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践研究 ——以余姚市为例

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践研究 ——以余姚市为例

论文摘要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一批“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还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力之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干部从无到有,直至近两年的快速推进,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到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都启动或推行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号召下,一批批青年学子积极响应,纷纷走向农村基层,希望用知识、青春和热情去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给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经受了农村磨练,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自身素质,找到了事业舞台,并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进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总体来看,“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在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基层组织管理水平提高、推动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制约以及管理服务不够健全等原因,“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作用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演进历程的分析,客观反映了广大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基层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总结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以余姚市为例,针对当前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结合各地实践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两方面着手,对坚持和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干部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概念及特征
  • 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概念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特征
  • 第二节 我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由来与发展
  • 一、自发探索阶段(1995-2004 年)
  • 二、全面试验阶段(2005-2007 年)
  • 三、国家行动阶段(2008-现在)
  • 第三节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理论
  •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四节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现实意义
  • 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 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优化党政干部来源结构
  • 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开辟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 五、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促进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
  • 第三章 余姚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践
  • 第一节 余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概况
  • 一、素质结构情况
  • 二、岗位及任职情况
  • 三、人员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余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做法
  • 一、抓鼓励引导
  • 二、抓规范操作
  • 三、抓综合激励
  • 四、抓全面培养
  • 第三节 余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成效
  • 一、促进了村、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二、改变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
  • 三、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储备了人才
  • 四、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 第四节 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体会和收获
  • 一、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 二、经受了农村磨练,提高了自身素质
  • 三、积累了实践经验,找到了事业舞台
  • 第四章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村干部的角色没有实现合法化
  • 二、对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还不够到位
  • 三、薪酬设置尚欠科学合理
  • 四、大学生村干部的职业发展前景不够确定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问题
  • 二、工作深入问题
  • 三、能力提高问题
  • 第五章 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若干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服务发展原则
  •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第二节 完善选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控制规模,保证质量,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
  • 二、培训帮带,分类培育,建立长效的培养使用机制
  • 三、正确导向,合理薪酬,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
  • 四、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建立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
  • 五、加强探索,畅通渠道,建立人员“流得动”的机制
  • 六、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 七、大学生村干部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立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J]. 新长征(党建版) 2009(12)
    • [2].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8(11)
    • [3].干事创业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开展的灵魂[J]. 才智 2013(04)
    • [4].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制度的探索[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01)
    • [5].提高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效果的途径[J]. 发展 2012(11)
    • [6].努力把村党组织打造成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堡垒——江西省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现场会图片选登[J]. 当代江西 2010(01)
    • [7].中组部组织局负责人解读选聘大学生村官不限制专业[J]. 村委主任 2009(10)
    • [8].典型引路 培训先导 多措并举 整合资源 杭州力推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J]. 今日浙江 2010(05)
    • [9].确保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J]. 农村工作通讯 2009(10)
    • [10].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努力形成长效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制定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J]. 先锋队 2009(11)
    • [11].多措并举 促进女大学村官成长成才[J]. 中国妇运 2009(12)
    • [12].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J]. 中国劳动 2008(06)
    • [13].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使用[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0(09)
    • [14].山西省2009年将选聘903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1)
    • [15].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中组部负责人就《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J].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9(06)
    • [16].畅通大学生“村官”流动渠道[J]. 北京支部生活 2009(06)
    • [17].到村任职不是知青下乡[J]. 农村工作通讯 2008(10)
    • [18].四川今年公招1.2万大学生村官 7月10日起报名[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3)
    • [19].扎实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工作[J]. 宁波通讯 2009(05)
    • [20].中组部: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五大出路[J]. 中国劳动保障 2009(06)
    • [21].大学生“村官”补贴也要防拖欠[J]. 领导决策信息 2008(42)
    • [22].京外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的相关服务政策及措施综述[J]. 北京教育(德育) 2009(Z1)
    • [23].大学生村官能否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09)
    • [24].着力构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任职工作长效机制[J]. 宁波通讯 2009(11)
    • [25].做好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思考[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 [26].建立大学生到村任职培养使用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7].锤炼坚强的新生力量——浙江积极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J]. 今日浙江 2011(01)
    • [28].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选聘教育管理工作[J]. 党建研究 2010(03)
    • [29].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研究[J]. 大家 2012(06)
    • [30].大学生村官可有序流动[J]. 致富天地 2011(01)

    标签:;  ;  ;  

    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践研究 ——以余姚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