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堆积论文-王尧宇

选择性堆积论文-王尧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性堆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多孔,配位聚合物,选择性吸附

选择性堆积论文文献综述

王尧宇[1](2012)在《基于2D堆积层形成的对CO_2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动态多孔配位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对客体分子具有不同的吸附行为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利用3,2',5'-吡啶二羧酸,4,4'-联吡啶有机配体与硫酸镍,通过水热、溶剂热和微波反应3种方法合成了一个动态多孔配位聚合物[Ni(dcpy)(biPy)_(0 5)(H_2O)]·2H_2O(1),该化合物展现的是一个二维的波浪状堆积层网结构。对化合物1进行气体吸附研究发现,相比较于N_2,CH_4和CO气体,其表现出对CO_2气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06-29)

邓传宏[2](2010)在《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浮选脱硅理论与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广西、云南等地区赋存有丰富的堆积型铝土矿,目前单纯以洗矿作为脱硅手段,与之相关的选别技术研究甚少。本文以云南文山堆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选矿脱硅的理论与工艺研究,以矿石的结构构造为基础,借助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EDS能谱分析,研究了碎解过程中铝硅矿物的走向及碎解产品各粒级中铝硅矿物的解离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动电位分析、吸附量测试和粒度分析等手段,考查了堆积型铝土矿组成矿物的可浮性及其机理,进而开发了“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聚团浮选”工艺原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堆积型铝土矿矿石性质堆积型铝土矿以沉积型铝土矿为矿源,经长期的岩溶作用和改造作用而形成。堆积型铝土矿中,铝、硅、铁为主要元素,相应主要赋存于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矿物中,具有高铝、高硅、高铁、低硫的特点。铝硅矿物的嵌布特征存在差异,相对高岭石集合体,一水硬铝石集合体嵌布粒度较粗,硬度较大。结构致密的堆积型铝土矿矿石铝含量高,结构疏松的矿石铝含量低。堆积型铝土矿中,粗粒级铝硅比明显高于细粒级。2.堆积型铝土矿的选择性解离矿粉胶结型与粘土胶结型两种堆积型铝土矿矿石在磨矿过程中选择性解离现象明显,铝矿物在粗粒级中富集,解离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粗粒级的铝硅比。对于铝硅比较低的原矿,破碎后直接分级所得粗粒产品难以满足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要求。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50-55%时,两种矿样+0.074mm粒级产品中铝硅比均在9以上,满足拜耳法对铝土矿精矿的要求,铝回收率为40-50%。磨矿细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粗粒级的铝硅比,但铝矿物在粗粒级中的回收率降低。结合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EDS能谱分析,磨矿后粗粒级单体解离度较高,一水硬铝石主要与铁矿物共生,细粒级虽然铝硅比较低,但仍有大量一水硬铝石富连生体存在,且铝矿物与硅矿物之间基本实现解离。3.堆积型铝土矿组成矿物的可浮性堆积型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与沉积型矿床中相近;pH为6-9是两种矿物可浮性较好的pH区间,在此pH范围内,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好于高岭石;+0.038mm各粒级的一水硬铝石可浮性较好,-0.038mm粒级可浮性差;一定用量的铝离子和铁离子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有活化作用。油酸钠可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油酸铝,且油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量是在高岭石表面的两倍以上,从而造成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差异。适量的活化剂TK可使细粒级一水硬铝石产生选择性疏水聚团,提高矿物回收率。六偏磷酸钠的加入可增大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差异,且其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可增大动电位负值,有利于矿泥的分散从而优化浮选过程。4.堆积型铝土矿的浮选脱硅文山铝土矿可以采用浮选方法实现选矿脱硅。由于堆积型铝土矿中存在大量矿泥,对矿浆的强化分散和对细粒铝矿物的选择性活化是堆积型铝土矿浮选脱硅的关键。采用高效活化剂TK进行堆积型铝土矿的活化浮选,可以在不降低精矿铝硅比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铝回收率。针对云南文山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聚团浮选”流程可取得明显优于洗矿工艺的选别效果。该工艺可由铝硅比5.97的原矿,得到铝硅比11.30的精矿,全流程Al2O3回收率达到81%。5.“洗矿-拜耳法”和“选矿-拜耳法”两种流程技术经济对比采用本研究开发的“选择性解离-聚团浮选”技术作为选矿工艺,可形成堆积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选矿-拜耳法”流程。对云南文山800kt/a氧化铝厂从采矿至氧化铝生产全过程的有限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和社会效益对比分析表明,“选矿-拜耳法”流程与“洗矿-拜耳法”流程相比,每年可节约成本/增加利税总额1.15亿元,显着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且由于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现有探明储量基础上,可将文山州资源保障年限由50年延长至99年。因此,该技术为云南省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带动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5-01)

陈云峰[3](2007)在《分子的选择性有序堆积与分级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大分子(譬如蛋白质)的功能不仅仅与组成它的共价分子结构有关,更取决于其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高级结构。同样,对于功能材料而言,它们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组装高级结构。随着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材料功能化的追求,高级结构的了解和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共价键合成也由此逐渐成为化学合成的焦点。如何利用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力来理性的设计和实现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有序堆积并建立分级结构,从而探讨分子的行为,这是本世纪化学的重大难题之一。同时,对于晶体工程研究而言,如何操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直接通过共价的分子结构,来预测和设计其堆积或组装的超分子高级结构这一直是个难点。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利用二乙酯基甘脲为基本的分子构件,通过对其进行合理地功能化修饰,得到了叁个系列共32个新型的超分子建筑模块,同时为了系统地研究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和分子选择性堆积,我们有目的性地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单晶培养,共计得到了25个成体系的单晶结构。最初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1,4-二甲氧基苯基边墙分子夹能够选择性地形成甲氧基边墙相扣的二聚结构,我们以这种基元组装为出发点,设计与合成了手性分子夹(±)-3U-R-OMe的超分子建筑模块,同时利用这种具有刚性骨架的手性分子夹的对称性破缺以及作用位点的互补性特点,以分子夹作为一种特殊的超分子合成子,通过弱的C-H···O和π-π相互作用的基元组装形成夹子夹子相扣的二级结构,而这种二级结构能够再通过功能基团的互补氢键相互作用(如(±)-3U-NH_2-OMe,(±)OU-H-OMe)或者金属配位相互作用(如(±)-3U-Py-OMe)进一步组装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的叁级结构,整个过程实现了类似于蛋白质等级结构的高级组装结构的理性设计与合成。与此同时,我们对手性分子夹(±)-3U-R-OMe的所有可能的二聚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其组装过程的驱动作用力。在此基础上,将具有竞争相互作用的官能团引入到在这种分子夹中,结果表明分子的二聚模式的确因竞争相互作用而发生改变。这说明对于复杂分子体系的自组装,也会选择相对较强的相互作用进行驱动。另外,我们还系统地研究了(±)-2U-R的甘脲体系。先前类似结构的化合物所报道都是自组装形式的共性研究,而我们对这类结构化合物自组装过程中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分子的手性,功能基团的性质对分子组装的形式,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都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也发现分子自组装过程中的溶剂化效应和同质多晶现象。如化合物(±)-2U-CCH通过溶剂DMSO形成了十二元环状结构,以及化合物(±)-2U-Ph-OMe在溶剂MeOH以及H_2O协助下组装形成的聚合物链状结构。最后,我们还设计和合成了异构体分子夹(±)-3U-R-CT,3U-R-CC,并系统地讨论了功能团的位置对分子堆积的影响,研究发现CC型的分子易于形成夹子夹子相扣的二聚结构,而CT型的分子由于取代基的排斥相互作用,则不利于形成夹子夹子相扣的二聚结构,而倾向于形成边墙边墙平行作用的外堆聚集。同时研究表明功能团本身的性质对分子组装形态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如3U-Ph-OMe-CC在聚集的过程中,通过OCH_3…O=C相互作用形成了自识别的超分子聚合物。(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王治国,王宇宙,殷国栋,李义涛,佘能芳[4](2006)在《非共价拓扑异构体的研究一个基于CH…O弱氢键控制的对映选择性自组装堆积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基甘脲为建筑模块合成得到一对不对称U型叁维结构的拓扑异构体,该不对称分子夹在堆积过程中选择性形成一种异手性自组装二聚体AB1,这种对映选择性自组装主要是分子间CH…O和CH-π两种弱氢键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CH…O作用在手性识别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叁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期刊2006-08-01)

吴安心,陈云峰,李义涛,周宝晗,王治国[5](2005)在《分子群落生长的不相干性——杂元组装体系的选择性合成与自分类堆积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组装(self-assembly)是分子与分子进行有序堆积并表达协同功能的重要分子行为,而考察分子组装选择性(assembly-selectivity)与自分类(self-sorting)行为是研究复杂体系和非共价键合成中富有重要意义的方向,它为揭开生命组织自控制生长的机制,达到分子层次的认识,展示了又一条可以获取丰富信息的研究通道。(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选择性堆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广西、云南等地区赋存有丰富的堆积型铝土矿,目前单纯以洗矿作为脱硅手段,与之相关的选别技术研究甚少。本文以云南文山堆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选矿脱硅的理论与工艺研究,以矿石的结构构造为基础,借助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EDS能谱分析,研究了碎解过程中铝硅矿物的走向及碎解产品各粒级中铝硅矿物的解离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动电位分析、吸附量测试和粒度分析等手段,考查了堆积型铝土矿组成矿物的可浮性及其机理,进而开发了“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聚团浮选”工艺原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堆积型铝土矿矿石性质堆积型铝土矿以沉积型铝土矿为矿源,经长期的岩溶作用和改造作用而形成。堆积型铝土矿中,铝、硅、铁为主要元素,相应主要赋存于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矿物中,具有高铝、高硅、高铁、低硫的特点。铝硅矿物的嵌布特征存在差异,相对高岭石集合体,一水硬铝石集合体嵌布粒度较粗,硬度较大。结构致密的堆积型铝土矿矿石铝含量高,结构疏松的矿石铝含量低。堆积型铝土矿中,粗粒级铝硅比明显高于细粒级。2.堆积型铝土矿的选择性解离矿粉胶结型与粘土胶结型两种堆积型铝土矿矿石在磨矿过程中选择性解离现象明显,铝矿物在粗粒级中富集,解离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粗粒级的铝硅比。对于铝硅比较低的原矿,破碎后直接分级所得粗粒产品难以满足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要求。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50-55%时,两种矿样+0.074mm粒级产品中铝硅比均在9以上,满足拜耳法对铝土矿精矿的要求,铝回收率为40-50%。磨矿细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粗粒级的铝硅比,但铝矿物在粗粒级中的回收率降低。结合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EDS能谱分析,磨矿后粗粒级单体解离度较高,一水硬铝石主要与铁矿物共生,细粒级虽然铝硅比较低,但仍有大量一水硬铝石富连生体存在,且铝矿物与硅矿物之间基本实现解离。3.堆积型铝土矿组成矿物的可浮性堆积型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与沉积型矿床中相近;pH为6-9是两种矿物可浮性较好的pH区间,在此pH范围内,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好于高岭石;+0.038mm各粒级的一水硬铝石可浮性较好,-0.038mm粒级可浮性差;一定用量的铝离子和铁离子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有活化作用。油酸钠可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油酸铝,且油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量是在高岭石表面的两倍以上,从而造成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差异。适量的活化剂TK可使细粒级一水硬铝石产生选择性疏水聚团,提高矿物回收率。六偏磷酸钠的加入可增大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差异,且其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可增大动电位负值,有利于矿泥的分散从而优化浮选过程。4.堆积型铝土矿的浮选脱硅文山铝土矿可以采用浮选方法实现选矿脱硅。由于堆积型铝土矿中存在大量矿泥,对矿浆的强化分散和对细粒铝矿物的选择性活化是堆积型铝土矿浮选脱硅的关键。采用高效活化剂TK进行堆积型铝土矿的活化浮选,可以在不降低精矿铝硅比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铝回收率。针对云南文山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聚团浮选”流程可取得明显优于洗矿工艺的选别效果。该工艺可由铝硅比5.97的原矿,得到铝硅比11.30的精矿,全流程Al2O3回收率达到81%。5.“洗矿-拜耳法”和“选矿-拜耳法”两种流程技术经济对比采用本研究开发的“选择性解离-聚团浮选”技术作为选矿工艺,可形成堆积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选矿-拜耳法”流程。对云南文山800kt/a氧化铝厂从采矿至氧化铝生产全过程的有限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和社会效益对比分析表明,“选矿-拜耳法”流程与“洗矿-拜耳法”流程相比,每年可节约成本/增加利税总额1.15亿元,显着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且由于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现有探明储量基础上,可将文山州资源保障年限由50年延长至99年。因此,该技术为云南省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带动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性堆积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尧宇.基于2D堆积层形成的对CO_2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动态多孔配位聚合物[C].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2].邓传宏.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浮选脱硅理论与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0

[3].陈云峰.分子的选择性有序堆积与分级结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王治国,王宇宙,殷国栋,李义涛,佘能芳.非共价拓扑异构体的研究一个基于CH…O弱氢键控制的对映选择性自组装堆积体[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叁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2006

[5].吴安心,陈云峰,李义涛,周宝晗,王治国.分子群落生长的不相干性——杂元组装体系的选择性合成与自分类堆积现象[C].第四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讨会论文集.2005

标签:;  ;  ;  

选择性堆积论文-王尧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