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类对异化的思考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而将其作为社会历史理论来思考却是从近代才开始,但大约从1845年以后,异化理论几乎被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忽视了,直到1923年《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出现。该书集中研究了物化(异化)问题,卢卡奇成为使异化范畴重返理论界的第一人。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形成贯穿他的思想进程的始终,本文旨在厘清物化理论的历史逻辑,以便更全面地把握该理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本文按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特点分三个阶段展开分析。第一阶段,物化理论的前马克思主义时期。考察了卢卡奇关注资本主义异化问题的缘由和背景因素和他的早期文学著作中对异化的思考,并结合狄尔泰、齐美尔、韦伯对他思想的影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该阶段对异化的批判主要是在文学领域,从个人的心理、道德方面展开,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融入了作者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第二阶段,物化理论的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时期。该时期的批判视角从心理、道德角度转换到社会理论角度,早期的那种道德义愤由唤起无产阶级意识,用革命变革社会的雄心大志所代替。同时,悲剧的人道主义转向乐观的人道主义,抽象的人道主义转向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在分析此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的基础上,结合该阶段的代表性著作《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及对其本质的揭露,克服异化的指导方法和扬弃异化的途径这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物化理论的特点。此阶段物化理论的框架已被建构起来,但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没有区别对象化、物化、异化,同时,扬弃异化的途径也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有一部起着重要过渡性作用的书——《青年黑格尔》。本文从《青年黑格尔》的写作目的,以及卢卡奇对青年黑格尔异化思想的批判两方面分析了《青年黑格尔》的重要的过渡性作用——它是为纠正《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错误,并对那里提出的问题做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明以前必需打通的一个关节而对应做出的理论思考。第三阶段,物化理论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时期。这一阶段物化理论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的连贯性,首先,探讨了《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写作缘由;接着,在社会环境、理论前提、理论方法、理论基础和具体概念几方面与《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进行了比较,进而也得出了《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对异化批判的特点;最后,从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合类性和人性三方面分析了这一阶段在异化的扬弃途径上的新特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纪念《历史和阶级意识》出版90周年[J]. 长江论坛 2013(02)
- [2].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文化轨迹——《历史和阶级意识》与《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之比较[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9(02)
- [3].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的理论困境[J]. 学术交流 2016(12)
- [4].一位伟大思者孤绝心灵的文化守望——布达佩斯学派成员视野中的卢卡奇[J]. 求是学刊 2011(05)
- [5].卢卡奇的晚期哲学[J]. 求是学刊 2011(05)
- [6].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对拜物教的分析[J]. 世界宗教文化 2015(02)
- [7].卢卡奇的“惨败”与布达佩斯学派的理论转向[J]. 学术研究 2016(08)
- [8].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初探[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08)
- [9].论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马克思的走近和远离[J]. 兰州学刊 2008(S1)
- [10].对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的若干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11].试析卢卡奇的主要哲学观点[J]. 改革与开放 2013(02)
- [12].卢卡奇前后期思想转变原因之探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01)
- [13].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我国当代和谐企业构建的启示[J]. 中国商论 2016(20)
- [14].物化 辩证法 阶级意识——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文本解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1)
- [15].论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6)
- [16].重读《历史和阶级意识》 增强应对当前意识形态挑战的能力[J]. 文化软实力 2017(03)
- [17].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初探[J]. 世纪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