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党法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政党法治,国家法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政党法治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嵩[1](2019)在《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生成及其规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由党内法规、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叁类制度规范构成。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执政党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及其成就,党的重要政策在推进生态环境法治中具有特殊作用,其与相应的党内法规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的政党法治体系,形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党法治一国家法治"结构。生态环境的政党法治是执政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之意志的规范化表现,其在实践中的开展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构成了强有力的约束。生态环境政党法治与国家法治在价值和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同时也具有相互差异和功能区分,两者具有多样化的互联互动关系。生态环境政党法治需要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与国家法治形成良好的衔接与沟通。生态环境治理中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双向互动和相互构造,为其他领域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佳宁[2](2018)在《基于法理学视角下谈行政法治国与政党法治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法治理念与模式在融合礼法治国与司法治国以及行政治国叁种观念之下,形成了多元但一体的正当法治国模式。而在法理学视角下,行政法治国与政党法治国价值的重塑以及新礼法传统的重塑等都属于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首先对当前我国叁种法治秩序模式进行了阐述;其次,对行政法治国与政党法治国中西方模式以及中国经验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礼法传统复兴与重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24期)
欧阳庆芳,魏冰[3](2018)在《论我国政党法治的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法治是指依据宪法、法律、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对政党的内部事务和外部事务进行管理,规制政党权力和保障政党权利的一种政党运行模式。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型政党法治发展为改革型政党法治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强化"四个意识"的法治生态、全面从严的治党策略、注重礼法传统的吸收。我国政党法治的现代化走向需要提高法治信仰,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要不断地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筑牢制度基础;要合理配置权力,完善政治体系;要强化政党的内外监督,促进政党法治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19期)
韩慧[4](2017)在《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的内涵、价值与建设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不仅是保障政党民主良性发展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作为衡量党自身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是一个涉及主体、客体、依据、核心要义、内在意旨和价值诉求等多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科学配置和有效规制政党权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健全党内法规,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积极塑造政党法治文化和发展政党民主,是建设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的必由路径。(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期刊2017年04期)
强世功[5](2016)在《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党法和国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在同时吸收立法法治国、司法法治国和行政法治国的理念和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多元一体的政党法治国,一种基于党国互动体制的混合法治模式。在复兴古典礼法互动的传统上,重建政法传统中的政治与法律、政党与国家、党法与国法的内在互动,从而在历史断裂之中重新建构起中华法治秩序的内在连续性。就政党法治国的建设而言,执政党最起码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先锋模范,在依法治国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要善于学习运用现代(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期刊2016年03期)
汲惠忠[6](2016)在《德国政党法治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政党法治化的国家,在政党法治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对于推进德国政治的民主化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本文围绕政党法治化这一主题,对德国政党法治化的缘起、内容、实际运作及影响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认为,德国政党法治化的兴起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魏玛共和国时期政党政治的失败、战前纳粹政权给德国民主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和战后德国政府对政党民主化的重视,是促成德国政党法治化的关键因素。德国政党法治化的内容,突出体现在德国《基本法》第二十一条、《政党法》、《选举法》等对政党地位、功能及行为规范的各项具体规定中。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本文从与德国政党行为密切相关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议会及政府的角度,探讨了德国政党法治化的实施。最后,文章总结了德国政党法治化对推进德国政治民主化的独特优势,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启示意义。提出中国应以政党法治化为切入点,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6-07-01)
吉秀华[7](2016)在《参政党与政党法治建设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法治建设,要求参政党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有效的法治运行机制,使自身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活动都体现法治原则,实现依法参政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现实来看,我国政党法治建设的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法治观念淡薄、法理依据不足、权力制约失衡、民主动力缺失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政党法治建设的瓶颈和障碍。以参政党自身法治建设推动政党法治建设,必然要求参政党培育优良的法治文化、提升自身法治水平,同时也要求执政党为参政党法治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赟[8](2015)在《政党法治:政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显然这不是一项权宜之计,它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从政党现代化的高度对于时代要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本文从政党法治建设的视角入手,来探讨其与政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完善政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及其路径选择。(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47期)
秦志龙[9](2015)在《“政党法治能力”刍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法治能力"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出场,有其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可能性。"法治中国"建设与全面依法治国构成其时代背景,"政党能力""政党法治""法治能力"相关理论研究为其提供学理支持。"政党法治能力"的内涵涉及主体构成、内容体系、客体结构,可以从其生成机制、基本环节、价值取向及功能定位多个维度来把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执政党法治能力建设。(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8期)
秦前红,苏绍龙[10](2015)在《中国政党法治的逻辑建构与现实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推进政党法治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力量;良善的国家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是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制度资源;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是实现机制;各政党的活动受到严格规控以及外部的有效监督是目标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动力是理想愿景。(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5年20期)
政党法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法治理念与模式在融合礼法治国与司法治国以及行政治国叁种观念之下,形成了多元但一体的正当法治国模式。而在法理学视角下,行政法治国与政党法治国价值的重塑以及新礼法传统的重塑等都属于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首先对当前我国叁种法治秩序模式进行了阐述;其次,对行政法治国与政党法治国中西方模式以及中国经验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礼法传统复兴与重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党法治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海嵩.生态环境政党法治的生成及其规范化[J].法学.2019
[2].陈佳宁.基于法理学视角下谈行政法治国与政党法治国[J].法制博览.2018
[3].欧阳庆芳,魏冰.论我国政党法治的现代化[J].法制与社会.2018
[4].韩慧.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的内涵、价值与建设路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7
[5].强世功.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党法和国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J].中国法律评论.2016
[6].汲惠忠.德国政党法治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7].吉秀华.参政党与政党法治建设问题探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8].王赟.政党法治:政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商.2015
[9].秦志龙.“政党法治能力”刍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秦前红,苏绍龙.中国政党法治的逻辑建构与现实困境[J].人民论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