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喷涂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

粉末喷涂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

一、粉喷技术处治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何振华[1](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国省道提质升级和瓶颈路段建设的要求,考虑节约经济投入、减小施工周期和提高公路交通量承载能力等客观要求,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举措。根据高速公路以往的拓宽经验,对原有路基进行加宽,新填筑的路基将与老路基产生相互作用,在施工期与工后运营阶段产生差异沉降,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预测和处治方法的优化是高速公路拓宽问题的工程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对比当前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的沉降标准,提出本工程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基本控制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新老路基施工期和后期运营阶段的路基和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在施工阶段,随着填筑过程的进行,新路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旧路基侧面因受到新路基的荷载作用而向内侧产生位移,但工期沉降总体较小。在工后运营期,由于新老地基的固结度不同,老地基固结沉降小,新地基沉降大,新老路基产生一定的差异沉降,在工后运营15年后路基固结基本完成。(2)研究拓宽路基拼接带常用处治措施适应能力大小,对开挖台阶尺寸与暴露时间、加筋处治技术的筋材铺设层位、铺设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尺寸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沉降变大,而暴露时间则会影响开挖台阶的回弹量,从而影响路基的最终沉降。单层加筋时路表或路基底部加筋的处治效果优于中部加筋,加筋的铺设层位越多,沉降量越小,但全层加筋比地表和路表上下两层加筋的处治效果并未提升太多。(3)研究不同软土条件下的公路拓宽工程变形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软弱土类型、软弱土层厚度、新旧路基土质差异等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影响变化。得到三种软弱土的固结速率由高到低为高液限土、软塑状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加,地基的沉降均增大,对于厚度大于6m的深厚软基,单一的开挖台阶或路基加筋处治并不足以消除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到安全水平,还需进行复合地基处理研究。(4)研究复合地基的处治桩类型、桩体长度、桩间距等因素对拓宽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和水泥搅拌桩处治深度的差异,并基于两种桩在本工程中的最大软土处治厚度计算提出了复合地基桩长和桩间距优化设计参数。分析得出预应力管桩的处治深度高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12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3m、桩长16m,水泥搅拌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9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2.5m、桩长21m,其它小于最大软土处治厚度的工况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对桩参数进行放宽。

冯彦铭[2](2020)在《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大多建设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由于在早期设计或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加之运营后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软土地区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在投入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沉降,进而引发了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营和养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展开相关的了研究与处治,但效果都并不显着,且目前传统的处治措施需要对道路进行占道施工,与运营公路面临的较大的交通压力等难以匹配。本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某路桥过渡段为工程实例,对该段运营公路开展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在前期地勘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的成果基础上,充分运用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桥头路基段进行沉降预测。由此提出适合该工程项目的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非开挖处治技术及评价其处治效果,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稳定性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进展:(1)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桥头跳车处治方面的研究与理论进行了分析,对非开挖处治技术在运营公路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处治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系统阐述了甬台温高速温州段某桥头沉降段的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桥头跳车的形成因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3)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工作,获得研究对象相关现场资料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出未处理地基的后续沉降量,并根据固结理论得出沉降稳定所需要的剩余时间。(4)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桥头路基段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计算后续沉降量,与理论计算得出沉降量进行对比。也为下文处治效果提供了评价比对的依据。(5)对不同思路下的处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桥头路堤段的地质情况和运营要求提出了“路堤侧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与“侧向辐射注浆”的技术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这两种处治措施在不同参数下对沉降的控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处治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组合方案:路堤两侧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形成8m厚人工硬壳层,并结合路堤横向自上而下梅花桩布置引孔置换轻质材料,孔径为1m。该组合方案处治后沉降控制比例达到32.44%,确定了该处治方案的有效性。对路堤侧向引孔施工进行模拟,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工况,通过模拟结果对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处治措施在本项目中的可行性。

王岩涛[3](2020)在《戈壁区含软弱夹层的天然砂砾高速公路拓宽路基沉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和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地区之间的交通量急剧增加。近年来,我国一些已建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已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这些高速公路迫切地需要进行改扩建。在对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路基病害,而其中最主要的路基病害是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如果不加处治,轻则影响路基质量和行车安全,重则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特征和处治措施进行研究。虽然拓宽路基的已有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是特殊地区或特殊工况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本文依托新疆连霍高速中小草湖到乌鲁木齐段的改扩建项目,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含软弱夹层的天然砂砾拓宽路基沉降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最后通过对比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处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筛分试验和其它基本土工试验,研究了天然砂砾在不同含石量下的级配、含水率与干密度等特征关系。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介绍CBR数值仿真试验的基本步骤,并结合CBR室内试验,提出了一套针对天然砂砾的实用的参数确定方法。2.结合连霍高速扩建项目的实际工况,选取典型路段利用确定好的参数建立模型,并从沉降、水平位移等方面分析含软弱夹层的天然砂砾拓宽路基的差异沉降特性。3.针对拓宽路基中软弱夹层引起的沉降突变问题,选择典型断面并设置不同的处治方案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不同高度路基中针对软弱夹层的最佳处治方案。4.为了减少含软弱夹层的天然砂砾路基的整体差异沉降,从路基填料与压实、台阶开挖和内倾角、土工格栅加筋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数值计算及工程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最后通过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处治措施的有效性。然后根据容许最大差异沉降和容许变坡率确定差异沉降等级。本依托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西北地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规范的编制提供借鉴经验。同时,连霍高速也是连接西北部地区和内地的大动脉,它的改扩建质量势必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王林[4](2019)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运输需求,而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需求不断增大,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行中通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通行情况普遍高出预计水平(16000辆/每天),是普通国道通车车辆的2.4倍。从目前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来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交通拥挤现象,因此必须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良。随着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需求能力增高趋势下,近年来我国很多旧路进行了改扩建,广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就是我国高速公路第一个改扩建工程,其次沪杭高速、沈大等高速公路都进行了相关改扩建施工,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不仅促使我国高速公路扩建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同时改扩建后这些高速公路也取得了较好的交通通行效率。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过程繁琐、难度系数大,所以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改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公路拓宽和改造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保护。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以路基加宽工程施工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长邯高速公路为实例项目,对长邯高速公路加宽路面的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设计、优化方案的比选,并针对路基加宽工程中的相关施工难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技术对策和方案,由于目前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施工的相关研究比重仍旧较少,因此,本文围绕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多同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罗良繁[5](2019)在《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土地基强度低,其具有高压缩,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等不良性质,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建设、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如何解决处理和改善软土地基,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防止道路在修筑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本文针对现有软土问题,对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进行研究,以供软土特殊路基处治施工提供设计和处治指导。本文通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参考文献及相关规范等,将软土路基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区地基填筑和处理的处治方案。针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对表层处理、强度检测、填筑施工以及路基填筑期间的稳定观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主要总结了反压护道、置换和深层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措施,并对沿河塘、桥头及过渡段等特殊部位的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处理研究;此外,软土路基的道路拼宽处理具有复杂性,主要面临差异沉降路表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文以软土路基处理研究作为铺垫,主要采取深层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处理以及轻质填料填筑处理等措施进行软土路基的拼宽处置,并对路基拼宽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控制标准和指标。

曾昊[6](2019)在《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寻找适用于洞庭湖平原地区的软土地基处治方式,选用了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软基处理深度、施工的简易性和经济性。从排水固结法(塑料排水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等五种方案中,选取较为合适的水泥土搅拌桩和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作为该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案。论述了南益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基处理和桩基选型的思路、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并对处治过后的地基分别进行钻芯试验和低应变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保证两种处治方式的成桩质量能够对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起到预期作用。最后对两种处治方式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在得出经过理论计算印证的试验结果后,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两种处治方式的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选出较为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软土地基的处治方式。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按照相关规范对依托工程的4170根水泥土搅拌桩和408根PHC预应力管庄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对两种方案的施工质量、施工工艺、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前者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后者加固效果更为显着,得出了应针对实际的地质情况,合理结合两种处治方式最为经济、科学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岩土层进行的原位试验与岩土试样的室内试验,得到了处理路段中分布较广的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2)据工程勘测地质报告与相关案例经验,对软基处治方案进行分析、必选,从五种处治方案中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经济成本较低的水泥土搅拌桩和工期较短、处治效果明显的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两种处治方式。(3)分析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所得数据,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与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并分别对他们的承载力与沉降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荷试验相印证用试验结果来证明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可用理论计算得出的相关结论来帮助完善现场试验。(4)根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等规范对47根水泥土搅拌及238根PHC预应力管桩进行钻芯试验与低应变试验,确保桩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静载荷试验的准确性提供保证。(5)从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经济性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两种处治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得出了应当根据实地情况,科学的采用多种处治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案为最佳软基处治方式的结论,为如何灵活、合理的使用软基处治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提供了一些经验与案例。

李世茂[7](2018)在《厚海淤泥地层国道改扩建路基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非常活跃,改扩建的热潮也随之掀起。然而由于滨海软土的特殊性,现在很多已完工的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陆续出现了一些病害,尤其是新老路基拼接处不均匀沉降问题,其严重限制了滨海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本文依托204国道灌云1#标段改扩建工程,根据厚海淤泥特殊地质环境,软土路基处理复杂施工工艺及新旧路搭接设计工况,开展厚海淤泥地层国道改扩建路基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别从物理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特性两个方面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连云港厚海淤泥地层的工程特性,结果表明:厚海淤泥含水量大,渗透性差,孔隙比高,天然状态下处于流塑状态,抗剪强度低,为高压缩性土。但相较于其他几个地区淤泥,连云港厚海淤泥压缩系数偏小,压缩模量偏大,工程性质相对更好。连云港厚海淤泥的微观结构特征所反映的工程特性与其宏观试验所测得的工程性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借助可靠的微观结构特征可以推测土的部分工程特性。2.基于现场实际工程施工及沉降监测,利用PLAXIS 3D对单侧拓宽段无地基处理、等载预压以及粉喷桩三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从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稳定性的角度对三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三者的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更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地层竖向附加应力及孔压分布规律对路基变形机理的影响,基于布西奈斯克解计算了路基单侧拓宽施工引起的地层竖向附加应力增量,并利用MATLAB予以验证。结果表明:(1)等载预压能够更好地控制由于挖方卸载作用引起的隆起,而粉喷桩地基处理方案相对于等载预压在控制工后沉降、超孔隙水压力及路基稳定性方面效果更加显着。(2)新老路基右坡脚以下地层中水平位移方向相反,水平位移沿深度分布曲线在z=2.5m处存在转折点;粉喷桩地基处理方案下,新老路坡脚以下地层水平位移相较于另外两种地基处理方案更小,在老路右坡脚以下最大水平位移仅11.5mm。(3)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基处理方案在不同阶段路基的安全系数都大于1.25,满足规范对于安全储备的要求,但相对而言,地表面新旧路基拼接处潜在破坏风险最大,其次是拓宽路基右边坡,粉喷桩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而等载预压在填筑施工期和堆载5个月期间相较于无地基处理方案安全系数偏小,工后,由于固结沉降趋于稳定,路基安全系数会有所增大,路基更稳定。(4)实际施工中应该尤为关注拓宽施工引起新旧路基拼接处以下地层竖向附加应力的增加,尤其是厚海淤泥层,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处治措施。3.数值模拟结果充分体现了粉喷桩地基处理方案的优越性,基于现有粉喷桩固化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固化剂设计配方,并从抗剪强度和微观结构特性两个角度,对不同龄期的设计配方固化土和纯水泥固化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设计配方固化土相较于水泥固化土无论是早期强度还是后期强度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2)水泥在设计配方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高钙粉煤灰、磨细粒化高炉矿渣在自身生成水化凝胶体的同时,补充了大量钙离子,强化了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了固化土的强度,外掺聚丙烯腈纤维增强了固化土的结构整体性,在提高固化土抗剪强度的同时,也提高其抗拉、抗裂性能。(3)设计配方固化剂经济效益好,天然含水量60%时,设计配方固化剂在同等7和28天龄期强度的情况下,每延米造价分别要低于纯水泥固化剂4.66元和5.08元,约占纯水泥固化剂造价的28.8%和31.4%。4.为了克服粉喷桩地基处理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与厚海淤泥地层条件相适应的桥头及过渡段粉喷桩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现场沉降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大幅降低桥头路基的总沉降以及工后沉降,且兼具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堆载预压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点。5.软土地基段新旧路基变形协调控制技术是目前改扩建工程的主要难题之一,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连云港厚海淤泥地层改扩建中新旧路基拼接处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沉降,对此探讨了台阶法及土工格栅综合应用相应于厚海淤泥地层特殊地质条件的具体施工方案与工艺,并重点提出了双侧拓宽段新旧路基变形协调控制施工方案的改进。

宋学庆[8](2018)在《高速公路软基路段沉降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得到持续增加。然而,在高速公路建设及后期营运过程中遇到的路基、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越来越突出,软土地基沉降问题对道路的安全和稳定的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对软基处理成为当今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关键。当前,针对软土地基沉降问题进行处治的技术种类有很多,由此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当中,软土地基处治方案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凭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经验,则无法选出最优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鉴于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软基路段沉降处治技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对软土地基沉降产生原因和常用防治措施、施工工序进行论述分析。其次,针对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软基处治工程,初步选择几种软基处治方案,通过对各种影响软土地基处治方案的因素的分析,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将各相关影响因素分层次,同时建立软土地基处治方案的选择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由专家评分法对选择的软基处治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采用轻质土回填处治软基沉降方案。以常规加铺调平方案作为对照,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轻质土回填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提出轻质土回填方案的最佳施工参数。最后,根据工程实际,研究软基处治方案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并采用里正软件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分析。主要研究结论:(1)加铺调平方案不能有效根治软基路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对于FCB回填方案,其处治效果与埋置深度和回填厚度有关。(2)使用FCB回填方案具有较好的处治软基沉降效果,且施工便捷、效率高、对交通影响较小。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工程应用两个方面对高速公路软基路段沉降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和参考。

严荣泉[9](2014)在《山区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山河纵横、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软弱地基处理问题,软基加固已成为交通建设领域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关键。本文结合现阶段西部地区在建公路项目,对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各类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及分析,探讨了如何依据工程地质条件、道路条件、施工条件以及建设费用合理的选择软基处治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山地型软土散布于我国广大山地区域,其沉积环境与工程特性与沿海型软土及内陆淤积型软土均有较大不同,一般沉积于岭脚山涧等低洼地带,经历长期的干湿循环、生化变异及沉积作用而形成。(2)路堤高度及软土厚度对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显着。随着路堤高度的增搞,路基安全系数随之逐渐减小,路基边坡危险滑面位置及滑弧半径也在不断发展。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逐渐增厚,路基边坡安全系数呈现出逐步减小的趋势,路基边坡危险滑面逐渐向路堤内部发展。(3)通过对粉喷桩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可以看出伴随着打桩及路堤填筑施工作业的进行,不同的施工步下路基实时沉降增量各不相同。粉喷桩法有效地制约了软弱地层受荷压缩变形的趋势,提高了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4)粉喷桩及强夯法加固处治技术对该地区软土地基的处理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但粉喷桩加固处理的资源投入较大,而强夯法法加固处理时要求地基含水量必须较低。强夯法存在较大噪音污染,并且对周边已有建筑物、构造物会的稳定有用的影响。粉喷桩虽然无污染且工期较短,但要求投入较大,成本较高。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2)在《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各领域(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经济、汽车工程和机械工程)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具体对策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从事公路交通行业的学者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基础的研究资料。

二、粉喷技术处治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喷技术处治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1.2.2 道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道路拓宽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1.2.4 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技术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2.2.1 岩土本构模型
        2.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2.3 拓宽路基沉降特性分析
        2.3.1 沉降变化特性
        2.3.2 沉降曲线变化规律
    2.4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沉降控制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新老路基拼接技术研究
    3.1 路基台阶开挖技术研究
        3.1.1 不同台阶尺寸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3.1.2 单次台阶开挖暴露时间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3.2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研究
        3.2.1 土工格栅的分类
        3.2.2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软土条件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影响研究
    4.1 软土的特性
    4.2 软土对拓宽路基的工程危害
    4.3 软土条件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
    5.1 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应用
        5.1.1 模型的建立
        5.1.2 不同类型桩的处治效果与适用范围分析
    5.2 复合地基处治效果影响因素
        5.2.1 不同桩间距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5.2.2 不同桩长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桥头跳车处治现状分析
        1.2.2 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深厚软基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工程概况
    2.1 公路桥头跳车背景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2.2.1 地理位置和交通
        2.2.2 地质条件综述
        2.2.3 地层岩性
        2.2.4 场地地震效应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不良地质
    2.3 桥头路基历年加铺数据分析
    2.4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现状及机理分析
        2.4.1 桥头跳车形成因素分析
        2.4.2 沉降现状及机理分析
第三章 沉降理论计算与预测
    3.1 沉降计算的概述
    3.2 计算横断面的选取和确定
    3.3 计算方法与参数的选取
        3.3.1 公式选择
        3.3.2 计算参数选取
    3.4 桥头路堤沉降计算与评价
        3.4.1 路堤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3.4.2 沉降计算结果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下的沉降计算
    4.1 FLAC3D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4.1.1 有限差分近似
        4.1.2 运动方程
        4.1.3 力学时步原理
    4.2 FLAC3D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4.2.2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和施工稳定性分析
    5.1 桥头跳车病害治理原则
    5.2 桥头跳车病害段治理思路和处治措施
        5.2.1 治理思路
        5.2.2 处治措施
        5.2.3 处治方案比选
        5.2.4 处治方案选择
    5.3 桥头跳车治理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5.3.1 路堤横向引孔置换轻质材料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5.3.2 侧向辐射注浆加固地基土的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5.3.3 组合方案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5.4 置换施工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5.4.1 参数选取及工况确定
        5.4.2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专利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3)戈壁区含软弱夹层的天然砂砾高速公路拓宽路基沉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研究现状
    1.3 颗粒流软件应用现状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颗粒流软件的天然砂砾宏细观参数确定
    2.1 颗粒流软件的基本原理
        2.1.1 颗粒流软件简介
        2.1.2 PFC的计算原理
        2.1.3 力—位移法则
        2.1.4 接触模型
        2.1.5 参数确定的原则与方法
    2.2 天然砂砾的基本性质
        2.2.1 天然砂砾级配特征
        2.2.2 天然砂砾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
    2.3 数值模拟CBR仿真试验
    2.4 天然砂砾参数确定
        2.4.1 天然砂砾仿真
        2.4.2 细观参数对天然砂砾力学的影响
        2.4.3 CBR试验对比验证
        2.4.4 天然砂砾数值模拟力学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软弱夹层拓宽路基的沉降特性
    3.1 工程概况
    3.2 路基填料及荷载施加
    3.3 不同工况下拓宽路基的沉降特性分析
    3.4 差异沉降曲线变化规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措施研究
    4.1 针对软弱夹层的处治措施研究
        4.1.1 处治方案研究
        4.1.2 6m高路基的最佳处治方案分析
        4.1.3 8m高路基的最佳处治方案分析
    4.2 路基压实度控制研究
        4.2.1 路基压实标准
        4.2.2 路基压实数值模拟验证
        4.2.3 路基压实现场施工
    4.3 台阶开挖方式分析
    4.4 土工格栅加筋处治分析
        4.4.1 土工格栅加固机理
        4.4.2 土工格栅参数确定
        4.4.3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处治措施效果评价及沉降分级
    5.1 处治措施效果评价
        5.1.1 模型建立
        5.1.2 监测仪器
        5.1.3 效果评价
    5.2 差异沉降等级研究
        5.2.1 研究现状分析
        5.2.2 差异沉降分级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致谢

(4)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病害机理与处理方法
    2.1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主要病害
    2.2 加宽工程病害形成的原因
    2.3 高速公路加宽病害处理方法
    2.4 高速公路地基常见破坏机理及处理方法
    2.5 CFG桩设计原理及施工要点
    2.6 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3.1 工况概述
    3.2 地质条件
    3.3 试验概况
    3.4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3.5 CFG桩复合地基与其他地基对比分析
第四章 桥头路基加宽流态粉煤灰处治技术研究
    4.1 桥头路基坑与台背回填
    4.2 液态粉煤灰回填施工技术
    4.3 路桥过渡段加宽路基冬季备土堆载预压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组织设计
    5.1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思路
    5.2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施工中的交通组织
    5.3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1.3.2 软土路基地基处理设计
        1.3.3 软土路基拓宽改建设计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软土工程特性
    2.1 软土的定义
    2.2 软土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3.1 路基设计原则
    3.2 地基表面处理设计
        3.2.1 清表
        3.2.2 清表后地基表层临时排水措施
        3.2.3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
        3.2.4 表层碾压及压实度测试
    3.3 路基填筑设计
        3.3.1 路基填料控制
        3.3.2 路基填筑厚度
        3.3.3 路基边坡
        3.3.4 路基填筑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3.3.5 路基填筑观测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4.1 软土路基处理概述
    4.2 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
        4.2.1 适用范围
        4.2.2 一般规定
        4.2.3 软基处理的目的
    4.3 软基处理的分类
        4.3.1 反压护道
        4.3.2 置换(地基浅层处理)
        4.3.3 深层软基处理
    4.4 特殊部位处理设计
        4.4.1 河塘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4.4.2 桥头及过渡段地基处理设计
        4.4.3 桩承式路堤工程案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土路基拼宽设计
    5.1 路基拼宽设计原则
        5.1.1 公路加宽的必要性
        5.1.2 软土路基扩宽处理面临问题
    5.2 一般路基拼宽设计
        5.2.1 新老路基结合方式
        5.2.2 不同等级公路拓宽
    5.3 拼宽路基浅层处理
        5.3.1 轻质填料回填处理
        5.3.2 铺设土工格室处理
    5.4 拼宽路基深层处理
        5.4.1 水泥搅拌桩处理
        5.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
    5.5 软土路堤拓宽处理适用性评价
    5.6 路基拼宽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
        5.6.1 加宽工程差异沉降指标分析
        5.6.2 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路面功能要求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岩性
        2.1.2 水文地质条件
        2.1.3 特殊性岩土的评价
    2.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2.1 原位试验
        2.2.2 室内试验
    2.3 施工工艺对处治方案选择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3.1 处治基本原则
    3.2 水泥土搅拌桩方案设计
        3.2.1 路段概况
        3.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3.2.3 水泥搅拌桩施工桩位图
    3.3 PHC预应力管桩方案设计
        3.3.1 路段概况
        3.3.2 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设计
        3.3.3 PHC预应力管桩施工桩位图
    3.4 软基处治方案施工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验检测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内容
        4.2.1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4.2.2 PHC预应力管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4.2.3 静载试验质量检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C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比对
    5.1 施工工艺
    5.2 施工质量
    5.3 经济性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文献引用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C 现场试验数据记录表
附录D 现场试验数据图

(7)厚海淤泥地层国道改扩建路基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基变形机理及其发展规律
        1.2.2 软土地层路基处治技术
        1.2.3 新旧路基拼接处差异沉降机理及其控制
        1.2.4 软土微观结构特性
        1.2.5 发展趋势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厚海淤泥地层土体性状试验研究
    2.1 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2.2 厚海淤泥微观特性试验
    2.3 本章小节
3 厚海淤泥地层路基变形机理
    3.1 工程概况
    3.2 路基沉降机理现场监测
    3.3 路基变形规律数值分析
        3.3.1 PLAXIS 3D软件介绍
        3.3.2 数值模拟
    3.4 地层附加应力和孔压分布规律
        3.4.1 单侧拓宽施工对地层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
        3.4.2 超孔隙水压力
    3.5 本章小结
4 厚海淤泥地层路基处治技术
    4.1 粉喷桩固化剂设计
        4.1.1 固化剂配方设计
        4.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1.3 基于微观结构特性的固化机理分析
        4.1.4 经济效益分析
    4.2 粉喷桩联合堆载预压技术
        4.2.1 设计与施工
        4.2.2 沉降动态观测
        4.2.3 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新旧路基协调变形施工方案与工艺研究
    5.1 挖台阶+铺土工格栅
    5.2 双侧拓宽段新旧路基协调变形施工方案
    5.3 其他处治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高速公路软基路段沉降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见公路软基处治方案
        1.2.2 公路软基沉降量计算与预测方法
        1.2.3 公路软基处治方案优选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常见软基沉降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2.1 常见软基沉降成因分析
        2.1.1 软土工程特性
        2.1.2 软土地基沉降分析
        2.1.3 “桥头跳车”成因分析
    2.2 软基沉降防治措施分析
        2.2.1 路堤沉降处治措施
        2.2.2 路基沉降处治措施
        2.2.3 地基沉降处治措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软基处治方案优选分析
    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3.2 层次分析法的结构
    3.3 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
        3.3.1 构造判断矩阵
        3.3.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4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3.4.1 工程概况
        3.4.2 处治背景
        3.4.3 方案简介
        3.4.4 构建处治方案层次分析结构
        3.4.5 构造判断矩阵
        3.4.6 判断矩阵计算及排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基路段处治工后沉降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4.1 有限元仿真模型与参数确定
        4.1.1 ABAQUS有限元模型
        4.1.2 有限元模型蠕变算法确定
        4.1.3 参数确定
    4.2 软基处治方案工后沉降数值分析
        4.2.1 加铺调平方案沉降数值分析
        4.2.2 FCB回填方案沉降数值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CB回填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5.1 FCB回填施工工艺
        5.1.1 方案设计
        5.1.2 施工流程
    5.2 FCB回填质量控制
        5.2.1 施工质量控制
        5.2.2 交通组织控制
    5.3 沉降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山区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2 软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软土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软土路基工程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我国软土沉积的成因及分类
    2.3 软土的工程性质
        2.3.1 软土天然抗剪强度
        2.3.2 软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及流变性
        2.3.3 不同成因软土的力学指标
        2.3.4 软土的固结沉降特性
    2.4 我国西部山区常见软土形式
        2.4.1 湿陷性黄土
        2.4.2 膨胀土
        2.4.3 红粘土
        2.4.4 冻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土路基及其加固技术数值分析
    3.1 引言
    3.2 Plaxis程序简介
    3.3 软土路基稳定性分析
        3.3.1 计算方案及模型
        3.3.2 路堤高度的影响
        3.3.3 软弱土层厚度的影响
    3.4 软基加固处理技术数值分析
        3.4.1 计算方案及模型
        3.4.2 施工过程的模拟
        3.4.3 加固前后路基稳定性分析
        3.4.4 加固前后路基应力分析
        3.4.5 加固前后路基沉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绥阳风华工业大道概况及地质评价
    4.1 引言
    4.2 工程地质条件
        4.2.1 气象及水文
        4.2.2 地形地貌
        4.2.3 地层岩性
        4.2.4 地质构造
    4.3 特殊性岩土评价
    4.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4.4.1 土石工程分级
        4.4.2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4.6 道路工程地质评价
        4.6.1 路基持力层评价
        4.6.2 路线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5.1 常用软基加固方法
    5.2 粉喷桩法在风华工业大道工程中的应用
        5.2.1 粉喷桩法施工设计及工艺
        5.2.2 粉喷桩法施工要点
        5.2.3 粉喷桩法质量控制
    5.3 强夯法在风华工业大道工程中的应用
        5.3.1 强夯法施工设计及工艺
        5.3.2 强夯法施工要点
        5.3.3 强夯法质量控制
    5.4 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对比
        5.4.1 加固效果对比
        5.4.2 经济效益对比
        5.4.3 社会效益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道路工程
    1.1 路基工程
        1.1.1 公路路基设计方法与理念
        1.1.2 路基沉降预估方法与控制标准
        1.1.3 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1.1.4 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1.2 路面工程
        1.2.1 路面材料
        1.2.1. 1 路面面层材料
        1.2.1. 2 路面基层材料
        1.2.2 路面结构
        1.2.3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2.4 路面养护维修技术
        1.2.5 特殊路面
    1.3 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
        1.3.1 线形设计指标
        1.3.2 线形评价方法
2 桥梁工程
    2.1 可持续桥梁工程的新理念
    2.2 基于性能的桥梁设计方法
    2.3 几何非线性分析
    2.4 施工监控
    2.5 施工过程随机模拟
    2.6 近期桥梁抗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2.6.1 近期桥梁震害的启示
        2.6.2 桥梁抗震试验与数值分析
        2.6.3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
        2.6.4 临近断层桥梁抗震问题
        2.6.5 桥梁抗震评价与加固技术
    2.7 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2.7.1 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研究的意义
        2.7.2 风-车-桥系统分析研究回顾
        2.7.3 风-车-桥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
    2.8 拱桥的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2.8.1 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
        2.8.2 组合结构应用
        2.8.3 施工技术
        2.8.4 小结
    2.9 桥梁耐久性与耐疲劳设计
    2.1 0 高性能钢桥与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研究进展
        2.1 0. 1 高性能钢桥
        2.1 0. 2 新型组合结构桥梁
    2.1 1 桥梁疲劳使用安全监测、评估新技术
    2.1 2 桥梁桩基设计理论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2.1 2.1 深水桩基受力计算研究
        2.1 2. 2 软弱地基中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2.1 2. 3 岩溶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2.1 2. 4 陡坡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2.1 2. 5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研究
    2.1 3 小结
3 隧道工程
    3.1 修筑规模
    3.2 结构形式
    3.3 设计理论
    3.4 施工技术
        3.4.1 钻爆法
        3.4.2 TBM法
        3.4.3 盾构法
        3.4.4 沉管法
    3.5 营运监控
    3.6 维修养护
4 交通工程
    4.1 各国研究现状
        4.1.1 国外研究现状
        4.1.2 中国研究现状
    4.2 存在的问题
        4.2.1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4.2.2 交通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4.2.3 交通安全问题
        4.2.4 交通规划问题
        4.2.5 城市停车问题
    4.3 发展对策
        4.3.1 城市交通拥堵对策
        4.3.2 低碳交通体系
        4.3.3 交通安全对策
        4.3.4 公交优先发展对策
        4.3.5 交通规划对策
        4.3.6 城市停车对策
5 公路运输经济
    5.1 需求、供给和价格
    5.2 成本、规模和效率
    5.3 费用和补贴
        5.3.1 补贴和效率
        5.3.2 补贴和收入分配
        5.3.3 补贴与环境
    5.4 属性和商品化
    5.5 管制与管制改革
        5.5.1 巴士市场改革
        5.5.2 出租车市场改革
    5.6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式
        5.6.1 交通与经济发展
        5.6.2 交通和空间发展
    5.7 小结
6 汽车工程
    6.1 概述
    6.2 标准与法规
        6.2.1 汽车标准和法规概况
        6.2.2 汽车强制性标准
        6.2.3 汽车推荐性标准
        6.2.4 中国汽车标准和法规的未来发展
    6.3 汽车控制技术
        6.3.1 重型商用车辆控制技术
        6.3.2 汽车悬架控制技术
        6.3.3 汽车控制策略
        6.3.4 热点、不足与展望
    6.4 汽车代用燃料技术
        6.4.1 醇类代用燃料
        6.4.2 天然气燃料
        6.4.3 生物质能
    6.5 电动汽车技术
7 机械工程
    7.1 沥青搅拌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2 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3 压实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7.4 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
    7.5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四、粉喷技术处治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何振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非开挖处治技术研究[D]. 冯彦铭.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戈壁区含软弱夹层的天然砂砾高速公路拓宽路基沉降特征研究[D]. 王岩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4]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 王林. 长安大学, 2019(07)
  • [5]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罗良繁. 长安大学, 2019(07)
  • [6]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D]. 曾昊.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厚海淤泥地层国道改扩建路基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李世茂.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8]高速公路软基路段沉降处治技术研究[D]. 宋学庆. 长安大学, 2018(01)
  • [9]山区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D]. 严荣泉.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4)
  • [10]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粉末喷涂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