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

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

论文摘要

在信息时代,大众文化、媒体、信息技术都已经渗透入建筑学,对建筑设计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动性。互动性使当代社会大众的工作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势必影响到建筑学。从考察互动性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本文将信息技术、传播媒介与建筑的关系做出一番探讨,把互动性的概念引入了建筑学。然后将交互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建筑学,揭示出互动性对建筑学发展的启示和重要影响。关联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建筑思潮,可以发掘出互动性的建筑空间区别于传统建筑的特征,即高效的信息循环。按照建筑交互性的概念的层次,以交互美学的理论观点为指导,通过考察评介当代前沿众多类型互动性建筑空间的实例,作者归纳得出了互动性建筑空间的形式特征和技术特征。之后介绍分析了当代建筑思潮中公众参与式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并且提出把互联网与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参与式设计,从而形成互动式设计的观念。这将大大提高公众参与设计的广度、效率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设计活动成为高效的信息循环。面对我国的现实条件,本文探讨了我国应用互动式设计的对策,包括管理决策者要改变观念、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组织保障,设计师要利用新媒体承担传播建筑文化、开展建筑评论的责任,积极推行先进信息技术用于互动式设计。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建筑师与公众之间达到真正的互动,促进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建筑浮现出交互美的时代背景
  • 0.2 建筑互动性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 0.3 研究原则、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0.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章 大众互动的信息时代
  • 1.1 当代社会大众文化与媒体的兴起
  • 1.1.1 大众文化与媒体的概念
  • 1.1.2 大众地位的转变
  • 1.2 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及其互动性
  • 1.2.1 当代社会的代表性信息技术
  • 1.2.2 多媒体技术——初识“互动性”
  • 1.2.3 互联网——第四媒体
  • 1.2.4 历史和辩证地看待媒体技术的进步
  • 1.2.5 新媒体技术对大众的影响
  • 1.3 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
  • 1.3.1 信息时代与信息社会
  • 1.3.2 信息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特征
  • 1.3.3 信息技术的文化观念
  • 1.4 信息时代的新型人际交往
  • 1.4.1 信息时代的新型工作方式
  • 1.4.2 信息时代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
  • 1.4.3 信息时代新型交往方式的特征
  • 1.5 互动性——信息技术的最重要特征
  • 1.5.1 信息的概念体系
  • 1.5.2 互动性是信息的内在要求和个人融入社会的方式
  • 1.5.3 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互动性——高效的信息循环
  • 1.5.4 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对建筑影响的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互动性艺术
  • 2.1 当代艺术纷纷走向互动性
  • 2.2 网络文学
  • 2.3 新媒体艺术
  • 2.3.1 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和特点
  • 2.3.2 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和相关理论实践
  • 2.3.3 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理论
  • 2.4 交互戏剧、电影
  • 2.5 建筑师与互动性艺术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互动性的概念与交互美学
  • 3.1 建筑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 3.1.1 建筑的进步与信息技术革命
  • 3.1.2 建筑的集成性
  • 3.1.3 多媒体与建筑的比较
  • 3.2 建筑与信息传播的联系
  • 3.2.1 建筑的媒介特征
  • 3.2.2 建筑的受众
  • 3.2.3 建筑传播的信息内容
  • 3.3 建筑与其它艺术的异同
  • 3.3.1 建筑学天生具有互动性
  • 3.3.2 建筑艺术的审美乐趣
  • 3.4 建筑的互动性
  • 3.4.1 当代建筑学的公众性
  • 3.4.2 大众地位的转变对建筑师的影响
  • 3.4.3 建筑的互动性概念
  • 3.5 交互美学
  • 3.5.1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模糊与转换
  • 3.5.2 作为审美客体的对象成为仿像
  • 3.5.3 审美体验的虚拟性
  • 3.5.4 对互动性文艺现象美学特征的反思
  • 3.6 建筑引入互动性概念的必要性
  • 3.6.1 建筑的公众性以及它的媒体属性呼唤着互动性的介入
  • 3.6.2 从互动性能够动态地认识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技术相关的建筑观及其互动性
  • 4.1 信息技术的新空间观
  • 4.1.1 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虚拟现实
  • 4.1.2 数字空间与虚拟空间
  • 4.2 信息技术相关的建筑思潮
  • 4.2.1 数码建筑
  • 4.2.2 虚拟建筑
  • 4.2.3 “超建筑”——信息时代建筑的一种哲学观
  • 4.2.4 互动建筑
  • 4.3 信息技术相关建筑概念的互动性比较
  • 4.4 信息技术建筑观的批判
  • 4.4.1 信息技术建筑观的弊端
  • 4.4.2 信息技术建筑观与我国的建筑方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时代建筑空间的互动性
  • 5.1 信息时代呼唤体现建筑互动性的设计
  • 5.1.1 建筑的天然互动性要求设计体现建筑的互动性
  • 5.1.2 信息时代的大众互动需要建筑空间的互动性
  • 5.1.3 信息技术的介入必然促使建筑互动性的增强
  • 5.2 建筑空间中人与人的互动
  • 5.2.1 从信息时代大众的互动方式出发研究建筑空间
  • 5.2.2 主体与客体所在空间的转换
  • 5.2.3 建筑空间利用“中介”适应信息时代的人际互动
  • 5.2.3.1 先锋艺术家对建筑空间的人际互动探索
  • 5.2.3.2 建筑的审美客体成为虚拟主体
  • 5.2.3.3 中介的重要性和虚拟性
  • 5.2.4 公共建筑纷纷走向“公众信息中心”
  • 5.2.4.1 数字化网络图书馆
  • 5.2.4.2 网络化交互式博物馆
  • 5.2.5 信息时代工作方式的变化对办公空间的影响
  • 5.2.6 信息技术催生了新功能类型建筑
  • 5.3 互动空间——人与建筑空间的互动
  • 5.4 建筑与环境的动态互动
  • 5.5 互动性建筑空间的特征及其启发
  • 5.5.1 建筑空间促进大众参与共享和信息交往
  • 5.5.2 建筑的非物质化以及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结合
  • 5.5.3 互动性建筑空间的形式特征
  • 5.5.4 互动性建筑空间的技术特征
  • 5.5.5 互动性建筑空间的现实意义及其对建筑师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从公众参与式设计到互动式设计
  • 6.1 公众参与的概念
  • 6.2 建筑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 6.2.1 《北京宪章》:走向“全社会的建筑学”
  • 6.2.2 建筑学的公众性带来了参与式设计
  • 6.2.3 设计方法小组的“第二代方法”
  • 6.2.4 交互艺术家在建筑领域的参与式设计
  • 6.3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式设计
  • 6.3.1 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发展
  • 6.3.2 国外及香港城市规划参与式设计的实践
  • 6.3.3 国内城市规划参与式设计的实践
  • 6.4 传统公众参与式设计的不足与对策
  • 6.4.1 传统公众参与式设计的缺点
  • 6.4.2 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公众参与设计方式
  • 6.5 走向互动式设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众参与设计
  • 6.5.1 互动式设计的前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行业内部信息化
  • 6.5.2 可用于公众参与的信息技术
  • 6.5.3 国外信息技术互动式设计的实践
  • 6.5.4 信息技术用于参与式设计的优势和意义
  • 6.6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于公众参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 6.7 互动式建筑规划设计的前景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探讨在我国推行公众参与和互动式设计
  • 7.1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 7.1.1 我国现阶段公众参与建筑规划设计的特点和主要方式
  • 7.1.2 公众发起并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的要求和行为增多
  • 7.2 公众参与和互动式设计的基础——建筑学知识的普及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 7.2.1 设计师和管理决策者要认清自身角色的转变
  • 7.2.2 公众需要建筑知识培训才能有效地参与设计
  • 7.2.3 建筑师要担当建筑学社会化教育的责任
  • 7.2.4 积极开展建筑评论:从专家、媒体到大众
  • 7.2.5 设计师要利用新媒体与公众交流建筑文化
  • 7.3 参与式设计和互动式设计的制度与法律保障
  • 7.4 完善公众参与建筑规划设计的组织机构
  • 7.4.1 参与的主体——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参与组织
  • 7.4.2 规划设计决策组织与联络组织
  • 7.5 发展创造公众参与和互动式设计的实施形式
  • 7.6 积极发展我国的互动式建筑规划设计
  • 7.6.1 提高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网站的质量,增强交互性和时效性
  • 7.6.2 建立已建成项目公众使用评价数据库系统
  • 7.6.3 网络化虚拟现实是向公众展示和收集意见的优良工具
  • 7.6.4 PPGIS 为公众参与的互动式设计提供了优秀的技术平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筑设计同样需要尊重民意[J]. 中国建设教育 2012(05)
    • [2].建筑设计与经济[J]. 陕西建筑 2008(12)
    •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 陕西建筑 2019(04)
    • [4].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3)
    • [5].探析东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差异和发展[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11)
    • [6].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模式变革[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11)
    • [7].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讨[J]. 居舍 2019(35)
    • [8].结构理性主义在当代乡村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 城市建筑 2019(24)
    • [9].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36)
    • [10].基于安全理念的中小学建筑设计研究[J]. 四川水泥 2019(11)
    • [11].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9)
    • [12].传承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民宿多元化建筑设计策略[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12)
    • [13].试析绿色建筑在房地产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12)
    • [14].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 [15].基于乡村建筑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以武胜县兴隆镇飞来石村建筑设计项目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A1)
    • [16].论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J]. 城市建筑 2019(30)
    • [17].建筑设计分会关于增补理事单位的提案[J]. 建筑设计管理 2019(11)
    • [18].建筑设计分会关于副会长变更的通报[J]. 建筑设计管理 2019(11)
    • [19].杭州医学院“五礼”建筑设计侧记[J]. 建筑技艺 2019(11)
    • [20].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J]. 门窗 2019(15)
    • [21].实例探讨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应用[J]. 门窗 2019(19)
    • [22].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20(04)
    • [23].建筑设计[J]. 建筑结构 2020(01)
    • [24].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概述[J]. 科技风 2020(03)
    • [25].持续建筑设计思路与方法实践[J]. 中国标准化 2019(24)
    • [26].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性问题的把握[J]. 门窗 2019(16)
    • [27].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策略探讨[J]. 门窗 2019(23)
    • [28].建筑设计·某科研办公室总部建筑设计[J]. 建筑结构 2020(04)
    • [29].绿色建筑技术在现阶段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23)
    • [30].何川建筑设计作品[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1)

    标签:;  ;  ;  ;  ;  ;  ;  

    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