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S市X初中Y班为研究个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等多种学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学生地位分层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以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为界标,中国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迁。在高考制度的刺激下,教育系统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特别是中等教育阶段恢复和重建了重点学校系统,学校组织间出现了分层;升学的标准以“分数”为中心,按学生成绩排名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划分学生等级(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现象普遍存在,班级学生也出现了分层。毫无疑问,上述做法既与国家义务教育精神相悖,同时对学生成长也极为不利。鉴此,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中学生地位分层问题,对于推进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亦构成了研究此问题的逻辑起点。在社会学中,社会地位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内的位置。学校是一种社会体系,学生自然具有各自相应的地位,这种不同地位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即学生地位分层。学生地位分层对学生的自我期望水平、自我概念形成、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较系统地研究学生地位分层,为微观的教育公平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本文概述了学生地位分层合理性的社会历史背景、状况、影响,确定了班级学生地位分层的内涵、维度,初步构建学生层级的理论框架,以社会地位为基础,以学业成就资源、班级组织资源、同伴群体资源的占有状况为维度,考察了S市X初中Y班级学生成就地位、组织地位、群体地位的分层状况;调查了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并公开的看法,提出了班级学生地位分层合理化的实施策略,和对义务教育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