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大幅增加[3]。我科选用的FLT系列振动排痰仪是专门针对患有肺通气障碍的患者而设计的,它不仅可以替代人工叩背,还可以解决人工叩背所达不到的肺深部痰液排除问题。振动排痰仪根据临床胸部物理低频振荡治疗原理,在病人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叩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粘膜表面粘液和代谢物松动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如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的顺序排出体外。
人工叩背排痰法因为人工操作的特点,其叩击的节奏、频率、力量大小不易掌握,叩击过轻没有效果,叩击过重病人不能接受,且整个操作过程护士体力消耗很大,常常发生“出力不讨好”的情况,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都比较低。振动排痰仪,因其低频作用力可以穿透皮层、肌肉到达细小支气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使用振动排痰仪治疗3天后排痰量明显增加,继续治疗7天痰量有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振动排痰仪排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振动排痰仪节奏恒定,针对不同病人,频率可以调节,力量平稳持续,加上治疗时的振动能够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其类似按摩的作用使病人自觉非常舒适,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病人都比较易于接受。治疗时护士只需手持仪器在病人的治疗部位缓慢滑动,操作简单省力,不易疲劳,故护士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手工叩背法。如表2所示,使用振动排痰仪进行治疗,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胸片及听诊结果,协助患者取合适的治疗体位及选择恰当的叩击头,叩击头上可套一次性叩击罩以避免院内感染。叩击时使用的压力多少取决于病人的情况。对于儿童、胸部损伤以及过度敏感和衰弱的病人,使用较轻的接触即可;如果希望进一步获得舒缓作用,则可以隔着毛巾使用叩击头或徒手引导叩击头。一般来讲,1/4到1磅的手压力用于叩击头对于普通病人是足够的。当病人卧位时,叩击头的重量足以(去掉)产生足够的压力以获取良好的引流效果。叩击头的移动有两种方法:一是固定不动,即将叩击头置于叩击部位不动,持续30秒,然后提起叩击头放在另一个部位;另一种方法是滑动,即缓慢将叩击头在身体表面移动。要避免快速、随意的移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引起患者的不满。患者每日治疗2-4次,治疗应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多数病人治疗10-15分钟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前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使用振动排痰仪不仅排痰效果显著,还能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同时患者感觉舒适易于接受,达到了患者与护士的共同满意,深刻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双珍,王俊文,刘颖,等.G5振动排痰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65.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3]吴韩英.不同雾量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