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极区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技术极区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论文摘要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思想与全球价值链理论,并通过“空间存在经济梯度”、“创新租金具排他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受到所处社会定位”以及“人与空间互动”四个理论假设,研究在对硅谷成为技术极区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演绎之后,分析了技术极区在全球城市体系形成中的作用,通过构建对偶城市的结构模型并进行拓展,揭示了技术极区产生的技术外溢是全球城市体系形成的原动力。同时,虽然城市积聚本身有助于创新与技术外溢,但技术极区与全球城在理论上并不必然重合,因为技术极区更依赖于创新源的空间积聚与R&D行业报酬实现微观机制的建立。 随后论文通过对技术性外部经济的解析,建构了技术极区的演化机制模型,模型的内在逻辑为:在创新梯度较高的空间里,由于R&D厂商对于垄断租金的追求会产生新的创新与分工;区内经济人在利益最大化追求时受到了所处社会的定位从而去从事新的分工并不断创新;为了能够不断实现垄断租金,新的厂商与专业代理出现;这又会产生更多的创新中间产品,如果报酬递增能够持续,空间集聚就会初步实现并吸引更多的R&D厂商与创新源集聚。初步集聚之后由于前向(创新氛围的产生)与后向(R&D厂商对于中间产品与服务的偏好)的联系,技术极区就会产生自我增强机制,集聚会进一步强化;同时由于R&D活动报酬排他性与顶端集聚性,技术极区“一旦建立就难以复制”、并在空间数量上少与全球城的数量。随后论文通过对中国高新区近二十年实践的实证分析对模型加以验证,最后论文通过在上海市杨浦区构建技术极区的实践对微观机制演化模型加以应用(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对模型的实践检验或应用探讨)。 对偶城市模型解释了处于全球价值链下“跨国城市体系”与“世界城市体系”形成的内在机制。而拓展出的“非稳态对偶城市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极区的缺失面临着区域层级结构重组的状态,这能较好的解释由于中心城市技术外溢效应的降低,发展中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面临的“竞争”状态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拓展后的模型对于解释区域竞争的本质与产业相对的空间集聚是较有说服力的。研究在第三章第二节中通过长三角区域结构变迁的经验分析对非稳态的“对偶城市”模型加以验证。 技术极区微观机制演化模型不仅为分析中国名目繁多、开发现状各异的各级开发区提供了一个理论前提,也为R&D厂商空间集聚怎样发生、集聚发生所需要的初始条件等问题做出了解答。由此揭示了作为权威代理的“地方”与“国家”在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怎样通过技术发展获得在价值链上跃迁的机会。因此通过模型的建构与产业空间理论分析工具的整合,研究对于国家科技政策与地方产业发展策略都能提供若干的空间启示。同时,由于模型来自于对R&D厂商空间集聚一般性原理的分析,因此具有普遍性,这既可以提供对创新性产业发展、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内生增长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前的理论基础,也能够成为不同梯度的“地方”进行“空间行动”的理论前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产业发展结构性超越的现实
  • 1.1.2 中国各级园区开发失控的现状
  • 1.1.3 中国产业空间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散
  • 1.2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方法
  • 1.2.1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 1.2.2 本研究的分析方法
  • 1.2.3 本研究的基础资料与数据来源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创新性产业的相关概念
  • 1.3.2 技术极区的概念与相关研究
  • 1.3.3 本研究对于技术极区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1.4 研究的内容结构与实践意义
  • 1.4.1 研究的内容安排
  • 1.4.2 研究的基本结构
  • 1.4.3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2章 内生增长、全球化与技术极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 2.1.2 新经济社会学(New Economic Sociology)
  • 2.1.3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 2.2 研究的几个基本假定
  • 2.2.1 空间在经济属性上存在着相对梯度
  • 2.2.2 由创新带来的报酬具有排他性
  • 2.2.3 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受到其所处社会的“定位”(situated)
  • 2.2.4 人和空间是互动的
  • 2.3 历史演绎——信息化技术革命与技术极区的出现
  • 2.3.1 信息技术革命
  • 2.3.2 信息时代第一个技术极区的出现——硅谷
  • 2.3.3 技术极区的极化效用对于美国城市体系与产业重构的影响
  • 2.4 理论推导一——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对偶城市结构模型
  • 2.4.1 全球价值链下的相对产业集聚
  • 2.4.2 全球城、技术极区的出现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
  • 2.4.3 对偶城市结构模型
  • 2.4.4 对模型的扩展与解释
  • 2.4.5 模型揭示的意义
  • 2.5 理论推导二——技术极区的微观机制演化模型
  • 2.5.1 对产业集聚外部性的解析
  • 2.5.2 R&D厂商空间集聚的初步发生
  • 2.5.3 空间集聚发生后的因果循环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稳态对偶城市模型的经验验证与中国技术极区实践的实证解析
  • 3.1 对于非稳态对偶城市模型的验证——以长三角为例
  • 3.1.1 1949年前——自生的区域多中心结构转向单极结构
  • 3.1.2 1949—1978:上海技术外溢的降低导致长三角单极结构的弱化
  • 3.1.3 1978之后:上海技术外溢与长三角城市层级结构的变迁
  • 3.2 我国具体指导创新性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变迁
  • 3.2.1 1978年以前:以国防军事为重点的科技发展策略
  • 3.2.2 1978年之后: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渐进式科技政策
  • 3.3 中国技术极区的建设实效与原因解析
  • 3.3.1 开发历程
  • 3.3.2 高新区与创新源接近的可能性
  • 3.3.3 高新区的发展实效
  • 3.3.4 对于中国技术极区开发现状的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极区模型的应用要点与政策意义
  • 4.1 应用理论模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 4.1.1 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 4.1.2 地方政府的发展动力与制度设计
  • 4.1.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战略选择
  • 4.2 模型对于科技与产业政策的具体指导意义
  • 4.2.1 国家科技政策
  • 4.2.2 城市产业发展策略
  • 4.2.3 针对技术极区发展的具体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极区微观机制模型的应用——以上海杨浦区为例
  • 5.1 上海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 5.2 在上海市杨浦区建构技术极区的策略与空间规划探讨
  • 5.2.1 杨浦区创新型资源与企业发展现状
  • 5.2.2 创新性产业空间集聚模式
  • 5.2.3 由技术极区微观模型展开的分析
  • 5.2.4 培育技术极区的空间策略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的理论成果
  • 6.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1 理论结论
  • 6.2.2 实证结论
  • 6.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6.3.1 研究的创新点
  • 6.3.2 研究的不足
  • 6.4 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 6.4.1 对于技术极区的比较研究
  • 6.4.2 对于模型的实证与计量检验研究
  • 6.4.3 对于技术极区空间规划途径的具体探索
  • 附录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与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的综述
  • 1.1 经济增长理论(Economic Growth Theory)的演进
  • 1.1.1 经济增长理论的源泉
  • 1.1.2 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研究的放弃
  • 1.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折衷化的处理
  • 1.1.4 内生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
  • 1.2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的综述
  • 1.2.1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中技术进步与产业空间集聚的思想
  • 1.2.2 区域经济与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思想的综述
  • 1.2.3 空间经济学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产业集聚的思想
  • 1.2.4 内生增长理论对于技术外溢与产业空间集聚的解释
  • 1.3 本章小结
  • 附录2 上海杨浦区创新资源与创新性企业发展现状
  • 2.1 杨浦区创新资源现状分析
  • 2.2 杨浦区创新资源空间集聚现状
  • 2.3 气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现状
  • 2.3.1 人力资源利用状况
  • 2.3.2 创新性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现状
  • 2.4 创新性产业组织模式现状
  • 2.4.1 两种产业组织模式的成因
  • 2.4.2 两种产业发展模式的组织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极区高层大气 地球联系外太空的窗口[J]. 人与生物圈 2017(Z1)
    • [2].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20(02)
    • [3].极区典型环形坑[J]. 航天器工程 2010(06)
    • [4].月球极区水冰资源原位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03)
    • [5].月球极区探测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J].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03)
    • [6].MODIS极区遥感应用研究进展[J]. 极地研究 2010(01)
    • [7].抑制胞质分裂早期NRK细胞极区肌动蛋白聚合的研究[J]. 医用生物力学 2009(S1)
    • [8].“极地规则”强制实施下的极区船舶操作人员配备及培训[J]. 航海技术 2015(05)
    • [9].基于尘埃等离子体理论的极区中层分层结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6(04)
    • [10].基于平面导航系的极区传递对准算法研究[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4(05)
    • [11].双轴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极区导航算法[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8(03)
    • [12].月球极区着陆环境特性对比及探测建议[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06)
    • [13].极区上行离子对地磁活动和季节变化响应的统计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 2017(01)
    • [14].太空新航线[J]. 太空探索 2010(10)
    • [15].月球极区钻取采样技术[J].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03)
    • [16].基于极球面投影的极区格网坐标表示方法[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02)
    • [17].月球极区——水资源的天然储库[J]. 大众科学 2019(01)
    • [18].极区中层夏季回波与偶发E层关系的初步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 2011(01)
    • [19].极区夏季中层顶区域尘埃粒子参数的研究[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0(03)
    • [20].机载武器极区传递对准算法[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3(02)
    • [21].极区中层顶区域尘埃粒子对电磁波散射的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 2008(04)
    • [22].直流工程双极区控制保护系统方案比较[J]. 南方电网技术 2014(05)
    • [23].捷联惯导系统极区动基座对准[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3)
    • [24].极区极球面投影的可用性及误差分析[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4(03)
    • [25].极区中层夏季回波反射特性随频率变化的研究[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05)
    • [26].极区航空导航综述[J]. 测控技术 2014(10)
    • [27].基于“嫦娥一号”激光测高数据的月球极区光照条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1)
    • [28].基于格网框架的极区SINS/GP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9(08)
    • [29].一种适用于极区的横轴墨卡托海图[J]. 极地研究 2017(04)
    • [30].极区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和反馈作用[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  

    技术极区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