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罗黎煜,周立松,王梦良,张陈永,刘波[1](2022)在《石灰石改性硫磺材料深度脱氮除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氮、磷浓度进一步降低,制备出了一种石灰石改性硫磺材料,通过批次实验和生物滤池实验探究其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硫磺/石灰石体积比为3∶1的改性材料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发泡可以提高改性材料脱氮除磷性能,改性材料对HRT有较好的适应性。当HRT=1 h,进水NO3-N、PO43--P分别为20、1 mg/L时,生物滤池NO3-N、PO43--P去除率分别高于89%、65%。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生物滤池中硫自养反硝化菌丰度大于79%。
杨龙斌[2](2021)在《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南方地区污水厂碳源总量偏低的情况下,采用全流程生物系统改造的方式对总氮和总磷削减的空间有限,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氮磷排放指标。城镇污水的提标改造需要研究更先进的处理工艺,以对氮磷进行深度治理。本课题针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提升脱氮除磷的空间有限,现有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处理方法缺乏将脱氮、去除SS和除磷融于一体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的新工艺。通过实验获得了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的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滤池的脱氮除磷机理,并研究了滤池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与丰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开展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的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试验所在地位于福州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设计规模为120 m3/d,试验原水为该厂的二级生物处理出水,试验水质指标为:COD为12~23 mg/L,TN为7.8~15.5mg/L,NO3--N为6.6~12.5 mg/L,NH4+-N为0.5~2.1 mg/L,TP为0.19~0.44 mg/L,PO43--P为0.14~0.38 mg/L,SS为14~23 mg/L。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新型生物膜滤池采用优化接种挂膜法启动,依据出水水质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进行判断,历经15 d后滤池启动成功,启动后TN去除率>80%,COD去除率>70%,NO3--N去除率>90%,TP去除率约为19~21%。(2)适宜的C/N有利于生物膜滤池进行反硝化反应,当C/N为5.34时TN去除率达到81.8%,COD去除率达到75.1%,NO3--N去除率为92.4%。HRT为1.06 h时,生物膜滤池TN去除率最高,达到79~81%。HRT的改变对COD去除率和DO的变化影响较小。(3)生物膜滤池在无外加絮凝剂时对于磷的去除效能有限,对于TP去除率仅为19~21%,通过投加PAC进行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当PAC投加量为5 mg/L时,TP去除率为76.0%,PO43--P去除率为86.7%。PAC的投加对反硝化和除碳没有明显影响。(4)滤池高效反硝化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力负荷为4.13 m3/(m2·h),高水力负荷没有明显降低滤池除磷效能,说明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适宜在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进行除磷。(5)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采用气冲-气水联合反冲-水冲的联合反冲洗模式,反冲洗周期为7 d。水洗强度为5~10 L/(s m2)、气洗强度为10~15 L/(s m2)。气冲洗、气水联合冲洗和水冲洗时间分别为2~4 min、4~6 min、5~8 min,反冲洗总时长约为15 min。反冲洗后40 min内可恢复至稳定期的处理效果。(6)在冬期水温约为9~13℃的情况下,NO3--N去除率能稳定达到80%以上,出水中TP浓度仍能降至0.15 mg/L以下。在保证NO3--N和COD去除效果的基础上,打开滤池中部曝气设备,调整HRT和气水比,可提高NH4+-N去除率。在HRT为1.4 h,气水比为8的阶段曝气情况下,此时NH4+-N去除率为40~45%,NO3--N去除率为70~76%,TN去除率为57~62%。(7)推导建立了生物膜滤池的堵塞动力学模型为(?),表明滤池的水头损失与滤池的滤速和运行时间密切相关。(8)研究对比了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与污水厂现有的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联用工艺,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于现有工艺,吨水处理成本比联用工艺低0.039元/m3。对两种工艺的出水进行综合污染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处理后的出水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更低。(9)对生产性规模的试验装置进行经济性评估表明,单位污水建设成本约为2353元/(m3/d),包括吨水电耗、药剂费在内的吨水处理费用约为0.207元/m3。(10)对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启动后的微生物在门水平以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作为优势反硝化菌属;反冲洗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丰度影响不明显,但会造成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外加PAC会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但对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基本不造成影响,丰度较高的几个脱氮菌属下降不明显,反硝化菌属相对丰度仍能达到48.76%。
司韦[3](2021)在《给水污泥基陶粒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特别是部分敏感地区,规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低于10 mg/L和0.3 mg/L,这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给水处理厂面临给水污泥产量大、处置难的问题。将给水污泥作为原料,制备污水深度处理陶粒,旨在挖掘给水污泥残余重金属的絮凝除磷作用和生物反硝化功能,同步实现深度脱氮除磷,可突破部分污水处理厂受限于改造面积的技术瓶颈。所以,本研究利用给水污泥进行陶粒制备,研究给水污泥基陶粒去除PO43--P与NO3--N的效果。将给水污泥基陶粒作为主要填料应用于反硝化生物滤池中,研究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与滤池内微生物群落分布。并得到以下结论:(1)为了研究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43--P与NO3--N的去除效果,确定制备工艺为高岭土投加量为15%、烧结温度为1150℃及烧结时间为10 min。优化了给水污泥基陶粒投加量。研究了吸附温度对给水污泥基陶粒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对PO43--P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提升,对NO3--N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对给水污泥基陶粒吸附性能进行了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陶粒对PO43--P与NO3--N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与Langmuir等温模型。(2)为了研究给水污泥基陶粒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脱氮除磷效能,优化了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 h时,总氮(TN)去除率为93.8%,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59.0%,总磷(TP)去除率为3.4%;进水碳氮比(C/N)为2:1时,TN去除率为79.9%,COD去除率为67.0%;反冲方式为气洗、水洗联用,反冲洗参数为:气冲强度约为7~9 L/(m2·s),水冲强度为3.23 L/(m2·s),先后进行10 min气洗与5 min水洗。(3)为了研究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强化除磷效果,进行了铁盐强化除磷实验。确定了投加Fe3+浓度为0.56 mg/L,出水TP浓度约为0.30 mg/L,并且不影响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脱氮、降解COD效能。为了研究反硝化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种类及群落变化状况,利用了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滤池内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稳定。在门水平中,变形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中,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是优势菌群,其中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红细菌属(Rhodobacteraceae)等是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的菌群;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嗜甲基菌科(Methylophilaceae)等是反硝化生物滤池COD降解的菌群。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与Bosea属是能够产生铁载体的微生物,利用反硝化生物滤池中投加的Fe3+以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
范梓昀[4](2021)在《组装式一体化同步脱氮除磷生物滤池装置研发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全国各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效果提出了较高要求,迫切需要适用于农村污水的高效率、易维护、运行成本低、氮磷稳定达标的处理技术。本论文通过构建高效脱氮除磷组合填料,研发了耐水量水质冲击负荷、便于安装维护的组装式一体化同步脱氮除磷生物滤池,用于分散式农村污水的达标处理。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强化除磷填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可知海绵铁和加气混凝土砌块除磷均主要为化学吸附,理论磷吸附量分别为2.139 mg/g和1.849 mg/g,即两种材料均有较好的强化除磷性能,考虑节约成本与资源回用,除磷填料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废料。(2)优化生物滤池最佳运行参数。通过系统的水力负荷、曝气速率和污染负荷3个单因子实验,得出单因子的扰动对总磷(TP)去除率影响较小,而对氨氮(NH3-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影响较显着。通过响应曲面法量化3个变量对系统去除率的影响,得出最佳运行参数:水力负荷为1.92 m3/m2/d、无曝气、浓度负荷为2.01倍二级标准。(3)验证系统运行效果与稳定性。运行预测的最佳运行参数,出水的NH3-N、TN、COD和TP均达到一级A标准。在抗水力负荷冲击试验中,NH3-N、TN、COD、TP去除率的平均变化率为-5.32%、-6.31%、-6.52%、-0.53%;在抗污染负荷冲击试验中,NH3-N、TN、COD、TP去除率的平均变化率为-3.74%、-5.24%、-4.91%、-0.32%;证明了系统有较好的耐水量和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4)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通过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好氧单元<反硝化单元,沸石<复合介质土壤;在Top30优势菌属中,具有去除COD功能的菌属占比为30%,主要分布于好氧层沸石(41.28%)和反硝化层沸石(39.93%);具有去除NH3-N功能的菌属占比为26%,主要分布在好氧层沸石(33.36%)和反硝化层沸石(43.11%);具有去除硝氮功能的菌属占比为28%,主要分布于复合介质土壤(55.95%);由网络图分析得,好氧层沸石菌群的关键物种是Nitrospira(硝化螺菌)、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伯克氏菌属),反硝化层沸石菌群的关键物种是Nitrococcus(硝化球菌属)、Sinomonas(中国单胞菌属),反硝化层复合介质土壤菌群的关键物种是Zobellella(卓贝儿氏菌属),以上关键物种在菌群中起到核心作用。(5)分析示范工程运行效果与成本。实际工程应用中增加一体化生物滤池后,COD、NH3-N、TN和TP去除率的平均提高率为27.08%、46.45%、48.08%和55.17%,终端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工程吨水投资成本为0.52万元/t,吨水运行成本为0.35元/t,即该工艺投资运行成本较低,适合农村污水工程应用和现有工程提标改造。
曹锋锋[5](2021)在《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效能评价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推进,致使农村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加之,农村生活污水由于污染源分散、管网建设不足、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征,导致农村污水处理率不足。因此,农村生活污水的防治刻不容缓,推广适合农村的分散式污水治理技术已十分迫切。基于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易于维护管理、能耗低等优点,能够完美契合农村污水自身的弊端,可作为其首选处理工艺。然而,在推流式的BAF反应器内沿水流方向NH4+-N转化为NO3--N后,随之而来的富氧和有机物匮乏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进行,致使TN的去除效率较低,脱氮效果不佳。而现有研究主要通过调控回流比和曝气方式等单因素或者构建两级滤池优化BAF脱氮;前者忽略了不同的操作条件产生的交叉影响,后者增加基建和运行维护成本。因此,识别单级BAF强化脱氮的关键控制性参数,掌握反应器运行的优化调控策略及其脱氮机理,是BAF应用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COD/N≈3.44的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填料对氮/磷的吸附解析机理;系统脱氮效能与单因素之间的关系;响应面法对系统脱氮的优化研究;沿程DO、各主要水质的变化规律;沿填料层高度的生物数量、生物活性和硝化反硝化速率研究;并对优化前后两套系统沿程微生物种群特性进行比对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陶粒对氮/磷的吸附分别属于扩散机制的动力学和化学吸附机制控制;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对氮的最大吸附量Qmax=373.59 mg/kg,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700.17 mg/kg;陶粒对氮的解吸率均大于磷的解吸率;陶粒对氮的动态吸附过程更快达到平衡。(2)控制变量法得到HRT=6 h、R=100%和曝停比为1:1时系统脱氮效果最优。利用RSM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实验条件HRT=7h,R=104%,曝停比为1.06:1;COD、TN、NH4+-N的去除率预测值依次为87.99%、87.28%、75.50%;实验证实了预测值的可靠性和参数调控的可行性。至此系统经优化之后,TN的平均去除率提升了 41.08%。(3)系统在曝气和停曝阶段沿程DO浓度均呈山谷型分布,在30~70 cm区段DO出现了厌/缺氧环境。沿程NO2--N浓度基本没有浮动,并未发生明显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NO3--N浓度逐步积累至出水的10.61 mg/L,远不足NH4+-N的削减量,推测系统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脱氮。(4)重量法和磷脂法均显示在进水端生物数量最大分别为9.19 mg/g填料、112.16 mol/g填料。底部1#取样点位的氧消耗速率明显优于其它取样点,此处TTC-脱氢酶活性也最大。在滤池深度50 cm的OUR速率低但脱氢酶活性高,表明低DO区主要进行反硝化脱氮。底部的硝化速率为46.3 mg/(kg·h)是整个填料区制高点;沿程反硝化速率在50 cm 处速率最高为 31.08 mg/(kg·h)。(5)A、B系统的OUT数量差异不大且沿程群体的差异性较小,但不同系统之间差异性很大;A系统要优于B系统且丰度更高;A系统在30~50 cm门水平上涉及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有更高的丰度,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14.4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32.05%);在属水平上也存在较明显的反硝化功能菌属,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3.11%)、Hydrogenophaga(2.43%)。表明内回流耦合间歇曝气的 BAF 系统通过在30~50 cm区段强化反硝化过程助于脱氮效能优化。
卫明明[6](2021)在《沸石/富铁填料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主要通过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去除水中污染物,是一种兼具固液分离和生物降解作用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但在实际运行中受进水水质波动等因素影响存在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外对BAF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侧重于其脱氮除磷效能的提升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方面,但有关BAF对氮、磷等污染物去除机理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本试验采用沸石作为BAF主体填料,通过混杂富铁填料形成复合填料体系并优化两种填料的组合配比,使其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生物膜对沸石除氨能力的生物再生作用并对再生条件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针对沸石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控制反应器中铁离子含量影响化学除磷效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探究沸石和富铁填料组合配比对BAF去除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考察了采用沸石和富铁填料体积比分别为20:1、15:1、10:1、5:1的试验组反应器和仅采用沸石的对照组反应器在稳定运行期内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 m3/(m2·h)、气水比为10:1的条件下,体积比为5:1的试验组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其对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组反应器分别增加了11.10%和24.71%;各试验组反应器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对照组反应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幅度随富铁填料所占体积比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在沸石曝气生物滤池中混杂一定比例的富铁填料会促进BAF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各试验组反应器和对照组反应器对COD、NH4+-N以及SS均有非常好的去除效果,且各试验组反应器较对照组反应器的提升效果不大。为探究进水氨氮浓度变化、有无生物膜作用、离子交换作用以及投加金属阳离子这4个因素对BAF内沸石生物再生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物料平衡计算和能谱分析(EDS)分别考察各组反应器中氮污染物浓度和沸石中氮元素含量,并深入分析再生条件和再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 m3/(m2·h)、气水比为10:1的条件下,采用挂膜沸石的反应器A在进水NH4+-N浓度由50 mg/L降为20 mg/L至稳定运行这段时间内,沸石会发生生物再生并释放5567.08 mg氮,填料层上部、中部、下部对应位置的沸石均发生了生物再生作用,N元素重量百分比分别由0.87%、0.69%、0.56%降至0.63%、0.38%和0.16%;采用没有生物膜的脱膜沸石的反应器B以及采用对NH4+-N没有特殊离子交换作用的挂膜砾石的反应器C在进水NH4+-N浓度由50 mg/L降为20 mg/L至稳定运行这段时间分别释放了1130.40 mg氮和805.99 mg氮,均远远少于反应器A中挂膜沸石释放的5567.08 mg氮,说明脱膜沸石仅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解吸少量NH4+-N与进水中NH4+-N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挂膜砾石也不会像挂膜沸石一样发生生物再生作用而大量释放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的NH4+-N,故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和沸石对NH4+-N的特殊选择性离子交换作用是沸石生物再生的必要条件;采用挂膜沸石填料的反应器A在进水投加NaCl浓度为200 mg/L直到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一共释放了1666.93 mg氮,说明投加一定浓度的Na+会促进沸石解吸NH4+,解吸下来的NH4+-N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和NO2--N,使沸石发生生物再生并恢复了部分对NH4+-N的离子交换吸附容量。为探究沸石能否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控制反应器中铁离子含量影响化学除磷效果,通过对比试验考察了采用吸附铁离子沸石的试验组反应器和采用天然沸石的对照组反应器分别对水中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深入分析其中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 m3/(m2·h)、气水比为10:1、进水TFe浓度为3~5 mg/L的条件下,BAF中天然沸石在36天的运行期内对TFe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Fe平均浓度为0.58 mg/L,平均去除率高达84.98%;因此在沸石与富铁填料混杂形成的复合填料体系中,天然沸石会吸附贮存多余的Fe3+,达到控制BAF出水TFe的效果;将进水TP浓度控制在4 mg/L左右,试验组反应器中沸石吸附的Fe3+不断解析出来用于化学除磷,随着沸石中的Fe3+解吸速率放缓导致水中TFe浓度不断下降,反应器的化学除磷效果也持续下降;根据物料平衡分析,反应器中沸石填料在共计12天的运行期内通过其离子交换作用解吸Fe3+去除了110.31mg磷,说明沸石填料不仅可以在TFe浓度较高时经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一定量的Fe3+,而且会在有化学除磷的需要时继续通过离子交换作用释放一部分Fe3+去除废水中的磷污染物。
侯奇秀[7](2020)在《低污染水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水污染是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污染源既有高污染的废水,也有面源污水、水产养殖废水等低污染的污水。已经受到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也符合低污染水的特征。在水污染治理中,低污染水由于水量大,对天然水体的影响大,因此低污染水的治理日益受到重视,但针对高污染废水的处理技术对低污染水处理适应性不强,而当前广泛使用的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则占地大、稳定性较低。本文针对小型低污染水处理需求,为建立稳定高效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开展了微生物负载填料及其应用工艺研究,本课题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研发了适用于低污染水微生物处理的营养填料。经过碳源筛选、营养配方筛选、填料结构筛选等过程,研发出一种营养填料。采用乙酸钠作为微生物碳源,磷酸二氢钾作为微生物磷源,碳磷比为32。经测试,营养填料的碳磷静态释放效率分别为0.58 mg/(L.h)和4.54 μg/(L.h);稳定状态下氨化和反硝化挂膜生物量分别为10.98 mg/g和7.06mg/g,分别比陶粒填料提高了 110.7%和175.8%;在静态处理实验中的氨化速率可以达到4.527×10-6mol/h,反硝化(脱氮)速率可达2.45×10-6 mol/h,分别比陶粒填料提高了 1 89.7%和181.7%。(2)通过模拟实验优化了微生物处理技术工艺参数。在6 h的动态运行过程中,营养填料组的氨化速率、硝化速率、反硝化(脱氮)速率分别达到了 3.36×10-6mol/h、3.68×10-6 mol/h 和1.98×10-6 mol/h,分别比陶粒填料高 98.8%、50.2%和 127.6%。对总氮、总磷、有机物和总悬浮物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 56.8%、65.5%、61.7%和67.3%,分别比陶粒填料高64.6%、37.9%、35.0%和56.9%。(3)研究了营养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特征。通过对生物膜DNA样品的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发现营养填料负载的生物膜在属水平上的优势类群主要为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互营菌科(Smithella)、鬃毛甲烷菌属(Methanosaeta)、腐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等;陶粒填料生物膜中最主要的优势种属(在各样品中占比大于5%)包括浮游球衣菌属(Sphaerotilus)、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动胶菌属(Zoogloe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噬菌弧菌属(Bacteriovorax)等。营养填料生物膜的生物量、物种数、生物多样性以及脱氮功能菌数量均显着高于陶粒填料。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低污染水微生物处理的研究结果,为建立高效稳定的低污染水原位生物处理技术提供了基础。
李莹莹[8](2020)在《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效能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市政污水处理厂尾水是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但因其营养盐水平相对较高,易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本研究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外排水硝态氮含量高,碳氮比低等问题,建立了基于硫自养反硝化生物脱氮过程的生物滤池反应系统,开展了现场中试运行实验,系统评价了低温条件下系统的运行效能,探讨了反应体系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脱氮功能基因的拷贝丰度与脱氮效果的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构建了硫磺:沸石:石灰石:火山岩体积比为3:3:1:1小试和现场中试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高径比1.5:1,填料1200 mm,有效容积1100 L)。小试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NO3--N为15-45 mg/L,20℃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3 h的条件下,NO3--N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但曝气强度影响脱氮效果,当气水比为1:1条件下,NO3--N去除率相对于不曝气时的93.72%降至45.42%。此外,研究发现外加有机碳源对硫自养体系运行效能有显着影响,在甲醇投加量分别为12、24、36 mg/L的条件下,体系NO3--N去除率分别为85.66%、95.96%和98.64%,异养脱氮比例由10.6%升至31.5%,说明了自养和异养反硝化脱氮的协同作用,提高碳源投加量有效提高反硝化作用。提出了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系统低温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的工艺参数。现场中试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在19.2-16.9℃,HRT 3 h时,T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70.55%和74.16%;当在14.5-10.5℃,HRT 6 h时,TN和NO3--N去除率为53.7%和52.4%;在6.7-9.8℃,HRT 9 h条件下,TN和NO3--N去除率为81.08%和85.29%。根据SO42-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差异对比,计算出不同条件下自养反硝化脱氮过程对NO3--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78.4%、83.7%和67.3%,表明异养和自养反硝化脱氮过程同步发生且具有协同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条件下硫自养反硝化脱氮体系中微生物菌群的协同作用和功能基因表达。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主要菌门,Thiobacillus和Ferritrophicum为典型功能菌属。此外,Thiobacillus是硫自养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功能菌群,其丰度随反应器高度从下到上先降低后升高;而Ferritrophicum是此系统中促进自养反硝化作用的重要功能菌,其丰度沿程逐步升高;功能基因nir S和nos Z在反硝化过程中具有更明显的响应和拷贝丰度。
吴大冰[9](2020)在《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产泥量低、能耗低、工艺简单,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染物处理效果有限,需要与好氧处理单元配套使用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厌氧氨氧化是一种清洁的低能耗脱氮工艺,不需要曝气和有机碳源,但在运行过程中受有机物浓度影响较大。因此,可将厌氧生物滤池作为预处理,结合微曝气生物滤池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形成组合工艺。本试验研究组合工艺中的厌氧部分,在厌氧生物滤池内填装富铁填料或锰砂和陶粒的复合填料体系,研究其对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效能的影响;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作为深度处理,以聚氨酯多孔材料作为主要微生物载体,研究其挂膜启动过程,并分析有机物浓度和锰离子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最后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厌氧生物滤池采用富铁填料和陶粒体积比为1:6的复合填料体系挂膜效果较好,挂膜启动耗时45天,挂膜启动完成时的COD去除率在55%左右。在稳定运行期间,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体积比为1:6的反应器对COD、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55.99%、2.26%、3.39%、24.17%和89.06%,与无富铁填料的对照组相比,COD和TP的去除率提高了3.78%和10.13%;富铁填料使厌氧生物滤池出水的可生化性和p H值也有所提高;从铁细菌测定结果来看,富铁填料使厌氧生物滤池内铁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水力负荷为0.1 m3/(m2·h)的厌氧生物滤池对COD、NH4+-N、TN、TP、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49.46%、0.51%、1.18%、21.45%、85.42%和57.78%,其中对COD、TP、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比水力负荷为0.3 m3/(m2·h)的厌氧生物滤池提高了18.21%、5.38%、9.43%和23.00%。厌氧生物滤池采用锰砂和陶粒体积比为1:6的复合填料体系挂膜效果较好,挂膜启动耗时35天,挂膜启动完成时的COD去除率在60%左右。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对COD、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62.81%、1.65%、2.16%、10.85%和86.23%,与无锰砂的对照组相比,COD的去除率提高了8.73%,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无明显差异;在锰砂的影响下,试验组的出水可生化性高于对照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启动耗时120d,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50%、99.12%和81.39%。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历经外加有机物浓度为0、30.31、60.64和90.18 mg/L四个阶段,其中有机物浓度为60.64 mg/L时脱氮效果最佳,反应器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99.93%和95.13%,与不加有机物时相比,TN去除率和进出水pH差值分别提高了11.03%和0.22;COD浓度为90.18 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受到抑制。反应器在外加有机物浓度为76.32 mg/L,Mn2+投加浓度为3.0 mg/L时,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57%、95.68%和88.00%,与Mn2+投加浓度为0 mg/L时相比分别提高了8.84%、6.61%和7.26%;并且Mn2+投加浓度为3.0 mg/L时反应器对NO2--N的去除量与NH4+-N的去除量的比值为1.34,更接近理论值1.3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绿曲挠菌门、浮霉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各样本在门水平下的优势菌群。在60 mg/L的有机物影响下,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分别上升了8.32%和5.77%,绿曲挠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了10.61%和4.84%;从反应器底部到聚氨酯多孔载体(距离反应器底部16cm),浮霉菌门、绿曲挠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分别提高了2.37%、0.59%和2.84%,变形菌门和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了4.64%和0.65%;各样本均检测出属于厌氧氨氧化菌的两个属,分别是Candidatus Brocaia属和Candidatus Jettenia属;在60 mg/L的较低浓度有机物的影响下,Candidatus Brocadia属的丰度提高了8.20%,Denitratisoma属、陶厄氏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和Polyangium菌属等一些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属的丰度有所提高,且在反应器底部处的丰度高于聚氨酯载体底部处的丰度。
王悦[10](2020)在《A/O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元素含量的超标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有效减轻水体污染状况,需从源头出发,对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保证污水厂出水水质达标,经前期研究发现,我国市政污水具有低碳高氮的水质特征,这造成了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脱氮效果较差,难以达到总氮的排放标准,因此开发简便易行,高效的市政二级出水深度脱氮工艺迫在眉睫。而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能高、启动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且易与厌氧氨氧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新兴的脱氮技术相结合,有后续的拓展空间,十分契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故本试验以缺氧/好氧(A/O)生物滤池为基础,将A/O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作为研究重点,为污水厂提升脱氮效能提供理论借鉴价值。试验首先进行了A/O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共历时34d,其中,好氧柱挂膜成功用时19d,此时滤池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4.53%、96.11%和25.03%。而缺氧柱至31d时完成挂膜,此时滤池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9.01%、97.05%和42.85%左右。系统启动成功后,对反应器在稳定运行阶段的各项污染物指标进行了考察,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浓度分别为16.49 mg/L、0.0012 mg/L和5.02 mg/L,均低于一级A污水排放标准,且出水中各污染物含量与挂膜完成后试验数据偏差较小。其次,A/O生物滤池挂膜成功后,对运行中的影响因素(碳氮比(C/N)、回流比、溶解氧)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增加进水中的C/N比,出水中COD和总氮的去除率逐渐上升,主要是由于进水碳源含量的提升,有助于在缺氧生物滤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且出水中COD的含量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当C/N大于4:1后,继续增加碳源投加量,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甚微。进水回流比的增加,系统对污染物的处理效能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一方面,随回流量的增大,进水中的底物浓度得到了稀释,增加了微生物摄取底物的难度,反应速率下降,另一方面,水力负荷的增强,对滤料表面的生物膜造成了冲击,导致了部分生物膜的脱落,也对生化反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溶解氧含量的增加,提升了缺氧柱中氨氮的去除率,但其他的污染物的去除率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的出水回流至缺氧柱进水端,导致进水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不断上升,促进了缺氧柱中的硝化作用,并对反硝化作用产生了抑制。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缺氧柱中出现了氨氮和硝态氮的同步去除,表明A/O生物滤池中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在碳氮比为4:1,回流比为100%,好氧柱中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 mg/L,此时A/O生物滤池脱氮效能最佳,A/O生物滤池出水中的COD、氨氮、总氮浓度分别为12.16 mg/L、0.025 mg/L、4.08 mg/L,远高于一级A污水排放标准。为深度探究A/O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理,在最佳工况条件下,采用monod方程对缺氧柱构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反应动力学方程,根据沿滤柱高度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求得对应的常数R、Z值,并通过拟合分析得出KNO3的值为3.79,远高于正常反硝化过程中的半饱和常数,这主要是由于在滤柱内部,生物膜导致底物传质至缺氧区的过程受到阻碍,故真正能参与反硝化反应的NO3--N浓度低于检测出的数值,当硝态氮含量相同时,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反应速率低于正常的反硝化过程,表现为KNO3值较大。
二、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石灰石改性硫磺材料深度脱氮除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的制备 |
1.2 生物滤池规格 |
1.3 进水水质与实验仪器 |
1.4 实验设计 |
1.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改性材料最佳硫磺/石灰石体积比的确定 |
2.2 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性能 |
2.3 生物滤池填料表面微生物分析 |
2.3.1 微生物物种多样性 |
2.3.2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3 结论 |
(2)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环境现状 |
1.1.2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2 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生物脱氮机理 |
1.2.2 常用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脱氮新技术 |
1.3 污水深度除磷研究现状 |
1.3.1 现有除磷技术 |
1.3.2 组合工艺除磷技术 |
1.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
1.4.1 物化深度处理 |
1.4.2 生物深度处理 |
1.5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研究的可行性 |
1.5.1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
1.5.2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中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可行性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1.1 试验所用装置 |
2.1.2 试验工艺流程 |
2.2 试验水质及分析方法 |
2.2.1 试验用水来源与水质 |
2.2.2 常规分析方法 |
2.3 微生物群落检测方法 |
2.3.1 微生物镜检测试方法 |
2.3.2 扫描电镜测试方法 |
2.3.3 生物扫描电镜测试方法 |
2.3.4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方法 |
2.4 滤池滤料与外加剂选择 |
2.4.1 滤料选择 |
2.4.2 外加碳源选择 |
2.4.3 外加絮凝剂选择 |
第三章 生物膜滤池的启动研究 |
3.1 滤池启动方式的选择 |
3.1.1 启动方式的确定 |
3.1.2 生物膜滤池的启动 |
3.2 启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变化 |
3.2.1 启动期间TN浓度变化 |
3.2.2 启动期间COD浓度变化 |
3.2.3 启动期间NO_3~--N浓度变化 |
3.2.4 启动期间TP浓度变化 |
3.3 启动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3.3.1 微生物镜检分析 |
3.3.2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 |
3.3.3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
4.1 进水C/N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4.1.1 进水C/N对TN去除的影响 |
4.1.2 进水C/N对COD去除的影响 |
4.1.3 进水C/N对 NO_3~-N去除的影响 |
4.1.4 进水C/N对p H变化的影响 |
4.2 HRT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4.2.1 HRT对TN去除的影响 |
4.2.2 HRT对 COD去除的影响 |
4.2.3 HRT对 NO_3~-N去除的影响 |
4.2.4 HRT对p H变化的影响 |
4.3 微絮凝对生物膜滤池系统的影响 |
4.3.1 微絮凝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4.3.2 微絮凝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4.3.3 微絮凝对除碳效果的影响 |
4.3.4 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生化协同除磷分析 |
4.3.5 微絮凝对生物膜滤池中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运行工况研究 |
5.1 水力负荷对滤池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
5.1.1 对TN和 NO_3~-N的去除效果影响 |
5.1.2 对TP和 PO_4~(3-)-P的去除效果影响 |
5.1.3 对反冲洗周期的影响 |
5.2 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的反冲洗 |
5.2.1 反冲洗方式与机理研究 |
5.2.2 反冲洗的条件与周期 |
5.2.3 反冲洗强度与时间 |
5.2.4 反冲洗后滤池处理效果研究 |
5.2.5 反冲洗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 |
5.3 冬期条件下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分析 |
5.3.1 冬期与夏期进水水质对比 |
5.3.2 冬期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果 |
5.4 阶段曝气方式下的脱氮效果 |
5.4.1 HRT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5.4.2 气水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堵塞模型与经济性分析 |
6.1 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堵塞模型 |
6.1.1 基本假设 |
6.1.2 滤池堵塞模型的建立 |
6.2 经济性分析 |
6.2.1 工艺造价 |
6.2.2 运行成本 |
6.3 与现有工艺对污水厂尾水处理的对比研究 |
6.3.1 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 |
6.3.2 工艺运行参数对比 |
6.3.3 综合污染指数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给水污泥基陶粒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2 深度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
1.2.1 反硝化生物滤池 |
1.2.2 人工湿地 |
1.2.3 生物接触氧化 |
1.3 深度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
1.3.1 前置化学除磷工艺 |
1.3.2 同步化学除磷工艺 |
1.3.3 后置化学除磷工艺 |
1.4 同步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
1.4.1 菌藻共生工艺 |
1.4.2 絮凝沉淀-滤池工艺 |
1.5 给水污泥资源化利用 |
1.5.1 给水污泥回用 |
1.5.2 铁、铝等无机盐回收 |
1.5.3 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吸附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给水污泥和接种污泥 |
2.1.2 模拟废水 |
2.1.3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 给水污泥基陶粒制备条件研究 |
2.2.1 给水污泥基陶粒的制备流程 |
2.2.2 给水污泥基陶粒制备条件的优化 |
2.3 表征方法 |
2.3.1 给水污泥基陶粒物理检测方法 |
2.3.2 给水污泥基陶粒表征方法 |
2.4 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_4~(3-)-P与 NO_3~--N的吸附效能 |
2.4.1 给水污泥基陶粒吸附条件的优化 |
2.4.2 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_4~(3-)-P与 NO_3~--N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2.4.3 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_4~(3-)-P与 NO_3~--N的吸附等温线 |
2.5 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构建 |
2.6 反硝化生物滤池工况参数优化 |
2.6.1 给水污泥基陶粒接种生物膜 |
2.6.2 反硝化生物滤池参数优化 |
2.7 铁盐强化反硝化生物滤池除磷及生物特性研究 |
2.8 水质检测方法 |
2.9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 |
第三章 给水污泥基陶粒的制备及氮磷吸附性能研究 |
3.1 制备条件对给水污泥基陶粒性能的影响 |
3.1.1 高岭土投加量 |
3.1.2 烧结温度 |
3.1.3 烧结时间 |
3.2 表征结果分析 |
3.2.1 给水污泥基陶粒形貌特征 |
3.2.2 给水污泥基陶粒物理指标 |
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2.4 扫描电镜(SEM) |
3.2.5 X射线衍射(XRD) |
3.3 反应条件对给水污泥基陶粒性能的影响 |
3.3.1 给水污泥基陶粒投加量对NO_3~--N与 PO_4~(3-)-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吸附温度对NO_3~--N与 PO_4~(3-)-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 吸附动力学 |
3.5 吸附等温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参数的优化 |
4.1 HRT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影响 |
4.1.1 反硝化生物滤池TN去除效果 |
4.1.2 反硝化生物滤池COD去除效果 |
4.1.3 反硝化生物滤池TP去除效果 |
4.2 C/N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
4.2.1 C/N对反硝化生物滤池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2 C/N对反硝化生物滤池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反冲洗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
4.3.1 气冲时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
4.3.2 水冲时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盐强化反硝化生物滤池除磷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
5.1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除磷效能影响 |
5.2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
5.2.1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5.2.2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COD效能的影响 |
5.4 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生物分布的群落结构高通量分析 |
5.4.1 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
5.4.2 铁盐强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组装式一体化同步脱氮除磷生物滤池装置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村污水现状 |
1.1.2 农村污水常用处理工艺 |
1.2 生物滤池研究进展 |
1.2.1 滤池结构与工艺优化 |
1.2.2 功能填料选择 |
1.2.3 运行参数影响情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除磷填料比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吸附模型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动力学实验 |
2.3.2 等温吸附实验 |
2.3.3 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滤池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用水 |
3.2.2 滤池结构与工艺 |
3.2.3 采样测试项目及方法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力负荷对生物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
3.3.2 .曝气速率对生物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
3.3.3 .污染负荷对生物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
3.3.4 响应曲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最佳条件下运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滤池结构与工艺 |
4.2.2 试验用水 |
4.2.3 采样测试项目及方法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系统最佳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结果 |
4.3.2 系统抗水力冲击负荷试验 |
4.3.3 系统抗污染负荷冲击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滤池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5.3.2 群落组成与功能分析 |
5.3.3 微生物群落共发生网络(Network)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效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滤池结构与工艺 |
6.2.2 采样测试项目及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效能评价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概况 |
1.1.1 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 |
1.1.2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
1.1.3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形式 |
1.2 曝气生物滤池研究概况 |
1.2.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简介 |
1.2.2 曝气生物滤池作用机理 |
1.2.3 曝气生物滤池种类及特点 |
1.3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研究 |
1.3.1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机理 |
1.3.2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影响因素 |
1.3.3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
2.2 实验设计 |
2.2.1 实验设计依据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3 实验材料 |
2.3.1 陶粒的理化性能 |
2.3.2 实验原水水质 |
2.4 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1 常规指标测定 |
2.4.2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
2.4.3 填料理化性质检测 |
2.4.4 填料生物膜数量测定 |
2.4.5 填料生物膜活性测定 |
2.4.6 硝化和反硝化速率测定 |
2.4.7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 仪器与型号 |
2.6 本章小结 |
3 陶粒吸附实验和系统挂膜启动 |
3.1 陶粒对氮/磷的吸附解析特性研究 |
3.1.1 动力学吸附实验设计 |
3.1.2 等温吸附实验设计 |
3.1.3 等温解析实验设计 |
3.1.4 动态吸附实验设计 |
3.2 实验数据处理 |
3.2.1 吸附容量计算 |
3.2.2 动力学吸附模型 |
3.2.3 等温吸附模型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动力学吸附 |
3.3.2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等温吸附 |
3.3.3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解析实验 |
3.3.4 陶粒对氨氮和磷的动态吸附 |
3.4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 |
3.4.1 实验装置的调试 |
3.4.2 系统启动方式 |
3.4.3 启动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效能研究 |
4.1 单因素对BAF脱氮的影响 |
4.1.1 水力停留时间对BAF脱氮的影响 |
4.1.2 回流比对BAF脱氮的影响 |
4.1.3 曝停比对BAF脱氮的影响 |
4.2 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
4.2.1 BBD实验设计 |
4.2.2 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
4.2.3 响应面分析 |
4.3 中试实验验证 |
4.4 系统脱氮性能对比分析 |
4.5 沿程DO变化规律 |
4.6 沿程水质变化规律 |
4.7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机理分析 |
5.1 沿程生物量变化规律 |
5.2 沿程生物活性变化规律 |
5.3 沿程硝化反硝化速率 |
5.4 沿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1 稀释性曲线图 |
5.4.2 微生物OUT聚类及相关分析 |
5.4.3 微生物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5.4.4 微生物菌群PCoA分析 |
5.4.5 微生物菌落结构分析 |
5.5 系统脱氮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沸石/富铁填料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水环境现状及水污染治理概况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我国水环境现状 |
1.1.3 水污染治理以及污水深度处理概况 |
1.2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概述 |
1.2.1 曝气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
1.2.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1.2.3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研究现状 |
1.3 沸石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 |
1.3.1 沸石及其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 |
1.3.2 沸石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研究及应用 |
1.3.3 沸石填料氨吸附能力的再生 |
1.4 富铁填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富铁填料的特性 |
1.4.2 富铁填料的应用 |
2 试验概况 |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2.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2 课题研究内容 |
2.1.3 研究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2.2.2 试验工艺流程 |
2.2.3 试验装置 |
2.2.4 填料选择 |
2.3 试验分析指标与方法 |
2.3.1 水质分析指标及方法 |
2.3.2 水质校准曲线 |
2.3.3 沸石中元素含量变化分析 |
3 富铁填料混杂对沸石BAF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3.1 不同沸石和富铁填料配比对BAF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1 不同填料配比对BAF反应器的COD去除效果影响 |
3.1.2 不同填料配比对BAF反应器的NH_4~+-N去除效果影响 |
3.1.3 不同填料配比对BAF反应器中的NO_3~--N/NO_2~--N浓度的影响 |
3.1.4 不同填料配比对BAF反应器的TN去除效果影响 |
3.1.5 不同填料配比对BAF反应器的TP去除效果影响 |
3.1.6 不同填料配比对BAF反应器的SS去除效果影响 |
3.2 本章小结 |
4 曝气生物滤池中沸石除氨能力的生物再生研究 |
4.1 试验技术路线 |
4.2 进水氨氮浓度变化对沸石BAF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2.1 反应器D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
4.2.2 反应器D中氮平衡计算 |
4.2.3 反应器A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
4.2.4 反应器A中氮平衡计算 |
4.3 有无生物膜对沸石BAF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3.1 反应器B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
4.3.2 反应器B中氮平衡计算 |
4.4 离子交换作用对沸石BAF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4.1 反应器C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
4.4.2 反应器C中氮平衡计算 |
4.5 进水氨氮浓度降低时氮平衡对比分析 |
4.6 沸石再生前后元素含量变化分析 |
4.7 投加阳离子对沸石BAF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7.1 投加阳离子后反应器A中氮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
4.7.2 投加阳离子后反应器A中氮平衡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5 沸石对铁离子除磷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技术路线 |
5.2 沸石对控制BAF出水TFe浓度的影响 |
5.3 沸石离子交换作用对化学除磷的影响 |
5.3.1 试验组反应器中磷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及物料平衡计算 |
5.3.2 对照组反应器中磷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及物料平衡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低污染水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地表水类型及污染状况 |
1.1.1 我国地表水类型 |
1.1.2 我国地表水污染状况 |
1.2 低污染水概况 |
1.2.1 低污染水概念 |
1.2.2 低污染水类型 |
1.2.3 低污染水理化特征 |
1.3 低污染水处理技术 |
1.3.1 低污染水处理主要对象和目标 |
1.3.2 低污染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1.3.3 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 |
1.4 生物除氮技术 |
1.4.1 微生物除氮各环节机制及影响因素 |
1.4.2 微生物除氮主要工艺 |
1.4.3 生物除氮营养填料研究进展 |
1.5 微生物除磷技术 |
1.5.1 微生物除磷技术机制及影响因素 |
1.5.2 微生物除磷主要工艺 |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低污染水处理营养填料研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碳源筛选 |
2.2.2 填料的营养配方筛选 |
2.2.3 营养填料制作工艺筛选 |
2.2.4 实验用低污染水及水质测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及分析 |
2.3.1 营养填料碳源筛选 |
2.3.2 营养填料营养配方筛选实验数据及结果 |
2.3.3 营养填料制作工艺筛选 |
2.4 讨论 |
2.4.1 碳源类型对低污染水生物除氮速率的影响 |
2.4.2 营养配比对低污染水生物除氮速率的影响 |
2.4.3 营养填料制作工艺对低污染水生物除氮速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低污染地表水处理工艺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设计 |
3.2.2 实验装置运行参数及测试方法 |
3.2.3 模拟装置小试实验方法 |
3.2.4 模拟装置长期运行实验方法 |
3.2.5 实际应用装置运行处理实验方法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及分析 |
3.3.1 模拟装置小试过程水质变化 |
3.3.2 模拟装置各环节反应速率对比 |
3.3.3 模拟装置各污染指标去除率对比 |
3.3.4 模拟装置长期运行各污染指标去除率对比 |
3.3.5 实际装置运行处理效果数据 |
3.4 讨论 |
3.4.1 模拟装置除磷效果差异分析 |
3.4.2 模拟装置去除COD效果差异分析 |
3.4.3 模拟装置去除SS效率差异分析 |
3.4.4 模拟装置除氮效率差异分析 |
3.4.5 模拟装置长期运行去除率差异分析 |
3.4.6 实际装置运行效果数据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营养填料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单位质量填料生物膜细胞总数测试方法 |
4.2.2 生物膜样品DNA提取方法 |
4.2.3 高通量测序基本信息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单位质量填料生物膜细胞总数对比 |
4.3.2 不同填料生物膜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
4.3.3 不同填料生物膜的物种组成对比 |
4.3.4 不同填料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功能对比 |
4.4 讨论 |
4.4.1 不同填料生物膜细胞总数差异分析 |
4.4.2 不同填料生物膜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 |
4.4.3 不同填料生物膜的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
4.4.4 不同填料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功能差异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效能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异养反硝化脱氮 |
1.2.2 硫自养反硝化脱氮 |
1.2.3 异养/硫自养协同反硝化脱氮 |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污水脱氮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反应器启动 |
2.2 批次实验进水水质 |
2.2.1 曝气/不曝气影响 |
2.2.2 NO_3~--N浓度影响 |
2.2.3 碳源投加量影响 |
2.2.4 温度及HRT影响 |
2.2.5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脱氮功能基因研究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检测方法 |
2.3.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2.3.3 填料表面微生物形态检测 |
3.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小试运行效能研究 |
3.1 反应器挂膜期间运行效能 |
3.1.1 挂膜期间TN去除效能 |
3.1.2 挂膜期间COD去除效能 |
3.1.3 挂膜期间NH_4~+-N去除效能 |
3.2 微曝气/不曝气运行效能 |
3.2.1 污染物去除效能 |
3.2.2 NO_3~--N和 NO_2~--N沿程变化 |
3.2.3 SO_4~(2-)浓度变化 |
3.3 进水NO_3~--N浓度对脱氮效能影响 |
3.3.1 污染物去除效能 |
3.3.2 NO_3~--N和 NO_2~--N沿程变化 |
3.3.3 pH和DO沿程变化 |
3.3.4 SO_4~(2-)浓度变化 |
3.4 硫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效能研究 |
3.4.1 协同反硝化脱氮效果研究 |
3.4.2 NO_3~--N和 NO_2~--N变化 |
3.4.3 协同反硝化脱氮效果分析 |
3.4.4 COD利用率分析 |
3.4.5 自养/异养脱氮比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低温中试优化运行研究 |
4.1 低温运行下污染物去除效能 |
4.1.1 TN及NO_3~--N去除效能 |
4.1.2 NH_4~+-N、NO_2~--N及 COD浓度变化 |
4.1.3 SO_4~(2-)浓度变化 |
4.1.4 自养与异养脱氮比例分析 |
4.2 低温期高效运行参数优化分析 |
4.3 低温最优模式反应体系沿程指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5.1 填料表面微生物形态分析 |
5.2 样品选择及多样性分析 |
5.2.1 样品选择与数据信息统计 |
5.2.2 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
5.3 微生物菌群相似性分析 |
5.3.1 Venn图分析 |
5.3.2 主成分分析 |
5.4 微生物种群结构与沿程变化分析 |
5.4.1 门水平物种分布 |
5.4.2 纲水平物种分布 |
5.4.3 属水平物种分布 |
5.5 功能基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村镇水污染及治理状况 |
1.2 村镇污水处理适用技术 |
1.3 厌氧生物滤池概况 |
1.3.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
1.3.2 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技术特点 |
1.3.3 厌氧生物滤池研究现状 |
1.4 厌氧氨氧化处理技术概况 |
1.4.1 厌氧氨氧化原理 |
1.4.2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
1.4.3 金属离子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
1.5 富铁填料和锰砂及其溶出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1 富铁填料的特性及应用 |
1.5.2 锰砂的特性及应用 |
1.6 课题研究思路与对象 |
2 试验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2.1.1 课题来源 |
2.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3 课题研究内容 |
2.1.4 研究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水及污泥 |
2.2.2 厌氧生物滤池试验流程 |
2.2.3 厌氧氨氧化试验流程 |
2.2.4 试验装置 |
2.2.5 填料或载体选择 |
2.3 分析指标与方法 |
2.3.1 水质分析指标和方法 |
2.3.2 微生物分析方法 |
3 厌氧生物滤池试验研究 |
3.1 不同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厌氧反应器生化效果影响 |
3.1.1 不同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1.2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
3.1.3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NH_4~+-N效果的影响 |
3.1.4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TN效果的影响 |
3.1.5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TP效果的影响 |
3.1.6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
3.1.7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1.8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出水pH的影响 |
3.1.9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内铁细菌的影响 |
3.2 不同水力负荷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 |
3.2.1 不同水力负荷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2.2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
3.2.3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氮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4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TP效果的影响 |
3.2.5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
3.2.6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3 不同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厌氧反应器生化效果影响 |
3.3.1 不同锰砂和陶粒配比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3.2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
3.3.3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氮磷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3.4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
3.3.5 运行期内锰砂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3.6 运行期内锰砂对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厌氧氨氧化试验研究 |
4.1 装置挂膜启动 |
4.1.1 启动方式 |
4.1.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过程中NH_4~+-N的去除效果 |
4.1.3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过程中NO_(2.).N的去除效果 |
4.1.4 富集阶段反应器的脱氮效果 |
4.1.5 富集阶段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性能 |
4.1.6 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成熟后颜色变化 |
4.2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4.2.1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NH_4~+-N效果的影响 |
4.2.2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NO_(2.).N效果的影响 |
4.2.3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NO_(3.).N积累量的影响 |
4.2.4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TN效果的影响 |
4.2.5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
4.2.6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系统pH的影响 |
4.2.7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的影响 |
4.3 锰离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4.3.1 锰离子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
4.3.2 锰离子对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3 锰离子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1 原始测序数据质控 |
5.1.1 样本DNA质检 |
5.1.2 样本PCR扩增 |
5.1.3 数据质控 |
5.2 细菌的OTU划分以及分类地位鉴定 |
5.2.1 样本OUT划分及分类学鉴定 |
5.2.2 样本共有OUT分析 |
5.3 Alpha多样性分析 |
5.3.1 Rarefaction稀疏曲线 |
5.3.2 样本的丰度等级 |
5.3.3 Alpha多样性指数 |
5.4 微生物分类学组成分析 |
5.4.1 微生物分类学组成分析 |
5.4.2 样本多级物种Sunburst图 |
5.4.3 属分类水平下的热图分析 |
5.5 样本物种差异分析 |
5.6 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A/O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
1.1.2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情况 |
1.2 生物脱氮技术的进展情况 |
1.2.1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1.2.2 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 |
1.2.3 新型脱氮技术 |
1.3 曝气生物滤池 |
1.3.1 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 |
1.3.2 曝气生物滤池的类型及应用 |
1.3.3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装置和材料 |
2.1.1 试验模型 |
2.1.2 滤池填料的选择 |
2.2 试验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用水水质 |
2.2.3 主要试验仪器 |
2.2.4 主要分析方法 |
2.2.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A/O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启动方法及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
3.1 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 |
3.2 生物滤池启动阶段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变化情况 |
3.2.1 生物滤池启动阶段对COD的处理效果 |
3.2.2 生物滤池启动阶段对氨氮的处理效果 |
3.2.3 生物滤池启动阶段对总氮的处理效果 |
3.2.4 生物滤池启动阶段硝态氮的变化情况 |
3.3 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对污染物的处理效能 |
3.3.1 生物滤池稳定运行阶段对COD的处理效果 |
3.3.2 生物滤池稳定运行阶段对氨氮的处理效果 |
3.3.3 生物滤池稳定运行阶段对硝态氮的处理效果 |
3.3.4 生物滤池稳定运行阶段对总氮的处理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O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脱氮效能研究 |
4.1 进水C/N对A/O生物滤池的影响 |
4.1.1 进水C/N对COD去除的影响 |
4.1.2 进水C/N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4.1.3 进水C/N对硝态氮去除的影响 |
4.1.4 进水C/N对总氮去除的影响 |
4.2 回流比对A/O生物滤池的影响 |
4.2.1 回流比对COD去除的影响 |
4.2.2 回流比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4.2.3 回流比对硝态氮去除的影响 |
4.2.4 回流比对总氮去除的影响 |
4.3 溶解氧对A/O生物滤池的影响 |
4.3.1 溶解氧对COD去除的影响 |
4.3.2 溶解氧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4.3.3 溶解氧对硝态氮去除的影响 |
4.3.4 溶解氧对总氮去除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O生物滤池脱氮基本原理与动力学研究 |
5.1 A/O生物滤池运行效果 |
5.2 底物去除动力学研究 |
5.2.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
5.2.2 缺氧柱中硝化和反硝化比降解速率的求解 |
5.2.3 SND动力学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石灰石改性硫磺材料深度脱氮除磷研究[J]. 罗黎煜,周立松,王梦良,张陈永,刘波. 工业水处理, 2022(01)
- [2]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及相关机理研究[D]. 杨龙斌.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3]给水污泥基陶粒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D]. 司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组装式一体化同步脱氮除磷生物滤池装置研发与应用[D]. 范梓昀. 浙江大学, 2021(09)
- [5]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效能评价及机理分析[D]. 曹锋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沸石/富铁填料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机理研究[D]. 卫明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低污染水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D]. 侯奇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效能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李莹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9]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D]. 吴大冰.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A/O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D]. 王悦. 济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