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

论文摘要

晚清以来,中国的城市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为了增强社会控制和抽取基层资源,国家政权竭力向基层扩张,加强了城区基层政权建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北平市城区建立了基层政权,并形成了党、政两套控制体制。国民政府在北平设置了基层政权,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力量薄弱的区公所;背离初衷的保甲制度;相对完整的警察系统;虚弱的党务系统。事实上,国民政府在北平城区的基层建政并不成功。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没有城市管理经验的中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建立符合中共自身运作,又适合大城市管理特点的基层政权成为了中共的重要任务。在城市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上,中共北平市委向各区派遣了区工作委员会,按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在北平成立了市政府—区政府—街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政权。很快,中共认识到这种模式不适合以“集中”为特点的城市,因此不断调整。到1954年,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基本定型:区成为了一级政权的地位已经确定,机构设置不断完善,城区区划不断调整,并形成了以中共区委为核心的运作机制;在街道管理体制上,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管理体制形成标志着中共管理街道的体制基本定型。中共政权要获得大多数北京市民的支持就必须切实为大多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中共基层政权在入城之后的施政工作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逐步开展:秩序建设、政权的常规工作与组织群众运动。中共建立的城区基层政权的施政方式既有一般基层政权的共性,也有中共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其政权性质、政权建设的目的和运作方式的不同而出现的。中共的基层党员与基层干部建设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在北京基层建政的成功与中共在北京市组建和培养了一支合格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基层党员队伍密切相关。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基层政权的干部主要有三个来源:参与和平接管的干部、留用人员与进城之后不断地吸收新的干部。中共通过其组织的优势将这三种力量组成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体。作为一个执政党,其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中共党支部的公开、地下党员找接整编、基层党员在城区的扩张、党员的整顿与教育明显体现了这种变化。通过党的建设,中共将自己的力量渗透到了城区的各个角落,中共的政策得到有力的贯彻,中共的意识形态得到了有效的渗透,基层政权也加强了对北京市城区的整合能力,基层政权得以巩固。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各区实行区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基层政权的一种过渡的组织形式。“协商”是中共民主的核心,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协商选举了两次区政府委员,在各界的协商下,各区区政府委员选举的结果基本上符合中共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设计。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个民意机构,但理论与实践总是有一段距离,中共基层政权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地将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变成了推动中心工作、实现社会动员的一个机构。中共建立的基层工会在基层建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为了获得工人支持,组建中共自己领导的工会成为了中共进城之后一个重要任务。中共成立了行政机构——工会办事处,并在各大厂和各行业建立了群众组织——基层工会。共和国初期,基层工会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其一,协助政府推动中心工作,尤其是在调节劳资关系、发展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使国家基层政权建设更加深入,在工厂中摧毁了旧有的工会机构,建立了符合中共意愿的组织机构,向工人传播中共的意识形态。共和国初期工会组织国家化趋势非常明显,工会的立场与国家立场完全一致,当三大改造完成后,工会的对立面资产阶级消失,工会的黄金时期也随之结束。构建具有中共特色的政治文化是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城区基层政权非常重视政治文化的构建,中共建立基层政权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政治亚文化上升为主流政治文化的过程。北京市基层政权在推进政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以下三个方面格外注意:培养市民对新政权的认同意识;培养市民阶级斗争意识;培养人民反帝反美意识。总体来说,中共在北京建立基层政权的过程,既特点鲜明又比较顺利。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区划演变图
  • 绪论
  • 一、缘起
  • 二、时空与主要概念
  • 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四、学术史
  • 五、基本内容、方法与创新
  • 六、主要资料
  • 第一章 中共建设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可借鉴的两种历史资源
  • 第一节 解放前北京市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沿革与国民政府在北平城区基层建政状况
  • 一、明、清时期北京市城区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 二、20 世纪前半叶,北京市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三、解放前夕北平城区社会状况与国民党基层政权实际情况
  • 第二节 共产党在农村建设基层政权的经验
  • 一、革命政权初创时,注重临时政权的作用
  • 二、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了符合当时形势需要的基层政权结构和组织形式
  • 三、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民意机构的建设
  • 四、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共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政治运作的经验
  • 第二章 共和国初期北京城区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接管建政: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形成
  • 一、接管基层政权的组织——区工作委员会的组建
  • 二、接管旧政权
  • 三、进城之初基层政权基本框架的搭建
  • 第二节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区级行政管理体制演变
  • 一、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区级行政机构的演变
  • 二、区级政权的协调机制
  • 第三节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街道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一、北平和平接管时期的城市街道工作组
  • 二、派出所和街道群众组织时期
  • 三、城市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的创建
  • 第三章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的施政内容
  • 第一节 进城之初的秩序建设
  • 一、治安秩序的整顿
  • 二、经济秩序的整顿
  • 第二节 基层政权的常规工作
  • 一、优抚工作
  • 二、社会救济
  • 三、文教工作
  • 四、卫生工作
  • 五、安居工程
  • 六、失业人口的就业工作
  • 第三节 组织群众运动
  • 一、成立运动领导机构
  • 二、统一全区骨干力量的思想
  • 三、宣传造势
  • 第四章 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的干部建设和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
  • 一、干部的来源与选拔
  • 二、解放初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 第二节 共和国初期中共在北京市城区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党组织的公开
  • 二、地下党员的街道支部与行业支部的整顿
  • 三、中共在北京市城区的组织扩张
  • 四、基层党员的整顿
  • 第五章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 一、北京市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二、北京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设计和召开的大体情况
  • 三、街、区代表的选举
  • 第二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运作
  • 一、提案的收集与处理
  • 二、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选举区长、副区长、区人民委员会
  • 三、会议精神的传达与执行
  • 第三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和影响
  • 一、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作用
  • 二、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入
  • 三、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社会动员
  • 第六章 共和国初期的工会与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工会的建立及其组织系统
  • 一、基层工会的建立
  • 二、区级工会机关的设置与演变
  • 三、党管工会——区工会机构与中共区委的关系
  • 第二节 工会作用一:使国家基层政权建设深化
  • 一、摧毁私营工商企业中游离于政权之外一切势力、提高工人的地位
  • 二、领导工人监督资本家、引导工人服从国家利益
  • 三、工会: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工具
  • 第三节 工会作用二:协助基层政权推进中心工作
  • 一、共和国初期,北京市私营工商企业中劳资关系状况
  • 二、工会协调劳资关系、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
  • 三、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政府的其他中心工作
  • 第七章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基层政权与政治文化的构建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概念、功能与形成
  •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 三、政治文化的形成
  • 第二节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基层政权对政治文化构建的主要途径
  • 一、宣传教育——政治文化传播常规途径
  • 二、政治运动——政治文化传播的旋风
  • 三、制度建设与政策的实施——政治文化有效传播的保证
  • 第三节 培养市民对新政权认同的意识
  • 一、唯物史观的教育:中共政权兼负历史使命
  • 二、构筑共同历史的记忆,寻求认同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三、对旧社会的声讨:“翻身”、“当家作主”等观念的培养
  • 四、突出宣传苏联的成就:“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 第四节 培养市民的阶级意识
  • 一、政策、制度设计中具有浓厚的阶级的理念
  • 二、中共基层政权的干部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中为阶级分析法理念推波助澜
  • 三、对个人历史问题的重视,阶级斗争的政治思维的另一种表现
  • 第五节 培养市民的反帝反美意识——以抗美援朝为中心
  • 一、朝鲜战争爆发之初,市民的思想情况
  • 二、培养市民反帝反美情绪的途径
  • 三、抗美援朝中宣传反帝反美的内容与策略
  • 结语
  • 附录一:口述史料
  • 我的1949
  • 何守智先生关于建国初期北京城区基层政权的回忆与思考
  • 关于解放初期工会工作的回忆与思考
  • 共和国初期我在东城区的民政工作和生活
  • 我在第三区文教科工作的经历
  • 附录二:历代北京市城区行政区划地图
  • 乾隆十五年北京市城区行政区划图
  • 宣统年间北京市城区行政区划图
  • 民国三十六年北平市城区行政规划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穿越时光,见证北京城市变迁——“档案见证北京”大型展览在北京市档案馆展出[J]. 北京档案 2019(12)
    • [2].“北京市档案馆发展历程展”筹展工作纪实[J]. 中国档案 2020(02)
    • [3].北京市档案馆2020年国际档案日活动预告[J]. 北京档案 2020(05)
    • [4].风正扬帆再起航 砥砺奋进谱新章——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投入使用[J]. 中国档案 2019(07)
    • [5].北京市档案馆举行新馆正式启用揭牌活动[J]. 北京档案 2019(06)
    • [6].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正式揭牌开馆[J]. 档案天地 2019(08)
    • [7].纪念北京市档案馆建馆六十周年诗歌和书画作品荟萃[J]. 北京档案 2018(06)
    • [8].代代相传兰台人 接续奋斗永向前——“砥砺奋进的北京市档案馆”馆史展情况介绍[J]. 北京档案 2018(07)
    • [9].栉风沐雨谋发展 守望初心谱新篇——北京市档案馆建馆60周年概述[J]. 北京档案 2018(08)
    • [10].北京市档案馆展开丰富多彩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J]. 兰台世界 2017(14)
    • [11].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开馆,市民踊跃参与各项活动[J]. 祖国 2019(11)
    • [12].在北京市档案馆实习的日子[J]. 北京纪事 2017(08)
    • [13].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难点及对策[J]. 北京档案 2020(05)
    • [14].北京市档案馆简介[J]. 中国档案 2019(05)
    • [15].北京市档案馆首次开放档案特藏库[J]. 档案天地 2014(07)
    • [16].我们是光荣的“老档案”——献给北京市档案馆建馆55周年[J]. 北京档案 2013(06)
    • [17].“北京市档案馆55年发展历程”展览开幕[J]. 北京档案 2013(05)
    • [18].北京市档案馆留存盛典珍贵记忆[J]. 兰台世界 2010(03)
    • [19].北京市档案馆近半纸质档案“数字化”[J]. 兰台世界 2009(11)
    • [20].北京市档案馆开放档案公告[J]. 北京档案 2009(06)
    • [21].北京市档案馆迎来观展高峰[J]. 北京档案 2009(07)
    • [22].北京市档案馆接收奥运会引导牌手稿进馆[J]. 北京档案 2008(11)
    • [23].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贺北京市档案馆建馆五十周年[J]. 北京档案 2008(04)
    • [24].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正式揭牌开馆[J]. 中国档案 2019(06)
    • [25].保存历史记忆 传承兰台文化——北京市档案馆新馆落成启用[J]. 北京档案 2019(05)
    • [26].回顾过去激情满怀 展望未来信心倍增——北京市档案馆建馆55周年宣传片解说词[J]. 北京档案 2013(05)
    • [27].北京市档案馆数字档案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J]. 中国档案 2011(04)
    • [28].不平凡的五十年——写在北京市档案馆建馆50周年之际[J]. 北京档案 2008(04)
    • [29].北京市档案馆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建馆50周年[J]. 中国档案 2008(06)
    • [30].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批示“档案参阅办得好”[J]. 北京档案 2020(08)

    标签:;  ;  ;  ;  ;  

    共和国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