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名景观研究 ——以南京城老城区为例

城市地名景观研究 ——以南京城老城区为例

论文摘要

当我们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的城市,会发现他们正在逐步地丢失他们的身份。城市的开发与更新让其中的景观风貌变得均质化,相似的空间被不断地复制而自然形成的城市原始风貌则被覆盖掉,研究以地名景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的面貌,希望能够为城市特色文化景观的综合保护提供一条思路,并从中发掘出城市最有特质的一些东西。地名景观原本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地名学中的一个定义,它原本指区域之内的所有地名的结合。鉴于其对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系统性强便于研究与应用,本研究引入了这一概念及研究思路并对其进行了概念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扩充。将原本仅停留在纸面上的语言学研究加入了景观实体风貌的解读和分类,应用于具体的城市景观研究当中。以地名景观所携带的城市自生自长的文化脉络来逐步地考察城市当中所对应的景观风貌,从而得出特定城市的景观风貌体系。研究对南京市地名景观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地考察。从传统地名的梳理和数字化开始,逐步将南京市城区内的地名进行分类。通过实地的调研将每个地名条目的历史渊源及其所对应的城市景观现存状况录入分析系统。一系列的数理分析及图表研究之后得出了南京地名景观的现状。南京城大半的城市肌理是由住宅区构成的,其形成年代很近,无明确文化代表性。如同任何对南京有所了解的人做看到的,山水地名景观和城防类地名景观是南京城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数据分析当中景观实体的稳定性和产生年代的久远程度都表明了这一点。而对于很多人关注的传统地名的消失,则多发生于市肆类地名当中,这可能是由于此类地名景观的变化周期与人的成长时间相近,让人有物是人非的感受。研究当中还发现城市当中田地、荒地存在过的迹象,虽然此类地名也都即将消失,有的在调查当中发现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的确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城市发展更新是一个见缝插针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展开卷轴的过程。明清地名景观和民国地名景观在地图上却显示有成片集中的区域。研究当中也对地名景观的更新和发展规律做了探讨,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现存的问题
  • 1.2.1 城市特色景观消失
  • 1.2.2 城市特色地名消失
  • 1.2.3 城市新地名与景观风貌脱节
  • 1.2.4 新城市风貌的“短命”怪圈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发掘景观与地名的依存关系
  • 1.3.2 地名变化与城市景观风貌演进的相互影响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
  • 1.5.2 国外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研
  • 1.6.2 数理分析
  • 1.6.3 空间分析
  • 1.6.4 投影分析
  • 1.7 研究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地名景观的概述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地名景观的概念延伸
  • 2.2.1 “地名景观”的产生
  • 2.2.2 “景观”内涵的扩展
  • 2.2.3 “地名景观”概念延伸的必要性
  • 2.2.4 地名景观的概念延伸
  • 2.3 地名景观的特性
  • 2.3.1 符号性
  • 2.3.2 文化性
  • 2.3.3 生长性
  • 2.4 地名景观的层次
  • 2.4.1 普通文化景观
  • 2.4.2 普通地名景观
  • 2.4.3 景名景观
  • 2.5 城市地名景观演变的要素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地名与地名景观的联系
  • 3.1 地名与地名景观的对应
  • 3.1.1 位置对应
  • 3.1.2 内容对应
  • 3.2 地名与地名景观的文化纽带
  • 3.3 地名与指代的景观范围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南京地名景观调查
  • 4.1 调查范围
  • 4.2 调查过程
  • 4.2.1 基础资料采集
  • 4.2.2 数据制表
  • 4.2.3 实地调研
  • 4.3 南京文化遗存分析
  • 4.3.1 汉代之前-南京城的萌芽时期
  • 4.3.2 六朝时期-南京城的第一次大发展时期
  • 4.3.3 隋代到元代-缓慢发展时期
  • 4.3.4 明朝至民国-全盛阶段
  • 4.3.5 建国后-城市文化缓慢演变
  • 4.4 南京市地名景观类型分析
  • 4.4.1 厂房
  • 4.4.2 城防
  • 4.4.3 道桥
  • 4.4.4 府院
  • 4.4.5 民居
  • 4.4.6 山丘
  • 4.4.7 市肆
  • 4.4.8 水系
  • 4.4.9 寺院
  • 4.4.10 田园
  • 4.4.11 亭枋
  • 4.4.12 园墅
  • 4.4.13 原野与遗迹
  • 4.5 不同时期的地名景观
  • 4.5.1 地名景观主体代表当时的城市形象
  • 4.5.2 各类型集中产生年代比较
  • 4.5.3 实体现状与年代关系
  • 4.6 地名景观消失原因归纳
  • 4.7 南京市典型地名景观文化群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南京地名景观的保护与应用初探
  • 5.1 南京城市地名的保护与更新
  • 5.1.1 确立整体保护范围
  • 5.1.2 南京城地名景观voronoi图划定
  • 5.1.3 地名景观的升级
  • 5.2 城市景点的取名与营建
  • 5.2.1 名称对景点的意义
  • 5.2.2 建立可识别的地名景观体系
  • 5.3 城市面貌的规划与维持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1 附表
  • 2 附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名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11)
    • [2].杭州市:加快“智慧地名”建设 助力移动办事之城[J]. 中国地名 2019(11)
    • [3].用法律终结改地名乱象[J]. 中国地名 2019(11)
    • [4].《液压与气动》特殊地名规范用法[J]. 液压与气动 2020(03)
    • [5].基于空间聚类的石城县客家地名景观分布特征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6].地名读音“名从主人”的思考[J]. 中国地名 2020(01)
    • [7].广东古越语濒危地名的调查研究[J]. 中国地名 2020(01)
    • [8].依法而为 让地名变更不再“任性”[J]. 中国地名 2020(01)
    • [9].从解读地名热看坚定文化自信[J]. 中国地名 2020(01)
    • [10].海外粤侨人名地名与“一带一路”建设[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 [11].多样性城市事件视域下的城市老地名与城市记忆的保护——以长沙老地名为例[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2].基于业务联动的地名地址数据协同更新方法[J]. 城市勘测 2020(01)
    • [1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内蒙古五原县地名研究[J]. 中国地名 2020(04)
    • [14].故事里的地名[J]. 当代兵团 2020(08)
    • [15].广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 办公室业务 2020(11)
    • [16].基于照片的地名地址采集与更新方法[J]. 城市勘测 2020(03)
    • [17].谈谈“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兼及地名的命名和管理[J]. 中国民政 2020(10)
    • [18].“十方世”是佛教语,不是地名[J]. 文史杂志 2020(04)
    • [19].浙江海岛地名文化溯源[J]. 今日科技 2020(08)
    • [20].关于地名普查地理信息采集与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 2020(08)
    • [21].地名的天文学记趣[J]. 中国地名 2020(08)
    • [22].俄汉方位地名之比较[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3].先秦“异地同名”现象与地名流动的初步考察[J]. 史学月刊 2020(10)
    • [24].地名何以成为“话题王”[J]. 中国地名 2020(09)
    • [25].地貌视角的诸暨乡村地名空间分布研究[J]. 测绘科学 2020(11)
    • [26].南京含有“马”字的地名[J]. 中国地名 2019(05)
    • [27].六部门联合整治不规范地名[J]. 中国地名 2019(06)
    • [28].洋地名、怪地名该咋“整”[J]. 中国地名 2019(07)
    • [29].地名治理也要防止权力任性[J]. 领导决策信息 2019(24)
    • [30].论地名的方与圆[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标签:;  ;  ;  

    城市地名景观研究 ——以南京城老城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