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

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诏安八仙茶茶青为原料,利用外源酶添加技术和乌龙茶加工工艺中的晒青、摇青技术,来改善红茶的品质,筛选出最佳的工艺参数。(1)以春季诏安八仙茶青为原料,分别在红茶的萎凋、揉捻、发酵工序中添加外源酶,结果表明:外源酶处理可改善八仙红茶的品质。不同的外源酶,其增质效果不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提高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有显著效果,木瓜蛋白酶可以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的工序中添加外源酶,其效果也有差异;在萎凋中、在揉捻中均是喷外源纤维素酶的处理最佳,而在发酵中则是喷木瓜蛋白酶的处理品质最优。(2)以夏季诏安八仙茶青为原料,在红茶发酵时添加酶组合溶液处理,经分析可知各处理毛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处理的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均小于对照,而茶黄素、茶红素均高于对照;单宁酶能够明显降低酯型儿茶素含量。通过感官审评可知:浓度1%的木瓜蛋白酶、浓度2%的纤维素酶和浓度1%的单宁酶溶液组合处理的毛茶品质最佳,收敛性较强。(3)通过进行摇青的二因素试验,得出在红茶萎凋前期进行适度摇青能够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化合物、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综合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得出3次摇青、总转数30转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最佳,经过摇青处理的毛茶带有花香,摇青可以增加八仙红茶中的香气组分。(4)通过八仙红茶加工的晒青试验,得出茶鲜叶在萎凋前期进行适度晒青,可以使毛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咖啡碱含量变化不大;在春季试验中,晒青处理可以降低毛茶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含量和提高茶三素含量,而在秋季试验中正好相反,可见采摘不同季节茶青进行试验,对内含成分的变化也有影响。综合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结果,可以得出春茶试验中重晒青、重萎凋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最佳,而秋茶试验轻晒青、重萎凋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最好。(5)通过进行晒青和摇青方式的正交试验,得出春茶、秋茶的试验处理均能够显著降低毛茶的儿茶素含量;两季红茶的试验中均是轻晒青、摇青2次、总转数16转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得分最高,其滋味甜醇、香气高且持久,毛茶品质最佳;与对照的毛茶样品相比,该处理毛茶中的香气组分较多,其中α—蒎烯、环氧芳樟醇、水扬酸甲酯等香气组分相对含量分别高出对照68.38%、182.05%、107.69%,且在处理毛茶的萜烯类芳香物质种类比对照多,其香气明显优于对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红茶品质化学研究现状
  • 1.1 产地环境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1.2 茶树品种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1.3 加工过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2 加工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2.1 萎凋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2.2 发酵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2.3 揉捻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2.4 干燥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3 红茶加工中的新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 3.1 添加外源酶技术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
  • 3.2 乌龙茶工艺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
  • 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
  • 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4.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添加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影响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备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添加单一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2.2 添加组合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晒青和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影响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2.2 晒青和萎凋程度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2.3 晒青与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添加单一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1.2 组合外源酶处理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1.3 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1.4 晒青和萎凋程度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1.5 晒青与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萎凋方式对白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 2020(06)
    • [2].不同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热带农业 2017(05)
    • [3].论黑茶包装材料对黑茶品质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6(11)
    • [4].日照绿茶茶品质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11)
    • [5].普洱中期茶,进可攻 退可守[J]. 普洱 2017(08)
    • [6].不同萎凋程度对绍兴红茶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8)
    • [7].“全国黑茶品质提升研修班”在杭州成功举办[J]. 中国茶叶加工 2018(03)
    • [8].基于色泽技术对隔夜茶品质的研究[J]. 蚕桑茶叶通讯 2019(06)
    • [9].发酵和渥堆联用技术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J]. 茶叶通讯 2017(01)
    • [10].萎凋方式与技术对福鼎白茶品质影响初探[J]. 福建农业 2016(12)
    • [11].刍议红茶品质的影响因子及品质提升措施[J]. 福建茶叶 2011(04)
    • [12].补光萎凋对武义白茶品质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 2020(07)
    • [13].黑茶品质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6(01)
    • [14].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3)
    • [15].红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 2012(03)
    • [16].醇化时间对茯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通讯 2016(02)
    • [17].微生物与黑毛茶品质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J]. 福建茶叶 2009(02)
    • [18].不同品种和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J]. 茶叶 2009(04)
    • [19].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03)
    • [20].紧压白茶品质安全性评价[J]. 农业工程 2020(02)
    • [21].传统白茶品质形成及科学冲泡浅析[J]. 福建茶叶 2014(06)
    • [22].提高有机五凤香茗茶品质的综合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3)
    • [23].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 2012(03)
    • [24].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及新技术的应用[J]. 中国茶叶加工 2010(04)
    • [25].漫谈茶品质[J]. 贵州茶叶 2008(01)
    • [26].白茶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 2013(06)
    • [27].冷冻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3(04)
    • [28].红条茶品质提高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29].不同护色工艺处理对八月瓜茶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12)
    • [30].不同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 2009(03)

    标签:;  ;  ;  ;  

    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