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腹泻性贝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泻性贝类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文蛤
腹泻性贝类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云,朱晓华,杨洪生,沈美芳,谭秀慧[1](2018)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文蛤中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文蛤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贝类毒素(OA)、鳍藻毒素-1(DTX1)、鳍藻毒素-2(DTX2)为研究对象,建立腹泻性贝类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以文蛤样品为代表,用甲醇提取,采用碱水解将乙酰酯化的OA、DTX1、DTX2转化成游离OA、DTX1、DTX2,通过Strata-X柱净化,过膜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以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外标法定量。该试验以流动相A为水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和1‰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和1‰甲酸),流速350μL/min,柱温40℃,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3种腹泻性贝类毒在1~100μg/L关系良好,3个添加水产的回收率都在75%~90%,RSD都在3.0%~6.6%。[结论]利用此方法检测文蛤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回收率等均能满足日常对3种常见的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4期)
陈佳琦,吴海燕,姚琳,郑关超,郭萌萌[2](2018)在《基于溶胶-凝胶包埋的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主要成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对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的抑制作用,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包埋PP2A,建立了快速测定贝类中DSP的新方法。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p-NPP)为底物,利用碱性条件下PP2A催化p-NPP产生的黄色水解产物对硝基苯酚(4-Nitrophenol,p-NP)在405 nm处具有强烈吸收峰,而OA及其衍生物对PP2A的抑制会减少p-NP的生成,由此建立剂量-反应关系实现对DSP定量检测。本方法基于Sol-gel技术包埋PP2A,引入D-葡萄糖增大酶凝胶微孔的孔径,添加羟乙基纤维素防止酶凝胶发生脆裂,提高和保持酶的活性及稳定性,从而改善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的重现性和可靠性。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 OA eq./kg贝组织,线性范围为50~800μg/kg;加标回收率在68.8%~1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14.8%。本方法将PP2A包埋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可在-18℃条件下保持酶活性4个月以上,使用时直接加入底物和样品溶液进行反应,省去了传统PP2A抑制比色法中每次测试需重新配制酶溶液并进行水解等预处理步骤,使DSP的检测更简便、高效。(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08期)
勾玉晓,刘磊,李冬梅,梁玉波[3](2018)在《北黄海慢原甲藻形态结构与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慢原甲藻鉴定的报道不仅少见也存在分歧,其产毒特征也因不同地理种而存在差异,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应用与毒素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的报道更是少见。本研究对采集自温带的中国北黄海海域的疑似慢原甲藻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LM)、荧光显微镜(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态学进行仔细观察;经核糖体18S rRNA序列分析,建立该株系的系统发生树,判定该藻株与其他藻株的亲缘关系;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检测该藻株产生毒素的主要成分。观察发现该慢原甲藻长为(33.20±1.25)μm,宽为(24.50±1.39)μm;与墨西哥原甲藻相比,细胞表面分布有整齐排列的刺胞孔,无更小的拟孔。18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株藻与P.rhathymum(EU287487)和P.tsawwassenense(EF657885)遗传相似性最高,因此判定此藻为慢原甲藻。LC-MS/MS检测发现了其可产生疑似DTX1(Dinophysis toxin 1)的衍生物。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慢原甲藻的地理分布和分类地位以及毒素特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2018年03期)
卢嘉丽,郑仁锦,管秋美,黄宏南,林守二[4](2017)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双壳贝类中9种腹泻性贝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测定双壳贝类样品中9种腹泻性贝类毒素(DSP)。方法样品经100%甲醇提取过滤后,经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乙腈-0.01%氨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采用电喷雾电离和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游离态的毒素(原多甲藻酸1、原多甲藻酸2、原多甲藻酸3、大环内酯类扇贝毒素2、软海绵酸、鳍藻毒素1、鳍藻毒素2、虾夷扇贝毒素和类虾夷扇贝毒素)。当软海绵酸、鳍藻毒素1或鳍藻毒素2任一种或多种毒素呈阳性时,须采用碱水解将酯化的软海绵酸、鳍藻毒素1和鳍藻毒素2转化为游离态形式后,用UPLCMS/MS测定其水解态毒素含量,外标法定量。结果 9种DSP在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9%~9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4.18%,检出限(LOD)为4.4~9.9μg/kg,定量限(LOQ)为14.7~33.0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DSP的日常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钟雷响[5](2016)在《麻痹性、腹泻性贝类毒素调查及风险防控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产品生物毒素来源于海洋赤潮中的有毒藻类,随着海洋污染,近海水质富营养化,有毒赤潮发生次数明显上升,水产品的生物毒素染毒情况日趋严重。海洋生物毒素由于其品种多、毒性差异大,不易鉴别,且在不同生存环境和不同季节时毒性也有很大差别,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本身无毒的水产品,因为摄食有毒藻类或食物链的作用,导致它的体内富集和蓄积了致命的毒素,这种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2013年的广东雷州渔民云斑裸额虾虎鱼中毒事件,并不是误吃有毒鱼类),是生物毒素监测的难点。(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6年17期)
邱先鑫[6](2016)在《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的免疫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恶化,海洋赤潮频发,赤潮藻类会产生多种海洋生物毒素,其中主要包括腹泻性、麻痹性和神经性毒素。其中,腹泻性毒素经过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等,而短期内会出现腹泻、呕吐、晕眩等症状,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得威胁。因此急需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来检测腹泻性毒素中的主要种类-大田软海绵酸。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腹泻性贝类毒素以及针对大田如海绵酸的检测方法,并简单阐述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及纳米金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然后设计研发了叁种免疫传感器,包括将简单的免疫原理应用到研发试剂盒,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引入传统的免疫传感器实现信号放大,以及将纳米金和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以及辣根辣根过氧化物酶抗原抗体的循环放大系统应用于构建更为灵敏的生物免疫传感器。叁种传感器都能有效的应用于检测大田软海绵酸。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研制了新型的快速检测大田软海绵酸贝类毒素的试剂盒,设计了基于试剂盒的现场检测仪器。利用竞争性免疫反应,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大田软海绵酸(OA)的试剂盒。通过优化实验,该试剂盒的检测限为0.19 μg/L、线性范围0.2-10 μg/L、与鳍藻毒素(DTX)的交叉反应率为23.6%,对其他毒素的交叉反应率几乎为0,加标回收实验说明该试剂盒具有较好的回收率。该试剂盒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且目前该试剂盒能保存到6个月。该试剂盒的检测时间在90min内,且成本是Beacon试剂盒的1/30。基于开发的试剂盒,完成了现场光学检测仪器Bionic e-Eye的设计,该仪器操作简单,直接显示结果,结合试剂盒非常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筛查,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和酶标仪都有很好的一致性。2.提出了结合生物素-亲和素的免疫传感器设计方法,提高检测OA灵敏度的设计方法在试剂盒的基础上,引入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设计了信号放大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0.04 μg/L,线性范围为0.01-10 μg/L,相比于试剂盒,该传感器的检测限降低了 5倍,线性范围的下限降低了 20倍;另外,该传感器对DTX1的交叉反应率为44.14%,对其他毒素的交叉反应率几乎为0,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传感器用于检测OA的回收率范围在91.09%-111.86%之间,变异系数CV低于15%。检测OA与DTX1混合加标的回收率范围在81.98-132.61%,说明该传感器对于检测OA与DTX1都具有较好的准确性。3、提出了结合纳米金和生物素-亲和素的级联放大的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OA超低浓度的检测。纳米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且与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使其表面结合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SAb-HRP)和HRP,有了很大程度的信号放大。另外,通过引入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其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构成叁级级联放大,形成具有更强放大作用的生物传感器,该级联放大免疫传感器的检测限为0.0025 μg/L,线性范围为0.002-5 μg/L,线性区间的下限0.002μg/L比试剂盒0.2μg/L低了 100倍,并且,该传感器对DTX1的交叉反应率为19.79%,对其他毒素的交叉反应率几乎为0;该传感器的回收率的范围约在76.07%-94.63%之间,变异系数CV也低于15%,实现了对大田软海绵酸的高灵敏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2-01)
郑仁锦,李榕珊,黄宏南,杨艳,李鑫[7](2016)在《福建省市售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及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福建省市售水产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河豚毒素(TTX)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螺类的检出率最高;2014年螺类、双壳贝类、鱼干类、海蟹类4种水产品中的毒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32,P<0.05),检出率高低依次为螺类>海蟹类>双壳贝类>鱼干类。2014年TTX的检出率较高与2013年TTX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1,P<0.05)。结论福建省市售的水产品中以TTX污染为主,织纹螺和圆尾鲎检出率高,毒素含量高。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6年17期)
刘琳琳,郑仁锦,李志军,黄宏南,康孟丹[8](2016)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织纹螺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织纹螺组织中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DSTs):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1,DTX-1);鳍藻毒素-2(dinophysistoxin-2,DTX-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本经甲醇∶水(4∶1,V/V)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mm×100mm)色谱柱分离,乙腈-甲酸溶液(10 mmoL/L)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OA、DTX-1、DTX-2在(0.01~0.2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3%~93.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3%~4.23%。其定量限(LOQ)为6.93μg/kg、3.3μg/kg、4.95μg/kg。结论利用此方法发现福建织纹螺中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实际样本的分析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宋才湖[9](2016)在《黄海贝类养殖区腹泻性贝类毒素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贝类毒素(shellfish toxin)是指主要由有毒藻类产生、能够在海洋生物特别是双壳贝类体内富集,并对其它生物包括人类产生危害的一类小分子有毒化合物。其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是一类最早从贻贝组织中提取,使人产生腹泻、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的贝类毒素。近几年,由于经济粗放式的高速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等因素造成赤潮频发,其对贝类安全的影响逐渐扩大,阻碍了我国贝类出口贸易,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DSP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调查发现中国沿海部分贝类样品毒素污染严重,北黄海、黄海胶州湾、浙南海域、福建海域、广东近海等海域均有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检出。因此,加强对DSP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保证贝类安全十分必要。目前,国际上对DSP的监测方法包括直接采集贝类进行毒素检测,通过观察海水中有毒藻类进行间接推断,以及利用有毒藻类在海水中释放的毒素进行示踪推测。近年来,利用固相吸附毒素示踪(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技术监测有毒藻类在海水中释放毒素的方法得到较快发展。SPATT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海水中毒素模拟滤食性贝类富集毒素的过程,可以实现对贝类毒素的连续监测。本文利用SPATT技术,在2015年分别对黄海灵山湾和海州湾贝类养殖区海水中腹泻性贝类毒素进行了定期的毒素吸附采样,7天为一个采样周期。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对样品中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1,DTX1)、鳍藻毒素-2(dinophysistoxin-2,DTX2)和蛤毒素(pectenotoxin-2,PTX2)进行分析。在黄海灵山湾和海州湾贝类养殖区海水中分别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OA、DTX1和PTX2,均未检出DTX2。其中,主要检出成分是OA和PTX2,两者含量占毒素总量的90%左右。在黄海灵山湾养殖区海水中,OA和DTX1含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出现了多个相近的高峰值,分别在7月17日和10月2日含量达到最高,分别是196.07 ng/g resin和62.64 ng/g resin;PTX2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6-10月份含量较高,在7月17日含量最高,达到250.99 ng/g resin;在7-8月份中旬,受生长环境影响,PTX2含量会高于OA含量;DSP波动较大,在7月17日含量最高,达到491.42 ng/g resin。在黄海海州湾海域海水中,OA、DTX1和PTX2季节性变化明显;OA在8-12月份含量较高,在9月2日最高,达到605.96 ng/g resin;DTX1在7-10月含量较高,在8月26日最高,达到106.41 ng/g resin;PTX2在5-8月份含量较高,维持在198 ng/g resin以上,8月4日含量最高,达到341.26 ng/g resin;在4月12日-8月18日期间,受生长环境影响,PTX2含量高于OA含量;DSP季节性变化,在8-10月份含量较高,9月2日最高达677.34 ng/g resin。黄海海域海水中腹泻性贝类毒素存在年度差异和地域差异。海水中OA、DTX1和PTX2含量与海水温度存在正相关性。本文通过定期采集了黄海灵山湾和海州湾贝类养殖区牡蛎、扇贝和贻贝样品,利用LC-MS/MS方法对腹泻性贝类毒素进行分析,发现牡蛎、扇贝和贻贝样品中DSP检出成分相同,包括OA、DTX1和PTX2,均未检出DTX2;通过比较黄海灵山湾和海州湾贝类中OA、DTX1和PTX2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发现海州湾DSP检出率较灵山湾高;黄海灵山湾和海州湾贝类中OA、DTX1和PTX2存在种间差异、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贻贝和扇贝的OA、DTX1富集能力较强,牡蛎最弱,而对PTX2的富集能力相反;海州湾海域相比灵山湾海域,发现了PTX2超标样品,DSP污染较严重;DSP在春夏季节检出率较高。通过分别对贝类中OA、DTX1自由态和酯化态含量对比分析,发现酯化态含量分别高达总量的27.57%和40.74%。(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01)
潘柳波,黄薇,王舟,黄海燕,罗贤如[10](2016)在《深圳市市售贝类的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售双壳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3—2014年在深圳市农贸市场采集贝类,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腹泻性贝类毒素含量进行分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制订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对贝类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86份样本均有感染腹泻性贝类毒素情况,最高值为52.19μg/100 g肉,最低值为2.91μg/100 g肉。腹泻性贝类毒素存在一定的季节分布特征,气温较高的5、7、8月含量高于气温较低的3、11月。结论深圳市市售贝类存在一定程度的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应加强对贝类的监测和毒素危害的宣传,确保食用安全。(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6年05期)
腹泻性贝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主要成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对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的抑制作用,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包埋PP2A,建立了快速测定贝类中DSP的新方法。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p-NPP)为底物,利用碱性条件下PP2A催化p-NPP产生的黄色水解产物对硝基苯酚(4-Nitrophenol,p-NP)在405 nm处具有强烈吸收峰,而OA及其衍生物对PP2A的抑制会减少p-NP的生成,由此建立剂量-反应关系实现对DSP定量检测。本方法基于Sol-gel技术包埋PP2A,引入D-葡萄糖增大酶凝胶微孔的孔径,添加羟乙基纤维素防止酶凝胶发生脆裂,提高和保持酶的活性及稳定性,从而改善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的重现性和可靠性。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 OA eq./kg贝组织,线性范围为50~800μg/kg;加标回收率在68.8%~1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14.8%。本方法将PP2A包埋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可在-18℃条件下保持酶活性4个月以上,使用时直接加入底物和样品溶液进行反应,省去了传统PP2A抑制比色法中每次测试需重新配制酶溶液并进行水解等预处理步骤,使DSP的检测更简便、高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泻性贝类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张秋云,朱晓华,杨洪生,沈美芳,谭秀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文蛤中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8
[2].陈佳琦,吴海燕,姚琳,郑关超,郭萌萌.基于溶胶-凝胶包埋的蛋白磷酸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J].分析化学.2018
[3].勾玉晓,刘磊,李冬梅,梁玉波.北黄海慢原甲藻形态结构与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
[4].卢嘉丽,郑仁锦,管秋美,黄宏南,林守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双壳贝类中9种腹泻性贝类毒素[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
[5].钟雷响.麻痹性、腹泻性贝类毒素调查及风险防控建议[J].河南农业.2016
[6].邱先鑫.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的免疫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郑仁锦,李榕珊,黄宏南,杨艳,李鑫.福建省市售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及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J].职业与健康.2016
[8].刘琳琳,郑仁锦,李志军,黄宏南,康孟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织纹螺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
[9].宋才湖.黄海贝类养殖区腹泻性贝类毒素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10].潘柳波,黄薇,王舟,黄海燕,罗贤如.深圳市市售贝类的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