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西安医学院)
摘要: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影响教育工作,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以及产生的成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方法和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措施
0引言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Maslach)在70年代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现已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倦怠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现象。
1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
教师一旦职业倦怠,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对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具体表现在:心理上表现为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工作过程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紧张、精疲力竭、萎靡不振,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较低的成就感,对事业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总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对其他工作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有抵触情绪等等。但对于某些活动则可能异常积极,比如打麻将、玩游戏等。行为上表现为工作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典型语言形式是“混饭吃”,很少有主动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理念的举动,对学校布置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敷衍了事;不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单纯地为了评职称而撰写论文;认为教研和培训活动对自己实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除了份内的教育教学工作,害怕产生或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职业倦怠的教师对工作责任心的下降,使他们不再精心地钻研教材、准备教案,写教案成了每天应付的差事;影响教师正常水平发挥。教师职业倦怠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消极情绪,可能会通过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传染给学生,进而使学生之间交叉感染,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2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1工作环境欠缺使教师倦怠
首先是工作强度大。高师逐年扩招,学生人数直线上涨,各科教师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工作量过大给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由于每周上课时数太多,教师几乎于奔命,也就没有时间、精力去了解学生实际,很难做到针对性教学,老师们很少有时间去自我充电,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由于要解决教师缺编的不足,各院系纷纷将小班合并成大班,学生人数从60多人到100多人不等。大班教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加上大班教学的工作疲劳,让教师觉得不堪重负,高强度工作使教师备感压力巨大,教师的应激心理常常生。其次是教师的劳动报酬偏低,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对任何职业来说,劳动价值决定劳动报酬。然而虽然课业繁重,教师的实际收入仅相当于学校教职员工的平均水平,由于自身的经济收入偏低还会给教师带来各种各样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和工作上的压力,使教师们的心理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2.2教师工作的重复性
教师每天都在进行重复性工作,每年都要重复讲授基本相同的内容。这种高度的重复性造成教师失去工作的新鲜感,也使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一直处于消耗的状态。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接受教育的机会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教师知识储备没见多大增长,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更新,自然会有被掏空的感觉。
2.3个人因素
目前高校对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均有很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面临着教学量多的压力,还有职称评聘及工作业绩考核等诸多压力,若教师个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足,将会感到自我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3预防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3.1努力构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从业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本科教学。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为提升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保证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持续稳定发展,从而有利于预防和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3.2寻求社会支持
首先,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心理失衡,失落感也由此而生,倦怠于是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应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其次,保证教师提高进修,使其不断充实新的知识。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这样才能保证科研和教学顺利。再次,当教师感到不堪重负时,不妨与家人、亲友或朋友一起分析压力的来源,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这样一些消极情绪便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泄,有利于舒缓紧张情绪。而情况严重的,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争取必要的心理援助。
3.3学会自我调适
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持续数分钟的放松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进行体育锻炼。生理机能的提高可以改善疲倦感,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应付多项工作。除了游泳、散步、做操、听音乐以外,还可以通过与家人或朋友聊天、变换形象、旅游、休假、亲近自然等方法来应对压力。
总之,职业倦怠在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我们需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于已经出现的职业倦怠状况,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以恢复教师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