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建立了两种有机胺的测定方法,优化了体系的发光条件,在最佳条件下确立了被测物质的标准曲线方程,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了有机胺的类型、来源、用途、危害性及测定方法进展,并对化学发光的原理、分类、化学发光法在有机胺类物质测定中的应用及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2)基于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氧化1-萘胺直接产生化学发光,甲醛对此发光反应有很强的增敏作用的原理,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1-萘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优化了体系中氧化剂高锰酸钾、酸性介质磷酸及增敏剂甲醛的浓度,并优化了实验仪器参数条件。方法测定1-萘胺的线性范围为5.0×10-8~8.0×10-5mol·L-1,检出限为3.5×10-8mol·L-1,对5.0×10-7mol·L-1的1-萘胺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方法用于几种实际水样的测定,回收率令人满意。(3)基于在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的条件下,次氯酸钠氧化三甲胺产生化学发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体系发光有很强的增敏作用的原理,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三甲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优化了体系中能量转移剂荧光素、增敏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氧化剂次氯酸钠的浓度,并对仪器参数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对三甲胺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07~144 mg·L-1,检出限为0.055 mg·L-1,对2.26 mg·L-1的三甲胺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7%。将本法用于一些模拟样品和实际空气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07)
- [2].对有机胺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4)
- [3].美国有机胺需求将快速增长[J]. 江苏氯碱 2011(04)
- [4].哌嗪类有机胺脱除二氧化硫性能及机理探讨[J]. 化工进展 2019(S1)
- [5].化学沉淀法处理有机胺废水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9)
- [6].有机胺法分解氯化铵的工艺[J]. 化工进展 2016(05)
- [7].高浓度有机胺废水处理工程实例[J]. 化工设计 2009(06)
- [8].有机胺碱对硅粗抛光及表面微形貌的影响[J]. 微纳电子技术 2011(11)
- [9].废气中二氧化碳有机胺吸收剂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9(06)
- [10].有机胺废水的综合处理研究[J]. 当代化工 2019(08)
- [11].有机胺法脱除二氧化硫工艺技术进展[J]. 硫酸工业 2019(10)
- [12].浙江江山化工有机胺厂新一塔吊装圆满完成[J]. 安装 2018(04)
- [13].有机胺抑制剂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J]. 钻采工艺 2012(02)
- [14].有机胺干法脱硫技术在烧成系统中的运用[J].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20(03)
- [15].电站锅炉复合有机胺停用保护剂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J]. 热力发电 2018(02)
- [16].有机胺溶液解吸CO_2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1(01)
- [17].碳酸氢钠和氯代烃联合生产工艺[J]. 纯碱工业 2009(06)
- [18].有机胺改性膨润土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9].有机胺催化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球形颗粒[J]. 化学研究 2015(06)
- [20].烧结烟气有机胺法脱硫工艺[J]. 环境工程 2014(S1)
- [21].有机胺脱硫工艺中脱盐系统的优化[J]. 湖南有色金属 2020(04)
- [22].有机胺溶液吸收CO_2的研究评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3].有机胺脱硫及上下游装置协调运行方式的探讨[J].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0(06)
- [24].多级孔Fe/ZSM-5分子筛催化降解有机胺废水条件优化[J]. 工业水处理 2019(05)
- [25].有机胺回收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工艺研究[J]. 煤炭工程 2009(05)
- [26].从介孔分子筛原粉研制高效吸附二氧化碳的有机胺-介孔复合材料[J]. 催化学报 2008(10)
- [27].压井液用有机胺黏土稳定剂的研制及评价[J]. 现代化工 2014(11)
- [28].新型有机胺CO_2吸收剂的合成与表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9].用于高炉煤气富集的复合有机胺溶液解吸特性[J]. 钢铁研究学报 2014(11)
- [3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胺[J].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