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自我表露,又称自我暴露或自我揭示,是维持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们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我表露的研究加强了人们对自我的关注,而自尊是自我的核心,为了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Rosenberg外显自尊量表(SES)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为测量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等统计处理方法对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主要考察了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偏爱的表露目标人依次是同性朋友、母亲、父亲、异性朋友,其中对母亲的表露显著高于对父亲的表露,对同性朋友的表露显著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对父亲的表露显著低于对同性朋友的表露,对母亲的表露显著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2)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文理学科上差异显著,文史类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表露显著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表露。(3)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表露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表露。(4)大学生偏爱的表露主题依次是学习工作、爱好兴趣、钱、态度观点、个性和身体,其中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在民族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蒙族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研究二主要考察了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自我表露的关系,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但是它与外显自尊不相关,属于两个不同的自尊结构。(2)不同自尊结构的个体在对父亲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父亲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和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母亲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3)不同自尊结构的个体在对钱和身体这两个主题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爱好兴趣、个性和身体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钱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和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4)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对父亲的自我表露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对其他目标人的自我表露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与表露目标人无显著性相关。(5)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自我表露呈显著性正相关,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无显著性相关,其中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自我表露问卷的总均分及态度观点、钱和个性这三个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我表露研究概述
  • 1.1.1 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
  • 1.1.2 自我表露的分类
  • 1.1.3 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
  • 1.1.4 自我表露的原则
  • 1.1.5 自我表露的功能
  • 1.1.6 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
  • 1.2 自尊研究概述
  • 1.2.1 自尊的概念界定
  • 1.2.2 自尊的分类
  • 1.2.3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 1.2.4 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结合
  • 1.3 自我表露与自尊关系的已有研究
  • 2 问题提出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2.3 研究意义
  • 3 研究过程与结果
  • 3.1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分析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 研究结论
  • 5 建议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高专学生外显自尊调查及相关性研究[J]. 浙江医学教育 2012(05)
    • [2].高职高专贫困生外显自尊调查及干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05)
    • [3].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外显自尊的相关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08)
    • [4].外显自尊在中学生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的中介和调节效应[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04)
    • [5].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对在大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
    • [6].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03)
    • [7].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一致性的研究综述[J]. 改革与开放 2010(20)
    • [8].不同类型高一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特点研究[J]. 校园心理 2011(05)
    • [9].大学生嫉妒影响因素浅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10].大学生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相关性研究[J]. 青春岁月 2012(08)
    • [11].维吾尔族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6)
    • [12].自尊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J]. 青春岁月 2015(01)
    • [13].自尊水平与自尊稳定性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J]. 应用心理学 2008(04)
    • [14].内隐自尊研究进展[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3)
    • [15].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特质焦虑的关系[J]. 陇东学院学报 2011(02)
    • [16].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8)
    • [17].关于内隐自尊研究的新概述[J]. 大众商务 2009(20)
    • [18].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离现象[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11)
    • [19].中职生外显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20].自尊水平与评价性信息的选择性记忆[J]. 心理学探新 2011(01)
    • [21].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3)
    • [22].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内隐和外显自尊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09)
    • [23].自尊与抑郁的研究综述[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2(01)
    • [24].大学生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5].青少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迷思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6)
    • [26].家庭环境与大学生外显及内隐自尊的关系[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27].自尊与记忆偏向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12(04)
    • [28].内隐自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9].四川省儿童受虐对其内隐与外显自尊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7)
    • [30].回避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自尊与情感[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2)

    标签:;  ;  ;  ;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