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关于漳州木偶戏源流的专门著述所见甚少,而有关于漳州木偶雕刻艺术的文论也基本上仅仅处于对雕刻过程、题材、技巧等方面作一般性的描述,并未形成深入系统的完整论著。本文以田野调查访谈为主,结合其他各种研究方法,对收集的大量典籍、口述历史、图片以及实物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比较、总结。最终达到如下几个目的:1、追溯漳州布袋戏的源流、木偶雕刻艺术风格流派及其形成的社会原因。2、以徐家为主线构建漳州布袋戏偶雕刻的传承体系。2、整理徐竹初年谱,在此基础上对徐竹初的作品进行分类分期并深入剖析。漳州布袋戏产生于宋代,近现代走向鼎盛,木偶戏的繁荣促进了木偶雕刻行业的兴旺。漳州木偶雕刻艺术历史上分为两个流派:中原风格和“吴氏”风格。目前,中原风格主要体现在布袋戏偶头雕刻上,而“吴氏”风格主要体现在铁枝木偶偶头及民间各种泥塑艺术上。漳州布袋戏偶雕刻艺术以徐家为代表,徐氏家族取得最高成就的当数徐竹初。对于以徐竹初为主的徐家布袋戏偶雕刻的探究,不能仅停留在作品表面上,还应结合历史时代的变革,通过对其作品进行比较、分类、分期,深入剖析其作品风格的社会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