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责、权、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宁[1](2021)在《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纵深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支柱产业建设,推动了建筑业发展,增强了行业之间竞争压力。从2016年5月1日起,建筑行业并入“增值税”范畴,在新税政大环境下,企业的税负负担率发生了很大改变,虽然在理论上降低建筑行业的税负负担率,但是实际上却是增加了建筑行业税负负担。在后“营改增”时代,建筑行业不仅要根据税法要求下定时纳税,同时面对建设市场竞争。纳税支出作为建筑行业成本重要部分,对其进行合规纳税筹划,有利于减少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增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建筑行业纳税筹划相关问题,采用有效合理纳税筹划显得尤为必要。以ZJ建筑公司为例,本文在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政策范围之内,选择合适的筹划方法和筹划方案,对ZJ建筑公司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个别税种进行分析并设计筹划方案。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纳税筹划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相关的基础理论等;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由第三章至第五章组成,第三章介绍了ZJ建筑公司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及现阶段纳税筹划的情况,第四章针对ZJ建筑公司,设计出具体的筹划的方案;第五章是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应用分析和提出了保障措施;最后一部分由第六章组成,对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
张军丹[2](2020)在《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型资源被看做是企业在行业内赢得竞争性地位的战略资源,致使企业对知识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而知识资源共享行为是管理知识的重要流程,且意义重大。同时,在我国建筑企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形势下,其亟需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而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筑企业内共享主体的多元性、共享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知识资源的特殊性使得建筑企业的共享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知识资源的创新和应用,进而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效果及其转型升级。因此,研究如何评价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高低,并以此为建筑企业提供知识共享的对策与建议,对建筑企业知识资源的创新和应用以及有效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企业知识资源的产生与构成、建筑企业内知识的共享模式以及建筑企业的特点,对建筑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建筑企业内知识共享主体的多元性,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对影响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识别,得到了影响因素识别清单。其次,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识别清单进行了筛选,选择SPSS22.0和AMOS22.0对调研数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信度值(α值)和校正项总计相关性(CICT)的大小对影响因素进行删减,最终得到了影响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构建了以个体层面、项目层面、企业层面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C-OWA算子计算上述指标的权重大小,弱化了专家主观性引起的负面作用,并采用FMEA(模糊物元法)构建了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结合现实存在的建筑企业,通过专家界定评价等级,得到了该建筑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的高低。分析结果与企业内员工的预判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崔雁[3](2020)在《基于价值创造角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建筑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低,业内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同质化竞争严重。现阶段大部分中国建筑企业技术领先地位较弱、效益较低、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能力较差,导致利润较低,竞争力较弱。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价值,换言之,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就要从其生存需求上去分析,价值创造较低则建筑企业不能在竞争中胜出。这就是本文为什么要基于价值创造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建筑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原因。首先,界定建筑企业价值创造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其次,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资本、财务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新资本五个维度构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通过专家调查、信度与效度检验保障了指标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其次,以建筑企业竞争力和价值创造相关理论为基础,定性分析价值创造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通过46家上市建筑企业的数据,采用建筑企业价值与竞争力要素回归分析得出建筑企业价值与竞争力正相关,验证前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再次,借助BP神经网络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训练与修正网络,达到精度误差要求后检验网络,得出建筑企业竞争力值。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将20162018年的上海某建筑集团的指标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中,分别得到三年的竞争力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对比上海某建筑集团的实际运行情况,两者竞争力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本文的创新点是站在“价值创造”这一角度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竞争力的评价是基于建筑企业最根本的生存前提,符合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最实际的需求。同时,运用BP神经网络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是客观的、有效的且运算简便。本文对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起着积极作用,丰富了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理论,对该理论的发展起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彭梦蝶[4](2020)在《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建设也随之兴起,因而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建筑废弃物,加剧了资源紧缺现状;同时,建筑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废弃物采取减量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熟度模型是具备一定自我改进的组织架构,常常被用于评价组织的管理能力,帮助组织分析当前所处的管理水平,识别管理疏漏,提供改进方向,故本文在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的评价中引入成熟度模型。本文对建筑废弃减量化管理相关理论以及成熟度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现状、减量化管理办法、减量化影响要素,构建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同时选取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等级评价方法,为提升减量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本文研究对象特征,选取适用于本文的OPM3成熟度模型。基于该成熟度模型的结构特征,构建出减量化管理在该模型下的3个维度。包括减量化管理的4个成熟度等级维度、周期范围维度、成熟度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维度。其中成熟度等级划分为“初始级”、“经验级”、“规范级”、“优化级”4个等级。通过对减量化文献资料、减量化现状、办法的整理归纳,并依据指标构建的思路、原则,初步构建出减量化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减量化人员素质、减量化管理投入、减量化技术、减量化物资管理、减量化成效、减量化可操作性6个准则层,31项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的信度、效度分析,对指标进行优化,从而构建最终的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共计26项指标。通过对各类指标赋权的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的特点,将COWA算子赋权法和模糊综合法做为本文的赋权和综合评价方法,借助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本文指标权重。最后选取贵州某商住混合项目做为案例,将上文构建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至该项目,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项目的减量化管成熟度水平做评估,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减量化人员素质、减量化管理投入、减量化技术、减量化物资管理、减量化可操作性五个准则层提出相关建议。
马青松[5](2019)在《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应用研究 ——以中建一局集团A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点管理内容,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与应用,也使得企业的竞争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为整合优化资源,建筑工程企业开始基于企业战略的高度关注组织结构变革和项目流程改造与优化。为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改善传统项目管理决策低效、层级繁多、资源浪费、信息沟通不畅等诟病,建筑工程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大项目制。大项目制减少了管理的层级,使大项目部具有更多的决策权力,能够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组织更趋于扁平化柔性化管理。但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暴露一些弊端,如劳务人员管理问题、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的问题、施工矛盾与企业形象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建筑一局集团A子公司为案例样本,基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变革理论和流程再造与优化理论,深入探究大项目制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相关应用问题。基于大项目制的提出背景、内涵和实施现状,从宏观企业战略层面、中观企业组织结构层面和微观项目流程层面分析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1)企业战略方面:大项目制在应用实施过程中,管理观念滞缓,不能有效地把握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时调整战略;企业对战略资源的整合优化能力有待加强,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大项目制的盈利能力较弱。企业应该革新观念,整合优化人力、营销等战略性资源;(2)组织结构层面:企业对组织管理情境敏感度较弱,受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组织结构固化严重,不能很好匹配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需要优化组织管理模式,积极打造平台型组织;(3)项目流程层面:大项目制的管理、生产和配置流程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和优化。企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项目流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优化自主资源配置流程。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建筑工程企业如何基于外部技术环境和商业模式新情境,通过大项目制的应用实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李红芝[6](2019)在《A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装修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人力资源作为建筑装修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保障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项目经理(简称为公装企业项目经理)作为公共建筑企业的核心员工,引进优质项目经理和留住人才是公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提升公装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与问卷调查方法对公装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基于激励理论和A公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该公司的项目经理进行调查访谈,对该公司项目经理激励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继而设计公装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研究结论如下:A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针对项目经理的现有激励机制以薪酬激励、负向激励、分阶段激励机制为主,经济性激励因素比重很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装项目经理的现有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并不显着,主要存在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精神激励因素不足、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激励相关理论,研究为其进行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流程的优化设计从动态循环激励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综合考虑激励客体的需求、激励动机、激励行为、激励目标四个因子的循环激励流程。激励机制核心内容的优化主要从薪酬福利激励、绩效激励、培训激励、精神激励四个维度进行优化。
袁昕曈[7](2019)在《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 ——以某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S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开始从一味追求经济增幅的粗放模式向高质量的精细化模式转变,从速度型效益转向质量型效益,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传统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手段难以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形势,各行各业为在激烈竞争中存活并谋求发展,对成本的精细化控制管理迫在眉睫,建筑行业同样如此。但我国大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造价成本体系与会计成本体系脱节,各行其是,管理模式粗放,主要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展开经营活动,故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应从控制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入手,优化成本管理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成本,提高项目收益以及企业效益。基于以上问题,立足于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特点,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式的类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同时以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方法为基础,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层面成本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组织因素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影响程度最高,因此选择从组织层面入手研究具体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项目,从组织、技术等层面分析其问题及原因,进而融合组织结构等理论,依靠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创新性的提出基于组织扁平化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框架,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健全员工激励机制,贯彻员工项目合伙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以实现工程造价费用与财务会计成本的有效对接,达到精细化成本管控的目标,得以进一步追求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基于此,本文最终以组织层面、财务管理层面为主,加之从技术、资源、合同等层面提出具体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建议,为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
朱明磊[8](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唐倩[9](2019)在《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认定和处理中的实证材料为基础,考察我国合同无效制度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的适用。从相关法律规范、裁判规则和观点学说变化趋势的视角,形成本文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系统性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切实有效的制度和规则建议,化解司法实践困境,保障建筑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和法制环境下,为维护合同的稳定与交易的效率,保障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合理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合同主体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人民法院在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时,应当从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目的出发,在比例原则的指导下,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的价值判断标准限定为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以及建筑市场秩序的法律规范所体现出的基本价值,进一步缩限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范围。在具体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的过程中,应当以法律行为无效制度为理论指导,形成统一的司法裁判规则,防止“类案异判”现象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引导合同主体正确行为。第二,从解释论的角度,在《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针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已经确立参照合同结算工程价款的处理规则下,应明确参照结算的工程价款在性质上应属于无效合同中“折价补偿的价值”,而非有效合同中依约支付的“合同对价”,并由此确定参照合同的具体范围和程度;更进一步提出应将双方在履行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因过错产生的损失,认定为折价补偿价值的折损(承包人的过错情形下)或对对方责任的免除(发包人过错情形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合同约定进行抵扣。第三,《合同法》第286条规定承包人享有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应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为要件,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不应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第四,实际施工人作为与发包人没有直接有效合同关系的施工主体,应以代位权制度作为其对发包人的诉权以及行使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理依据。除导论和结论外,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组成,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首先提出问题,描述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存在大量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不良现象,初步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据此对本文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进行分析,归纳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其次,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探讨本文的写作思路与计划。再次,导论中阐述了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该方法在深入研究本文主旨问题中的优势。第一章是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产生原因及司法困境展开的分析。首先,为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了界定,并对采用“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这一概念的原因作出解读。其次,该章还通过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认定和处理中的特殊性作出分析,提出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形成根源于建设工程法律制度存在缺陷、行政机关监督职能的缺失以及施工合同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由此指出司法机关在认定和处理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提出了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一般认定规则。本章侧重于构建认定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理论范式:首先,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制度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主要国家法律既有认定规则的研判作出比较法的考察,结合我国认定规则在规范上的演进,归纳出我国无效合同认定规则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我国现阶段无效合同认定规则本身存在的冲突和问题,寻求理论上的解决方案,提出引入比例原则下的利益衡量方法认定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再次,在理论建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法律渊源,考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进行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从实务角度出发,对部分存在重大争议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问题作出具体分析。《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通过将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出列举式的规定,方便法官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出认定,取得了良好的司法效果。但是在该司法解释的适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对欠缺书面形式、低于成本价中标、“黑白合同”、挂靠施工、未取得建筑施工许可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难以认定的问题,困扰着司法审判人员,成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本文依据第二章提出的一般性规则,逐一进行解读和回应,提出统一的、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裁判规则。第四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后果作出分析,鉴于本文是民法学论文,本章的讨论仍以私法上的后果为主,无效施工合同违反刑法或行政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该章通过对司法机关在处理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过程中确立的众多裁判规则进行归纳和分析,从总体的角度、发展的眼光对适用规则的理论依据、裁判效果作出评价,提出更加合理及有效的处理规则体系是本章的特色。在《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确立以参照合同的方式计算无效合同折价补偿价值的规则下,从解释论的角度,明确司法机关这一规则所体现的司法理念和法理依据,并就如何具体适用《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中的损害赔偿制度,提出裁判规则建议。第五章从解释论的角度,针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特殊制度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对《合同法》第286条所规定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优先权的行使与合同效力的关系作出分析,指出无效合同的承包人不应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二是针对《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提出的实际施工人制度,通过对“实际施工人”概念的准确解读,为实际施工人对发包人的诉权及其如何行使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寻求法理依据。最后部分是结论,除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作出回顾和总结以外,这部分还针对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认定和处理中存在的制度外问题,提出司法适用方面的完善建议。具体而言:司法机关在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及处理作出裁判时,不能超越立法,既要落实在对相关法理问题的深刻理解上,也要落实在司法技术上。由于司法程序对于实体权益的影响深远,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预判中如何实现司法权与工程鉴定鉴定制度的衔接,如何实现执行程序与实体裁判的衔接,亦是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徐萍[10](2019)在《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业作为中国的支柱行业,其建筑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民生活品质和人身安全状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各级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筑工程质量加强监管,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了大幅改善,安全和质量事故率明显下降。但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新时代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建筑工程渐渐无法满足当代使用者的品质需求。用户对建筑工程品质投诉不断、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观感和适用性差等频现弊端,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筑业市场亟需一套完善的、普适的、覆盖建筑建设和运营双阶段的质量评比机制,使内在品质得以彰显,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工程品质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建筑工程品质概括为“质量”与“品位”的综合,并将品质评价分为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两个评价阶段,进而从目的、范围、主体、实施过程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内涵。然后,基于已有文献和国内外现行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总结,从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三个方面构建建设阶段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邻域粗糙集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指标集并计算指标权重,形成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基于文献分析及使用者访谈,选取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初步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和问卷调查法,确定了观感质量、适用性能、耐久性能、物业服务性能及环境性能等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ANP法的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其次,结合专家意见将建筑工程建设阶段评价模型与运营阶段评价模型相结合,计算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最终评分。通过对新加坡和日本及我国现有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应用的分析,从评价机构、评价结果、评分应用构建建筑工程评价体系的应用框架。从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改善质量保修制度、加强社会监管等维度提出了我国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制度补偿的思路。最后,以南京市某房地产项目为研究案例,运用前文构建的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邀请专业评价小组对项目建设阶段进行品质评分,并采用项目使用者对项目运营阶段的满意度进行品质评分,进而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对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责、权、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责、权、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纳税筹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理论 |
2.1.2 税收调控理论 |
2.1.3 公平课税理论 |
2.1.4 生命周期理论 |
2.2 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及原则 |
2.2.1 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 |
2.2.2 纳税筹划基本原则 |
2.3 纳税筹划基本步骤和方法 |
2.3.1 纳税筹划方案基本步骤 |
2.3.2 纳税筹划技术方法 |
2.3.3 纳税筹划常用方法 |
第三章 ZJ建筑公司基本情况及纳税现状分析 |
3.1 ZJ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ZJ建筑公司简介 |
3.1.2 ZJ建筑公司经营情况 |
3.2 ZJ建筑公司纳税情况及纳税筹划现状 |
3.2.1 ZJ建筑公司纳税情况分析 |
3.2.2 ZJ建筑公司税务环境分析 |
3.3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现状及问题 |
3.3.1 税务目标不清晰 |
3.3.2 各类成本的纳税筹划问题 |
3.3.3 加强高新技术研发投入 |
3.3.4 税务知识的更新不够重视 |
3.4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1 纳税筹划的主动意识缺失 |
3.4.2 缺乏纳税筹划专业性人才 |
3.4.3 纳税筹划缺少事前规划环节 |
3.4.4 缺乏有效的税务筹划管理流程 |
第四章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1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总体思路 |
4.1.1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的目标 |
4.1.2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优化的思路 |
4.2 增值税销项税额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2.1 甲供材工程合同纳税筹划 |
4.2.2 EPC工程总承包合同纳税筹划 |
4.2.3 处理废旧物资方法纳税筹划 |
4.3 增值税进项税额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3.1 劳务成本进项税抵扣 |
4.3.2 材料采购进项税抵扣 |
4.3.3 机械设备租赁进项税抵扣 |
4.3.4 间接费用进项税抵扣 |
4.4 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4.1 公益捐赠的税收筹划 |
4.4.2 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 |
4.4.3 研发费用的纳税筹划 |
4.4.4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 |
第五章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应用效果及筹划方案保障措施 |
5.1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方案应用预期效果分析 |
5.2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方案实施中的问题 |
5.3 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的相关论述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知识的分类 |
2.2 知识管理的相关论述 |
2.2.1 知识管理 |
2.2.2 知识共享 |
2.3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相关分析 |
2.3.1 建筑企业知识资源的分析 |
2.3.2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的内涵及特点 |
2.3.3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的过程 |
2.3.4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模式 |
2.4 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及特性分析 |
2.5 知识共享能力评价常用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影响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 |
3.1.1 影响因素识别思路 |
3.1.2 影响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分析 |
3.2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影响因素识别 |
3.2.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3.2.2 项目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3.2.3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影响因素初步识别整理清单 |
3.3 基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结构维度构建检验 |
3.3.1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维度构建 |
3.3.2 基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构建维度的测量题项的筛选 |
3.3.3 基于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的构建维度检测 |
3.4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标准设定 |
4.1.1 评价等级设定 |
4.1.2 评价等级标准设定 |
4.2 基于C-OWA算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赋权分析 |
4.2.1 C-OWA算子的理论基础 |
4.2.2 C-OWA算子的适用性分析 |
4.3 模糊物元法应用分析 |
4.3.1 模糊物元法的理论基础 |
4.3.2 模糊物元的适用性分析 |
4.4 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案例分析 |
5.1 企业概况 |
5.2 基于模糊物元的X企业知识共享能力综合评价过程 |
5.2.1 经典域和评价物元的确定 |
5.2.2 隶属度物元的确定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物元的确定 |
5.2.4 模糊物元的确定 |
5.2.5 综合评价物元的确定 |
5.2.6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价值创造角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情况 |
1.1.2 建筑企业价值创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企业竞争力有关研究 |
1.3.2 企业价值创造有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
2.1 企业价值创造 |
2.1.1 企业价值的类型 |
2.1.2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 |
2.1.3 建筑企业价值创造 |
2.2 建筑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建筑企业价值来源的作用 |
2.3 建筑企业竞争力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分析 |
3.1 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选取思路 |
3.2 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选择 |
3.2.1 建筑企业竞争力驱动因素 |
3.2.2 根据驱动因素进行指标的初步选择 |
3.2.3 指标体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4 指标体系的信度分析 |
3.2.5 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 |
3.3 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结构解析与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的相关性分析 |
4.1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相关性定性分析 |
4.1.1 价值创造对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
4.1.2 建筑企业竞争力对价值创造的作用 |
4.2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相关性定量分析 |
4.2.1 样本选择原则和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描述性统计 |
4.2.4 相关性分析 |
4.2.5 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企业竞争力 BP 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5.1.1 BP神经网络原理及算法 |
5.1.2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5.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期望值计算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模型验证 |
5.3.1 确定网络样本期望值 |
5.3.2 确定网络层数、各层节点数 |
5.3.3 BP神经网络训练 |
5.3.4 仿真计算 |
5.3.5 模型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上海某建筑集团经营情况 |
6.2 上海某建筑集团竞争力评价过程及结果 |
6.3 上海某建筑集团提高竞争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4)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成熟度模型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1.1 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
2.1.2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 |
2.1.3 建筑废弃物的分类 |
2.2 成熟度模型 |
2.2.1 成熟度模型简介 |
2.2.2 常用成熟度模型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管理 |
3.1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定义 |
3.2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
3.3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办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
4.1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维度分析 |
4.2.1 第一维度-----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等级 |
4.2.2 第二维度-----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周期范围 |
4.2.3 第三维度------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指标体系 |
4.3 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3.2 指标体系的初选 |
4.3.3 指标体系的优化 |
4.3.4 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废弃物减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选择 |
5.1 指标赋权方法的确定 |
5.1.1 指标赋权的方法选择 |
5.1.2 COWA算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5.2.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6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案例分析 |
6.1 项目简介 |
6.2 研究对象减量化管理概况 |
6.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成熟度等级评估 |
6.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致谢 |
(5)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应用研究 ——以中建一局集团A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建筑工程企业 |
2.1.2 大项目制 |
2.2 企业战略理论 |
2.3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 |
2.3.1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
2.3.2 平台型组织 |
2.4 流程再造与优化理论 |
2.4.1 流程再造理论 |
2.4.2 流程优化理论 |
3 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的现状分析 |
3.1 中建一局集团A子公司简介 |
3.2 大项目制的基本概况 |
3.2.1 大项目制的提出背景 |
3.2.2 大项目制的主要特征 |
3.3 大项目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
3.3.1 大项目制与传统项目制的差异分析 |
3.3.2 大项目制与传统项目制的优势分析 |
4 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战略层面 |
4.1.1 管理观念滞后 |
4.1.2 战略资源整合配置低效 |
4.1.3 大项目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
4.2 组织结构层面 |
4.2.1 缺乏组织管理情境敏锐度 |
4.2.2 组织结构固化 |
4.3 流程再造与优化层面 |
4.3.1 管理流程冗杂 |
4.3.2 项目流程不规范 |
5 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应用的优化建议 |
5.1 战略层面优化建议 |
5.1.1 观念与时俱进 |
5.1.2 人力资源优化管理 |
5.1.3 营销战略优化 |
5.2 组织结构层面 |
5.2.1 优化组织管理模式 |
5.2.2 打造平台型组织 |
5.3 流程再造与优化层面 |
5.3.1 利用大数据解决最后一公里 |
5.3.2 完善大项目制的流程再造 |
5.3.3 优化自主资源配置流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装 |
2.1.2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 |
2.2 激励机制 |
2.2.1 激励机制的内涵 |
2.2.2 激励机制的内容 |
2.2.3 激励机制的作用过程 |
2.3 激励相关理论 |
2.3.1 管理激励理论 |
2.3.2 经济激励理论 |
第3章 A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项目经理激励现状 |
3.1 A公装企业项目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公装项目案例 |
3.2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基本情况 |
3.2.1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与职能定位 |
3.2.2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年龄分布 |
3.2.3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的个性特征 |
3.3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现有激励机制 |
3.3.1 薪酬激励机制 |
3.3.2 分段激励机制 |
3.3.3 负向激励机制 |
3.4 A公装企业项目经理激励现状调查 |
3.4.1 调查问卷设计 |
3.4.2 调查过程分析 |
3.4.3 调查结果分析 |
3.5 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
3.5.1 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 |
3.5.2 激励机制缺乏精神激励因素 |
3.5.3 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不健全 |
3.5.4 绩效激励机制有待改进 |
3.5.5 培训激励机制不科学 |
第4章 A公装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设计 |
4.1 公装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设计思路与原则 |
4.1.1 设计思路 |
4.1.2 设计原则 |
4.2 激励机制管理流程设计 |
4.3 激励机制核心内容设计 |
4.3.1 薪酬福利激励设计 |
4.3.2 绩效激励设计 |
4.3.3 培训激励设计 |
4.3.4 精神激励设计 |
第5章 A公装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保障实施 |
5.1 明确激励机制实施主体 |
5.1.1 组建激励机制领导小组 |
5.1.2 增强激励机制执行者的能力 |
5.2 实现激励机制制度化 |
5.2.1 制定完整的激励制度 |
5.2.2 实现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
5.2.3 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效果的反馈与评价机制 |
5.3 增加激励机制资源投入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现状调查 |
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 |
(7)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 ——以某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S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成本与项目成本 |
2.1.2 项目成本管理 |
2.1.3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精细化成本管理理论 |
2.2.2 组织结构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总结评析 |
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1 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
3.1.2 成本管理意识不足,管理执行力欠缺 |
3.1.3 成本核算流于形式,成本控制方法精细化程度不足 |
3.1.4 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权责利关系不明 |
3.2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必要性 |
3.2.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影响因素识别以及分析 |
4.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实例研究 |
4.1 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实例研究——以Y公司S项目为例 |
4.1.1 S项目基本情况 |
4.1.2 信息化工具应用 |
4.1.3 成本数据对比分析 |
4.2 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实例研究问题和原因分析 |
4.2.1 实例研究问题 |
4.2.2 原因分析 |
4.2.3 小结 |
5.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5.1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与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对比分析 |
5.1.1 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区别 |
5.1.2 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势 |
5.2 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5.2.1 组织扁平化的必要性 |
5.2.2 建筑施工项目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优化 |
5.2.3 基于组织扁平化的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
5.2.4 扁平化组织下的员工激励机制 |
6.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建议 |
6.1 组织层面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
6.2 财务管理层面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
6.3 技术层面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
6.4 资源层面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
6.5 合同层面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
7.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3.文献综述 |
4.研究路径 |
5.研究方法 |
第1章 无效施工合同的产生原因及司法困境 |
1.1 无效施工合同的界定 |
1.1.1 施工合同的法律定位 |
1.1.2 “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使用 |
1.1.3 无效施工合同的审查主体 |
1.1.4 无效施工合同的特殊性 |
1.1.4.1 司法认定无效情形严重 |
1.1.4.2 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
1.1.4.3 实际施工人对发包人的诉权 |
1.2 无效施工合同的产生原因 |
1.2.1 施工合同立法存在缺陷 |
1.2.1.1 对意思自治过度限制 |
1.2.1.2 与国际工程建设实务不适应 |
1.2.2 施工合同法律实施存在障碍 |
1.2.2.1 政府机构职能缺位 |
1.2.2.2 主体守法意识弱 |
1.3 无效施工合同的司法困境 |
1.3.1 裁判规则不统一 |
1.3.2 司法与行政脱节 |
1.3.3 恶意诉讼频发 |
第2章 无效施工合同的一般认定规则 |
2.1 认定施工合同无效的法理依据 |
2.1.1 法律行为无效制度 |
2.1.1.1 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源 |
2.1.1.2 我国法律行为无效的规范演进 |
2.1.2 法律行为欠缺生效要件 |
2.1.2.1 生效要件的存废之争 |
2.1.2.2 行为能力制度的价值重申 |
2.1.2.3 意思表示瑕疵的弥合 |
2.1.3 法律行为符合无效事由 |
2.1.3.1 违法性事由的进一步限制 |
2.1.3.2 公序良俗原则的规范适用 |
2.1.3.3 形式要件的效力排除 |
2.2 无效施工合同认定中的主要问题 |
2.2.1 强制性规定仍旧难以甄别 |
2.2.2 公序良俗的内涵仍旧模糊 |
2.2.3 无效规则引发实践冲突 |
2.3 无效施工合同中的价值判断标准 |
2.3.1 施工合同无效的价值目标 |
2.3.1.1 协调自由与正义 |
2.3.1.2 平衡效率与安全 |
2.3.2 法律适用中的比例原则 |
2.3.2.1 比例原则的逻辑结构 |
2.3.2.2 比例原则的具体适用 |
2.4 无效施工合同的类型化分析 |
2.4.1 施工合同无效的主要因素 |
2.4.2 主体不适格的无效施工合同 |
2.4.2.1 发包人的主体要求 |
2.4.2.2 承包人的主体要求 |
2.4.3 形式违法的无效施工合同 |
2.4.4 内容违法的无效施工合同 |
第3章 施工合同无效认定规则的具体适用 |
3.1 招投标程序与施工合同的效力 |
3.1.1 欠缺书面形式的施工合同效力 |
3.1.1.1 招投标订立施工合同的主要流程 |
3.1.1.2 中标通知书的承诺性质 |
3.1.1.3 招投标文件具有合同约束力 |
3.1.2 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施工合同效力 |
3.1.2.1 规范依据 |
3.1.2.2 成本价的确定 |
3.2 “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 |
3.2.1 “黑白合同”的界定 |
3.2.1.1 “黑白合同”的产生原因 |
3.2.1.2 “黑白合同”的主要特征 |
3.2.2 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认定 |
3.2.2.1 “背离”及“实质性内容”的内涵 |
3.2.2.2 合同的合理变更 |
3.2.3 “黑白合同”的具体效力 |
3.2.3.1 “黑”合同并非必然无效 |
3.2.3.2 “黑”“白”合同的效力关系 |
3.3 挂靠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 |
3.3.1 挂靠施工合同效力认定标准的统一化需求 |
3.3.1.1 建筑市场中挂靠施工现象仍旧猖獗 |
3.3.1.2 挂靠施工合同效力认定的实践现状 |
3.3.2 挂靠施工合同效力认定的行为界定基础 |
3.3.2.1 挂靠施工概念的类型化表达 |
3.3.2.2 与相关行为甄别的标准及意义 |
3.3.3 挂靠施工合同效力认定规则的疑难探讨 |
3.3.3.1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强制性分析 |
3.3.3.2 挂靠施工合同效力认定的规范缺失 |
3.3.3.3 挂靠施工合同中的双重法律关系 |
3.4 未取得建筑许可的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 |
3.4.1 建筑许可制度的主要内容 |
3.4.2 未经许可施工合同效力的规范现状 |
3.4.3 未经许可施工合同效力的判定规则 |
3.4.4 未经许可施工合同的效力补正 |
3.4.4.1 效力补正规则的参照适用 |
3.4.4.2 效力补正规则的具体程序 |
第4章 无效施工合同的法律后果 |
4.1 处理无效施工合同中的法理依据 |
4.1.1 恢复原状的基本范式 |
4.1.2 请求权性质 |
4.1.3 折价补偿规则 |
4.1.3.1 折价补偿的适用条件 |
4.1.3.2 折价补偿的数额量定 |
4.2 .折价补偿的具体方式——参照合同结算工程价款 |
4.2.1 参照结算的前提条件 |
4.2.2 参照结算的合同范围 |
4.2.3 参照结算的司法难点 |
4.2.3.1 “黑白合同”中的参照结算问题 |
4.2.3.2 未取得建筑许可的施工合同能否参照结算? |
4.2.4 参照结算规则的理论评析 |
4.3 合同外补偿方式 |
4.3.1 另行达成结算协议 |
4.3.2 工程造价鉴定 |
4.4 无效施工合同中的损害赔偿责任 |
4.4.1 赔偿责任的法理依据 |
4.4.1.1 请求权基础 |
4.4.1.2 责任范围 |
4.4.2 无效施工合同损失赔偿的具体规则 |
4.4.2.1 对第三人的违约责任损失 |
4.4.2.2 履行瑕疵引发的损失 |
4.5 收缴非法所得 |
4.5.1 规范分析 |
4.5.2 司法现状 |
4.5.3 规则建议 |
第5章 无效施工合同处理中的特别制度 |
5.1 实际施工人制度 |
5.1.1 实际施工人的界定 |
5.1.1.1 实际施工人的类型 |
5.1.1.2 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义务来源 |
5.1.2 实际施工人的制度价值 |
5.1.3 实际施工人制度的完善 |
5.1.3.1 理论支持 |
5.1.3.2 规则建议 |
5.2 无效施工合同中的工程优先权 |
5.2.1 工程优先权的概念和性质 |
5.2.2 合同效力与工程优先权 |
5.2.3 实际施工人的工程优先权 |
5.2.3.1 实证分析 |
5.2.3.2 可行性分析 |
5.2.3.3 适用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相关概念和内涵 |
2.1 品质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2.1.1 品质的概念 |
2.1.2 品质的内涵 |
2.2 建筑工程品质的概念和内涵 |
2.2.1 建筑工程品质的概念 |
2.2.2 建筑工程品质的内涵 |
2.3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
2.3.1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概念 |
2.3.2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内涵 |
第3章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3.1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
3.1.1 发达国家和地区现行标准 |
3.1.2 大陆现行评价标准及其不足 |
3.1.3 初步评价指标体系 |
3.2 基于邻域粗糙集的评价指标优化 |
3.2.1 基于NRS的优化算法 |
3.2.2 数据采集 |
3.2.3 邻域半径计算 |
3.3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最终构建 |
3.3.1 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指标集约简 |
3.3.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第4章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基于SLR的指标识别 |
4.1.2 基于深度访谈的评价指标识别 |
4.1.3 建筑工程使用者评价指标梳理 |
4.2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优化 |
4.2.1 调研目的、内容及对象选择 |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3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3 基于ANP的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4.3.1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的思路 |
4.3.2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5章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 |
5.1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5.2 国内外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研究 |
5.2.1 新加坡与日本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现状 |
5.2.2 国内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现状 |
5.2.3 国外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5.3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应用框架 |
5.3.1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成果应用 |
5.3.2 建筑工程品质制度补偿内涵与思路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工程基本概况 |
6.1.1 项目建设情况 |
6.1.2 项目运营情况 |
6.2 项目品质评价 |
6.2.1 项目建设阶段品质评价 |
6.2.2 项目运营阶段品质评价 |
6.3 项目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
6.3.1 建设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
6.3.2 运营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
6.3.3 项目综合评分分析与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初步评价指标 |
附录2 邻域粗糙集代码 |
附录3 访谈笔记 |
附录4 Nvivo生成的初始编码表 |
附录5 调研问卷1 |
附录6 调研问卷2 |
致谢 |
四、对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责、权、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Z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研究[D]. 王佳宁.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基于FMEA的建筑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研究[D]. 张军丹.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价值创造角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崔雁. 西华大学, 2020(01)
- [4]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研究[D]. 彭梦蝶. 西华大学, 2020(01)
- [5]大项目制在建筑工程企业应用研究 ——以中建一局集团A子公司为例[D]. 马青松. 河南大学, 2019(02)
- [6]A公共建筑装修企业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研究[D]. 李红芝. 南华大学, 2019(02)
- [7]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 ——以某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S项目为例[D]. 袁昕曈. 云南大学, 2019(02)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9]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研究[D]. 唐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徐萍.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