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消费需求、消费品味、消费频率不断提升的现状,传统的蓝印花布服装已不能满足当代的消费需求,对中国传统蓝印花布服装进行再创造将成为提高其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手段。蓝印花布服装的开发设计应在生态设计的理念下,借鉴、整合传统图案、引用现代印染技术、结合现代流行趋势,充分发挥其材质、工艺环保的优势,设计出生产舒适自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蓝印花服装。本文从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印染历史着手,经过在江浙沪等地博物馆的实地调研、考察,系统分析了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染料、面料、图案,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材质美、图案美、工艺美、结构美和传统文化底蕴,为形成系统、全面的现代蓝印花布服装设计做基础研究工作。对中国传统蓝印花布服装结构、工艺的特点进行分析,中国蓝印花布长袍服装平面结构在清代及以前一直处于“十”字型稳定结构,这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达程度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服装工艺上,常见的有手缝、盘扣、镶边、拼贴工艺,这些工艺同时兼具功能美与装饰美的价值。本文还特别对现代时尚下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在现代生活装、时装、职业装、服饰配件设计中的应对策略。根据现代都市化、欧美化、日韩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趋势,对蓝印花布服装要进行归纳、简化、提炼,与相应的材质、制作工艺方法进行完美结合,将其形式美与功能美进行结合。分析、探讨这一民间艺术,不仅能进一步拓展设计思路,而且能丰富中国传统蓝印花布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为企业和设计师提供较为完整的资讯,从而对中国传统蓝印花布设计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有更综合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蓝印花布纹样在现代女装上的应用[J]. 湖南包装 2019(05)
- [2].嘉兴桐乡地区传统蓝印花布的工艺及造物思想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4)
- [3].蓝印花布:小染缸里的大世界[J]. 新湘评论 2020(03)
- [4].“承·启”——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创新设计[J]. 绿色包装 2020(09)
- [5].湘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文创设计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 2020(04)
- [6].中国蓝印花布与日本蓝型染的比较研究[J]. 服饰导刊 2020(04)
- [7].守望初心,应时而行——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J]. 民艺 2018(01)
- [8].“互联网+”背景下蓝印花布工艺传承与发展[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Z1)
- [9].青出于蓝: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二代传承人吴灵姝[J]. 装饰 2019(03)
- [10].湘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与持续性发展研究[J]. 湖南包装 2019(01)
- [11].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品牌塑造与创新[J]. 戏剧之家 2018(30)
- [12].蓝印花布之美 记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9(05)
- [13].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的技艺特征[J]. 染整技术 2019(06)
- [14].江苏传统蓝印花布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索[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09)
- [15].乌镇地区蓝印花布图案的艺术特征研究[J]. 大众文艺 2019(22)
- [16].蓝印花布:讲述那抹未曾遗忘的“蓝”[J]. 走向世界 2017(49)
- [17].山东传统蓝印花布手工艺的发展困境与复兴浅析[J]. 山西农经 2017(24)
- [18].浅谈南通蓝印花布的制作技艺及现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04)
- [19].蓝印花布[J]. 江南论坛 2018(03)
- [20].一方蓝印花布 两代心手相传 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蓝印花布传承[J]. 中国拍卖 2018(04)
- [21].基于3D打印技术的蓝印花布印染装置创新设计[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8(06)
- [22].那越旧越美的蓝印花布[J]. 新湘评论 2018(13)
- [23].浅谈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J]. 科技资讯 2018(20)
- [24].关于蓝印花布的图案创新方法分析[J]. 艺术科技 2018(04)
- [25].在教学中挖掘湘西民间蓝印花布的价值底蕴和设计理念[J]. 现代装饰(理论) 2017(01)
- [26].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染整技术 2017(07)
- [27].我的蓝印花布故事 一位蓝印花布印染工艺美术大师的自述[J]. 中国艺术 2017(Z1)
- [28].砀山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7(05)
- [29].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式探析[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12)
- [30].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化研究[J]. 人民论坛 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