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滩抗滑桩孔开挖降水井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曹慧,许利东,彭小毅[1](2019)在《某膨胀土场地滑坡应急处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某工程场地膨胀土边坡发生滑动,为此,对滑坡现象进行了综合应急处理:先采用坡脚反压+坡中卸荷+排水措施来稳定坡体,再对滑坡周界内的高压电塔进行了抗滑+基础加固处理。实践证明,该联合处理技术很好地稳定了坡体,保护了电塔等构筑物,对相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李坚[2](2019)在《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挖孔抗滑桩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方便、工程量少、投资少、对边坡的扰动破坏小等优点,是处理滑坡最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文章结合黑泥田互通匝道工程实例,探讨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张玉明[3](2018)在《水库运行条件下马家沟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水库滑坡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及科学评价是保障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与安全运行的迫切需求。在水库运行条件下,库水位周期性波动使得滑坡渗流场发生周期性变化,进而引起应力场、位移场等多场的动态响应,改变滑坡稳定性及其变形演化进程。抗滑桩作为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已大量应用于库区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对已经植入抗滑桩的滑坡,库水位周期性波动还会影响抗滑桩等防治结构的抗滑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在研究水库滑坡变形演化规律和多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滑坡-抗滑桩体系的多场特征和演化机理,为滑坡治理设计和体系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目前在三峡库区已有工程实例表明,在库水位周期性的波动作用下,已植入抗滑桩治理的滑坡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采用抗滑桩治理后的滑坡,中前部滑体易受库水作用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抗滑桩的桩前抗力减小,直接影响抗滑桩的防治效果。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自2003年水库初次蓄水后发生明显变形,在后缘出现大规模的拉裂缝,但在2007年采取抗滑桩措施治理后,滑坡变形并未停止,抗滑桩没有起到有效的抗滑作用。为了探究马家沟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获取滑坡-抗滑桩体系变形演化规律,揭示体系的变形演化机理,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监测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开展马家沟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与变形演化机理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了马家沟滑坡三层滑面的空间展布与运动特征。其中浅层滑面S1位于滑坡基覆界面处,发育在基岩内的深层滑面S3位于滑坡深部的紫红色泥岩软弱夹层处,发育于以上两层滑面之间的滑面S2位于变形岩体内的软弱夹层。深层滑面S3是滑坡的主滑面,其剪切位移量及变形速率最大。基于水库蓄水和滑坡变形的历史演化进程,确定了深层滑面S3和S2的诱发原因均为水库蓄水到相应软弱夹层的位置,使其受到了地下水的浸泡软化作用进而产生滑动。(2)根据滑坡累积位移监测结果表明,马家沟滑坡的变形演化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滑坡在库水位下降阶段和汛期阶段出现加速变形,而在其他阶段处于蠕滑变形状态,地表累积位移呈“阶跃型”增长,位移速率表现为快慢交替的特点;第二,滑坡变形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前缘变形量最大,对外界因素响应最为明显,其变形量值和响应程度由前往后逐渐减弱;第三,滑坡的变形演化主要受到库水位下降和降雨二者联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滑坡变形对库水位下降的响应程度更大,且滑坡不同部位对外界因素的响应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由前缘往后缘对库水位的响应程度逐渐减弱,而对降雨因素的响应有所增加。(3)开展了滑坡-抗滑桩体系现场试验与多场监测研究,揭示了水库运行条件下的体系多场响应特征。滑坡-抗滑桩体系的多场监测包括滑坡和试验桩两个方面,其中滑坡监测包括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光纤监测等,试验桩监测包括钢筋轴力监测、桩身混凝土应变监测、桩周土压力计监测等。监测结果表明:第一,滑坡渗流场对库水位的周期性波具有动态响应特征,表现为滑坡前缘地下水位随库水位同步升降,而滑坡中后部地下水位对库水的响应存在12个月的滞后;第二,试验桩对滑坡起到了局部的抗滑作用,但不足以承受由周期性的库水位波动和降雨导致的循环荷载作用;第三,试验桩应力、应变监测规律较为一致,桩身受到后侧的两个滑坡推力集中荷载与前侧的三个桩前抗力集中荷载。桩身呈柔性弯曲变形,在深层滑面S2和S3处向前弯曲变形,在滑面S1出现反弯变形,随桩周滑体发生协同变形;第四,滑坡-抗滑桩体系的变形演化对滑坡渗流场具有动态响应特征,在库水位下降阶段,滑坡与试验桩的变形量值均随时间曲线均呈现出“阶跃型”增长特征。(4)基于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与有限元方法智能反演了马家沟滑坡渗透系数。首先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滑坡渗透系数的训练样本,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场有限元计算软件生成学习样本,然后借助于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建立渗透系数与水头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基于滑坡地下水位监测数据智能反演滑坡渗透系数。反演结果为:碎、块石土渗透系数为1.17×10-2cm/s,含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为6.43×10-4cm/s,稳定基岩渗透系数5.72×10-5cm/s。将反演值代入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库水位波动条件下的滑坡渗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库水下降时产生的动水压力值和滑坡受影响范围均要大于库水上升时的动水压力值及滑坡受影响范围。(5)基于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手段,考虑库水位周期性波动和降雨影响因素,分别研究了马家沟滑坡在无桩、植入工程桩以及植入试验桩条件下的多场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滑坡渗流场对库水位波动具有动态响应特征,进而引发滑坡应力场重分布和位移场的动态响应;第二,滑坡不同部位对库水位波动和降雨的响应程度不同,滑坡中前部主要受库水位下降作用影响,但滑坡中后部对降雨因素更为敏感;第三,工程桩对滑面S1起到了一定的局部阻滑作用,但是桩体相比原位土体重度增加,加剧了滑面S2的变形反而不利于滑坡整体稳定;第四,试验桩对滑坡中后部起到了一定的阻滑作用,但在库水位下降后,由于滑坡前部变形加剧,桩前土体抗力降低,使得试验桩与滑坡体发生协同变形,在三层滑面处试验桩发生应力集中和弯曲变形现象;第五,提出了一种针对在水库运行条件下的动水压力型滑坡智能降排水防治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对该方法的防治效果进行了验证,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马家沟滑坡中前部变形能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林石洪[4](2016)在《梨园水电站大型抗滑桩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堆积体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由于堆积体岩土结构较为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在堆积体内布置抗滑桩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理方法,文章以梨园水电站念生垦沟堆积体为例,介绍了该部位大断面深孔抗滑桩的施工情况。该工程抗滑桩为大断面深孔桩,如何保证桩孔开挖孔壁稳定及快速出渣是难点,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及小型挖掘机装吊笼的机械化出渣施工方法,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桂彬[5](2016)在《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施工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天马山黄金矿业公司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的施工实践,针对边坡滑坡抗滑桩的施工,给出了全过程方法,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均可控,取得了各方面的较好效益。
刘黎[6](2015)在《桩锚体系治理滑坡与预应力锚索的工程性状研究》文中指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护体系的支挡结构,是抗滑支挡结构的优化组合,具有提供的锚固力大,结构可靠、安全的特点,但其设计理论及锚索的工程性状分析尚不完善,本文结合已有预应力锚索受力机理研究成果,依托郴州某滑坡治理分析预应力锚索及桩锚体的工程应用以及工程性质。运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推力下的变形特性,以及锚索受力情况,借助于ANSYS软件对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边坡岩土体的变形和锚索抗滑桩进行内力计算。本文首先对滑坡推力及地基反力在抗滑桩桩体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介绍对应的计算方法;分析现有锚索抗滑桩力学模型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锚索抗滑桩的结构受力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要参数确定方法,介绍锚索抗滑桩设计包括的设计内容,并分析其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对郴州某滑坡的工程治理,对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及设计方法进行特例分析,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滑坡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得到了滑坡的形成以及之后的加剧下滑过程,不仅仅有当地复杂的地质原因,还有施工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对边坡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开挖施工对滑坡体的破坏,使用不恰当的开挖方式,坡脚开挖后未及时支护,抗滑桩施工时挖桩密度过大,滑坡体自身稳定性破坏过大,未及时控制住变形,不仅没有起到支护作用,而且使滑坡体稳定性更低,加剧了滑坡。因此,在治理滑坡时,治理过程稳定性对滑坡治理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的施工方式对滑坡产生的治理效果差异,确定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的重要性。根据设计规范和勘察报告,结合滑坡类型、变形特征、危害对象及稳定性分析,确定对其采用“抗滑桩+锚索+截排水+降水井+注浆+裂缝填埋+辅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工程治理方案。施工锚索抗滑桩时,注意施工方法,设计采用3序施工法施工抗滑桩,跳挖法和边开挖边支护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开挖抗滑桩时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分析动态监测结果,确定滑坡治理时滑坡的滑动趋势,及时做出调整,确保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最后使用ANSYS软件分析滑坡开挖未支护的受力应变趋势,再次分析使用锚索抗滑桩以及普通抗滑桩的支护效果,计算抗滑桩及锚索在支护体系中的受力和应变情况,并和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ANSYS分析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使用ANSYS软件能够方便、直观的表现出滑坡体及抗滑桩应变性能。
王羽[7](2011)在《h型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加剧了地质环境的脆弱性。本文针对该地区工程地质特点,以h型抗滑桩支挡结构为研究核心,力求研发出适宜于的我国西部山区滑坡及高边坡防治的新型结构,为滑坡与高边坡防治技术提供新的工程手段。本文从h型抗滑桩受力特点及工程适宜性入手,提出该新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大型结构模型试验等方法,分析并验证h型抗滑桩的工作机理与结构性能。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h型抗滑桩受力机理及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h型抗滑桩作为超静定结构和空间组合结构,在结构性能及工作形式上大幅度的优于属于静定结构的普通抗滑桩。在多变的外荷载作用下,h型抗滑桩能够自动调整结构本身的内力,使之适应复杂而又难以预计的荷载条件。h型抗滑桩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其前、后排桩在共同抵抗滑坡推力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结构几何尺寸,灵活的分配前、后排桩和连系梁的受荷状态与最大内力、弯矩、剪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最大程度的发挥组合式结构的性能。2、分析并研究了h型抗滑桩地质条件应用适宜性。根据区域环境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及自身结构特点,提出h型抗滑桩结构的工程环境运用条件。h型抗滑桩适用于各类中、厚层大型滑坡及高边坡的治理,特别适用于滑坡推力大于2000kN/m的大推力滑坡和易滑地层的防治。相对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h型抗滑桩有效避免了预应力锚索的应力松弛、锈蚀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使用受地质环境的限制的三大问题。同时,h型抗滑桩由于悬臂外伸段的构造特点,具有较强的“收坡”功能,非常适用于路堑高边坡支挡工程。3、对h型抗滑桩荷载分布规律和结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桩——土变形协调条件,构造计算模型,给出了前、后排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力计算方法。同时,建立了基于三次超静定图乘法的计算方法。导出h型抗滑桩受荷段结构内力及位移计算公式,得到结构解析解。下部锚固段结构的计算采用弹(刚)性桩法和P-y曲线法,获得较准确的数值解。4、在结构计算的基础上,基于抗滑桩的一般设计原则,提出了h型抗滑桩的设计要求及设计内容,建立了h型抗滑桩基本设计流程。对h型抗滑桩结构承载力设计进行了研究。包括桩身双筋正截面受拉设计与校核、斜截面设计,构建了相应的设计步骤与算法。并给出了h型抗滑桩在配筋设计的相关要求。5、通过对h型抗滑桩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h型抗滑桩结构整体变形规律和前排桩、后排桩、连系梁在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状态。同时,对h型抗滑桩的各参数进行了影响性分析,获得了以下结论:(1)排距在2.5d≤Z≤4.5d时,前、后排桩桩顶位移处于一个低值区间,抗变形能力处于最优状态,此时前、后排桩的最大正负弯矩也处于一个较优状态,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在此区间选定排桩。(2)h型抗滑桩要产生有效的土拱效应,其合理的两榀桩的间距应为2.5b≤L≤3.5b,此时工程技术经济水平最佳。两榀桩的间距超过4d后,土拱效应显着下降,仅依靠桩与桩间土体的摩擦力来提供阻力。(3)随着桩间土压缩模量ES的增大,后排桩的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均随之变大,后排桩的桩顶最大位移逐渐减小。对于前排桩,随着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增大,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则呈减小趋势,前排桩的桩顶最大位移亦逐渐减小。提高桩间土的变形模量,可以使其更为充分的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传导土压力,以优化h型抗滑桩结构的受力性能。(4)计算显示,保持前、后排桩与连系梁的刚性连接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有效避免桩身过大位移的发生并实现合理的前、后排桩正负弯矩的协调性,适当降低锚固段最大负弯矩的绝对值,充分保证h型抗滑桩结构的技术经济性。(5)悬臂段长度比的变化对h型抗滑桩工作性能影响较显着。悬臂段长度比控制在0.5-0.67,此时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较优。6、首次对h型抗滑桩和门架式抗滑桩进行结构模型试验,研究在不同荷载分布条件下其结构内力分布规律、整体变形规律和前排桩、后排桩、连系梁的应力——应变状态,得到以下结论:(1)h型抗滑桩和门架式抗滑桩作为组合式抗滑桩,在桩身整体刚度上,性能优势明显,受荷后结构整体变形小。前排桩和后排桩在同一高度上的桩身位移量基本相同,具有较优的结构协同工作能力。(2)h型抗滑桩和门架式抗滑桩的桩身应力——应变实测数据表明:后排桩与前排桩始终处于交变应力状态,在锚固段靠近滑面处的位置出现应力最大值,是此类抗滑桩的薄弱环节,但由于结构尺寸与荷载分布形式的不同,会对应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和数值有一定的影响。(3)在不同的荷载分布形式作用下,h型抗滑桩的内力状态是有所差别的。三角形荷载分布形式较矩形荷载分布会在后排桩锚固段产生更大的应力最大值,在前排桩使得应力最大值出现处更靠近滑动面位置。(4)在外荷载的作用下,h型抗滑桩桩身的应力——应变状态可明显的划分为3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性能特点,对桩身开裂有直接的关系。h型抗滑桩桩身开裂,具有较明显的抗弯构件的特征。(5)固定端支承下,前、后排桩所测试得到的桩身最大弯矩值均大于自由端支承。对于滑面处的位移值来讲,固定端支承条件下所测试的位移值较自由端支承小。7、研究了h型抗滑桩的施工工艺,对多种施工工序进行了比对分析,并对帽梁的制作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初步的h型抗滑桩的施工流程,以提高它的工程应用性和施工实践的可操作性。8、以重庆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大坪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工程,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抗滑支挡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受力状态、滑坡稳定度、桩侧应力、工程造价等各指标加以分析,评价h型抗滑桩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王克宏[8](2011)在《群井降水在库区滑坡抗滑桩施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滑坡抗滑桩在开挖施工中部分桩孔涌水量较大,采用群井降水后,桩孔顺利开挖。借助该工程群井降水实例,介绍了群井降水设计参数选取与降水井数量的确定方法,以及降水井施工监测方法,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胡浩[9](2011)在《山区公路滑坡灾害的研究与防治》文中指出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边坡失稳灾害,在山区公路中发生频率较高,给国家交通事业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对山区公路的边坡失稳问题特别是滑坡灾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滑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确定易滑区域,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为其它类似工程的公路滑坡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主要工作如下:(1)对山区公路边坡失稳问题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破坏原因、边坡失稳类型、破坏模式和治理方法。(2)探讨了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对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在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进行了描述。(3)以实际山区公路滑坡及治理工程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合理选取材料参数,对不同工况下边坡的塑性区分布、位移、应力进行了分析,判断了边坡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4)在对实际滑坡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经过多年的观察,滑坡处治效果良好。本文研究成果对山区公路边坡失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梁勇旗[10](2009)在《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公路边坡综合防护技术一直是公路修筑中的热点问题,论文结合陵川公路滑坡病害处治工程对高填方滑坡病害的成因与处治技术开展研究。论文在对国内外滑坡工程病害处治技术成果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省道陵沁线陵川公路高填方滑坡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探明了陵川滑坡的类型与成因;评价了陵川滑坡的稳定性;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组合型滑坡处治技术;试验研究了滑坡处治后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成果为陵川高填方滑坡病害处治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供类似山区公路滑坡处治参考,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二、沐滩抗滑桩孔开挖降水井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沐滩抗滑桩孔开挖降水井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某膨胀土场地滑坡应急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概况 |
2 滑坡点地形地貌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
3 滑坡原因分析 |
4 处理措施 |
5 相关注意事项 |
6 主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
6.1 人工挖孔桩 |
6.2 泄水孔施工 |
6.3 注浆钢管 |
7 实施效果分析 |
8 结语 |
(2)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
2.1 工艺流程 |
2.2 施工准备 |
2.3 锁口及护壁施工 |
2.4 挖孔施工 |
2.5 终孔检查 |
2.6 钢筋笼加工与安装 |
2.7 灌注桩基混凝土 |
3 结语 |
(3)水库运行条件下马家沟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滑坡变形演化机理研究 |
1.2.2 水库滑坡多场特征与多场耦合研究 |
1.2.3 滑坡-抗滑桩体系相互作用与协同变形研究 |
1.2.4 滑坡降排水防治方法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家沟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 |
2.1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1.1 滑坡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滑坡治理工程概况 |
2.3 滑坡变形演化规律 |
2.3.1 滑坡裂缝发育特征 |
2.3.2 滑坡地表位移演化规律 |
2.3.3 滑坡变形演化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现场监测的水库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研究 |
3.1 滑坡-抗滑桩体系现场试验总体设计 |
3.1.1 滑坡体监测系统设计 |
3.1.2 试验桩及其监测系统设计 |
3.2 马家沟滑坡多场特征监测分析 |
3.2.1 滑坡渗流场演化特征 |
3.2.2 滑坡地表位移场演化特征 |
3.2.3 滑坡深部位移场演化特征 |
3.3 试验桩多场特征监测结果 |
3.3.1 试验桩钢筋受力特征 |
3.3.2 试验桩桩身应变特征 |
3.3.3 试验桩变形特征 |
3.3.4 试验桩弯矩计算 |
3.3.5 桩周土压力特征 |
3.4 滑坡-抗滑桩体系协同变形破坏模式 |
3.4.1 滑坡滑动面确定及其运动模式 |
3.4.2 滑坡启动变形过程分析 |
3.4.3 试验桩受力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S-SVM与FEM的水库滑坡渗流场反演研究 |
4.1 基于CS-SVM的滑坡渗透系数反演方法 |
4.1.1 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反演方法 |
4.1.2 水库滑坡渗流参数反演数学模型 |
4.2 基于FEM 的样本数据构造与参数反演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机器学习样本数据构造 |
4.2.3 渗透系数反演 |
4.3 基于FEM的水库滑坡渗流场演化特征 |
4.3.1 三峡水库调度概化模型 |
4.3.2 地下水浸润线变化特征 |
4.3.3 地下水动水压力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 |
5.1 水库滑坡-抗滑桩体系数值模型与计算参数 |
5.1.1 FLAC3D流固耦合方法简介 |
5.1.2 滑坡-抗滑桩体系数值模型 |
5.1.3 数值模型计算参数 |
5.1.4 库水位波动和降雨的模拟方法 |
5.2 无桩条件下马家沟滑坡多场特征演化规律 |
5.2.1 无桩条件下滑坡渗流场演化特征 |
5.2.2 无桩条件下滑坡应力场与应变场变化规律 |
5.2.3 无桩条件下滑坡位移场演化规律 |
5.2.4 降雨工况下滑坡多场特征 |
5.3 马家沟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演化规律 |
5.3.1 工程桩植入后滑坡多场特征演化规律 |
5.3.2 试验桩植入后滑坡多场特征变化规律 |
5.4 马家沟滑坡-抗滑桩体系演化机理 |
5.5 采用降排水措施对马家沟滑坡的防治效果 |
5.5.1 动水压力型滑坡智能降排水防治方法 |
5.5.2 采用智能降排水方法防治效果的数值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梨园水电站大型抗滑桩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工艺 |
3 开挖方法 |
3.1 桩孔锁口 |
3.2 穿过堆积体部位开挖 |
3.3 C25钢筋混凝土护壁施工 |
3.4 基岩段开挖 |
4 抗滑桩混凝土施工方法 |
4.1 桩体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
(1) 工艺流程 |
(2) 切削下料 |
(3) 加工螺纹 |
(4) 钢筋连接 |
(5) 钢筋吊装与安装 |
4.2 桩芯砼灌注 |
5 堆积体锚索施工 |
5.1 施工工艺流程 |
5.2 工艺措施 |
(1) 现场试验 |
(2) 钻孔 |
(3) 清孔及下料编索 |
6 结束语 |
(6)桩锚体系治理滑坡与预应力锚索的工程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研究路线或实验方案 |
第二章 锚索抗滑桩性状分析与计算 |
2.1 滑坡推力的确定 |
2.2 地基反力的确定 |
2.2.1 地基反力 |
2.2.2 地基反力系数 |
2.3 锚索抗滑桩性状分析 |
2.3.1 力学模型选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2 考虑锚索预应力预加固作用的结构受力分析 |
2.3.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要参数确定方法 |
2.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内力的计算 |
2.4.1 滑动面以上桩身内力和变形计算 |
2.4.2 滑动面以下的桩身内力和变形计算 |
2.5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其他设计 |
2.5.1 抗滑桩的布设 |
2.5.2 桩型选择 |
2.5.3 桩的内力和变位计算 |
第三章 郴州某小区工程滑坡分析 |
3.1 场地地形与地貌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地层岩性 |
3.3.1 第四系植物层(Q4pd) |
3.3.2 第四系坡洪积层(Q4dl+pl) |
3.3.3 石炭系地层(C) |
3.4 各岩土层力学参数表格 |
3.5 滑坡形成过程及其原因分析 |
3.5.1 滑坡形成过程 |
3.5.2 滑坡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滑坡治理及桩锚处治数值模拟 |
4.1 滑坡治理 |
4.2 桩锚处治方案的主要内容分析 |
4.2.1 工程总体布置 |
4.2.2 抗滑桩设计 |
4.2.3 锚索设计 |
4.2.4 抗滑桩面板、顶板、腰梁设计 |
4.2.5 排水设计 |
4.2.6 滑坡体注浆设计 |
4.2.7 裂缝夯填 |
4.3 施工过程 |
4.3.1 抗滑桩施工 |
4.3.2 锚索施工工艺 |
4.3.3 监测数据分析 |
4.4 桩锚体系处治滑坡的值模拟分析 |
4.4.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4.4.2 基本假定 |
4.4.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4.4 抗滑桩优化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h型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结构类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组合式抗滑桩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计算与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h 型抗滑桩受力特点与工程适宜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h 型抗滑桩结构与受力特点研究 |
2.2.1 h 型抗滑桩结构分析假设 |
2.2.2 前、后排桩土压力分析 |
2.2.3 桩的内力与位移 |
2.3 滑坡和高边坡灾害主要工程防治措施与适应条件 |
2.4 h 型抗滑桩工程适应条件分析 |
2.4.1 h 型抗滑桩适宜应用于剩余下滑力大的滑坡工程治理 |
2.4.2 h 型抗滑桩适宜应用于路堑边坡的收坡 |
2.5 小结 |
第3章 h 型抗滑桩荷载分析与结构计算 |
3.1 荷载分析 |
3.1.1 滑坡推力分析 |
3.1.2 h 型抗滑桩荷载分布规律 |
3.2 基于三次超静定图乘法的 h 型抗滑桩受荷段求解 |
3.3 h 型抗滑桩锚固段计算研究 |
3.3.1 桩底支撑条件与基本计算方法 |
3.3.2 h 型抗滑桩锚固段弹性桩 P-y 曲线法计算研究 |
3.3.3 h 型抗滑桩刚性桩法 |
3.4 h 型抗滑桩整体稳定性验算 |
3.4.1 后排桩抗倾覆力矩 |
3.4.2 前排桩抗倾覆力矩 |
3.5 小结 |
第4章 h 型抗滑桩结构承载力计算与配筋设计 |
4.1 设置原则与设计内容 |
4.1.1 设置原则 |
4.1.2 h 型抗滑桩的设计要求及设计内容 |
4.2 h 型抗滑桩结构承载力计算 |
4.2.1 h 型抗滑桩正截受拉设计 |
4.2.2 h 型抗滑桩斜截设计 |
4.3 h 型抗滑桩配筋设计的相关要求 |
4.3.1 h 型抗滑桩构造要求 |
4.3.2 h 型抗滑桩结构构件基本规定 |
4.3.3 h 型抗滑桩材料要求 |
4.4 小结 |
第5章 h 型抗滑桩数值分析与参数影响研究 |
5.1 基于桩—土作用的 h 型抗滑桩有限元模型 |
5.1.1 桩—土屈服准则和接触面模型 |
5.1.2 单元及参数的选择 |
5.1.3 有限元模型尺寸 |
5.1.4 荷载 |
5.1.5 边界条件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2.1 斜坡岩土变形与应力 |
5.2.2 h 型抗滑桩位移和应力 |
5.3 h 型抗滑桩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5.3.1 排距 Z 对 h 型抗滑桩桩的影响 |
5.3.2 h 型抗滑桩土拱效应分析与合理桩间距确定 |
5.3.3 桩间土变形模量对 h 型抗滑桩结构的影响 |
5.3.4 桩顶约束条件对 h 型抗滑桩的影响 |
5.3.5 悬臂段长度变化对 h 型抗滑桩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h 型抗滑桩大型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
6.1 模型相似比设计 |
6.1.1 试验模型与一定比例的工程结构应力、应变关系 |
6.1.2 试验模型与一定比例的工程结构在配筋比ρ相同时,抗弯强度关系 |
6.1.3 试验模型与一定比例的工程结构变形位移关系 |
6.2 试验设备及抗滑桩模型的制作 |
6.2.1 试验设备 |
6.2.2 模型制作 |
6.3 h 型抗滑桩试验模型结构计算 |
6.3.1 试验模型计算参数 |
6.3.2 结构计算 |
6.4 h 型抗滑桩结构模型试验 |
6.4.1 试验步骤 |
6.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门架式抗滑桩试验模型结构计算 |
6.5.1 试验模型计算参数 |
6.5.2 结构计算 |
6.6 门架式抗滑桩结构模型试验 |
6.6.1 试验步骤 |
6.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h 型抗滑桩施工工艺与施工控制 |
7.1 h 型抗滑桩桩帽的制作 |
7.2 h 型抗滑桩施工工序研究 |
7.3 施工设计与作业控制要点 |
7.3.1 桩位 |
7.3.2 开孔 |
7.3.3 制作与安装钢筋笼 |
7.3.4 现浇混凝土 |
7.3.5 连系梁与剩余桩身的浇筑 |
7.3.6 检测 |
7.4 h 型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
7.4.1 基本要求 |
7.4.2 质量标准与检测 |
7.4.3 施工监控 |
7.5 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
7.5.1 石方钻爆开挖技术 |
7.5.2 地下水排除 |
7.5.3 桩井塌方处理 |
7.6 小结 |
第8章 三峡库区大坪滑坡治理工程应用研究 |
8.1 工程概况 |
8.1.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8.1.2 滑坡初步分析 |
8.2 滑坡动态监测及已施工桩检测分析 |
8.2.1 地表变形特征 |
8.2.2 空间变形特征 |
8.2.3 已施工抗滑桩变形 |
8.2.4 综合分析 |
8.3 设计原则与基本计算 |
8.3.1 设计原则 |
8.3.2 力学参数选取与推力计算 |
8.4 两工程治理方案 |
8.5 方案技术对比 |
8.5.1 设桩位置分析 |
8.5.2 桩体内力分析 |
8.6 工程经济对比 |
8.6.1 三类抗滑桩静态造价对比 |
8.6.2 滑坡治理方案工程经济对比 |
8.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群井降水在库区滑坡抗滑桩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降水井设计 |
1.1 渗透系数 |
1.2 降水场地及场地面积确定 |
1.3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
1.4 降水井数量的确定 |
2 降水井设计及施工 |
2.1 降水井布置 |
2.2 滤水填料 |
3 监测与维护 |
4 结论 |
(9)山区公路滑坡灾害的研究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山区公路边坡失稳主要类型和治理方法 |
2.1 边坡破坏原因调查分析 |
2.1.1 内在原因调查分析 |
2.1.2 外部原因调查分析 |
2.2 边坡失稳类型与主要破坏模式 |
2.2.1 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
2.2.2 土质边坡破坏模式 |
2.3 边坡失稳治理方法 |
2.3.1 边坡失稳治理依据 |
2.3.2 主要的治理措施与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3.1 极限平衡分析法 |
3.2 有限元分析法 |
3.2.1 有限元法概述 |
3.2.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 |
3.2.3 基于滑面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3.2.4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3.3 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例分析 |
4.1 工程背景 |
4.1.1 概况 |
4.1.2 场内地质条件 |
4.1.3 水文地质条件 |
4.1.4 滑坡成因分析 |
4.2 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物理力学参数 |
4.2.1 基本假设 |
4.2.2 计算分析模型 |
4.2.3 材料参数 |
4.3 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与加固计算 |
4.3.1 不同工况下塑性区分布 |
4.3.2 滑坡体水平位移 |
4.3.3 滑坡应力分析 |
4.3.4 抗滑桩受力分析 |
4.4 滑坡处置措施 |
4.4.1 坡面卸载减小下滑力 |
4.4.2 坡脚挡土墙加固措施 |
4.4.3 抗滑桩加固措施 |
4.4.4 路面修复 |
4.4.5 排水措施 |
4.5 滑坡治理施工方法 |
4.5.1 工程基本情况 |
4.5.2 施工步骤 |
4.5.3 施工方法和要求 |
4.5.4 难点问题的处理办法 |
4.6 治理效果分析 |
4.6.1 施工监测 |
4.6.2 日常巡视 |
4.6.3 监测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分析评价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陵川滑坡机理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现场病害概况 |
2.3 滑坡特点与稳定性评价 |
2.4 滑坡类型与成因 |
2.5 滑坡机理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陵川滑坡处治技术研究 |
3.1 概述 |
3.2 陵川滑坡处治技术方案比选 |
3.3 处治设计技术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测试与分析 |
4.1 概述 |
4.2 测试方案与方法 |
4.3 测试成果与分析 |
4.4 测试成果与理论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沐滩抗滑桩孔开挖降水井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某膨胀土场地滑坡应急处理技术[J]. 陈明,曹慧,许利东,彭小毅. 建筑施工, 2019(08)
- [2]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 李坚. 西部交通科技, 2019(03)
- [3]水库运行条件下马家沟滑坡—抗滑桩体系多场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D]. 张玉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4]梨园水电站大型抗滑桩施工技术[J]. 林石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4)
- [5]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施工实践[J]. 桂彬. 建材与装饰, 2016(28)
- [6]桩锚体系治理滑坡与预应力锚索的工程性状研究[D]. 刘黎.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4)
- [7]h型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王羽.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8]群井降水在库区滑坡抗滑桩施工中的应用[J]. 王克宏. 采矿技术, 2011(01)
- [9]山区公路滑坡灾害的研究与防治[D]. 胡浩. 中南大学, 2011(01)
- [10]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研究[D]. 梁勇旗. 长安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