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一位黑人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许多批评家从多种角度解读和评价《看不见的人》,但很少有人以美国社会中对黑人的“排斥”和“接纳”为主题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探讨美国黑人和黑人文化的处境和出路。虽然黑人是美利坚民族的成员,却长期遭到白人主流文化的“排斥”。本文通过剖析作品中黑人的身份和价值观,揭示出黑人的双重身份,顺从和反抗的习性以及黑人所处的生活困境。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美国黑人努力学习美国主流文化,试图跻身到上层社会。然而他们发现的事实却是美国白人欺压、利用黑人,并试图通过美国主流文化排挤黑人文化,从而建立自己合法的领导地位并使黑人接受美国白人文化。要摆脱美国主流文化的控制并争取对黑人文化的认可,黑人要在保护并了解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美国主流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地发展黑人文化。“接纳”指黑人音乐和文学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已经被世界认可,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美籍黑人应当积极寻找和发展黑人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以其为媒介使美国黑人和黑人文化跻身到主流行列中。作者拉尔夫·埃里森摆脱了“抗议小说”的局限,提倡发展多元文化,号召黑人自我反省并正确地看待社会现实,从而争取在美国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中,只有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美国民族才能更加和谐地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20世纪黑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黑人文化价值观的传播[J]. 才智 2020(13)
- [2].感谢爵士乐[J]. 上海集邮 2017(03)
- [3].《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困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7)
- [4].试析托尼·莫里森的创作心态——对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4)
- [5].莫里森的黑人文化价值观[J]. 长江丛刊 2015(34)
- [6].《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J]. 考试周刊 2016(46)
- [7].论《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认同[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 [8].从兰斯顿·休斯诗作看美国黑人文化意识的发展[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11)
- [9].黑暗中的游戏——托妮·莫里森对黑人文化身份的重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0].浅析美国新黑人知识分子对发展黑人文化意识所作的贡献[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10)
- [11].从托尼·莫里森小说看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认证与危机[J]. 作家 2013(18)
- [12].黑人文化传承——论《外婆的日用家当》中母亲的人格发展[J]. 海外英语 2020(17)
- [13].《钢琴的启示》中的黑人文化困境[J]. 牡丹 2017(35)
- [14].文化缺场 悲剧出场:论《最蓝的眼睛》的黑人文化功用[J]. 山花 2008(17)
- [15].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文化遗产的继承——再析沃克的《日用家当》[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11)
- [16].约翰·亚加德的黑人文化复兴之路[J]. 山花 2011(18)
- [17].《根》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嬗变与重建[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8].论《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文化[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8)
- [19].托尼·莫里森对黑人文化出路的探讨[J]. 新西部 2010(11)
- [20].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黑人文化身份构建——析《他们眼望上苍》[J]. 理论学刊 2008(11)
- [21].Hip-Hop[J]. 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 2009(Z2)
- [22].Hip-Hop[J]. 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 2008(Z1)
- [23].论黑人文化与美国电影[J]. 电影文学 2018(15)
- [24].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人物的命名[J]. 电子制作 2014(17)
- [25].当代英国黑人文化的研究变迁[J]. 世界民族 2015(04)
- [26].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论述[J]. 青年文学家 2016(30)
- [27].对峙与和谐——托妮·莫里森对美国黑人文化生态构建的探索[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8].追寻黑人文化之根——解读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宠儿》[J]. 湖南社会科学 2012(06)
- [29].沉默的“他者”——解读《飘》的黑人文化认同[J]. 名作欣赏 2011(15)
- [30].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黑人文化身份构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