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义1王浩1甘地2(通讯作者)
1.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沈阳110840;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目的:观察微针刀松解术配合减压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收集49例运用微针刀松解术配合减压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治疗组)与64例运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对照组),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疗效评价,并分别在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有效率为95.3%;1年后随访率为6.5%,7.8%;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微针刀松解术;减压手法;推拿手法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以臀腿痛为主的病症,是软伤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草药、针灸等,临床疗效不一。笔者采用微针刀松解配合减压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搜集自2012年10月—2013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软伤科梨状肌综合征患者49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因未能完全遵循试验要求,中途停止治疗,作为剔除数据未列入统计结果。最终列入统计共46例,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6±11.81岁;自2010年8月—2012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软伤科梨状肌综合征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40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3±11.60岁。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标准制定:①有外伤史或受凉史。②多见于中老年人。③臀部疼痛,呈“牵拉样”、“刀割样”或“蹦跳样”疼痛,且有紧缩感,多伴有下肢放射痛、行走困难或跛行。④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综上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确认为梨状肌综合征;②年龄21-66岁,性别不限;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实验室检查及放射线检查异常者;②腰椎疾病及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类似症状者;③合并有心、脑、肝、肾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④患有精神病和依从性差影响疗效评价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体位:患者侧卧位,健肢在下伸直,患肢在上屈曲,身体略向前倾斜,使患膝着床。
(2)定点及消毒:在髂后上棘与尾骨间连线中点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内1/3处(即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出口处)定点,暴露治疗部位,用紫药水做好标记。标记好后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无需局部麻醉。
(3)针刀操作:医者戴无菌口罩、帽子、手套,左手食指和中指轻压病变区皮肤固定,右手持汉章牌(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0.6*0.8mm针刀,找到标记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一致,针体垂直皮肤快速刺入达皮下组织层,然后慢慢深入,当患者感觉下肢麻木有过电感时,表明针尖已达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出口处,如图(1)所示:然后退针2cm,针体向内或者向外倾斜10-20°进针刀,刀下有坚韧感时,即到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孔的卡压点,向周围0.5cm范围内扇形扫散4—5下,刀下出现松动感即可出针,出针后按压5min防止出血,治疗部位创可贴外敷。
(4)减压手法操作:医者双手拇指重叠置于患处,助手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手托住患肢膝盖,医者按压患处同时助手向后下方牵拉患肢,两人协同用力,以患者耐受为度,固定,达到深透,减压的效果。反复3-5次。疗程:一周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1年后随访。
图(1)
2.2对照组
采用常规推拿手法[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滚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侧。沿患者臀部至腰骶部,反复滚揉3min。手法由浅渐深,主要放松臀大肌和臀中肌。
弹拨法。继上势,医者用拇指弹拨最痛点5-7次,波动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由浅渐深,以患者有明显的酸痛或串痛感为宜。
推法。医者用掌推法,沿足太阳膀胱经,由小腿至腰骶部反复直推5-7次。
点按穴位。点按环跳、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每穴约30s。
抖拉法。嘱患者两手紧握住床头,腰部放松。医者握住踝上,做对抗牵拉,同时上下抖动5-7次。
屈伸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踝上,另一手前臂插入腘窝部,屈伸髋、膝关节5-7次,同时嘱病人屈伸时用力蹬空。
疗程:2天推拿一次,四周1疗程,1年后随访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①根据《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1]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了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标准。观察梨状肌疼痛、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下肢放射痛、跛行五项内容分为: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0分。
②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在纸上面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的一段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分别在试验开始前和每次治疗后各评价一次。
3.2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1]评估疗效。痊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显效:臀腿痛基本消失,梨状肌无明显压痛,长时间行走后偶有轻微疼痛;有效:臀腿痛减轻,梨状肌压痛减轻,长时间行走后仍感疼痛疼痛;无效:经治疗1个疗程后,病情无变化。
3.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使用成组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1)两组症状、体征积分量表比较,详情见表1
5.典型病例
周某,女,42岁,银行职员。因右下肢有“放射样”疼痛三个月,在私人诊所按摩半个月无效后经朋友介绍遂来我处就诊,腰椎MRI提示L4-5间盘轻度膨出。查体腰部无明显压痛,右侧梨状肌压痛(+),并伴有向小腿放射,右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右下肢前屈、后伸、外展、旋转等功能受限。诊断为右侧梨状肌综合征。先给予口服药物(草木犀流浸液片,1200mg/次,3/日)消肿治疗3天后,即采用上述针刀治疗1次即痛减大半,间隔一周后继续治疗了3次,共4次即告治愈。
6.讨论
梨状肌综合征,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素问?痹症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病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或外受风寒邪扰。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风寒之邪阻滞经络,则气血瘀滞。现代医学认为,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梨状肌损伤是致其局部表现出水肿、充血、疤痕、粘连、肥厚等改变,进而使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刺激,使得机体处于动态平衡失调的状态,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4]。
传统的推拿疗法治疗可起到活血祛瘀、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功效,使痉挛的梨状肌得以松解,神经症状缓解,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中体会到梨状肌位置较深,传统弹拨手法不易达到松解之目的,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对皮下脂肪丰满肌肉发达病灶深的患者效果不佳[5]。而微针刀松解术可直达病灶,直接作用于受压神经周围,通过扇形扫散可以对肿胀、痉挛的梨状肌进行松解、减张,以降低梨状肌张力为主要目的,消除对坐骨神经受到的压迫、刺激,改善局部血供代谢,促使炎性物质代谢吸收,使梨状肌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加之运用减压手法,可使得紧张痉挛的梨状肌得以完全松弛,症状消失,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通过试验得出,微针刀松解术配合减压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可取得一定疗效。由于微针刀松解时对组织损伤较小,不易因再次粘连、卡压而引起症状,因而远期疗效亦十分理想,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损伤小,痛苦少,方法简单,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充分,疗效显著,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等优势,且容易被接受。只要诊断明确,严格掌握适应症,在无菌条件下按序依次松解,一般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4-205.
[2]范炳华.推拿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9,188-190.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新药科技出版社,2002.4.342-345.
[4]温伯平,黄子洋,王海强,等.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5]张义胜.推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