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课预习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小学生数学课预习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马芳祥福建省永泰县樟城小学350700

摘要:教师对预习认识存在偏差,方法缺乏指导,导致小学生预习兴趣低落,预习能力不足。只有提高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合预习的教学模式,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对预习结果的评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并提高预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预习能力习惯

预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前奏和基础,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自由的手段与充裕的时空,使学生课前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课前有了预习,课堂便能有的放矢,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近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老师为了所谓的“生活化”、“情境化”教学,预习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成为“鸡肋”,甚至放弃了预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这一话题进行问卷调查、归因分析,并思考扭转这一局面的对策。

一、现状:不爱、不想、不会预习

本次调查,以集备组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围绕预习兴趣、预习习惯、预习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八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60份,收回237份并进行了统计。

综合分析上述调查结果,小学生数学预习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兴趣待激发。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选择“不喜欢”的比率是90.7%;第二个问题选择“不主动”的比率是82.3%。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没有把数学预习当作一件愉快的事去做,预习兴趣低落,预习缺乏动力。

2.习惯待养成。从问卷的第二个问题至第八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缺乏良好的预习习惯。一是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主动预习的比率仅占10.5%,缺乏把预习当作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二是预习走马观花,缺乏围绕新知与生活、新知与旧知、新知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行预习的习惯。

3.能力待提高。从问卷的第三个问题至第八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生不会预习,或预习留于形式。在学生大脑中预习的概念就是读读课本,翻翻教材,不懂得预习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该从哪些方面去做。

二、原因:教师观念及其指导缺位是主要原因

经过问卷调查,通过对师生的进一步了解,经分析,造成小学生不爱预习、不想预习、不会预习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存偏差,方法缺指导。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预习的认识存在偏差:预习时学生把课本读了,上课时学生就没有探究的机会;小学生预习只会停留在表面,预习无用;预习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学习,新课程不需要预习;有预习的课不好上;预习会束缚学生思维,让数学学习缺乏创新……

由于存在以上想法,所以平时在新课之前很少有要求学生去预习,对小学生数学预习的研究也较少,对小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更缺乏关注。小学生的预习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数学预习掉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2.模式显多余,效果无展评。目前,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多采用“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总结回顾——课后作业”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让预习活动处于尴尬地位。因为学生预习能力的缺乏,加上教师对预习指导缺位,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夹生饭”现象:预习后对新知一知半解,对情境少了新鲜感,对探究生搬硬套,对创新无从谈起。这样的预习方式,显然是不预习比预习好。教师对预习的布置自然“省心省力”,也自然造成学生预习的“无心无力”。即便个别学生认真预习,由于课堂上缺乏展示的机会和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让这部分学生渐渐失去预习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自然难以养成。

三、对策:让预习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服务

要扭转小学生不爱、不想、不会数学预习的困局,要让数学预习真正成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实现。

1.转变观念为首要。首先,要通过课例,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利于使课堂教学结构科学化;利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学习局面,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利于调控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其次,要通过课例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那种造成学生课堂上吃“夹生饭”的问题不是因为预习“犯的错”,而是施行不恰当的预习行为造成的。再次,还要让学生转变“预习就是读读课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掌握预习的方法,从而实现有效预习。

2.培养能力是关键。学生预习能力缺乏导致预习效果的不理想,造成了预习习惯的缺失,从而也间接造成预习兴趣的低落,所以培养预习能力十分重要。

首先,对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笔者尝试顺着以下“八个流程”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浏览教材感受新知——新旧联系复习旧知——阅读例题旁注、提示、插图——找出新知与生活联系——确定学习重点——尝试不同解题方法——尝试解答课后习题——提出并思考疑难问题。

其次,还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长期不懈地坚持。学生初学预习,宜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有了一定基础,初步学会预习后,再放在课外进行。然后,教师每节课课前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进行预习,待到预习能力得到提高以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逐步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3.加强展评激兴趣。在加强课前预习指导与管理的基础上,教师要同时提高对学生预习后的学情了解。课堂上要充分创设学生展示预习中各种创新想法的机会,通过师生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想法,突破预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得到新的收获,体验成功愉悦,从而激发预习兴趣,生成预习动力。

4.构建模式养习惯。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单靠教师课前的预习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构建一种适合全体学生需要的,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启发,对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提升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预习动机,逐步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与能力,笔者尝试构建了“课前预习——课始交流——课中应用——课末拓展”的指导学习模式。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前,根据前面提到的预习的“八个流程”,对照课标,结合本课内容,编制出详尽具体的预习卡,学生根据预习卡要求进行预习;课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预习中的收获进行汇报,尝试解决简单的问题,小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如对单位“1”的深入理解,教师课前对这个难点进行必要的预设,应用教具、学具、课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启发;之后,教师呈现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群分”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性、开放性的练习,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拓展延伸。这种模式把课前预习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一种需要,成为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保障,成为课堂有限教学时间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标签:;  ;  ;  

小学生数学课预习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