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塔河油田是以奥陶系为主要储、产层的大型油田,油气藏的储集空间以岩溶缝洞和构造裂缝为主,主要沿奥陶系顶面不整合面发育,其油气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十分复杂,油气水在形成、运移、富集成藏过程中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本论文以塔河油田奥陶系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分析区内地层、构造、岩性、岩相、钻探、区域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以及地层水化学分析资料与各种油气勘探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史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从演化和动态的角度,系统探索和研究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古今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油、水、气三方面进行流体势分析,研究流体动力作用及油气运移规律,建立了塔河油田现今水动力场模式。塔河油田现今动力的的整体特征反映了北部向心流和南部离心流在塔河油田主体部位汇合越流的水动力场分布痕迹。气势、油势由南往北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整体上,油气由南往北运移。在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过程中,局部水动力单元的边界是移动和变化的。 分析钻井地下水化学成份测试资料,得出塔河奥陶系油田水具垂直分带性的结论,并将奥陶系油田水划分古大气水下渗淡化—古蒸发浓缩带和泥岩压实排水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两种典型的水化学剖面单元。研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平面分布规律,以阿克库勒凸起的北部地区为古大气水下渗—向心流淡化区,南部为泥岩压实排水离心流末端淡化区,塔河油田主体处于越流—蒸发泄水区。 应用同位素技术方法,研究溶蚀缝洞和构造断裂带的流体地球化学与运移行为。对塔河地区奥陶系和其它层位溶蚀缝洞或构造裂缝中方解石脉和其海相碳酸盐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认为下奥陶统溶蚀缝洞或构造裂缝中方解石充填物的形成过程中CO2来源较复杂,而较低的δ18O值反映其形成于温度较高的热液流体中。通过分析研究方解石脉形成期水相流体氧同位素、二氧化碳流体同位素组成,认为下奥陶统相应层位中分布的方解石脉沉淀胶结时水相流体(水介质)主要受深部热流体场控制,受大气降水影响比较小,流体中的二氧化碳有机来源所占比例比较少,即碳酸盐矿物方解石脉胶结形成时很少或甚至没有有机碳的参与,相反主要来自深部热流体的无机碳。 分析研究古岩溶溶蚀缝洞或构造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脉中赋存的相关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塔河油田流体包裹体总烃含量为(水溶相或气相+水溶相)1.5~49.4%,平均14.0%,气相占76.3%,表明流体包裹体中天然气主要以气相状态存在,可能反映包裹体捕获天然气时,正好是油田天然气大量形成期。气液两相含烃盐水溶液包裹体的气相烃中甲烷(CH4)含量远高于水溶相中的甲烷,说明包体捕获时气相烃类呈较高含量的甲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塔河油田处理稠油上返工艺探讨[J]. 江汉石油科技 2017(03)
- [2].塔河油田无人值守SCADA系统[J]. 通用机械 2020(Z1)
- [3].塔河油田稠油与凝析油混合结块机理分析及抑制剂研究[J].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0(01)
- [4].塔河油田腐蚀工况下碳钢的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行为实验[J]. 油气储运 2020(10)
- [5].多滤波组合技术在塔河油田四区断裂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06)
- [6].石油新星——塔河油田[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01)
- [7].塔河油田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技术改造[J]. 燃气轮机技术 2008(04)
- [8].塔河油田12区硫化氢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8(07)
- [9].塔河油田超临界CO_2压裂井筒与裂缝温度场[J]. 断块油气田 2019(02)
- [10].塔河油田边远单井新能源供电可行性研究[J]. 石油石化节能 2016(06)
- [11].塔河油田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应用与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14(03)
- [12].塔河油田稠油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节能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06)
- [13].塔河油田稠油集输系统评价与优化技术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02)
- [14].塔河油田出现第一口日产超千吨油井[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02)
- [15].塔河油田集输系统污水腐蚀因素分析[J]. 油气储运 2008(05)
- [16].塔河油田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J]. 干旱环境监测 2008(03)
- [17].油田天然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设计与探索[J]. 石化技术 2020(04)
- [18].塔河油田卡层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以塔河油田12区5小区为例[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05)
- [19].塔河油田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生产运行管理[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10)
- [20].浅析“以点带面”推动“碧水蓝天”工程——塔河油田污油泥无害化处理工程初显成效[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3)
- [21].塔河油田凝析气藏液锁解除剂的性能评价[J]. 应用化工 2014(11)
- [22].钻研技术的“带头大哥”——记塔河油田高级技师李德强[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3)
- [23].低伤害油层保护剂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10)
- [24].塔河油田原油储罐安全附件材质选择探讨[J]. 腐蚀与防护 2012(08)
- [25].腐蚀监测技术在塔河油田生产系统的应用[J]. 腐蚀与防护 2010(02)
- [26].塔河油田抽油机井泵效与系统效率的关系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08)
- [27].塔河油田将成为又一个千万吨油田[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04)
- [28].水泥式附件在塔河油田的改进与应用[J]. 钻采工艺 2019(03)
- [29].塔河油田高矿化度污水的水质改性中试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5)
- [30].塔河油田盐下地区流体控制因素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