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镁合金作为优质的合金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医疗器材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镁的耐蚀性较差,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具有多孔结构、附着力好,是有机涂层的有效基底。本文采用磷化与阴极电泳涂装相结合的方法改善AZ61镁合金的表面性能。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果分别叙述如下。在国内外锌系磷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三种不同的磷化体系。通过对三种磷化体系所得磷化膜的厚度、耐碱性、表面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对比,选取适宜阴极电泳涂装的磷化膜。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磷化液中各物质对磷化成膜的影响。研究表明:Zn(H2PO4)2的浓度对磷化膜的厚度有较大影响,浓度越大,厚度越大;NaNO3对磷化过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硫酸羟胺是一种良好的磷化氧化促进剂,且具有用量低的优点;NaF能够促进磷化、细化膜层。间硝基苯磺酸钠与酒石酸添加后对磷化膜的成膜有利,但是添加的浓度与成膜状况关系较小。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设计实验,正交表为(L9(34)),选取四种浓度对磷化过程影响较大的物质NaF、硫酸羟胺、ZnH2PO4、NaNO3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因素,物质的浓度为各因素的水平。正交优化结果:NaF浓度为1.67 g·L-1、硫酸羟胺的浓度为1.5 g·L-1、ZnH2PO4的浓度为23.1 g·L-1、NaNO3的浓度为5 g·L-1。在上述优化物质浓度下,AZ61镁合金表面形成的磷化膜厚度适中、Δw小、均匀性好、腐蚀电流密度低、耐蚀性良好。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上述磷化条件的磷化膜进行阴极电泳涂装,得到外观(颜色、光亮度、均匀性)较好,厚度在35μm左右,硬度达到2H-3H,与基体的附着力为0级,耐蚀性较好的复合电泳涂层。采用电涡流测厚仪测量磷化膜的厚度;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能谱分析(EDS)分析磷化膜的成分组成;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腐蚀失重等方法评价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电泳部分采用电涡流测厚仪测量有机涂层的厚度,采用EIS测试有机涂层的耐蚀性;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量有机涂层的附着力、硬度和耐溶剂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镁及镁合金的性质及分类1.1.1 镁及镁合金的性质1.1.2 镁合金的分类1.2 镁及镁合金的腐蚀1.2.1 镁及镁合金的腐蚀反应1.2.2 负差数效应1.2.3 镁合金腐蚀的类型1.3 镁合金的腐蚀防护措施1.3.1 改变合金的显微组织1.3.2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1.4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1.4.1 镁合金磷化的特点1.4.2 镁合金阴极电泳涂装的特点1.4.3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二章 实验材料、工艺及研究方法2.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2.1.1 基体材料2.1.2 化学试剂2.1.3 实验设备2.2 实验方法2.2.1 前处理工艺2.2.2 磷化工艺2.2.3 阴极电泳工艺2.2.4 测试方法第三章 镁合金磷化工艺研究3.1 磷化体系的选择3.1.1 不同体系得到的磷化膜的厚度分析3.1.2 不同体系得到的磷化膜的耐碱性试验3.1.3 不同体系得到的磷化膜的金相显微分析3.1.4 不同体系得到的磷化膜的扫描电镜分析3.2 磷化液中各成分对磷化的影响3.2.1 磷酸二氢锌浓度对磷化的影响3.2.2 有机胺对磷化的影响3.2.3 硝酸钠浓度对磷化的影响3.2.4 氟化钠浓度对磷化的影响3.2.5 酒石酸浓度对磷化的影响3.2.6 间硝基苯磺酸钠浓度对磷化的影响3.3 磷化体系优化3.3.1 正交设计及实验结果3.3.2 正交最佳配方的性能测试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镁合金磷化膜上的阴极电泳涂装4.1 复合涂层的耐溶剂性4.2 复合涂层的交流阻抗测试4.2.1 最佳磷化复合电泳涂层交流阻抗测试4.2.2 对比磷化复合电泳复层交流阻抗测试4.2.3 表调复合电泳涂层交流阻抗测试4.2.4 镁合金电泳涂层交流阻抗测试4.3 阴极电泳复合涂层的厚度分析4.4 阴极电泳复合涂层的硬度分析4.5 阴极电泳复合涂层的附着力分析4.6 阴极电泳复合涂层的颜色分析4.7 阴极电泳复合涂层的光亮度分析4.8 本章小结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镁合金论文; 磷化论文; 表面形貌论文; 耐蚀性论文; 阴极电泳涂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