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圆形碘孢虫是一种典型的形成孢囊的组织寄生粘体动物,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在重新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孢囊季节动态、抗原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等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圆形碘孢虫是近年来危害异育银鲫养殖的常见病源之一,其寄生往往导致商品鱼出现可怕的外观而失去商品价值,主要寄生于鳃弓、咽部、吻部、颌部、鳃盖、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皮肤及肠壁等部位的上皮细胞膜。对武汉市陈家湖地区一异育银鲫养殖场的调查发现,其感染率及丰度均呈明显的季节性,当年8月份首次出现孢囊,最大感染率出现在冬季;孢囊大小随着虫体的不断发育至次年1月份达最大值;感染率及丰度均与水温呈负相关。其后孢囊逐渐脱落,至次年5月脱落完全,孢囊的脱落与水温不相关,更可能是其生活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另外,该粘体动物的感染表现出对宿主体长的选择性,孢囊只发现于体长大于10cm的宿主,但对宿主性别无明显偏向。摸索了圆形碘孢虫全孢子ELISA检测模式的可行性,发现2%多聚甲醛和0.25%的戊二醛有较好的固定效果,最低可检出10个左右的完整成熟孢子,为比较粘体动物各种之间壳瓣的抗原差异及筛选抗孢子表面抗原的抗体奠定了基础。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建立了抗圆形碘孢虫孢子可溶性蛋白、抗成熟完整孢子表面抗原、抗孢囊膜及前孢子期抗原及抗孢囊周围宿主组织抗原四个平行单链抗体库,库容分别为1.28×105,1.69×105,1.71×105,1.56×105;交叉检测发现,孢囊周围宿主组织与前三组分抗原表位重叠度较低,而它们三者之间却有较强的交叉反应,说明圆形碘孢虫孢囊膜可能并不是来源于宿主分泌的物质,而更可能是其自身为保护发育过程的胚体而出现的结构。通过生物淘选的方法筛选、鉴定了其中几株亲和力较高的抗体。pCAN-6H、pCAN-7J能特异性与圆形碘孢虫成熟孢子可溶性蛋白反应,识别的抗原大小分别约为34KD和21KD,分别对应圆形碘孢虫孢子质蛋白和极丝蛋白。pCAN-3K所识别的抗原物质分布于孢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圆形碘孢虫单链抗体库的筛选与阳性克隆特征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08(04)
- [2].鱼类孢子虫病预防[J]. 致富天地 2017(08)
- [3].几种北方常见鱼病的防治[J]. 黑龙江水产 2009(01)
标签:圆形碘孢虫论文; 异育银鲫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抗原论文; 单链抗体论文; 噬菌体展示论文; 抗体库论文; 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