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的对象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近年已有了一些五苓散的相关研究,但由于他们研究的方法和所选用的资料局限,以至于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靠性和代表性。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五苓散的文献整理,以进一步揭示五苓散的方证。方法:具体的研究整理方法,首先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对与研究五苓散方证目的有关的数据如使用五苓散当时的病名或现代医学诊断、症状、体征、化验检查以及病人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发病的时间、疾病的病程、疗程等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其次要对于方证研究的重点内容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规范,特别是对于符合的症状及舌脉等要注意在先行粗略统计的基础上再进行拆分。最后采用频次统计的方法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后,整理成表格等的形式,并结合临床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以便归纳出研究的结论。结果:1、五苓散功效:(1)利水、消肿;(2)保肝:(3)降脂;(4)降压;(5)排毒。2、五苓散的典型方证:①口渴而小便不利,或呕吐,或腹泻,或无汗而浮肿,或自汗,或头痛。②头晕而悸,或吐涎,或心下有振水音。③伴有发热者脉象多浮数,舌象不定;无热者脉象多沉,舌质多淡或暗淡,舌苔多白润甚则水滑或白腻,舌体多胖大或有齿痕。3、五苓散适应病证:①以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输尿管结石、手术后膀胱麻痹、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等以及夜尿增多、多尿症等。②以烦渴多饮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尿崩症、小儿多饮症、糖尿病、周期性ACTH、ADH分泌过多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高温环境、利尿药、减肥药等的副作用等病证。③以水肿、体液停留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早期肾功能不全、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视网膜水肿、肾积水、青光眼、内耳迷路水肿、血管性水肿、胃潴留、关节腔积液、羊水过多等。④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急性单纯性胃炎、感冒性呕吐症、幽门梗阻(不完全)或幽门粘膜水肿、酒后呕吐、食物中毒性呕吐、误食毒品、小儿自家中毒症、妊娠呕吐等疾病。⑤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饮酒吃肉等导致的腹泻等。⑥以头晕、头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美尼尔氏病、中暑、癫痫、一氧化碳中毒症、眼睛屈光不良、假性近视、晕车船晕飞机等的晕动病等。⑦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各种头痛如偏头痛、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醉酒头痛、脑膜炎、青光眼头痛、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等;以及带状疱疹的皮肤神经痛、牙痛、三叉神经痛、腹痛、经行腹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等病证。⑧以其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各种病证,包括外科的术前术后;五官科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青光眼、卡他性结膜炎、假性近视、夜盲症、急性泪囊炎、旋耳疮(外耳湿疹)、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疮、弥漫性声带息肉等多种病证;妇科、儿科的各种病证。4、适合五苓散的体质状态:面色多黄白,或黄暗。身体多困重疲乏。常烦渴而不欲饮,或虽饮水而渴不解,甚者水入则吐。舌质多淡;舌苔多薄白或白腻,甚者水滑;舌体多胖,常有齿痕,或舌体瘦而舌苔水滑。脉象多沉。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多肌肉松软而易浮肿,实胖者肌肉充实而易腹泻;瘦者胃部易停水而常有振水音,多伴有食欲不振、腹胀满。容易小便不利,尿量多减少。常见呕吐,一般为胃内容物,呕吐多不费力。容易下利,一般呈水样,量较多。吐泻之后,身体多不见明显衰弱。5、剂型与剂量:临床上传统使用散剂,现代国内汤剂也比较常用,日本主要使用浸膏剂颗粒。汤剂的使用是便于加减,散剂服用方便。如果是原方使用,以散剂为佳。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散剂为佳,对于小儿呕吐栓剂或灌肠使用也有较好的效果。汤剂的临床使用有大、中、小三个剂量段:一般用中量,大量用于严重水肿时,小量用于体质调整、病情轻微、易呕吐等情况。结论:对比以上的研究结果与张仲景的原文描述,后代医家在临床应用范围方面虽然不断的扩大和深入,但最基本的应用指征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更加证明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临床经典的重要性,也提示只有更加重视和加强对中医传统经典文献深入研究,才可能逐渐揭示中医学治病的奥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苓散方证探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 [2].五苓散方证辨析与治验[J]. 浙江中医杂志 2017(05)
- [3].五苓散方临床证治与药证衍化浅议[J]. 中医杂志 2009(S1)
- [4].四气五味理论在五苓散配伍规律研究中的思考[J]. 辽宁中医杂志 2009(08)
- [5].浅析“水入则吐——五苓散主之”[J]. 光明中医 2015(10)
- [6].中医古今名方的现代统计优化——以五苓散方为例[J]. 海峡药学 2012(11)
- [7].五苓散方证与猪苓汤方证辨析[J]. 吉林中医药 2011(01)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方病证规律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4)
- [9].五苓散皮科应用体会[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04)
- [10].《伤寒杂病论》五苓散方证辨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12)
- [11].五苓散配伍中四性五味理论的应用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9)
- [12].呕吐方[J]. 家庭医药 2008(01)
- [1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用药规律探微[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08)
- [14].从五苓散方证辨析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J]. 中国中医急症 2011(08)
- [15].从“三焦不利,水液停蓄”认识五苓散方证[J]. 中医研究 2014(01)
- [16].加味五苓散治疗小便利[J]. 河南中医 2012(01)
- [17].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J]. 四川中医 2012(04)
- [18].浅析《伤寒论》之五苓散[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6)
- [19].肛肠病术后尿潴留防治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7)
- [20].五苓散辨[J]. 河南中医 2011(06)
- [21].五苓散经方新用的临证思路探讨[J]. 中医药通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