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丝核菌对铁皮石斛的作用研究

不同丝核菌对铁皮石斛的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丝核菌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真菌,自1851年De Candolle建立丝核菌属(Rhizoctonia)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丝核菌只有结构相似的菌丝,很少产生有性和无性孢子,有性态的诱导极为困难,所以给丝核菌的分类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丝核菌能够与兰科植物共生,促进兰科植物生长。但是,丝核菌又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植物根部的植物病原真菌,它可以引起松苗、豆科植物等植物的猝倒病、水稻、小麦纹枯病、马铃薯黑痣病等多种病害。丝核菌究竟是植物病原真菌还是菌根菌的问题一直难以解答,激发了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本研究收集了11个丝核菌菌株,分别接种到铁皮石斛、马尾松和刺槐上,测定这些菌株与三种苗木之间的相互关系。测定结果将供试菌株分为有促生作用和致病作用两大类;其中有促生作用的菌株是铁皮石斛的菌根真菌。对各丝核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菌落生长速度、细胞核数目、菌丝融合和有性态诱导等几个方面研究,得出结果如下:1.通过接种测定发现,有促生作用和有致病作用的丝核菌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丝核菌。其促生和致病特性是由菌株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与寄主植物种类和接种量关系不大。2.对收集到的11个丝核菌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有致病作用与有促生作用的两类菌株,无论是在菌落形态还是菌丝形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有致病作用的丝核菌生长速度快,菌落多以褐色为主,菌丝较粗,分枝多,有多核和双核细胞,以双核细胞居多,易形成菌核;有促生作用的丝核菌生长速度慢,菌落多以白色或无色为主,菌丝细,分枝少,全部为多核细胞,不形成菌核。3.供试丝核菌株中GDB254、MLX102、CLN103、CT301、GH222、GDB181对铁皮石斛、刺槐、马尾松均无致病力,并且还能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通过研究接菌铁皮石斛鲜重增长率、叶绿素含量变化、显微观察菌根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接种GDB254、MLX102、CLN103的铁皮石斛鲜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增加85%、104%和9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接种CT301、GH222、GDB181的铁皮石斛鲜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增加38%、47%和69%,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叶绿素a、b、a+b含量增加分别为:GDB254 76.2%、128%和89.5%,MLX102 84.9%、85.4%和85.1%,CLN103 57.9%、77.8%和63%,CT301 61.2%、54.6%和59.5%,GH222 72.4%、86.7%和76.0%,GDB181 25.9%、36.1%和28.5%;并且显微观察菌根的徒手切片在根被、皮层、中柱细胞中均有菌丝结典型结构。4.供试丝核菌菌株中DHX121、DHX341、LS、HL、GD142对铁皮石斛、马尾松、刺槐均有致病作用,其中GD142的致病力最强,HL次之,DHX121、DHX341、LS致病力稍弱;且三种苗木的发病情况是:铁皮石斛最易感病,刺槐次之,马尾松最不易感病。不同接种量与寄主发病时间有关,接种量大,发病早;接种量小,发病迟。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兰科植物概况及其内生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 1 兰科植物概况
  • 2 兰科植物内生菌根真菌
  • 2.1 兰科植物内生菌根真菌的特点
  • 2.2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关系
  • 2.3 兰科植物内生菌根真菌的分类
  • 2.4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二章 丝核菌研究进展
  • 1 丝核菌概况
  • 1.1 丝核菌的生态习性
  • 1.2 丝核菌的致病性和寄主范围
  • 2 丝核菌分类研究进展
  • 2.1 丝核菌形态学分类研究进展
  • 2.2 丝核菌菌丝融合分类研究进展
  • 2.3 丝核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状况
  • 3 丝核菌与兰科植物的关系
  • 4 丝核菌研究展望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三章 丝核菌不同菌株对铁皮石斛的促生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苗木
  • 1.1.2 供试菌株
  • 1.1.3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组培苗的准备及移栽
  • 1.2.2 丝核菌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
  • 1.2.3 菌株活化
  • 1.2.4 组培苗接菌
  • 1.2.5 外观形态观察
  • 1.2.6 生长量的测定
  • 1.2.7 叶绿素a、b 的测定
  • 1.2.8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1.2.9 徒手切片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促生菌接种后铁皮石斛生长情况
  • 2.2 促生菌接种后铁皮石斛生长量变化
  • 2.3 促生菌接种后铁皮石斛叶绿素含量变化
  • 2.4 促生菌接种后铁皮石斛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2.5 徒手切片观察菌丝侵染途径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丝核菌不同菌株对苗木的致病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无菌苗
  • 1.1.2 供试菌株
  • 1.1.3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培养
  • 1.2.2 刺槐无菌苗的培养
  • 1.2.3 马尾松无菌苗的培养
  • 1.2.4 盆栽马尾松苗的培养
  • 1.2.5 丝核菌培养
  • 1.2.6 供试苗木接菌
  • 1.2.7 丝核菌株重分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致病菌接种铁皮石斛后的发病情况
  • 2.2 各菌株接种刺槐无菌苗后的发病情况
  • 2.3 各菌株接种马尾松无菌苗后的发病情况
  • 2.4 盆栽马尾松接菌后的发病情况
  • 2.5 丝核菌重分离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丝核菌株形态学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染色剂
  • 1.2 方法
  • 1.2.1 供试菌株活化与培养
  • 1.2.2 插片培养观察菌丝形态以及测定菌丝直径
  • 1.2.3 番红O-KOH、卡宝品红常规染色法观察细胞核数目
  • 1.2.4 DI、DAPI 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数目
  • 1.2.5 有性态诱导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形态
  • 2.2 菌丝形态及细胞核数目
  • 2.3 丝核菌有性态诱导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丝核菌株生理特点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染色剂
  • 1.1.4 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
  • 1.2 方法
  • 1.2.1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 1.2.2 菌丝融合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 2.2 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测定结果
  • 3 结论与试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小结
  • 1.1 丝核菌对铁皮石斛的促生作用
  • 1.2 丝核菌对苗木的致病作用
  • 1.3 丝核菌形态及生理特点研究
  • 2 展望
  • 2.1 建立丝核菌基因库
  • 2.2 研究丝核菌与兰科植物偏利共生关系的机理
  • 2.3 建立我国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库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真菌多样性及共生萌发机制研究进展[J]. 菌物学报 2019(11)
    • [2].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04)
    • [3].兰花秘密[J]. 森林与人类 2019(11)
    • [4].兰花中国[J]. 森林与人类 2019(12)
    • [5].雅鲁藏布大峡谷 兰花或超500种[J]. 森林与人类 2019(12)
    • [6].药用兰科植物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5)
    • [7].福建省农科院兰科植物重要病害病原鉴定及综合防控技术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4)
    • [8].福建省3种兰科植物新记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9].不同土壤水分对药用兰科植物白及生理和形态结构的影响[J]. 农家参谋 2020(03)
    • [10].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03)
    • [11].化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繁育与保护初探[J]. 现代园艺 2020(13)
    • [12].伊犁河谷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现状与保护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4)
    • [13].广东兰科植物2种新记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04)
    • [14].广东兰科植物多样性保育现状[J]. 生物多样性 2020(07)
    • [15].兰花典雅 地久天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纪事[J]. 广西林业 2019(03)
    • [16].贵州省兰科植物资源研究综述[J]. 贵州科学 2018(02)
    • [17].西藏野生兰科植物名录整理和修订[J]. 农学学报 2018(03)
    • [18].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及保护[J]. 陕西林业科技 2018(02)
    • [19].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保护策略[J]. 华东森林经理 2017(04)
    • [20].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科学通报 2015(02)
    • [21].通道县兰科植物资源调查[J]. 绿色科技 2015(01)
    • [22].分子标记在药用兰科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种子 2015(02)
    • [23].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J]. 种子 2015(06)
    • [24].老挝兰科植物考察[J]. 人与生物圈 2020(03)
    • [25].白芨特征特性[J]. 致富天地 2016(11)
    • [26].大山深处的“土博导”[J]. 致富天地 2016(11)
    • [27].石斛情缘(外一篇)[J]. 含笑花 2017(02)
    • [28].开怀大猜[J].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2013(08)
    • [29].兰科植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J]. 科学世界 2009(08)
    • [30].总有一朵兰花适合你[J]. 科学世界 2009(08)

    标签:;  ;  ;  

    不同丝核菌对铁皮石斛的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