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氯嘧磺隆的残留药害问题,从土壤中驯化富集筛选出氯嘧磺隆的高效降解菌,研究了其降解特性。从氯嘧磺隆驯化的土壤中分离大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的高效降解细菌2株,这2株菌可以利用氯嘧磺隆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其在4 d内对10mg/L氯嘧磺隆的降解率分别为80%和86%,实验室命名为B1和B2。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B1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Sr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rDNA片段为1511 bp,G+C含量为55.13%,在GenBank中的登录序号为DQ401073.1;菌株B2被鉴定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16SrDNA片段为1490bp,G+C含量为54.97%,在GenBank中的登录序号为AM114410。研究其降解氯嘧磺隆机理,选菌株B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pH6~7,最适培养基装液量为50 ml/250 mL。在37℃,无机盐培养基中120 r/min振摇96 h,其对10mg/L氯嘧磺隆的降解率达80%;菌株B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pH6~7,最适培养基装液量为50 ml/250 mL。在37℃,无机盐培养基中120 r/min振摇96 h,其对10mg/L氯嘧磺隆的降解率达86%。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效降解菌对氯霉素污水处理的研究[J]. 山东化工 2017(10)
- [2].莠去津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7(02)
- [3].土壤石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3)
- [4].异噁草酮高效降解菌发酵培养基优化[J]. 农药 2009(02)
- [5].1株咪草烟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
- [6].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1)
- [7].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9)
- [8].一株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5)
- [9].污染土壤中菲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J]. 土壤通报 2010(01)
- [10].煤炭地下气化废水中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1].一株抗生素制药工业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物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1)
- [12].一株吡啶高效降解菌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7)
- [13].17α-乙炔雌二醇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4].养殖水体有机污物蛋白质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分离[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5].一株[艹屈]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4)
- [16].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J]. 微生物学通报 2012(05)
- [17].多株吡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性能与生物膜形成特性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9].氯苯高效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条件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0].功夫菊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8)
- [21].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8)
- [22].菲高效降解菌1-2D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9(05)
- [23].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3)
- [24].苯酚高效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条件研究[J]. 辽宁化工 2010(02)
- [25].焦化废水中4株苯酚高效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J]. 生物技术 2010(02)
- [26].紫外诱导高效降解菌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8)
- [27].采用酶液活性测定法快速筛选及构建石油烃高效降解菌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6)
- [28].两株丁草胺高效降解菌复配菌剂降解特性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04)
- [29].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1(04)
- [30].柠檬苦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