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来复汤治疗汗证临床运用体会

张锡纯来复汤治疗汗证临床运用体会

张艳萍洪国平(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中医院553500)

【关键词】来复汤:肝虚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78-02

来复汤,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先生所创之方,全方由山萸肉二两、生龙骨一两、生牡砺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炙甘草二钱组成,主要用以治疗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不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全方立意巧妙,构思精准,配合精当,用药独具一格,临床疗效甚著。张氏认为,当厥阴肝经虚极之时,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则元气欲脱之兆也。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出汗。在制方中,张氏用药独到,力推山萸肉补肝阴以救脱,用量达二两(60克),因其味酸,酸为肝之本味,故其能补肝,酸性能收,故能敛汗,是为主药;用药如用兵,固脱者,须重兵出击,故用量达二两。生龙牡二药,亦有收敛之功,协助萸肉以固脱;杭芍味酸亦入肝家,相助以敛肝、补肝之用;配伍野台参力补元气,以收气阴双补之功,炙甘草补中并调诸药。笔者在临证中,常以本方治疗因肝气不足、肝阴不足出现的汗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典型病案:

一、王某、女,43岁,于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日就诊。患者诉近日来从夜间子时开始,无何原因,寒热忽起。因冷而以被盖之,稍后即觉热,且汗出甚,遂掀被一旁,须臾又觉冷,其汗亦冷,复以被盖之,热又至,汗又出,如此反复寒热,不能睡眠,心烦意乱,痛苦异常,日间无精打采,夜间反复如此,请西医诊冶,以神经官能证治之,未见寸功。患者不堪折磨,心有轻生之念,在家人劝说之下,延中医治疗,刻诊:精神差,语声低祛,夜间忽冷忽热,反复汗出,已多日未眠,心烦意乱,不知所措,纳差,二便如常。患者二年前曾作子宫全切术。无带下。舌质淡嫩,苔白微腻,脉左部弦细,右部濡。此属厥阴肝脉虚极,投以来复汤加味,处方如下:

山萸肉50克生龙骨30克生牡砺30克生杭芍20克党参20克芡实20克生山药20克枣仁20克

陈皮10克炙草6克

三剂,水煎内服,一日四次,一次200毫升。

一剂效显,三剂寒热已除,夜间能眠,更服三剂以巩固,嘱其平素注意少食辛辣之品。随访,至今未再发。

本病例患者曾作子宫全切术,中医认为,足厥阴肝脉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联,胞宫缺失,则肝经必然受累,致肝经经气不利、肝虚而发寒热、汗出,来复汤是正治之法,故疗效显著!

二:胡某、男,67岁,单位退休驾驶员,于2011年四月十日就诊。患者诉近年来无何诱因,夜间入睡易,但只能睡三个小时,醒来觉全身大汗淋漓,所盖被褥均呈半湿状,需重新更换。口干、口苦,左胁部疼痛,日间头晕目眩,精神极差,求诊于西医,以神经官能症治疗,无何效,经熟人介绍前来诊治。患者面色稍显暗,眼布红丝,精神差,夜间睡眠差,醒后觉汗出全身,衣被皆湿。感左胁部隐痛,口干、口苦,纳尚可,二便尚可。舌质淡暗,有瘀点,苔稍黄厚腻;脉左部弦细、无力,右部濡细。此属肝脉虚极,阳亢于上。肝阴不足、阳不入阴则少睡眠,阳亢迫津外出则大汗出,须以大补肝阴为主,沉潜肝阳为辅,以来复汤加味,处方如下:

山萸肉50克生龙骨30克生牡砺30克生杭芍20克

党参20克芡实20克生山药20克代赭石20克

石决明20克茯神20克枣仁20克桃仁10克炙草6克

三剂煎水内服,日三次,一次200毫升。

服药三剂后,夜间能睡五小时,汗出明显减少,效不更方,再进原方六剂,复诊诉夜间已能睡眠七小时,已无汗出,精神可,纳可。嘱其平素避免食腌制及辛辣刺激食物。后随诊未发!

三、田某、男,37岁,自由职业,2013年5月1日就诊。患者多年前外出打工,曾患肺结核,经西医治疗后已愈。平素仅觉夜间微汗出,未作何处理。近年来因从事烧烤职业,常以烧烤为食,夜间汗出越来越甚,近日来,每夜大汗淋漓如洗,衣被均湿,日间身软乏力,口干、口苦而不欲饮,感左侧胸胁部疼痛难言,纳差。因人介绍,遂前来就诊。患者身板瘦削,面色晄白,声低气弱,舌质淡暗,苔黄厚腻,脉左部沉细弦,右部沉弱。证属肝气阴两虚,瘀热湿阻,以来复汤加味治之,处方如下:

山萸肉50克生龙骨30克生牡砺30克生杭芍30克

党参30克黄芪10克芡实20克生山药20克

当归10克丹参20克知母10克薏苡仁20克

黄柏20克炙草6克

三剂煎水内服,一日三次,一次200毫升。

服三剂后,汗出大减,效不更方,再按原方进六副,后复诊,自诉夜间已无汗出,精神可,纳可,已无口干、口苦,稍觉乏力,再进六剂。后随访,病再未发。

该患有结核病史,经治后虽已治愈,但仍有夜间汗出之阴虚之象,大病未瘥,隐患内伏,加之常食辛辣炙煿之品,更伤阴液,致肝之气阴两虚,故见汗出淋漓如洗,打湿衣被、身软乏力,肝虚舒泄失常,则胸胁疼痛;气虚不运,则瘀热丛生,更加蒸灼阴液,终致虚实夹杂为患,病情复杂,处以来复汤随证加味治之,正合病机,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因此汗证之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病因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引起,或阴虚不制阳,或阳热盛于内,或阳虚不生阴,终致津泄外出,发而为汗。张氏所创制的来复汤,着眼肝虚,遣方立足肝体,用药阴阳相制,用意鲜明,用药量足果断,直指病所。在具体临证中,脉象是辨别肝虚之关键,以左部脉弦,或弦细,或弦弱无力、或弦大重按无力为要点,阴虚者重在养阴,稍兼补阳,以萸肉配合党参;阳虚者重在养阳而稍兼补阴,可加大党参之用量,且可配入黄芪;重用萸肉配伍芍药以养肝阴;配合龙骨、牡砺以潜阳收敛;如见舌质紫暗,为瘀血内阻,可加入桃仁、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如兼有湿热,则加黄柏、薏苡仁、茯苓等;总之,临证中随证加减,收效满意!

标签:;  ;  ;  

张锡纯来复汤治疗汗证临床运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