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

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

论文摘要

本文在语料调查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运用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对汉语言语交际中的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定义与分类,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机制和形成机制,以及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中美文化中的共性与差异。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指形式和字面意义为肯定,但含意和命题态度为否定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第一,它不仅表达了思想,还表达了言者的命题态度,施行了“言语行为”,具有“言外之力”;第二,言者的否定含意和命题态度是无标记的,听话人需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通过推理才能得出。以关联理论对意义的划分为标准,从表达策略的角度,本文首先将非规约间接否定分成显义、预设和寓义三大类,然后再一分为二,每大类又细分成两小类,显义包括指称指派和命题意义两类;预设包括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寓义包括一般寓义和弱寓义两类。援用关联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本文提出非规约间接否定的理解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一推理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间接度的识别(明说意义),语境假设的建构(隐含前提)以及会话含意(隐含结论)的获得。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它的产生与说话人的表述动机和人的心理需要有密切的关系。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四个:0顾及面子需要,②保护自我需要,③增加美感需要,④表达情绪需要。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中、美文化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人类的普通心理需要和生存需要是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两种文化中存在共性的根源。含蓄性格VS直率性格;领域依附思维VS无领域依附思维;差序格局VS平等格局;过去取向VS未来取向;做人VS做事;情感型人际关系VS工具型人际关系等是导致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中、美文化中存在差异的深层根源。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加深人们对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认识,而且对于整个语用学理论尤其是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很大的价值;同时,本文对于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跨文化交际实践和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也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 1.3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4 全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现状和问题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前人研究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定义和范围
  • 3.1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定义
  • 3.2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研究范围
  • 3.3 本章小结
  • 4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分类
  • 4.1 分类标准和理论基础
  • 4.2 本文的分类
  • 4.3 汉语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分类描写
  • 4.4 本章小结
  • 5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意义的特性
  • 5.1 非规约性
  • 5.2 显新奇性
  • 5.3 可消失性
  • 5.4 重整体性
  • 5.5 强推理性
  • 5.6 高语境性
  • 5.7 本章小结
  • 6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
  • 6.1 理解模式:明示—推理
  • 6.2 理解步骤一:识别间接度
  • 6.3 理解步骤二:建构语境假设
  • 6.4 理解步骤三:获得否定含意
  • 6.5 间接度、理解难度与语境效果的关系
  • 6.6 理解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前提条件
  • 6.7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理解模式的认知依据
  • 6.8 本章小结
  • 7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
  • 7.1 前人的观点
  • 7.2 本文的理论基础
  • 7.3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一:顾及面子需要
  • 7.4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二:保护自我需要
  • 7.5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三:表达情绪需要
  • 7.6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四:增加美感需要
  • 7.7 本章小结
  • 8 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跨文化调查和分析
  • 8.1 跨文化调查
  • 8.2 调查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总结
  • 9.1 全文要点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著)目录
  • 附录2 术语索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语句式习语的言语行为特征[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8(02)
    • [2].俄汉对话语篇中的表态言语行为[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1)
    • [3].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教学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4)
    • [4].网络批评言语行为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 2020(11)
    • [5].青少年暴力言语行为调查及分析[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6].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赞同言语行为分析[J]. 汉语学习 2020(05)
    • [7].偏离型网络言语行为和国家语言文明建设[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4)
    • [8].倾泻式“宣泄”言语行为的模式、类型及其特点[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9].英汉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成因对比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9(05)
    • [10].现代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的策略探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1].言语行为认定模式在双语间的应用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2].表态言语行为研究概览[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10)
    • [13].汉语“语篇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9(04)
    • [14].言语行为构式的界定及分类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5].简论塞尔《什么是言语行为》的思想[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5)
    • [16].表态言语行为的语义与语用[J]. 外语学刊 2016(06)
    • [17].承诺型言语行为研究——以《格林童话》为研究范本[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18].中美研究生“给予”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1)
    • [19].商务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11)
    • [20].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创新——论斯金纳《言语行为》中新词的使用[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12)
    • [21].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
    • [22].维护言语行为的顺应认知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 2016(02)
    • [23].论作为“劝导”的文学言语行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4].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J]. 名作欣赏 2016(20)
    • [25].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浅析[J]. 戏剧之家 2014(17)
    • [26].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的体现[J]. 科技资讯 2014(35)
    • [27].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研究——浅析90后道歉言语行为的施为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02)
    • [28].对拒绝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15(02)
    • [29].基于语篇发生的叙事言语行为链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30].讽刺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标签:;  ;  ;  ;  ;  

    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