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瓜疫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瓜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发病症状
黄瓜疫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荣强[1](2019)在《黄瓜疫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疫病是黄瓜生产中常发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周期短,一旦侵染,将造成田间黄瓜植株大面积死亡,产量直接减少60%以上,所以一定要采取综合防治技术防止黄瓜疫病的发生,如选择抗耐病品种、轮作、嫁接、太阳能消毒等。(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9年17期)
莫致宁[2](2019)在《沟茬温室黄瓜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疫病是我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田间病株表现的症状、黄瓜疫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影响发病的因素及防治技术等进行阐述,总结出了乐都区沟茬温室黄瓜疫病防治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一套完善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我区下一步黄瓜生产基地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3期)
吴家庆,马琳娜,张贺,李加云,孙俊薇[3](2019)在《大蒜与黄瓜轮作控制黄瓜疫病及其化感作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农业种植中常将目标作物与化感作物轮作控制土传病害,但对化感作物控病机制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温室大蒜与黄瓜轮作对黄瓜疫病的控制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大蒜组织挥发物和浸提液对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及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利用大蒜与黄瓜轮作控制黄瓜疫病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大蒜与黄瓜轮作可以有效降低黄瓜疫病的发生;大蒜不同组织挥发物和浸提液对P.melonis的各生长阶段都表现出显着的抑菌活性,其中蒜瓣的抑菌活性最强,挥发物(紫皮蒜/白皮蒜)在含量0.5 g/皿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为100%;蒜瓣浸提液(紫皮蒜/白皮蒜)在浓度1.67 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2%和45%;在浓度0.25 mg/mL时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8%和53%。另外,大蒜挥发物和浸提液在低浓度或含量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并无显着抑制效果,但在中高浓度或含量会表现出延缓生长的现象。综上所述,大蒜不同组织产生和释放的化合物对P.melonis具有抑制活性,在生产上可以利用大蒜或大蒜秸秆与黄瓜轮作控制黄瓜疫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孙海根[4](2018)在《黄瓜疫病灰色疫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1黄瓜疫病1.1发病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主要危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发病部位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萎蔫,干枯呈秃尖状的无头苗,不倒伏。成株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后变软,显着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发病出现小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扩大呈圆形,暗绿色,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裂,潮湿时病叶腐烂,(本文来源于《吉林蔬菜》期刊2018年08期)
代鹏[5](2018)在《黄瓜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疫病是黄瓜生产中最常发生的病害之一,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高温多雨的夏季利于其发生发展,提醒广大种植户提早做好相关防治措施。一、发病症状疫病在黄瓜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病斑可出现在茎部任一部位,甚至叶柄。幼苗感病时,(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报》期刊2018-06-09)
王瑞,林毓娥,梁肇均,金庆敏,吴廷全[6](2016)在《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容易引起黄瓜疫病的爆发,对黄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广东各黄瓜主产区的黄瓜疫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的病原,并测定该病原菌对不同瓜类蔬菜的致病力,为瓜类疫病防治提供试验依据。从广东各黄瓜主产区感染疫病的黄瓜茎、叶上分离到疫霉菌共8份,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比对研究,发现广东各黄瓜主产区的疫霉菌均为瓜类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人工接种对其致病力研究发现,该疫病菌对黄瓜、印度南瓜、节瓜、冬瓜致病力较强,而对丝瓜致病力较弱。这些研究结果对瓜类疫病的防治及抗疫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叶尔波力·尼格买提[7](2015)在《黄瓜疫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本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和探索出无公害农产品黄瓜疫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07期)
孙莉,王雅菲,魏润洁,李沛,易图永[8](2015)在《我国黄瓜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疫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存在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黄瓜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如何避免疫病的发生、减轻其危害是提高黄瓜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目前应用于黄瓜疫病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拮抗微生物、植物源抑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7期)
葛红莲,张福丽,刘志华[9](2015)在《复合菌剂PB12防治黄瓜疫病效果评价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复合菌剂PB12对黄瓜疫病的生防与促生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PB12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用复合菌剂PB12浇灌黄瓜进行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测定黄瓜生长指标、黄瓜疫病发病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研究PB12对黄瓜疫病的生防与促生效果以及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对黄瓜疫病防效可达72.7%。浇灌复合菌剂后,可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并明显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茎粗、株高、鲜重、叶面积分别增加了36.4%、65.3%、80.0%、42.3%,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着提高;复合菌剂PB12能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处理第21 d时,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3%、23.7%、23.5%、24.3%。2012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对黄瓜疫病生防效果为68.8%,黄瓜增产38.1%。复合菌剂PB12能有效防治黄瓜疫病,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改善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伍善东,刘冬华,郭照辉,单世平,程伟[10](2015)在《抑制黄瓜疫病生防菌株LY-38的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防治黄瓜疫病的生防菌株LY-38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组分中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筛选,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LY-38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黄豆粉,含量为葡萄糖1.0%、玉米淀粉0.5%、蛋白胨1.0%和黄豆粉2.0%;最佳无机盐为MgSO4·7H2O和CaCO3;最佳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为44h、初始pH 7.2、接种量为3.0%(体积分数)、转速为150r/min。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下,LY-38菌株发酵滤液的拮抗圈直径可达21.2mm,比基础培养基的拮抗圈直径提高41.3%。(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黄瓜疫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瓜疫病是我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田间病株表现的症状、黄瓜疫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影响发病的因素及防治技术等进行阐述,总结出了乐都区沟茬温室黄瓜疫病防治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一套完善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我区下一步黄瓜生产基地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瓜疫病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荣强.黄瓜疫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9
[2].莫致宁.沟茬温室黄瓜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青海农技推广.2019
[3].吴家庆,马琳娜,张贺,李加云,孙俊薇.大蒜与黄瓜轮作控制黄瓜疫病及其化感作用初探[J].植物保护.2019
[4].孙海根.黄瓜疫病灰色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蔬菜.2018
[5].代鹏.黄瓜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N].河北科技报.2018
[6].王瑞,林毓娥,梁肇均,金庆敏,吴廷全.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6
[7].叶尔波力·尼格买提.黄瓜疫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
[8].孙莉,王雅菲,魏润洁,李沛,易图永.我国黄瓜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5
[9].葛红莲,张福丽,刘志华.复合菌剂PB12防治黄瓜疫病效果评价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
[10].伍善东,刘冬华,郭照辉,单世平,程伟.抑制黄瓜疫病生防菌株LY-38的发酵条件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