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论文题目: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临床技能训练与研究

作者: 陈素清

导师: 朱启镕,王晓红,王建设

关键词: 乙肝病毒,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传播,病毒变异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对病毒变异的影响。研究对象: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母亲及其新生婴儿1、疗效及机制研究:HBIG A组母亲26名及所生新生儿26名,每位母亲于产前3、2、1月和分娩前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IU-400IU(HBsAg阳性者注射HBIG200IU、HBsAg和HBeAg阳性者注射HBIG400IU);HBIG B组母亲29名及所生新生儿29名,每位母亲于产前3、2、1月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IU;对照组母亲26名及所生新生儿28名,每位母亲产前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2、病毒变异研究:HBIG治疗组母亲10名及所生宫内感染新生儿8名;对照组母亲10名及所生宫内感染新生儿10名。研究方法:1、乙肝血清表面标志物:EIA;HBV DNA:实时荧光PCR定量测定。2、基因序列:PCR扩增S基因片段,荧光测序仪直接测序。结果:1、HBIG治疗组(A和B)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4.5%,对照组为35.7%(X~2=4.896,p=0.027)。2、HBIG A组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37.5%)低于对照组(100%)(X~2=7.273,p=0.007);HBIG B组(71.5%)低于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2.637,p=0.104)。3、三组孕妇孕中期血清HBsAg与HBVDNA水平相当,但分娩前HBIG A组孕妇HBsAg及HBVDNA均低于HBIG B组和对照组。4、HBIG A组新生儿血清anti-HBs检出率38%。5、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6、18例宫内感染儿17例病毒株与母亲优势株一致,其中4例为S区变异株,有1例S区变异株未发生宫内感染。结论:1、孕妇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肯定;按HBV携带不同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HBIG,并于分娩前加用一次,效果更佳。2、经胎盘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是HBIG重要作用机制;降低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不是HBIG产前阻断的主要机制。3、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HBIG并未增加HBVS区的变异。4、HBV S区变异株和未变异株均可经宫内传播,HBV S区变异并非是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方法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和机制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过程中病毒S基因变异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1

综述2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6-27

相关论文

  • [1].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病毒变异规律与乙肝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D]. 倪红霞.第二军医大学2013
  • [2].武汉市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D]. 郭燕.华中科技大学2009
  • [3].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策略的评价[D]. 于淑丽.复旦大学2003
  • [4].抗乙肝病毒药物Bay41-4109的肝毒性及其机制研究[D]. 施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5].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NF-α、VDR基因多态性及HBV基因型与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联研究 二、慢性乙肝病人干扰素治疗临床疗效与TNF-α、VDR和elF-2α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D]. 李洪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6].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的初步研究[D]. 白菡.中国医科大学2005
  • [7].乙肝病毒经胎盘感染致宫内传播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闫永平.第四军医大学1997
  • [8].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变异与宫内感染及产前阻断关系的研究[D]. 谢新宝.复旦大学2006
  • [9].单用拉米夫定或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临床研究[D]. 焦作义.四川大学2007
  • [10].乙肝病毒基因型和病毒变异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D]. 黄月华.南方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