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众多的药物剂型中,口服制剂是最流行的一种,因为对于患者来说,口服给药方式最为方便;而对于生产商来说,口服制剂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口服药物能够被机体吸收的首要前提是在胃肠道内的溶解。然而,目前约有40%正在研发中的药物和约60%直接合成得到的药物由于亲脂性大很难溶于水,这使得此类药物经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严重不足或远低于治疗水平。对于具有高渗透性和低溶解度的Ⅱ类难溶性药物而言,口服后在机体内的吸收度主要受其在胃肠道内的溶出速率所限制。因此,如何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成了人们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难溶性调血脂药物——非诺贝特和吉非罗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乳液固化法以及反应重结晶法制备超细药物颗粒,通过减小粒径,以此增加比表面积,从而显著提高药物颗粒的体外溶出速率;同时,对重结晶过程中非诺贝特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索,由此发现了影响颗粒粒径的重要因素及其规律。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非诺贝特超细颗粒,考察了溶剂一反溶剂体系、溶剂/反溶剂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用量、非诺贝特溶液浓度、搅拌转速与时间等实验参数对非诺贝特颗粒形貌与大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分析以及溶出实验对非诺贝特颗粒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溶剂重结晶过程中,以乙醇为溶剂,去离子水为反溶剂,可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00nm的球形非诺贝特颗粒。所得浆料的混悬性良好,但过滤和离心很难实现浆料的固液分离,而且颗粒尺寸随时间会明显长大。因此,为了得到形貌规则、粒径小的干粉颗粒,实验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甲基纤维素(MC-M20),以控制药物颗粒的生长和团聚。综合实验结果,确定较优的实验条件为:溶剂/反溶剂体积比为1/10,非诺贝特在乙醇溶液中的浓度为0.035g/ml,搅拌转速为1000rpm,搅拌时间为25min,混合温度为22℃(室温),MC-M20的用量为药物重量的3%。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干粉颗粒粒径小于5μm,比表面积为6.57m2/g,约为非诺贝特原料药的26倍。由体外溶出实验结果可知,在第120min时,微粉化非诺贝特颗粒的溶出量为94.4%,是同一时间原料药溶出量的两倍。2、为了能够对颗粒粒径进行有效的控制,初步探讨了反溶液重结晶过程中非诺贝特晶核的形成与生长机理,考察了非诺贝特初始浓度对溶液过饱和度以及溶液过饱和度对非诺贝特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陈化时间下颗粒的生长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溶液过饱和度随着非诺贝特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促进了药物颗粒的生长。颗粒平均粒径与溶液过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满足方程d=367.4+11.22eS/0.7287。此外,非诺贝特颗粒的生长模式符合Ostwald熟化动力学机理,即非诺贝特颗粒的半径与陈化时间的立方根呈线性关系。当体系温度分别为0--2℃和8-10℃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回归方程r=181.0+16.29tt1/3和r=277.1+28.9t1/3表示。3、为追求更优的制备方法,以非诺贝特为代表性药物,首次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制备低熔点(<100℃)难溶性药物超细颗粒的新方法——乳液固化法,着重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与用量、搅拌方式与时间、冷热相体积比等因素对乳滴大小、乳液稳定性以及非诺贝特颗粒形貌与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F-127为乳化剂,使非诺贝特在温度≥95℃的热去离子水中自乳化成较稳定的乳液,再将热乳液快速加入搅拌状态下的低温去离子水(约2℃)中,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μm的超细非诺贝特颗粒,其比表面积为6.23m2/g,约为原料药的25倍,为市售微粉化产品的1.6倍。由体外溶出实验结果可知,在第2.5分钟时,自制微粉化产品的溶出量为18.9%,市售微粉化产品为13.0%,而原料药仅为7.5%;在第120分钟时,自制微粉化产品的溶出量为96.1%,是同一时间市售微粉化产品的1.1倍,原料药的2.5倍。4、针对吉非罗齐是一种弱酸性难溶药物,提出了利用反应重结晶法来制备其超细颗粒,研究了反应体系、酸碱溶液浓度、酸碱溶液体积比、混合温度、干燥方式等实验参数对吉非罗齐颗粒形貌与大小的影响,并确定较优实验条件为:反应体系为NaOH-H2SO4体系,NaOH与H2SO4的浓度分别为0.15和0.225mo1/L,表面活性剂为MC-M20,用量为药物重量的5%,搅拌转速为50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反应体系温度为5℃,干燥方式为喷雾-冷冻干燥法。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吉非罗齐超细干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5gm,比表面积为11.02m2/g,约为原料药的6倍。XR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吉非罗齐超细干粉颗粒与原料药具有相同的晶型、结构和成份,但微粉化产品的结晶度明显低于原料药。体外溶出实验表明,在第120分钟时,微粉化产品的溶出量为91.2%,而此时吉非罗齐原料药的溶出量仅为23.6%。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杭州市大气超细颗粒数浓度谱季节性特征[J]. 环境科学 2013(02)
- [2].超细颗粒的制备方法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 [3].超细颗粒料双斗电子包装称重机的研发[J]. 机械工程师 2010(04)
- [4].动态光散射测量超细颗粒实验系统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3(07)
- [5].废气再循环对燃用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6].基于直接矩积分方法的超细颗粒流态化特性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9(02)
- [7].氧化铁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J]. 化学工程师 2011(02)
- [8].弹性恢复系数对超细颗粒气固流场影响的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0(06)
- [9].超细颗粒悬浊液超声衰减谱与声速谱测量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0(02)
- [10].超细颗粒聚团流化的临界流化速度[J]. 化工学报 2017(11)
- [11].超细炸药制备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化工 2010(05)
- [12].填料塔内相变凝结促进燃烧源超细颗粒的脱除[J]. 动力工程 2008(02)
- [13].高浓度超细颗粒的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技术研究[J]. 光子学报 2009(01)
- [14].国Ⅳ柴油公交车上海市道路NO_x和超细颗粒排放[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15].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布地奈德超细颗粒及其肺部给药体外评价[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01)
- [16].欧洲2017年将执行更严格排放新规 加强实际测试[J]. 润滑油 2017(03)
- [17].EGR对轻型柴油机超细颗粒排放的影响[J]. 车用发动机 2016(04)
- [18].深度解读PM2.5[J]. 科技视界 2011(15)
- [19].钻井液用超细颗粒性能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09(04)
- [20].亚临界水法制备醋酸甲地孕酮超细颗粒[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1)
- [21].基于修正的颗粒动理学模型超细颗粒聚团流动模拟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19(02)
- [22].高密度超细颗粒高浓度悬浊液超声衰减的数值模拟分析[J]. 应用声学 2010(02)
- [23].关于夏秋季早晨车间地面出现一层颗粒物的答疑[J]. 佛山陶瓷 2020(09)
- [24].科技前沿[J]. 今日科苑 2013(16)
- [25].超细颗粒流动特性研究[J]. 品牌与标准化 2017(04)
- [2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18(07)
- [27].超临界辅助雾化法制备壳聚糖/薰衣草精油颗粒[J]. 化学工程 2011(03)
- [28].超细颗粒焊剂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1Cr18Ni9Ti不锈钢的焊缝成形分析[J]. 焊接学报 2015(02)
- [29].文摘[J]. 爆破器材 2015(01)
- [30].田宫、威骏、威望新品[J]. 模型世界 2011(04)
标签:反溶剂重结晶论文; 乳液固化法论文; 反应重结晶论文; 非诺贝特论文; 吉非罗齐论文; 超细药物颗粒论文; 难溶性药物论文; 调血脂药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